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兩教授在世界頂刊發論文均獲百萬重獎 引發圈內爭議

兩教授在世界頂刊發論文均獲百萬重獎 引發圈內爭議

文章來源: 極目新聞 於 2024-06-21 09:05: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朱家鵬教授團隊,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這是該校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基於此,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朱家鵬“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

朱家鵬發表南京中醫藥大學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受訪者供圖)

無獨有偶,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彭立近日也在上述國際期刊《Nature》上發表了論文,實現了貴州在《Nature》正刊發表高質量醫學科研論文“零”突破。日前,貴州中醫藥大學也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這是建校近60年來,該校首次以空前力度對做出重大科研貢獻的個人給予重獎。

上述舉措引發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積極導向;也有人質疑,因為發了一篇頂刊論文就給予百萬元重獎,是“唯論文”的典型表現。

對此,其中一位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他的研究的內在機理,而不是發了頂刊這件事本身。

沒有像樣論文,求職屢屢碰壁

大約10年前,朱家鵬從劍橋大學博士後出站回國。當時躊躇滿誌的他,給一些知名高校投遞了幾十份簡曆,卻大多泥牛入海,主要原因是“沒有拿得出手的論文”。

朱家鵬做的是結構生物學方麵的研究。在劍橋期間,他其實已經和研究團隊一起發表了一篇《Nature》論文,隻不過是排名第二的“共一”,不是一作,而國內很多高校隻認排名第一的一作。

為了快點找到教職,朱家鵬的選擇範圍從頂尖高校、985、211、省屬重點……不斷降維,他甚至托了關係,最後領導勉強同意聘用,但職稱隻能給到“講師”。他以前的同學很多都是名校教授了,大家科研能力差不多。都快40歲了,還得從講師熬起,他不願意。

幸遇伯樂校長,成果“靜待花開”

後來,他現在供職的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通知麵談,事情才有了轉折。慶幸的是,他遇到了伯樂——時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胡剛教授,被作為人才引進,直接被聘為正教授。

接下來的好些年裏,朱家鵬申請不到課題,沒有經費支持,研究沒法正常進行下去。入職3年後的一天,胡剛校長找他談話,他以為是要問責,沒想到卻是勸慰他要耐得住性子搞研究,把研究做深入,沒有科研經費,學校來統籌安排。

今年5月29日,朱家鵬和耶魯大學合作的一項中長期研究成果終於醞釀成熟了!南京中醫藥大學是第一完成單位,合作者——耶魯大學張凱教授是和朱家鵬同時期在劍橋做研究的博士後,也是世界上最牛的冷凍電鏡學家之一。

這項研究突破了蛋白質純化的傳統概念,直接以線粒體成像,首次實現了線粒體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結構解析。

朱家鵬獲百萬獎勵(圖源:南中醫網站)

說通俗點,大概意思就是,以往國際上對蛋白質的研究,主要是把蛋白質從線粒體中提純出來,然後用冷凍電鏡進行觀察和解析。然而,在有機體內部,蛋白質往往是活動的,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中,不斷和其他蛋白發生反應,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靜態的觀察不足以呈現它真實的狀態。如今他們找到了一種辦法,能夠讓蛋白質保留在機體內部,從而在運動中觀察它,獲取它天然的形態。就好像過去是擺拍,現在是抓拍。不經意地抓拍,有助於得到蛋白質更真實、更準確、更可靠的形態。這對於接下來的科學解析和相關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現零的突破,兩校均獎百萬

“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也是學校辦學70周年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南京中醫藥大學人才大會上,校領導授予朱家鵬“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

無獨有偶。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彭立近日也在上述國際期刊《Nature》上發表了論文,實現了貴州在《Nature》正刊發表高質量醫學科研論文的“零”突破。日前,該校也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這是建校近60年來,貴州中醫藥大學首次以空前力度對做出重大科研貢獻的個人給予重獎。

圖為彭立副教授(圖源:貴州中醫藥大學官網)

彭立被作為高層次人才,從沿海高校引進,目前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4月27日,彭立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正刊發表研究論文,首次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血管外膜和大腦之間可以交換神經信號,從而實現大腦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感知和控製,為科學家找到動脈粥樣硬化的幕後主使提供了新思路、構建了新路徑。

研究論文發布後,國際醫學界給予高度肯定,認為“神經免疫信號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是對該領域有價值的貢獻”“這項基礎研究將開創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新思路”。有網友留言說,“隻要肯鑽研,非‘雙一流’高校的學者一樣可以在國際頂級雜誌發出自己的聲音。”

《Nature》期刊截圖(圖源:貴州中醫藥大學官網)

貴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興德表示,為激勵表彰彭立在醫學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果和做出的重大貢獻,校黨委經研究決定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支持以彭立為帶頭人搭建科研平台。同時聘任彭立同誌為學校四級教授,並增列為校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按程序選拔其為二附院臨床醫學實驗室副主任。

英國著名雜誌《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裏最重要的突破,是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是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科學雜誌。

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積極導向;也有人質疑,因為發了一篇頂刊論文就給予百萬元重獎,是“唯論文”的典型表現。

對此,朱家鵬其實最想說的是,對當下的科研人員而言,論文有時就是個擺不脫的魔咒——對他來說,苦也是論文、愁也是論文,欣喜也是論文,被“噴”也還是論文。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他的研究的內在機理,而不是發了頂刊這件事本身,更不是那“招人噴”的百萬獎金!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掀“老年貧窮”潮!年薪百萬前工程師晚景淒涼
國宴:川普難得嘴甜 凱特豔光四射 查爾斯記憶力驚人
美呆!凱特與梅拉尼婭穿搭對比 英倫玫瑰V美式經典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懂的都懂!川普訪英讚威廉“傑出的兒子” 隻字未提哈利




24小時討論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奧巴馬又開懟,白宮反擊:他一有機會就製造分裂
沙特高調與巴基斯坦軍事結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懾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將左翼運動指定為“主要恐怖組織”
"慶祝"即被解僱 美國教育圈與娛樂圈成“重災區”
川普訪英和梅拉尼婭分房睡?夫妻關係引猜測
年薪上億的清華學霸在美遭雙重起訴,曾想反訴公司誹謗
為何想討回阿富汗基地 川普:因接近中國核武製造地
大豆,中國的貿易戰籌碼和美國農民的危機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哈馬斯高層遇襲後首次公開露麵:1分鍾內12枚導彈
噩夢!新移民百萬買房 竟被"職業租霸"賴租1年 上庭8次
慘劇:美95歲老婦拍殺89歲室友 因會說俄語被安排一起
電影《731》首日票房3.45億 預測總票房將超15億
消息人士:美國投資者財團 將掌握TikTok運營大權
特朗普“自己人”,投下唯一一張反對票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兩教授在世界頂刊發論文均獲百萬重獎 引發圈內爭議

極目新聞 2024-06-21 09:05:11

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朱家鵬教授團隊,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這是該校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基於此,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朱家鵬“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

朱家鵬發表南京中醫藥大學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受訪者供圖)

無獨有偶,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彭立近日也在上述國際期刊《Nature》上發表了論文,實現了貴州在《Nature》正刊發表高質量醫學科研論文“零”突破。日前,貴州中醫藥大學也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這是建校近60年來,該校首次以空前力度對做出重大科研貢獻的個人給予重獎。

上述舉措引發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積極導向;也有人質疑,因為發了一篇頂刊論文就給予百萬元重獎,是“唯論文”的典型表現。

對此,其中一位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他的研究的內在機理,而不是發了頂刊這件事本身。

沒有像樣論文,求職屢屢碰壁

大約10年前,朱家鵬從劍橋大學博士後出站回國。當時躊躇滿誌的他,給一些知名高校投遞了幾十份簡曆,卻大多泥牛入海,主要原因是“沒有拿得出手的論文”。

朱家鵬做的是結構生物學方麵的研究。在劍橋期間,他其實已經和研究團隊一起發表了一篇《Nature》論文,隻不過是排名第二的“共一”,不是一作,而國內很多高校隻認排名第一的一作。

為了快點找到教職,朱家鵬的選擇範圍從頂尖高校、985、211、省屬重點……不斷降維,他甚至托了關係,最後領導勉強同意聘用,但職稱隻能給到“講師”。他以前的同學很多都是名校教授了,大家科研能力差不多。都快40歲了,還得從講師熬起,他不願意。

幸遇伯樂校長,成果“靜待花開”

後來,他現在供職的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通知麵談,事情才有了轉折。慶幸的是,他遇到了伯樂——時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胡剛教授,被作為人才引進,直接被聘為正教授。

接下來的好些年裏,朱家鵬申請不到課題,沒有經費支持,研究沒法正常進行下去。入職3年後的一天,胡剛校長找他談話,他以為是要問責,沒想到卻是勸慰他要耐得住性子搞研究,把研究做深入,沒有科研經費,學校來統籌安排。

今年5月29日,朱家鵬和耶魯大學合作的一項中長期研究成果終於醞釀成熟了!南京中醫藥大學是第一完成單位,合作者——耶魯大學張凱教授是和朱家鵬同時期在劍橋做研究的博士後,也是世界上最牛的冷凍電鏡學家之一。

這項研究突破了蛋白質純化的傳統概念,直接以線粒體成像,首次實現了線粒體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結構解析。

朱家鵬獲百萬獎勵(圖源:南中醫網站)

說通俗點,大概意思就是,以往國際上對蛋白質的研究,主要是把蛋白質從線粒體中提純出來,然後用冷凍電鏡進行觀察和解析。然而,在有機體內部,蛋白質往往是活動的,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中,不斷和其他蛋白發生反應,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靜態的觀察不足以呈現它真實的狀態。如今他們找到了一種辦法,能夠讓蛋白質保留在機體內部,從而在運動中觀察它,獲取它天然的形態。就好像過去是擺拍,現在是抓拍。不經意地抓拍,有助於得到蛋白質更真實、更準確、更可靠的形態。這對於接下來的科學解析和相關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現零的突破,兩校均獎百萬

“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也是學校辦學70周年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南京中醫藥大學人才大會上,校領導授予朱家鵬“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

無獨有偶。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彭立近日也在上述國際期刊《Nature》上發表了論文,實現了貴州在《Nature》正刊發表高質量醫學科研論文的“零”突破。日前,該校也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這是建校近60年來,貴州中醫藥大學首次以空前力度對做出重大科研貢獻的個人給予重獎。

圖為彭立副教授(圖源:貴州中醫藥大學官網)

彭立被作為高層次人才,從沿海高校引進,目前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4月27日,彭立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正刊發表研究論文,首次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血管外膜和大腦之間可以交換神經信號,從而實現大腦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感知和控製,為科學家找到動脈粥樣硬化的幕後主使提供了新思路、構建了新路徑。

研究論文發布後,國際醫學界給予高度肯定,認為“神經免疫信號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是對該領域有價值的貢獻”“這項基礎研究將開創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新思路”。有網友留言說,“隻要肯鑽研,非‘雙一流’高校的學者一樣可以在國際頂級雜誌發出自己的聲音。”

《Nature》期刊截圖(圖源:貴州中醫藥大學官網)

貴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興德表示,為激勵表彰彭立在醫學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果和做出的重大貢獻,校黨委經研究決定獎勵彭立個人100萬元,支持以彭立為帶頭人搭建科研平台。同時聘任彭立同誌為學校四級教授,並增列為校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按程序選拔其為二附院臨床醫學實驗室副主任。

英國著名雜誌《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裏最重要的突破,是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是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科學雜誌。

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積極導向;也有人質疑,因為發了一篇頂刊論文就給予百萬元重獎,是“唯論文”的典型表現。

對此,朱家鵬其實最想說的是,對當下的科研人員而言,論文有時就是個擺不脫的魔咒——對他來說,苦也是論文、愁也是論文,欣喜也是論文,被“噴”也還是論文。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他的研究的內在機理,而不是發了頂刊這件事本身,更不是那“招人噴”的百萬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