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的平衡之舉—錢凱港項目引發美中博弈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年來,中國在南美洲的投資不斷增加,特別是秘魯的錢凱港項目,更是引發了美國的高度關注和擔憂。秘魯國會近日通過了一項修法,確保中國在該港口的獨家長期經營權,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與此同時,秘魯政府也在積極邀請美國投資者參與開發其他港口項目,以平衡中國在南美海上貿易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錢凱港的背景和建設進展

錢凱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80公裏處,瀕臨太平洋。這個港口項目是由中國國有的航運巨頭中國海洋運輸集團(簡稱中遠,COSCO)投資13億美元建設的,預計將在2024年11月完工。錢凱港的建設包括多用途碼頭、集裝箱碼頭四個泊位和相關基礎設施,年設計總吞吐量為100萬個標準箱。目前,該項目的工程進度已達84%。

錢凱港建成後,將成為南美洲通向亞洲的重要門戶之一,預計從2025年開始,將開通直達中國的海上航線,這條航線將比傳統的經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航線節省約10天的航程。秘魯政府希望通過這個港口,進一步提升南美洲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尤其是促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關於錢凱港竣工後可以作為巴西與中國直接貿易最短海上通道的說法,巴西聖保羅“巴西中國觀察”(Observa Da China de Brasil)常駐研究員賈斯達·卡多佐(Gustavo Cardozo)對美國之音表示,從秘魯港口到全國的公路和鐵路交通基礎設施正計劃實施中,不僅連貫秘魯不同地區,還有可能與巴西連接。

“中國對貫穿亞馬遜的河道走廊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中國控製了這些水道節點,加上通往巴拉圭的巴拉那河航道,它將在南美洲擁有經濟和商業物流的話語權。”他說。

中遠海運集團的投資爭議

中遠海運集團在錢凱港項目中的獨家經營權引發了廣泛爭議。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再見全球化:分化世界的回歸》(Goodbye Globalization: The Return of a Divided World)一書作者伊麗莎白·布勞(Elisabeth Braw)告訴美國之音,在十年甚至五年前,讓中國公司投資港口和其他關鍵國家基礎設施完全不存在爭議,英國甚至讓一家中國公司投資核電站,但這情況正在迅速改變。

“因為北京已經表明,對中國來說生意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這就是為什麽許多國家正試圖限製中國對港口和其他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投資,就像德國最近做的那樣。令人驚訝的是,秘魯沒有采取這種謹慎的做法,而是繼續推進中遠集團參與錢凱港的建設。”她說。

布勞今年5月份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秘魯政府原先認為,中遠這家中國航運巨頭隻是使用其擁有多數股權的港口,而不是擁有獨家經營權。但在談判過程中,中遠海運以某種方式獲得了這些特權。現在,港務局試圖撤銷獨家經營權,稱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秘魯國家港務局曾試圖取消這一獨家權,但最終在國會通過新法案後,錢凱港的獨家經營權得以保留。

根據新的法律規定,國家港務局可以通過授予港口許可證,賦予私營公司獨家經營權,並允許延長授權期限至30年。這一決定確保了中遠海運集團在錢凱港的長期控製權。

然而,這一決定也引發了秘魯國內外的不同聲音。一些人認為,確保中遠海運集團的獨家經營權有助於港口的高效管理和運營,但也有不少人擔心這會使秘魯過度依賴中國,從而削弱國家的自主經濟能力。

美國的反應和擔憂

錢凱港的建設引發了美國的高度關注。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勞拉·理查德森(Laura Richardson)曾在今年5月警告稱,中國可能會利用這個港口進行軍事用途。美國的一些學者也重提了中國通過經濟手段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的“經濟脅迫論”。美國官員已向秘魯政府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希望秘魯能夠限製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華爾街日報》6月13日報道,錢凱港竣工後,該港將成為南美通向亞洲的門戶,促進中國與秘魯、巴西等地區國家的貿易,這也可能挑戰美國在這個資源豐富”後院”的影響力。

然而,秘魯外長哈維爾·岡薩雷斯(Javier Gonzalez)在今年3月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晤時,堅決反駁了這些威脅論,並呼籲美國加大對秘魯的投資,以促進該國的經濟發展。

秘魯的回應和策略

麵對美國的擔憂,秘魯政府采取了兩手策略。一方麵,他們繼續推進與中國的合作,確保錢凱港項目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他們也積極邀請美國投資者參與其他港口項目的開發,以實現投資多元化,平衡各方利益。

秘魯駐美大使阿爾弗雷多·費雷羅(Alfredo Ferrero) 6月13日在紐約向美國企業界介紹投資環境時表示,盡管中國在秘魯的投資項目備受關注,但美國仍然有機會通過增加投資來平衡中國的影響。他特別提到,秘魯首都利馬100%的電力供應和許多重要的銅礦項目都由中國控製,因此美國必須采取行動,增加對秘魯的投資。

費雷羅說:“客觀上情況就是如此,美國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僅僅注意到這一點還不夠,還必須采取行動。”他提議美國或“任何國家”的投資者轉向一個可以平衡錢凱項目的科裏奧(Corio)港。

科裏奧港項目的提出

科裏奧港位於秘魯南部的阿雷基帕(Arequipa)省,距離錢凱港約700英裏,靠近重要的銅出口中心馬塔拉尼(Matarani)港。秘魯港務局聲稱,科裏奧港水深達28米,具備開發成規模達錢凱港七倍的潛力,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達一億個,將成為南美洲最重要的轉口港之一。

秘魯政府表示,科裏奧港項目的開發不僅能夠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還可以作為一個平衡中國影響力的重要舉措。然而,科裏奧港的開發仍麵臨諸多挑戰,包括資金籌集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自2006年起,卡洛斯·科爾索·霍爾金(Carlos Corzo Holquin)一直致力於推動科裏奧港的開發。他在聖馬丁德波雷斯大學(Universidad de San Martin de Porres)介紹了這一過程:他的投資公司在2006年與荷蘭企業合作,完成了四冊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於2007年獲得了該省的投資許可證。2014年,英國一家能源公司加入了這一項目,但未能進入實質開發階段。2019年,一家中資企業承諾投入5億歐元,並撥出2500萬歐元作為初期資金,但這些資金最終未能到位。

2021年秘魯國家港務局與科爾索的投資人會談後,以南美洲不需要如此規模的大港口而否決了公私合作開發的提議。不料阿雷基帕省省長羅赫爾·桑切斯(Rohel Sánchez)隨後卻以科爾索的方案為基礎推廣,並在今年6月以國家項目正式推出。

針對秘魯向美國企業界招商,秘魯天主教宗座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Perú PUCP)經濟學家、前任交通與通信部部長、保拉·拉紮爾特(Paola Lazarte Castillo)告訴美國之音,秘魯駐美大使費雷羅在美國招商與秘魯和中國的緊密關係無關,主要是因為美國在過去十年間未對秘魯做出重大投資。

“秘魯向各國投資開放的多元化政策是經濟政策的基礎,因此吸引其他國家的資本是健康的,”但他也強調,“如果尚未確定有足夠的市場和需求,那麽談論科裏奧港的投資還為時過早,除非私人投資者已經完成了研究並決定不采取PPP(公私合作)方式進行投資。”

秘魯大使向美國企業界招商次日,秘魯過渡總統迪娜‧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出席了錢凱港首批五台自動化軌道橋吊到港儀式。她在致辭中表示,錢凱港的建設將促進秘魯經濟和民生發展,加強南美洲與亞洲市場間的貿易往來,使秘魯成為南美洲太平洋岸通往亞洲大陸的重要海運樞紐。

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的訪華計劃

為了進一步鞏固中秘兩國的經貿關係,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計劃於6月23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行程包括深圳、上海和北京,預計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這次訪問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錢凱港的合作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習近平預計將在今年11月出席秘魯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期間與博魯阿爾特共同主持錢凱港的竣工儀式。

不過,博魯阿爾特因為卷入“勞力士門”等醜聞而備受爭議,導致其難以順利執政。這給錢凱港項目的形象蒙上陰影。

近年來,中國在南美洲的投資不斷增加,特別是秘魯的錢凱港項目,更是引發了美國的高度關注和擔憂。秘魯國會近日通過了一項修法,確保中國在該港口的獨家長期經營權,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與此同時,秘魯政府也在積極邀請美國投資者參與開發其他港口項目,以平衡中國在南美海上貿易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錢凱港的背景和建設進展

錢凱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80公裏處,瀕臨太平洋。這個港口項目是由中國國有的航運巨頭中國海洋運輸集團(簡稱中遠,COSCO)投資13億美元建設的,預計將在2024年11月完工。錢凱港的建設包括多用途碼頭、集裝箱碼頭四個泊位和相關基礎設施,年設計總吞吐量為100萬個標準箱。目前,該項目的工程進度已達84%。

錢凱港建成後,將成為南美洲通向亞洲的重要門戶之一,預計從2025年開始,將開通直達中國的海上航線,這條航線將比傳統的經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航線節省約10天的航程。秘魯政府希望通過這個港口,進一步提升南美洲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尤其是促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關於錢凱港竣工後可以作為巴西與中國直接貿易最短海上通道的說法,巴西聖保羅“巴西中國觀察”(Observa Da China de Brasil)常駐研究員賈斯達·卡多佐(Gustavo Cardozo)對美國之音表示,從秘魯港口到全國的公路和鐵路交通基礎設施正計劃實施中,不僅連貫秘魯不同地區,還有可能與巴西連接。

“中國對貫穿亞馬遜的河道走廊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中國控製了這些水道節點,加上通往巴拉圭的巴拉那河航道,它將在南美洲擁有經濟和商業物流的話語權。”他說。

中遠海運集團的投資爭議

中遠海運集團在錢凱港項目中的獨家經營權引發了廣泛爭議。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再見全球化:分化世界的回歸》(Goodbye Globalization: The Return of a Divided World)一書作者伊麗莎白·布勞(Elisabeth Braw)告訴美國之音,在十年甚至五年前,讓中國公司投資港口和其他關鍵國家基礎設施完全不存在爭議,英國甚至讓一家中國公司投資核電站,但這情況正在迅速改變。

“因為北京已經表明,對中國來說生意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這就是為什麽許多國家正試圖限製中國對港口和其他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投資,就像德國最近做的那樣。令人驚訝的是,秘魯沒有采取這種謹慎的做法,而是繼續推進中遠集團參與錢凱港的建設。”她說。

新手一位 發表評論於
小國玩大國。
Capitaltwo 發表評論於
美國為什麽不拿出實際行動在基建方麵公開公平的競爭?
LaoChiu 發表評論於
VOA說,秘魯沒有像德國那樣采取謹慎的做法,而是繼續推進中企參與錢凱港的建設,令人驚訝。
德國沒有自己的軍隊,被美國卡住脖子,它當然得順從美國。
秘魯不一樣,在“後院”呆了好幾輩子,得著什麽好處?當然得找出路啦!
柳小波 發表評論於
秘魯那個港口遲早爛尾,美國隻是施壓讓中國繼續砸錢而已,砸越多美國越高興。最多搞個政變讓秘魯變天唄,反正把親共的政府搞垮天然就比較容易。

現在嘛,讓中國五毛得瑟一下也沒什麽,就像當年修港珠澳大橋,雄安新區一樣。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美國也可以蓋個港口啊,人家秘魯又不搞保護主義。中國更不幹涉。
問題是你能搞得出來嗎?!
除了搓牙花子抹黑中國,不如幹點實事,省得老是擔心失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