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接連離奇死亡,波音CEO承認實施報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當地時間6月18日,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戴夫·卡爾霍恩(Dave Calhoun)出席聽證會。他承認,波音公司存在對爆料生產不當行為的員工進行報複的現象,“我知道這時有發生”。

由於波音公司此前安全事故頻發,且有多名“吹哨人”被曝遭公司打擊報複,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18日就該公司“ 破碎的安全文化”舉行聽證會。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戴夫·卡爾霍恩 (Dave Calhoun) 18日出席聽證會

會上,卡爾霍恩稱波音公司已經對報複“吹哨人”的主管進行了處罰,甚至解雇了他們。當被問及具體有多少波音主管因報複而受到處罰時,卡爾霍恩稱不清楚具體數字,“但我知道,這(報複行為)時有發生”。

“我們致力於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出現問題時暢所欲言。我們也有嚴格的政策,禁止對主動舉報的員工進行報複。”卡爾霍恩說。

負責主持聽證會的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對卡爾霍恩表示,他的工作人員與十幾名波音員工進行了交談,他們向委員會舉報了公司內部的一係列報複措施,包括被迫調崗、被排擠在關鍵會議之外、遭口頭攻擊,甚至人身威脅。

“你有責任要求(波音)達到最高的安全標準……並確保‘發聲者’能夠真的發聲,而不是像人們經常看到的那樣,被迫‘閉嘴’。”布盧門撒爾對波音CEO說。

自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的波音737 Max客機發生艙門脫落事故以來,波音公司一直受到政府部門調查。隨後幾個月裏,多名爆料波音公司內部問題的“吹哨人”接連離奇死亡,引發輿論猜想。

在聽證會前一天,波音公司現任員工、在華盛頓州倫頓工廠擔任質檢員的薩姆·莫霍克(Sam Mohawk)成為最新吹哨人,揭露波音公司將破損和不合格的737 Max客機零件隱藏起來並偽造記錄,試圖逃避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監管,最終導致無法追蹤到部分零件的流向。

莫霍克稱,2023年6月,當倫頓工廠即將接受檢查之際,公司指示員工將大約60個不合格零件大部分轉移至其他地點,以躲避稽查,有些零件在搬運過程中遺失,其中一些關鍵零件甚至可能已被安裝在部分飛機上。

莫霍克還稱,波音在2023年8月指示員工刪除有關不合規零件的記錄,他提出投訴,但公司仍未采取任何行動。

聽證會上,共和黨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直指卡爾霍恩借波音公司獲得高達3280萬美元的年薪,但卻沒有盡責。霍利發出質問:“你怎麽還不辭職?”

霍利指責卡爾霍恩試圖將公司問題歸咎於員工,並表示:“我認為問題不是出在員工身上,而是出在你身上,出在企業最高管理層、經營者身上,是你們對公司所做的一切。這就是問題所在……我隻希望你不要在公司得救之前就毀了它。”

美共和黨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

卡爾霍恩在發言時,還向出席聽證會的波音墜機遇難者家屬道歉,稱“為我們造成的悲痛致以歉意”。他表示,波音公司應對造成的墜機事故負責,並將“完全致力於”改進未來航班的安全水平。

“關於波音公司的安全文化已引起很多討論,我們清楚地聽到這些擔憂。波音公司的安全文化遠非完美,但我們正在采取行動並取得進展。”卡爾霍恩說。

徐州雪花大如習 發表評論於
這是個錯覺。其實跟製造業有關的專業在美國的大學招生都不少,而且研究水平很高。但是學生有各種就業機會,如果公司文化不適合可以跳槽。美國有創造力的年輕人現在不會去那些已經很成熟的行業。
國會肯定有人憑著能說會道上位的,這是選舉製度的弊端。但是大多數人是搞得清事情的,傻逼是很難在選舉中得到大多數人的信任的。這個比專製製度要強的多。
=============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8:39:14
可以看看pbs播放的關於F35開發過程的紀錄片,整個開發團隊平均年齡是60歲,這是2005年拍攝的片子。。。
徐州雪花大如習 發表評論於
公司裏麵其實是沒有民主自由的,即便在美國也如此。員工都得聽老板的話。這也是為了保持效率。這樣專製的問題就會出來,特別是成熟的大公司。對抗這些問題是靠:1,公司之間的競爭,2,客戶的選擇,3,員工可以跳槽,4,工會。其實公司之間的競爭是最重要的因素。你搞的太爛了會被競爭對手趕上,就會破產。波音的問題是它把麥道收購以後其實在民用航空領域在美國就一家獨大。壟斷以後無論是產品質量,研發水平,客服水平等等都會受影響,公司會失去前進動力。當年國會就應該阻止波音收購麥道。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公司文化出了問題,從CEO到按裝工人。CEO趕進度提貨,安裝人員馬虎了事。
裘千裏 發表評論於
還是波音手段高明,李文亮隻拿個警戒,沒法比。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五毛很不滿意。他們要波音CEO承認,吹哨人是他們雇凶幹掉的。。。

bsmile 發表評論於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0:43:16
我是Hawley的粉絲。這哥們邏輯非常清楚。有一次他質詢的時候問: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國是哪個?回答:中國;Hawley又問,那你們禁油車是怎麽想的。
============
這其實折射了美國的戰略困境,他能看出,提出問題,別人其實也能,但他沒法提出解決的辦法,別人不得不提出一個解決的辦法,然後他質疑那個解決的辦法不自洽,但這並不能表示他在邏輯上高明,做事的總是比動嘴皮的要難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true?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4:30:08
——
美歐還沒禁油車,正在計劃禁,能理解質詢的邏輯了?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一不做二不休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8:09:21 這個相同的hawley兩個月前拷問tiktok新加坡老總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逼問了最起碼來回有十遍,簡直就是個笑柄。
——
那個是Cotton。美國不是就一個參議員哈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可以看看pbs播放的關於F35開發過程的紀錄片,整個開發團隊平均年齡是60歲,這是2005年拍攝的片子。
美國製造業已經出現人才斷代,以後其他行業也會出現,如今的美國企業已經不是上個世紀,或者二十年前的美國了,甚至公司裏不得不招收本科畢業的美國人來替代中印國籍的美國博士畢業生,就因為工作簽證如今很麻煩。
後工業時代製造業會因為成本上升而失去效率,這個現象是普遍的,看看最近日本汽車業不得不集體承認造假的案子,不造假就無法獲得市場。
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因為資本不認國籍,會轉移到成本相對低的地方。
至於這些國會聽證,問題都是事先雙方律師同意的,不願意的問題可以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拒絕,議員也不能提出,其實就是相應的國會委員會議員出風頭的概念,不會產生實際意義。何況這些議員更大可能是什麽都不懂,都是助理準備文件,上陣前看一遍問題而已。美國議員必須分配一個委員會,算是正經的工作,對得起那十幾萬的年薪。但很多議員並沒有專業背景,比如一個餐館小老飯的greene,當選後同時擔任好幾個專業委員會的成員,最後國會不得不撤銷她所有委員會成員資格,因為根本就沒有能力。她的風頭大概是共和黨議員中能排前三名的,整天琢磨陰謀論。
至於波音的問題,其他不好說,但那個空中失去的封閉門,是全部四個螺絲沒有裝,但凡裝了一個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故,因為哪怕有很小的摩擦力都不會讓門向上移動,這是怎麽通過質檢的?
一不做二不休 發表評論於
這個相同的hawley兩個月前拷問tiktok新加坡老總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逼問了最起碼來回有十遍,簡直就是個笑柄。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五毛大舉回來了。聞都聞得出來。看來中國經濟確實複蘇了,可喜可賀。
ilovefriday 發表評論於
何德何能每年拿3200 萬美元的薪水?要說苦和累,煤礦工人不苦不累嗎?這種薪水製度會毀了任何的公司和企業!
goodmum 發表評論於
拿這薪水打壓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32 million 工資,每天十萬元,每小時一萬美元,相當普通人一個月。比老黃工資還高。
楓城俠客 發表評論於
整場聽證會根本沒有談及吹哨人死亡的事,標題居心叵測, 誤導讀者。


truth_hurts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6:12:53小編太缺德,打擊報複跟離奇死亡沒有關係。
櫻紫 發表評論於
霍利指責卡爾霍恩試圖將公司問題歸咎於員工,並表示:“我認為問題不是出在員工身上,而是出在你身上,出在企業最高管理層、經營者身上,是你們對公司所做的一切。這就是問題所在……我隻希望你不要在公司得救之前就毀了它。”
—————-
管理層確實有很大的責任
走過歲月 發表評論於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0:43:16
我是Hawley的粉絲。這哥們邏輯非常清楚。
————————————————————————————————

您的這位哥們兒不咋樣啊。。。
“2021年當參議院表決S.937 - COVID–19 Hate Crimes Act, 譴責疫情期間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居民暴力行為以及仇恨犯罪。霍利投下唯一一張反對票”
truth_hurts 發表評論於
小編太缺德,打擊報複跟離奇死亡沒有關係。
seewhatisee 發表評論於
這是犯罪。關起者ceo
隻看不回貼1208 發表評論於
歐美禁油車是遏製中國?樓下真會扯皮。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美國擅長搞金融,打官司,搞陰謀論,真到了要實打實的工業生產就拉胯,掉鏈子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真逗。中國擅長國家產業政策。美國擅長自由經濟。中美各有所長。
—————-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0:43:16 我是Hawley的粉絲。這哥們邏輯非常清楚。有一次他質詢的時候問: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國是哪個?回答:中國;Hawley又問,那你們禁油車是怎麽想的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打擊報複、致人死亡是嚴重刑事罪??



true? 發表評論於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4-06-19 00:43:16
我是Hawley的粉絲。這哥們邏輯非常清楚。有一次他質詢的時候問: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國是哪個?回答:中國;Hawley又問,那你們禁油車是怎麽想的。
————

美歐先禁的油車,中國成最大電車生產國是後來的事情。
美歐試圖以環保、清潔動力等來遏製中國,沒想到被中國後來居上而已。
說到底這就相當於一個人看另一個人有實力,於是先下手為強,沒想到被對方反殺。
所以這個家夥有什麽邏輯?
牛頭5 發表評論於
波音從一個老牌受人尊敬的航空大廠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豬黨功不可沒。下一個英特爾和IBM。
aloevera 發表評論於
Hawley 競選總統就好了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我是Hawley的粉絲。這哥們邏輯非常清楚。有一次他質詢的時候問: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國是哪個?回答:中國;Hawley又問,那你們禁油車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