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邊界感”的中式社交,被年輕人瘋狂吐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期一條“老人吐槽年輕人在臥鋪下鋪掛簾子”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讓關於#火車臥鋪掛簾到底該不該#的討論登上熱搜。

我們發現,“注重邊界感”越來越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社交潛規則。

有人自稱“社恐”,不戴耳機、口罩不出門,隨時與陌生人保持距離感。他們用口罩、耳機或者簾子,建立起物理意義上的社交邊界。

除了這些有形邊界,還有無形的“心理邊界”、“語言邊界”。為了逃避那些喜歡問東問西、“沒有邊界感”的親戚,有人甚至寧願選擇“斷親”。

到底有哪些社交邊界?年輕人又為什麽如此在意“邊界感”?

01

無處不在的社交邊界

一個人的社交邊界具體有哪些,或許很難講清楚,但誰都能列出幾項“沒有邊界感”的行為。在一個名為“日常注重邊界感”的豆瓣小組裏,各種“沒有邊界感”的行為就在被眾多年輕人瘋狂吐槽。這個小組於2020年成立,如今已經有超過12萬名成員。

我們爬取了這個小組共計10661條帖文的標題並進行分詞統計,梳理出那些被吐槽最多的“越界者”,以及越界行為的發生場景。

過度黏人的朋友、喜歡八卦別人的同事、嫌貧愛富的親戚、不尊重隱私的父母等等都是被吐槽的對象,全方位涵蓋了親情、友情、愛情、工作關係、陌生人社交等各類人際關係。

為了進一步弄清楚哪些行為最容易越界,我們挑選出部分貼文對那些有代表性的行為進行歸類,列出了年輕人最在意的八大“社交雷區”。

在沒有邊界感的行為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偷看或泄露隱私”,這種隱私主要指聊天記錄、手機相冊、電腦密碼等個人信息。

其次是“對個人事務指手畫腳”。由於考試分數、婚姻狀況、工作收入等依然是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被迫分享考研成績”“買了房子以後被刨根問底”“最煩被親戚問工資多少,房租多少”等吐槽引發眾多共鳴。

除此之外,還有未經允許進入個人空間、亂拿亂動個人物品、對別人提出過分要求、催婚催生等行為都屬於“沒有邊界感”。

總之,空間有邊界、隱私有邊界、情感有邊界、言語有邊界,社交邊界可謂無處不在。

02

邊界感,兩代人的認知屏障

回到年輕人臥鋪掛簾子的新聞,這或許反應了兩代人對於邊界感的認知差異。老人認為,年輕人在下鋪掛簾子,讓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是不道德的行為。但眾多年輕網友認為,既然買了臥鋪票,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使用臥鋪空間:“讓坐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下鋪價格最貴,花了更高的價錢,憑什麽共享?”“不接受道德綁架”。

圖片來源:微博@交通安全蜀黍@青年文摘plus

在一項超過4000人的網絡投票中,46.4%的人認為火車下鋪“能坐,但需要征求下鋪乘客同意”,36.7%的人認為“不能坐,下鋪使用權屬於下鋪乘客”。

一個床簾反映出兩代人對於“邊界感”的認知屏障。在上一代人看來,坐一下他人的鋪位,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他們的記憶裏,火車就是熱熱鬧鬧的,聊天聲、打牌聲此起彼伏,漫漫長路無事可做的人們互相攀談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如今的“社恐”一代更習慣於網絡空間的交流,在現實中,哪怕是火車這種公共場合,他們也想給自己營造一個不受打擾的私人空間。不越界,不強求,不捆綁,才是新一代的社交準則。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裏,大家沒有太多對於空間和隱私的關注,這讓人與人之間多了人情味,但肯定也意味著少了“邊界感”。當傳統的“熟人社會”迅速進化成現代的“陌生人社會”,兩代人社交文化的矛盾衝突幾乎無可避免。

03

為了守護情感邊界,

年輕人選擇“斷親”

在所有“越界者”中,“親戚”是出現頻率相對較高的關鍵詞。近年來,年輕人“斷親”的現象受到社會關注,微博話題#為什麽這屆年輕人開始斷親#也登上熱搜,有高達3億的閱讀量。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胡小武在論文《青年“斷親”:何以發生?何去何從?》中用1200份有效樣本證明了這一趨勢。研究發現,年齡越小,與親戚聯係越少。絕大多數“90後”及“00後”不會與親戚頻繁聯係。

在豆瓣小組裏,伴隨“親戚”這兩個字出現的幾乎全是負麵情緒:“過年走親戚真是一種酷刑”“親戚們總借著關心的名義說些紮我心窩子的話”“去親戚家被說你現在當服務員挺好”,從網友的吐槽中不難看出,“缺乏邊界感”是年輕人“斷親”的重要原因。

論文《青年“斷親”:何以發生?何去何從?》歸納了“斷親”現象的內在機製,其中寫到:“親戚相互之間的攀比磨滅了親情。當人們賺到錢之後,會與親人對比,對方過得好自己不高興,自己過得好對方不高興。”正是“你家孩子成績怎麽樣”“你家孩子工資多少”這樣的話題讓孩子變成了相互攀比的工具。

能夠成為父母、親戚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的永遠隻是鳳毛麟角,大多數年輕人都是這種攀比體係裏的失敗者。當親緣關係帶來的隻剩下自我喪失和情緒負累,“斷親”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

04

可以逃避社交,但逃不掉孤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邊界,不同人對於邊界的認知千差萬別。與人交往,一不小心就會踏入別人的“雷區”,陷入互相的情緒消耗之中。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選擇逃避社交。

中國青年報2021年對全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80.22%的人認為自己有輕微“社恐”。有超四成人不好意思找別人幫忙,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路上碰到認識的人,會想要裝作沒看到。蜂鳥問卷2020年《社恐情況調查報告》顯示,隻有13%的社恐人在公眾場合會和旁人搭話。

如今,“社交恐懼”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年輕人應對社交壓力的避難所。但並不意味著“社恐”不會對年輕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從校園邁入職場,“社恐”帶來的負麵影響會被進一步放大。在後浪研究所《2023年輕人社恐報告》中,不少人因為開會時的默不作聲一步步淪為職場小透明。同時,“社恐”也可能讓年輕人在戀愛、婚姻中遭遇挫敗。

我們可以享受封閉的物理空間或內心世界帶來的自由安逸,但沒有人能逃脫社會性這個人之為人的基本屬性。

另一方麵,當社交邊界越來越多,走進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變得越來越難。當過分強調邊界的不可侵犯,就會逐漸失去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也逐漸失去來自真實世界的情感支撐。

當每個人都以自己為重,誰又有意願和能力傾聽他人的心聲?

邊界感的另一麵,就是孤獨。這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屬於整個時代的困境。

徘徊於邊界之中,我們依然渴望跨越壁壘的自由。

沒事逛逛88 發表評論於
當每個人都以自己為重,誰又有意願和能力傾聽他人的心聲?

幹嘛把探聽別人隱私八卦說得這麽文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