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期間,男子虛構富裕家境和互聯網大廠就職背景,騙取女友錢款近12萬元;分手後,“假死”的他分飾“護士”“律師”,以贈送遺產為餌,繼續從被害人處騙取錢財。
6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閔行區檢察院”)獲悉,近日,經該院提起公訴,被告人蒲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追繳其違法所得並發還被害人。
閔行區檢察院介紹,2022年初,張玲(化名)在社交平台上結識了男子蒲某,兩人聊得十分投緣,並約定線下見麵。蒲某自稱自己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老師,不僅家境富裕,而且即將入職某知名互聯網大廠,前途正一片大好。蒲某一邊誇誇其談,一邊向張玲展示顯示有50萬元存款的手機短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兩人很快確定戀愛關係。
早晚問候、噓寒問暖、甜蜜約會……墜入愛河的張玲對蒲某日漸情深,對其有求必應。但沒過多久,這段感情仿佛變了味——蒲某多次以做軟件開發需要付費軟件、銀行卡被凍結等理由向張玲索要錢款,他甚至還虛構自己支付寶等賬戶被凍結,假扮自己母親身份與其微信聊天借錢。
相繼從張玲處借得近12萬元後,蒲某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售賣某軟件即將會有80多萬元到賬,屆時一並還錢。兩人戀情僅維持三個月便無疾而終,蒲某告訴張玲自己即將回去外地老家。
2023年7月,張玲先後收到分別來自蒲某、護士等人的消息,每個消息都像巨雷擾亂了她的生活。
先是來自蒲某的“臨終”囑咐:“我現在生病住院,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幾天……現在還有家裏人過來鬧事想分我家產,我不想把財產給家裏人。我跟家裏人決裂了,安排了律師負責將我一些遺產贈送給你。”
接著是一名自稱護士的人,通過蒲某微信號聯係張玲處理後事:“蒲先生生前跟家裏人鬧掰了,他告訴我你會幫他處理後事,這邊有屍體冷凍費、喪葬費等費用需要你結一下。”
為蒲某“去世”感到悲痛的張玲出於往日情分,還是向該護士相繼轉去了8000元。
沒過多久,張玲又突然接到了一個自稱安律師的電話,他表示蒲先生在去世前曾立過一份遺囑,要將自己名下的3套房產全部出售之後,歸還向張玲借款的12萬元,並且再額外贈送張玲30多萬元,出售房產剩餘資金全部捐獻。
這名安律師表示:“蒲先生在去世前曾立過一份遺囑,但蒲先生的家屬因為他這份遺囑向法院提起訴訟,你作為遺產受益人需要先行墊付公證費、公證書費用,出售房產時產生的一些費用等。”
安律師話鋒一轉,表示要想拿到遺產,還要先支付其他費用。
張玲有些半信半疑,但還是陸續向安律師轉去4萬餘元。但她卻遲遲沒有收到所謂的“遺產”錢款,安律師還變本加厲地向她索要錢款,感到被騙的張玲隨即報案。
而張玲等來的卻是更加不可思議的真相:蒲某並沒有“生病離世”,反而一人分飾“護士”“律師”,專門坑騙張玲錢財。
蒲某到案後,麵對檢察官的訊問供述,自己家境並不富裕,也沒有什麽入職大廠的機會。“因生活拮據,所以編造自己因車禍死亡的謊言。我利用張玲對自己的信任與同情,謊稱有多套房產、現金等,利用她想要獲得遺產的心情,一步步向其索要各種費用。”
閔行區檢察院認為,被告人蒲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錢財共計人民幣17萬餘元,構成詐騙罪。近日,經閔行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蒲某最終被判處前述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