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河南扶溝縣抗旱:倆月隻下一場極小的雨

河南扶溝縣抗旱:倆月隻下一場極小的雨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4-06-13 08:58: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6月13日15時,記者從鄭州驅車前往周口扶溝,途經開封尉氏。高速路兩旁,收割後成片金黃的麥茬玉米地裏,村民們正頂著40℃的高溫,澆水抗旱。

5月以來,黃淮海大部降水偏少,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對適墒適期夏播帶來不利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0天黃淮海高溫持續,有6-8天35℃以上高溫天氣,旱情可能持續發展,抗旱保夏播任務重。

劉順德說,承包韭菜基地十年來,他沒見到這樣幹旱的情況。

13日下午,周口扶溝縣已拉響高溫紅色預警。兩個月來,當地隻下過一場極小的雨。

15時30分,河南綠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的韭菜示範基地裏,農民工正在澆地,“這一片澆了才過一個星期,現在是澆第二遍。”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劉順德說,他承包韭菜基地十年來,沒見到這樣幹旱的情況。自己這一塊基地六百畝,除了壞掉的一口,有四口井可以用。因為持續高溫,地下水位下降,原本每口井每天可以澆三四十畝,現在隻能澆一二十畝。氣溫太高,農民工也受不住。基地從五月開始澆水,這一塊還沒有澆完,那一塊又旱了。為節省人工,公司剛在基地投資十萬元升級了150畝的滴灌。

持續澆水的電費,也讓劉順德心疼。

劉順德的基地主要是生產韭菜種子,雖然韭菜葉黃了些,但情況還算可控。“那些種綠葉菜的,三兩天澆水不及時,這樣的高溫可能葉就黃了,就沒有了商品性。”劉順德說,這些天,他最關注的就是天氣預報,幾乎一兩個小時都要看一下天氣預報。

扶溝縣城郊鄉後謝村村民王四青在用拖拉機從地頭的水渠裏抽水澆地。

扶溝縣城郊鄉後謝村村民王四青在用拖拉機從地頭的水渠裏抽水澆地。

周口收麥在河南不算早,麥茬玉米種下去隻有二十天左右,但已經澆了兩遍水。王四青上一次澆地是在三天前,澆得不是很透,“上一次是用井抽水澆的,需要排隊。”七八天前,上遊賈魯河放水,兩年前硬化的田邊水渠裏有了水,可以用拖拉機拉著水泵澆地了。

王四青說,麵對這樣的高溫天氣,澆一遍地,最多頂十天八天,不降雨的話就還得繼續澆。

村民田四喜說,三畝地澆下來,需要三四個小時。中午實在太熱了,所以下午才來澆

村民利用水渠裏的水,給自己在路邊開荒種的莊稼澆水

有村民告訴記者,麥茬玉米種下去不到20天,已經澆了兩遍水,“不澆水,那小苗都旱迷糊了”。若高溫持續,扛不了5到10天,就得第三次澆水。辛苦自不必言,村民們更敏感的,是種植成本提高了。

村民王喜德,利用電動車的電,使用小水泵從一條斷頭河裏抽水。

58歲的村民王喜德,利用電動車電池的電,使用小水泵從一條斷頭河裏抽水,澆自己在河邊開荒的一二百平方米的芝麻地。他說,這點芝麻能賣一二百元,但自己已經澆了七次水。因為地基本都包出去了,年紀大也沒什麽收入。自己種的一點玉米,也已經澆了兩遍,“不下雨,五天後還得澆一遍”。

村民鄒喜梅說,兩個兒子都在打工,自己和老伴累得有些受不住。

71歲的前謝村村民鄒喜梅說,自己地邊的水渠沒有水,隻能用井水澆。因為晚上不需要排隊,自己和老伴淩晨兩點起來,澆到九點,澆完了一塊四畝的地。下午三點,又來澆這一塊三畝的地。她說,兩個兒子都在打工,自己和老伴累得有些受不住。

鄒喜梅的老伴在地裏澆水

鄒喜梅的地裏,正在澆水

多位村民說,用機井澆地,每℃電九毛多,一畝地下來需要10多塊電費。因為持續高溫幹旱,澆地成本會提高,這對收入來之不易的農民來說,不得不在意。有村民說,自己承包二十多畝地,種的麥茬玉米,因為種的晚一點,才澆了一遍,電費已經花了260元。

另據農業日報報道,河南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楊文濤表示,5月以來,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半數以上的氣象監測站點目前達到了中旱以上等級,重℃幹旱、特旱範圍不斷擴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種麵積達323萬畝。

村民們澆水用的水井接頭

村民們澆地用的高標準基本農田機井

用機井澆地,每℃電九毛多,一畝地下來需要10多塊。

澎湃新聞多路記者將持續關注河南、山東等省份高溫旱情,繼續從現場發回報道。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人大媽認罪震驚全球!竟豪言要買下一個國家
移民局突擊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詐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北航90後美女副教授走紅,長相及頭銜引發熱議
河南一群造假的警察登上央視,成為反詐英雄
美國一地正拍賣老式飛機:最低僅$25就可買一架!




24小時討論排行

突發:正在船上的“環保少女”,被以軍扣押
美防長嗆肥胖將軍不爽就離職!這上將不幹了
美國密歇根州長:特朗普關稅隻會有一個贏家,就是中國
全球“機器人第一大國”:中國
政府關門!川普氣炸"凍結民主黨州資金",威脅裁員30萬人
普京:恢複與美國的全麵關係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
砍外籍生 刪DEI…川普又點名9所頂尖大學 簽承諾拿補助
強化“斬首”演練!內蒙古驚見台灣總統府模擬實景
哈瑪斯拒絕川普停火計劃,決定繼續戰鬥!
小米汽車突自行啟動開走 車主公開視頻 否認“誤觸手機”
外交政策:挺台大將全失勢 台灣陷美中雙重夾擊
支持國家K簽政策,希望也給本國青年K簽
國慶隻放2天惹怒員工 老板:牛馬就好好給我耕田
西貝的餐點大規模降價,為什麽網友還是不買賬?
美政府要求當地大學簽協議,以條件換取聯邦資金優先權
深圳車主“15小時出不了廣東” 公路塞車畫麵極震撼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河南扶溝縣抗旱:倆月隻下一場極小的雨

澎湃新聞 2024-06-13 08:58:48

6月13日15時,記者從鄭州驅車前往周口扶溝,途經開封尉氏。高速路兩旁,收割後成片金黃的麥茬玉米地裏,村民們正頂著40℃的高溫,澆水抗旱。

5月以來,黃淮海大部降水偏少,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對適墒適期夏播帶來不利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0天黃淮海高溫持續,有6-8天35℃以上高溫天氣,旱情可能持續發展,抗旱保夏播任務重。

劉順德說,承包韭菜基地十年來,他沒見到這樣幹旱的情況。

13日下午,周口扶溝縣已拉響高溫紅色預警。兩個月來,當地隻下過一場極小的雨。

15時30分,河南綠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的韭菜示範基地裏,農民工正在澆地,“這一片澆了才過一個星期,現在是澆第二遍。”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劉順德說,他承包韭菜基地十年來,沒見到這樣幹旱的情況。自己這一塊基地六百畝,除了壞掉的一口,有四口井可以用。因為持續高溫,地下水位下降,原本每口井每天可以澆三四十畝,現在隻能澆一二十畝。氣溫太高,農民工也受不住。基地從五月開始澆水,這一塊還沒有澆完,那一塊又旱了。為節省人工,公司剛在基地投資十萬元升級了150畝的滴灌。

持續澆水的電費,也讓劉順德心疼。

劉順德的基地主要是生產韭菜種子,雖然韭菜葉黃了些,但情況還算可控。“那些種綠葉菜的,三兩天澆水不及時,這樣的高溫可能葉就黃了,就沒有了商品性。”劉順德說,這些天,他最關注的就是天氣預報,幾乎一兩個小時都要看一下天氣預報。

扶溝縣城郊鄉後謝村村民王四青在用拖拉機從地頭的水渠裏抽水澆地。

扶溝縣城郊鄉後謝村村民王四青在用拖拉機從地頭的水渠裏抽水澆地。

周口收麥在河南不算早,麥茬玉米種下去隻有二十天左右,但已經澆了兩遍水。王四青上一次澆地是在三天前,澆得不是很透,“上一次是用井抽水澆的,需要排隊。”七八天前,上遊賈魯河放水,兩年前硬化的田邊水渠裏有了水,可以用拖拉機拉著水泵澆地了。

王四青說,麵對這樣的高溫天氣,澆一遍地,最多頂十天八天,不降雨的話就還得繼續澆。

村民田四喜說,三畝地澆下來,需要三四個小時。中午實在太熱了,所以下午才來澆

村民利用水渠裏的水,給自己在路邊開荒種的莊稼澆水

有村民告訴記者,麥茬玉米種下去不到20天,已經澆了兩遍水,“不澆水,那小苗都旱迷糊了”。若高溫持續,扛不了5到10天,就得第三次澆水。辛苦自不必言,村民們更敏感的,是種植成本提高了。

村民王喜德,利用電動車的電,使用小水泵從一條斷頭河裏抽水。

58歲的村民王喜德,利用電動車電池的電,使用小水泵從一條斷頭河裏抽水,澆自己在河邊開荒的一二百平方米的芝麻地。他說,這點芝麻能賣一二百元,但自己已經澆了七次水。因為地基本都包出去了,年紀大也沒什麽收入。自己種的一點玉米,也已經澆了兩遍,“不下雨,五天後還得澆一遍”。

村民鄒喜梅說,兩個兒子都在打工,自己和老伴累得有些受不住。

71歲的前謝村村民鄒喜梅說,自己地邊的水渠沒有水,隻能用井水澆。因為晚上不需要排隊,自己和老伴淩晨兩點起來,澆到九點,澆完了一塊四畝的地。下午三點,又來澆這一塊三畝的地。她說,兩個兒子都在打工,自己和老伴累得有些受不住。

鄒喜梅的老伴在地裏澆水

鄒喜梅的地裏,正在澆水

多位村民說,用機井澆地,每℃電九毛多,一畝地下來需要10多塊電費。因為持續高溫幹旱,澆地成本會提高,這對收入來之不易的農民來說,不得不在意。有村民說,自己承包二十多畝地,種的麥茬玉米,因為種的晚一點,才澆了一遍,電費已經花了260元。

另據農業日報報道,河南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楊文濤表示,5月以來,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半數以上的氣象監測站點目前達到了中旱以上等級,重℃幹旱、特旱範圍不斷擴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種麵積達323萬畝。

村民們澆水用的水井接頭

村民們澆地用的高標準基本農田機井

用機井澆地,每℃電九毛多,一畝地下來需要10多塊。

澎湃新聞多路記者將持續關注河南、山東等省份高溫旱情,繼續從現場發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