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微風習習,一群穿著比基尼的美女正在海邊玩沙灘排球。她們奔跑著,追逐著,跳躍著,銀鈴般的笑聲在沙灘上空回蕩。
來海邊吹風散步的人絡繹不絕,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幹了一天的活,此時我隻想在這裏放鬆放鬆,趕走身心的疲憊。
這裏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盡管以色列籠罩著戰爭陰雲,但這裏的老百姓依然歌舞升平,該幹啥幹啥。
我是湖北麻城人,來以色列建築工地做木工已經一年多了。雖然家人朋友都提醒我注意安全,但我已經被周圍輕鬆愉快的氛圍所感染,不再將有可能呼嘯而來的火箭Dan放在心上。
(我現在以色列當木工)
我叫周益元,1986年出生在湖北麻城的一個小鄉村,家裏還有一個大我4歲的姐姐。
媽媽是一位聾啞人,屬於一級殘疾;爸爸高度近視,屬於四級殘疾,好在我和姐姐都身體健康。我們家作為村裏的貧困戶,每年雖然能拿到國家的補貼,但依然入不敷出,艱難度日。
爸爸媽媽雖然殘疾,但依然含辛茹苦地把我們姐弟倆拉扯大了。我從小跟著媽媽學手語,會用手語跟媽媽交流。因為物資缺乏,我和姐姐受爸媽的影響,都很節省。
眼見著我們這個家庭如此貧困,被人瞧不起,我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家裏的頂梁柱,撐起這個家,以後讓爸爸媽媽過上舒心的日子。
(我的媽媽在家很牽掛我)
姐姐很早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了,我也在初中畢業那年來到廣東打工賺錢。那時我大概十六七歲,先在昆山的電子廠幹了半年。後來,有個同村的老鄉在廣東東莞裕元鞋廠打工,就介紹我也來到了裕元鞋廠。
剛開始,我在鞋廠的流水線上做鞋子,後來領導見我老實本分又肯幹,就讓我當了數字員,負責進貨、型號、入庫等工作。
下了班,我就到廠裏開設的同心圓公益組織做公益,幫忙在錄像廳放錄像。雖然在這裏不賺錢,但我也認識了不少廠裏的年輕人,這裏麵就有我未來的老婆。
她比我小一個月,也是湖北人,和我家離得不遠。我們一起上班,一起做義工,心靠得越來越近。
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知道了我家的情況後依然對我不離不棄。盡管她的哥哥不太同意這門婚事,但最終我們還是克服困難走到了一起。
(我年輕的時候在裕元鞋廠上班)
2008年,我們回到家鄉舉辦了婚禮,老婆也很快懷孕了。她安心在家養胎,我就想著出去學門手藝多掙點錢養家糊口。
老婆的表哥是個木工,我就跟著他來到了武漢建築工地上,開始學木工。木工既需要技術,也需要體力。從小工做到大工,慢慢地,我也能獨當一麵了。
我的兒子是2009年出生的。初為人父,我又高興又激動。看著孩子可愛的小臉,我發誓一定要給他好的生活。
可是雖然我工作非常努力,家裏的收入卻沒有增加多少。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花費也越來越多。我一年掙10萬塊錢,頂多能剩下4萬塊。2020年疫情期間,建築行業更是舉步維艱,農民工經常拿不到工資。
(我老婆是雙胞胎中的妹妹)
屋漏偏逢連陰雨。2022年,姐姐遭遇了嚴重的交通事故。
她當時在廣東深圳送外賣,一天騎著外賣車不小心闖了紅燈,被一輛車撞了一下,住院醫療費就花了16萬,做了手術,手上腳上都打了鋼板。雖然通過打官司,肇事司機賠了36萬,但姐姐也沒法幹活了。
姐夫剛開始在深圳的廠裏上班,工資每月隻有3000塊錢,後來又去當保安,工資也高不了多少。家裏還有兩個學生,大的上大學了,小的才上初二,負擔很重。
為了改變家裏的現狀,我一直在到處打聽哪裏能夠賺更多的錢。後來,我聽說在國外打工工資比較高,就想要到國外去打工賺錢。
(我老婆很漂亮)
可是家裏人都不同意我出國打工,覺得離得太遠,又不安全。作為家裏的頂梁柱,不能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而且老人孩子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我心急如焚,覺得必須走出去才有出路。
我聯係了出國勞務公司,認真做了調研。可以出國務工的國家有好幾個,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色列、英國等。
以色列和澳大利亞工資比較高。考慮澳大利亞冬天天氣不好,不利於建築行業施工,而以色列則夏季時間較長,溫度比較適宜,基本沒有冬天,多上班就能多掙錢。於是,我把以色列作為首選的出國務工的國家。
但是以色列的安全問題也是我考慮的一個方麵,一個常年籠罩在戰爭陰雲下的國家能給我們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嗎?
(我老婆和我兒子)
但是勞務公司說安全還是可以保障的。那邊的老板也是中國人,有一點不安全就不會讓我們出去了,而且早晚都會點名,跟使館那邊的人也有密切聯係,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可以隨時幫助轉移或撤僑。
為了多賺錢,我準備賭一把。於是2022年,我就著手辦理出國務工事宜。
我在江蘇的一家出國勞務公司報了名,交了4萬多元報名費。作為技術工人我參加了木工考試,接受了出國前的培訓,辦理了護照。我出國務工的公司是一家國企單位,項目屬於一帶一路援建項目。
2023年1月26日,我瞞著家人,和其他197位中國務工人員一起乘專機飛往了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開始了我的國外務工之旅。
同來的務工人員中湖北的有好幾個,但麻城的隻有我一個。下了飛機,我才給家人打了電話。我老婆都哭了,我安慰他們說一定會照顧好自己。
(我成為來以色列援建的中國務工人員)
我們援建的項目是建醫院,我還是幹我的老本行,每天幹12個小時,加班的話有加班費,工作強度也大,幹完一天還挺累的。
但剛開始工資一個月就能拿兩萬多元人民幣,而且月月結清,這讓我感到很欣慰,終於可以改善一下家裏的生活條件了。
對以色列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國家很富有,人很多,高樓大廈也多,別墅也多。這裏消費水平很高,東西比國內貴四五倍。飯店裏一份炒菜就要400多元人民幣,一個冰激淩也要48元人民幣。所以,我們都是自己在家做飯,中午也是自己帶飯在工地上吃。
為了省錢,我還找準了菜市場的規律,撿別人賣剩下或者不要的菜。
上千畝的地瓜,他們通過機械收過後,剩下的我們就可以撿回來,能吃好長時間。我還撿了不少衣服。當地人不要的衣服會疊好放在袋子裏,然後放在大門外,有需要的人就會拿走。我甚至撿了4台筆記本電腦。
(中午我們在工地吃自己帶的飯)
後來,又陸續來了不少中國人,我還請他們幫我帶了菜種子,自己開辟了荒地種上了菜,有生菜、油麥菜、小白菜、土豆、大蒜等。
我不僅自己吃,也送了很多給有需要的中國同胞。平時,肉食我主要買些雞肉或魚肉,價格比較便宜。這樣下來,我一個月的生活費隻需要一千元人民幣的樣子,剩下的我都陸續寄回家了。
我們住的宿舍是老板給租的,一套房子住7個中國人。我住的是大概16平米的單間,配有床、桌子、空調等生活用品,公用的有冰箱,廚房和衛生間。房子雖然麵積不大,但夠住了,而且不需要我們自己繳住宿費。
我和幾位老鄉也經常小聚一下,在宿舍裏自己做上幾個硬菜,大家一起喝點小酒,聊聊天。平時大家也互相推頭理發,既節省了錢,也增進了感情。出門在外,有幾個好朋友,我們也不再感到孤獨,家人也更加安心些。
(我自己種的生菜長得鬱鬱蔥蔥)
幹了一年,我攢了大概24萬元,在老家的鎮上全款買了一套房子。今年6月交房,9月就能裝修好了。現在我的工資已經漲到每月4萬多了,希望今年能給家裏帶回35萬元。
工作累,習慣也就好了,最怕的是受傷和事故。雖然我們高空作業時要求戴安全帽,係安全繩,但還是免不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在一次幹活的時候,被樓上掉下來的鋁模砸到了腰。那兒的皮膚第一天發紅,第二天就紫了。我隻好請假在宿舍躺著休養。
(每天早上我們都要開安全會)
幸好勞務公司聽說了我的情況,及時幫我帶來了藥。躺了15天,我才又開始上班了,這半個月的工資就拿不到了。大家說傷筋動骨100天,讓我幹活悠著點,按時吃藥。
前一段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事件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事,我們也生怕會有火箭Dan打過來。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警報器拉響,我們就急忙跑進防空洞,警報解除我們再出來繼續幹活。
我們也聽到過爆炸的聲音,據別的城市的工友說還有彈片落在了他們的建築工地上。
雖然局勢有些緊張,但這裏的人們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傍晚海邊還是有很多吹風散步的人。
這裏的人很開放,男男女女都穿得很少,有些比電影裏的鏡頭還要勁爆。有在海裏泡澡的,有在沙灘上躺著穿著比基尼曬皮膚的,還有玩各種球類的。海邊的迪廳也是人滿為患,大家跳舞喝酒,一派祥和。
(特拉維夫是個海濱城市)
特拉維夫也是個旅遊城市,休息的日子我也和工友一起到周圍的景點去旅遊。這裏宗教色彩濃厚,古建築、古海堡,還有港口,都充滿了異域風情。最多的我們還是在海邊吹風看海景,一天的疲憊都會一掃而空。
以色列這邊的飲食以西餐為主,當地人吃牛肉、羊肉比較多,還有牛奶和麵包,所以男孩女孩個子都長得比較高大。
這裏的社會福利非常好,工資也高。他們看病免費,上學的話,從小學到大學都免費。
他們還實行一夫多妻製,每家至少有三四個孩子。有錢人可以娶好幾個老婆。我認識的一個當地人,有5個老婆,生了18個孩子。負擔有點重,為了養活老婆孩子,他有時候也和我一起到菜市場撿菜。
(這是我撿的菜)
我不會說英語,也聽不懂當地人的語言。跟他們交流主要通過打手語,再一個就是用翻譯軟件。當地人對人很有禮貌,對中國人也很友好。
我現在也通過自媒體分享我在以色列的工作和生活日常,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有不少中國同胞向我打聽怎麽能來以色列打工,我也給了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業餘時間種的菜、撿的地瓜和衣服,有很多我也送給了有需要的中國同胞。
對於想要來以色列打工的中國同胞,我有幾點忠告。首先是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照顧好自己,平平安安的;再一個就是技術要過硬,才能多掙錢。
(下雨天穿著雨衣繼續幹活)
現在家裏老人都60多歲了,經常生病,孩子也15歲,上初三了。老婆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也很辛苦。我雖然每周跟他們打兩次視頻,還是想早點回去看他們。
孩子也很想我。我希望他不管以後怎麽發展,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以後有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不要像我一樣,過特別苦的日子。
我這次的勞務合同是5年零3個月,按照現在的情況,5年至少能賺到100多萬元人民幣。我覺得自己一個人辛苦點,多賺點錢拿回家,讓家人過上舒心一點的日子,就是我的心願了。
(我在建築工地)
5年以後,是回國,還是轉戰別的國家,或者還是留在以色列,我覺得還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據當時的形勢再做決定。
作為一名在以色列務工的中國人,我希望和平常在,家人平安。我也希望和工友們一起努力,互幫互助,傳播正能量,共同度過平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