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大學文學院消息,6月5日下午,知名作家馬伯庸將在南京大學文學院報告廳舉辦專場講座《文學曆史中的“他”與“我”:考據與虛構》,屆時還將舉行“馬伯庸先生南京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聘任儀式。
圖源:南大文學院
另有消息稱,2022年,馬伯庸受聘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學術顧問。當時,南大文學院院長董曉向馬伯庸頒發聘書。
馬伯庸,原名馬力,滿族,中國作協、北京作協會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國家一級作家、中國青聯委員、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學術顧問。他曾榮獲2010年人民文學散文獎、2011年朱自清散文獎、2020年茅盾新人獎。
近些年,他的作品《顯微鏡下的大明》《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等紛紛被改編為影視劇,這使他持續被更多人所了解。
馬伯庸。圖源:南大文學院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作家中在高校任職的不在少數。
例如,莫言、餘華、蘇童等知名作家均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創意寫作研究所在職教授。
據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官網介紹:
莫言: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2012年他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主要作品不僅包括小說,如:《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等,還包括話劇,如《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等。除中文外,他的作品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200多種版本。
圖源: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餘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承擔碩博研究生的培養任務。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主要作品有《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十八歲出門遠行》《河邊的錯誤》等,其作品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出版。
圖源: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蘇童:本名童忠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作家,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創作發表了《妻妾成群》《紅粉》《我的帝王生涯》《米》《河岸》《黃雀記》等長中短小說。其作品如《妻妾成群》《紅粉》等先後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在社會上造成較大反響。
圖源: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作家王安憶早在1994年就受聘於複旦中文係,教授“小說創作研究”課,為本科生開設選修課程。2004年,身為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王安憶正式受聘於複旦大學,擔任中文係教授。
2009年,複旦大學中文係在王安憶的率領下正式建立創意寫作的專碩學位點,這也是全國首個MFA創意寫作專業學位授權點,於2010年開始招生。
2024年,王安憶榮休。
圖源: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官網
作家畢飛宇則從2013年3月起正式受聘為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設計與文學相關課程,指導學生創作。他的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推拿》《蘇北少年“堂吉訶德”》等。
今年4月,由南京大學黨委統戰部和圖書館共同主辦的“書香統戰·同心讀書會”第一期在仙林校區杜廈圖書館成功舉行。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南京大學特聘教授畢飛宇擔任主講嘉賓,以“小說的突破與可能”為主題作演講。
畢飛宇。圖源:新民晚報
作家東西(田代琳)現任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文學創作一級職稱,二級教授,還是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影視創作中心主任。
他的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影《天上的戀人》獲第十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2023年8月11日,其作品《回響》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東西(田代琳)。圖源: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
網絡作家南派三叔則在今年5月被聘為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客座教授。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1982年2月20日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作家,編劇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盜墓筆記》《沙海》《藏海花》等。2013年3月22日,南派三叔宣布封筆。2023年7月,任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
浙傳文學院院長朱文斌為南派三叔(右)頒發客座教授聘書。圖源:浙江傳媒學院微信公眾號
你還知道有哪些知名作家任職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