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在7-11吃午飯,丟人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者 | 阿瑞

編輯| DR

題圖 |《女神降臨》

打工人的下一個“窮鬼”午餐,不一定來自中午12點人山人海的自選快餐店,也不一定是除了便宜無甚優點的外賣小作坊。

它們,也可以來自便利店,便宜、現做、量大、管飽。

當然,如果非要讓打工人現身說法,擁有各種平價小吃的便利店,其實早已是很多打工人的“食堂”,十多塊的車仔麵濃油赤醬,三明治有肉有菜有碳水還能加錢多一杯美式,便當口味繁多還時常換花樣……

但便利店和餐廳以往總歸是“不同賽道”的,明著跟後者搶生意的還不多見。

直到今年4月底,7-11便利店在廣州珠江新城開了一家“隱藏款門店”,引得不少人去打卡。作為官方認證的7-11第一家“打工人專屬小食堂”(Food Bar),它提供包括咖喱飯在內的多種現製鮮食套餐,價格在9.9元至20元出頭不等。

加上還能坐下來堂食,這些套餐的性價比可以說很高了。畢竟,在寸土寸金的CBD想吃上一頓現做的快餐,20塊錢連起步價都夠不上。

7-11的“小食堂”。(圖/林澤君)

想從打工人的正餐分一杯羹的跨界選手,還不止7-11——早在去年,全家便利店升級的第五代門店,就開始主打“一日五餐”策略,擴大鮮食區域並推出更多現製食品。更加“家大業大”的永輝超市,今年則在店內開起了食堂,人均花費隻要15元。

比餐廳更便宜的平價快餐,正在成為便利店和超市的流量密碼。

CBD的午餐,打工人吃不起

舶來的便利店,如今在國內城市街頭隨處可見,成為白領們離不開的存在。而誰看了7-11的新店,都得感歎一句:“現在的便利店已經卷到開食堂了嗎?”

近日中午,新周刊記者走進了7-11的“小食堂”。這家店位於珠江新城,周邊都是寫字樓和商場。區別於7-11的其他門店,該店外觀以綠色為主,進門便可看到“小食堂”的標識,以及擺滿鮮食樣品的玻璃櫃。

除原有的關東煮、車仔麵之外,7-11小食堂新增了十餘款鮮食產品,包括6.9元的薯條和炸雞、7.9元的吐司三明治、13.9元的牛肉漢堡、19.9元的咖喱飯等。若加上飲料,一份套餐最高也不過22.9元,且可以直觀看到都是現場製作的。

(圖/林澤君)

店內麵積與7-11常規門店相近,但現製食品的吧台更長,還多了兩塊就餐區域,可容納16人同時堂食。到午飯時間,便陸續有顧客來點單,堂食區很快就坐滿了人。

7-11“小食堂”的性價比有多高,還得靠對比。

在這家店附近,還有幾家餐廳。比如華輝拉腸,一份腸粉最低隻要11元,但要想吃飽,腸粉加粥的套餐或是米飯套餐都要25元左右。就連以廣州CBD平價午餐著稱的都城快餐,一份米飯套餐的價格也在20—35元之間。有消費者上網發帖吐槽:“價格越來越貴,快吃不起都城快餐了。”

至於早已不在打工人“窮鬼套餐”選項的麥當勞和肯德基,7-11的漢堡也肯定不會比它們更貴。

都城快餐的菜單上,已經少有低於20元的選擇。(圖/阿瑞)

一名在珠江新城工作的白領告訴新周刊,自己平時會在花城匯、天河南、高德置地周邊解決午餐,花費基本都在30元以上。也有同事每天都點外賣,價格在20元上下,但顯然沒有堂食吃得新鮮熱乎。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7-11“小食堂”,點麵食套餐的顧客比點鮮食新品的明顯更多。店員也表示,這天中午的麵食“爆單了”。記者詢問了幾位顧客,有人並未留意該店與其他7-11門店的不同,也不知道這裏可以購買咖喱飯。

一名顧客表示,自己來便利店吃午餐是因為在手機上領取了團購券,券後麵食套餐隻要10元上下,非常便宜。麵食出餐比其他品種要快, 5至10分鍾就能吃到,而一份咖喱飯則需要等待15分鍾左右。對此,店員解釋,因為肉排是現炸,用時會比煮麵更久。

此外,樣品櫃中的咖喱飯,豬排是切好的;而實際點單中,顧客默認得到的是一整塊豬排。店員稱:“繁忙時段切開會多花時間,如果你想要切塊,可以備注。”

樣品櫃中的豬排咖喱飯。(圖/阿瑞)

雖然能堂食很方便,但對於午休普遍隻有1至1.5小時的打工人來說,15分鍾以上的等待還是奢侈了些。

當然,在CBD午餐越來越貴的情況下,便利店為打工人帶來了更多平價選擇。社交媒體上,不乏消費者表示自己經常在便利店吃午餐,十幾元的麵食套餐、可現場加熱的冷藏便當,不僅熱量低,還能有肉有蔬菜。

隨著便利店越開越多,內卷之下,許多便利店不再滿足於現狀,而是更進一步,打出了向餐飲轉型的明牌,以抓住更多的消費者。

高毛利鮮食,拯救便利店

不得不說,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吃一頓新鮮的熱飯漸漸變得“奢侈”。相比提前做好、隻需加熱一下的冷藏鮮食,現製熱食更符合中國人的喜好,也讓打工的間歇多了幾分“在生活”的感覺。

很多人放鬆時,會在便利店買一杯關東煮。(圖/《去有風的地方》)

7-11不是第一家嚐試用更多鮮食吸引顧客的便利店,“小食堂”也並非7-11第一次涉足快餐。

中國本土便利店品牌顯然更懂中國人的胃。比如幾年前便利蜂就開始在門店賣各式性價比極高的現做蓋飯,十幾元就能吃飽,如果碰上打折甚至隻用花幾元錢。創立於2018年的逸刻從一開始就主打“便利店+餐飲”,早餐能為顧客現做煎餅果子、手抓餅,午餐同樣提供十餘種熱菜。

在一些北方城市的門店,7-11也賣熱菜盒飯,10元左右一份菜,堪稱“貴替版”東北盒飯。隻不過,這更像一種入鄉隨俗,在沒有盒飯消費習慣的南方,則很少能見到有便利店提供這樣的餐飲服務。

北方便利店的現製盒飯。(圖/小紅書截圖)

而對日係便利店來說,在日本它們可以承擔生活繳費、ATM取錢、寄收快遞等服務,這些服務性收入占其營收的比重很大,在中國則行不通。另一方麵,如今許多便利店依靠香煙支撐營收,但也受限於控煙政策,越來越難賺錢。

如此種種,導致鮮食成為了便利店想要提高盈利,為數不多可重點發力的品類。

相比一般商品,人們對鮮食的消費是高頻且剛需的。在便利店出售的商品中,鮮食的毛利率更高,在35%至60%之間,還能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比如,消費者在買關東煮時,可能就會順手買一瓶飲料或一袋零食。

但鮮食本身,也是一門“自帶流量”生意。7-11在2022財年投資人報告中指出,鮮食銷售占比和顧客數量呈正相關的關係。這意味著,人流量越大,鮮食相比其他產品,對顧客產生的吸引力就越大。

於是,日係便利店在中國也開始將更多重心放在現製熱食上,不僅僅是賣小吃,更把便利店當成半個餐廳來經營。去年,全家便利店就在國內部分門店增設“熱氣小灶”鮮食吧台,強調現煮現做,用餐區也進一步擴大。今年,7-11試水更具“煙火氣”的“小食堂”模式,亦是順理成章。

7-11還在官宣“小食堂”首店的推文中寫道:“下一家便利店,不止是便利店。”幾乎是明示了要轉型餐飲的野心。

在這些舉措背後,是競爭激烈的便利店市場,以及實體店對線下客流的爭奪。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數據,2023年,52.5%的便利店樣本企業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近七成樣本企業麵臨來店顧客數量同比減少、可比門店銷售額下滑的困境。

畢馬威《2023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中國的便利店門店數量從13.2萬家增長至30萬家,平均單店日營收則從5297元下滑到了4794元。換句話說,開便利店的越來越多,錢卻越來越難賺。

更何況,便利店在同行之外,也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消費者想喝飲料,可以去奶茶店和咖啡店;想吃零食,有價格更低廉的零食折扣店;更不用提各種線上購物渠道,大可貨比三家,選性價比最高的送到家。

便利店隻靠零售爭奪線下客流,優勢不大。(圖/《便利店新星》)

但“一物降一物”,若是押注更多鮮食,便利店比起餐廳,反而又多了幾分先天優勢。

畢竟,在租金昂貴的CBD,寫字樓的樓下不一定有快餐店,卻往往可以有好幾家便利店。便利店的鮮食不見得有多便宜,但隻要比周邊的餐廳更具性價比,就夠了。

平價餐飲,“實體流量”密碼

眾所周知,人流量大小對實體店的經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用平價餐飲吸引顧客,可以算得上是某種“實體流量”密碼了。

想靠平價餐飲捕獲流量的,不隻有便利店。

一直在家具城裏開餐廳的宜家,就深諳此道。宜家美國餐飲部負責人曾表示:“當我們為顧客提供食物時,他們會在店裏停留更長時間,討論潛在的購買決定。”即便是虧本出售,宜家也要堅持賣方圓30英裏內最便宜的食物,以打造“宜家=物美價廉”的消費心智。

在國內,今年3月15日至4月30日期間,宜家甚至做起了“瘋狂星期五”的餐飲折扣活動,原本人均二三十元的套餐每周五直接半價出售,著實收割了一波流量。雖然活動短暫,但有人戲謔地猜測,宜家既然加入了“窮鬼套餐”戰場一次,或許就還有下一次。

同樣開始賣“窮鬼套餐”的,還有已經連續虧損三年的永輝超市。

2023年11月,永輝超市在武漢兩家門店設置了店內食堂區域,命名為“小輝食堂”,主打15元不限量自助快餐,提供十葷十素。今年2月,永輝超市又在福州開出店內食堂,人均15元管飽,強調現製現炒。

不少網友表示,過去福州這家門店沒什麽人,現在一到飯點就擠滿了人,而吃了飯之後順便逛逛超市的人也多了。

永輝超市開起平價食堂。(圖/小紅書截圖)

普華永道發布的《2023 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51%的中國消費者表示他們減少了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而對於必需品,他們則更加關注產品本身與購買渠道,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

對於包括便利店在內的實體商超而言,隻有把餐飲做到極致的性價比,才可能抓住流量,繼而將流量轉化為其他商品的消費。

雖然CBD的快餐很貴,但人們總能找到“平替”,也總有店鋪願意提供“平替”。奔波忙碌的打工人,不過是在停下來的時候,越來越想吃一頓味道不錯、簡單又便宜的飯。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