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貓狗當“金主”的年輕人:試吃“狗糧”,年入50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屆年輕人,孩子可以不生,但擼貓逗狗可不能少。

養寵物,可養生,可療愈,可續命。

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高達5928億元,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驚人增速。

與此同時,養寵家庭滲透率也在逐年上升,2023年已達到22%。

水漲船高之下,中國寵物行業從業人數已突破百萬人大關。

本文將鏡頭對準一群寵物新興職業人,他們中有年薪50萬的寵糧測評員,有治愈寵物也治愈自己的寵物中醫,有自稱“寵物靈魂擺渡人”的寵物殯葬師,以及為貓咪設計漢服的設計師。

他們不僅為愛發電,更靠寵物“續命”,將熱愛轉化為事業的動力。踩中風口,還能療愈自我,在這裏,他們找到了打工人跳脫內卷的新解法。

寵糧測評員:年薪50萬不僅靠運氣

90後女孩陶子,兩年前加入了一家寵物食品企業,擔任寵糧測評員,日常工作主要是試吃各種貓糧狗糧。

25歲,拿下年薪50萬,帶薪擼貓逗狗,讓同齡人羨慕不已。畢竟,她的大學同學,目前大多月薪剛剛過萬。

這背後,陶子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她每年需要品嚐上百款狗糧。為了保持味覺的敏銳,甚至每天要刷牙20次,連牙苔也不能放過。刷的次數多了,牙齦經常出血,隻能換上刷毛更軟的寶寶牙刷。

但是陶子堅持了下來,還總結出了一套獨創的寵物食品甄別法——“望聞問切法”。

望的是顏色,上好的寵糧色澤發黃,甚至是金燦燦的;聞的是氣味,要有新鮮的肉味,稍微有一點腥味;“問”就是谘詢賣家,詢問產品的信息,如喂食量、喂食方法及原料構成;“切”則是觀察寵糧顆粒,看看膨化的合理程度,是否有不合理的硬塊或者其他渣滓等。

盡管陶子畢業工作隻有兩年,但她卻自稱“工齡起碼20年”。

從小,陶子家就養了兩隻貓一隻狗。小時候出於好奇,會偷偷抓幾顆貓糧去嚐嚐,沒想到,竟然養成了“習慣”。每次寵糧一到,自己會先去嚐嚐味道,還專門去研究裏麵的配比,有時候還會自己準備生骨肉做貓飯狗飯。

這些經曆歪打正著,一步步指引著陶子接觸到目前的工作。

陶子天生嗅覺、味覺敏感,身邊人總說,“她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陶子告訴《財經故事薈》,人的味覺比狗敏感,狗的味覺又比貓敏感。然而,貓狗對甜味和酸味的接受程度卻遠不如人類。

“之前公司有一款狗糧,都準備上市了,我當時感覺有點偏酸苦,向公司反映了這個問題。後來一查,是因為肝髒加多了,又緊急調了配比。”

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和味覺,為公司的產品研發和上市提供專業意見,這也是陶子能拿50萬年薪的底氣。

目前,行業內助理狗糧品嚐師年薪一般在15-18萬元左右,有經驗的品嚐師可以達到20-30萬元。國外品牌的高級寵物食品試吃師,年薪基本在40-50萬元之間。

當初選擇這份工作,陶子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她坦言:“我是個I人,從小就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但是和寵物在一起就不一樣,它們單純可愛,沒有那些彎彎繞繞,讓人感到輕鬆自在。”

上班時,總會有好奇的貓咪跳上桌子來“探班”,為忙碌的工作增添了不少趣味。感到疲憊時,隻需輕輕撫摸身邊的貓咪或狗狗,看著它們懶洋洋地曬太陽,也能治愈不少。

寵物中醫:看病價格不足西醫一成

出於對寵物的深厚情感,李十針在大學時期便毅然選擇了中獸醫專業,“我都沒想到自己站上了風口。”

近年來,寵物中醫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受到了越來越多愛寵人士的認可。

中醫的“望聞問切”在寵物診療中同樣適用,而把脈與舌診則成為李十針探尋寵物健康密碼的鑰匙。

自從踏入寵物中醫領域,李十針已累計觀察了上千條寵物的舌頭,“每當發現一條特別健康的舌頭,我都會忍不住在朋友圈炫耀一番。”

在成都的一次中醫義診中,李十針為50隻狗狗把脈診病,驚奇地發現,“成都的狗狗們普遍呈現痰濕體質”,其症狀包括舌體胖嫩、口津過多、易軟便以及肥胖。

她笑稱,這些狗狗或許也沾染了成都的濕氣,隻可惜沒有火鍋味的狗糧來調和。

很多人好奇對寵物如何把脈,李十針介紹道,主要觸摸的是腹股溝處的股動脈。這裏的脈搏不僅容易捕捉,而且能較為準確地反映出寵物的身體狀況。

雖然大部分寵物都能配合把脈,但偶爾也會遇到調皮的小家夥。有一次,一隻橘貓躲進桌子底下,與李十針玩起了捉迷藏。無奈之下,她隻好鑽進桌子底下,一邊抓住貓咪的腿,一邊把脈。

回憶起這一幕,李十針眼中閃爍著笑意,“在桌子底下,它突然變得特別乖,還會跟你撒嬌呢。”

在李十針看來,成為寵物中醫,不僅僅是治愈寵物。很多時候,是寵物在治愈自己。

寵物中醫之所以受到市場的青睞,其低廉的價格是重要原因之一。相較於動輒上萬元的寵物外科手術,針灸等中醫療法顯然更加親民。以癱瘓病例為例,若采用西醫治療,從檢查到手術的費用至少需兩萬元;而若選擇針灸配合艾灸療法,單次費用僅需幾百元。

有時候,寵物中醫也成為了養寵人“別無選擇”時的救命稻草。

寵物中醫蓋文濤曾救治過一隻名叫可可的寵物狗。這隻十幾歲的狗狗癱瘓、無法自主排便,它的主人是一位80多歲、兒女不在身邊的李奶奶。

在多方求治無果後,李奶奶帶著可可找到了蓋文濤。

之前,李奶奶曾經來寵物中醫館呆了一個星期,因為——不放心。“一來是想看看是不是都是寵物主人帶來治病的,二來也想看看大家的反饋。”

考察了一個星期,李奶奶打了貨拉拉把可可帶來。蓋文濤回憶道,“當時我們四個人用床單把狗一塊抬進來的。”

經過仔細檢查,蓋文濤發現可可是因為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而導致的氣滯血瘀。

通過針灸治療,活血化瘀,通暢氣血,可可的神經逐漸恢複,後肢力量也有所改善。治療到第八天,可可掙紮著站立起來時,李奶奶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抱住了蓋文濤。

這樣的故事在寵物中醫館裏並不罕見。

許多主人在看到寵物病情好轉後,對醫生的關心甚至超過了對自己。“天氣一變化,李阿姨就給我打電話提醒我注意身體。”

這種深厚的醫患情感也讓蓋文濤更加堅定了從事寵物中醫的決心。

當初中獸醫專業畢業後,蓋文濤沒有選擇進入醫院,而是開了一家寵物中醫館,生意火爆,加班到深夜也是常事,累到回到家沾枕頭就能睡著。

如今,中獸醫的市場需求量持續攀升,人才缺口也日益凸顯。

據《2023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已達700億,且呈現上升趨勢。同時全國寵物醫院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在這一背景下,寵物中醫憑借其低成本、高利潤的特點逐漸成為投資的新風口。日前世界500強廣藥集團的入局更是為這一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麵對千億級別的寵物醫藥市場藍海,寵物中醫或許正是分得更大一杯羹的關鍵所在。

寵物殯葬師:寵物靈魂擺渡人

因為小時候父親離世的遺憾,莫莫選擇了當一名殯葬師。五年來,見證了無數人的離別時刻,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如何麵對死亡和離別。

後來,寵物花花因重病離世,莫莫再次被離別的痛苦觸動,於是決定轉型成為寵物殯葬師。

在這個特殊的行業中,莫莫見證了太多令人心碎的離別。

每一個火化儀式,都是長達1個小時的深情告別。這不僅是為寵物送行,更是在努力療愈寵物主人受傷的心靈。莫莫時常告訴他們:“寶貝的離去並非真正的終點,遺忘才是。隻要你們心中仍懷有對寶貝的記憶,那麽它們就從未真正離開。”

在治愈寵物主人的過程中,莫莫感到自己的內心也被治愈了。

曾經她也像許多人一樣,害怕談及死亡。但如今,她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充滿了神聖與意義,開始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種開始。

為了讓逝去的毛孩子得到更好的紀念,溫欣從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汲取靈感,打造了中式佛堂與西式花園兩間風格獨特的告別室。

她還別出心裁設計了“星使月台返星登艙牌”。這不同於其他機構生硬的火化證明,而是一張充滿溫情與回憶的“機票”。

溫欣會將副券隨毛孩子一起火化,而主券則留給主人作為永恒的紀念。這張特別的機票上麵詳細記錄著寵物的姓名、艙位、目的地以及航班號,仿佛它們隻是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前往另一個星球繼續快樂生活。

這一設計深受寵物主人的喜愛,因為它不僅緩解了他們的悲傷,更為他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回憶。

短短幾個月時間,溫欣已經送走幾十隻寶貝。每一次送別,都感慨毛孩子生命的短暫與脆弱,也更加堅定了她從事這份工作的決心。

“我幫助它們體麵地告別這個世界,也幫助它們的主人走出悲傷的陰霾,我認為這就是這份工作的意義。”

自從創業後,沒有了休息日,晚上也會隨時加班。但溫欣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從容與平靜。她不再因為臨時被告知加班而感到煩躁不安,也不再為周末被召回公司而心生不滿,更沒有了在家加班不被認可的無奈。

“雖然現在更忙碌,更疲憊了,但是真的內心平靜了。”

作為寵物經濟中的最後一環,寵物殯葬是許多寵物主人的“剛需”。

據天眼查係統顯示,近年來寵物殯葬公司數量激增,市場規模也持續擴大。從2018年的7.01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8.25億元,五年間翻了一番多。

而莫莫和溫欣,也憑著熱愛和執著,在這個行業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與價值。

寵物漢服設計師:寵物也可以有個漢服夢

在湖南姑娘秋喬眼中,和寵物漢服結緣,也許是命中注定。

秋喬家裏開著一家小服裝廠,她從小就是在各種麵料和衣服中長大的。小時候,她最愛做的,就是給自己的“娃娃們”做衣服。

其實大學畢業後,秋喬曾經也是北漂一族,每天要花在通勤上將近兩個小時上,還有工作上007的壓力和無休止的加班,完全沒有生活。

強撐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看到貓咪“六六”的瞬間,她才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秋喬經常給貓咪拍照,可是找遍了市麵上的寵物服裝,都沒有讓她一眼驚豔的,於是,她便自己動手做了起來。

六六的新漢服得到了周圍的朋友一致認可。秋喬突然想到,既然我喜歡傳統文化和漢服,又喜歡寵物,為什麽不能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呢?

從設計到打板,從選麵料到配飾,秋喬從頭到尾都親力親為,也願意下血本。連一個花邊可能都是海外進口的。“除了好看,還要好穿、耐穿,用做嬰兒服的標準做寵物漢服。”

秋喬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為嚴格,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如果工廠打版出來之後,哪怕是出現線頭,都要二次返工。往往一個版型都要反反複複修改半年,讓人等的是望眼欲穿。

而六六,則是秋喬店裏的“一號員工”。每件衣服定版之前,六六要參與試衣,然後她會根據六六的穿衣情況調整版型。每件衣服上新之前,六六要做模特,拍上身圖。作為報酬,六六不僅會得到美味的小魚幹,還可以擁有店鋪所有的美麗衣服一套。

現在的六六,有自己的專屬衣櫃,一打開,滿滿的都是各種華麗精致的漢服。

六六對自己的美衣也很上心,它喜歡窩在衣櫃裏,如果有人打開櫃門,六六會立刻進入“警備狀態”,甚至還會伸出爪子示威。

幾年來,秋喬通過寵物漢服,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有人給她寄特產,有人會讓她給寵物起名字,有人會來長沙找她一起擼貓。在她看來,“這種因為共同興趣而結交的同頻好友,才是最值得交心的。”

曾經遭受過職場甲方爸爸們蹂躪的秋喬很是感慨,雖然自己創業很累,但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與自己喜愛的貓咪一起,還能有不錯的收入,秋喬覺得當初辭職回家的決定沒有錯。

隨著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寵物服飾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連愛馬仕、LV、Gucci和Burberry等高奢也紛紛入局,推出了寵物時尚服飾,推動了寵物服飾行業的“出圈”效應。

據2023年寵物服裝行業發展現狀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服裝市場規模已達約40億元人民幣,仍在持續增長中。

身在風口,秋喬的夢想是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寵物東方美學品牌,讓全世界的毛孩子都能穿上她的寵物漢服。

結語

在996、007的忙碌節奏中,寵物以其獨特的治愈力量,成為了無數打工人的“靈魂伴侶”,貓能治愈人心,狗能給予陪伴。

寵物行業也在這場變革中煥發出新的生機。陶子、李十針、莫莫、秋喬等新興職業人,不僅見證了寵物行業的蓬勃發展,更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編織著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紐帶。

陶子一直對吳青峰的《太空船》情有獨鍾。在那首夢幻般的MV裏,青峰與眾多小動物一同搭乘飛船遨遊天際,那畫麵讓她新生向往,“與寵物相伴的每一刻,都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