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反應“頗有深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台灣總統賴清德5月20日正式就任台灣第五任民選總統。520就職演說牽動多方敏感神經,對於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的判斷都要從演說中尋求蛛絲馬跡。

在520之前美中實際上已就穩定雙邊關係達成了一係列共識,今年到目前為止,美中之間鬥爭最激烈的是南中國海——尤其是菲律賓仁愛礁軍艦運補問題,而不是台灣大選結果或者賴清德當選的問題。從美中對520就職演講的反應中也許可以一窺未來四年台海局勢可能的進展。

北京做出最大惡意解讀

首先,如眾人所預料,中國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做最大惡意的解讀。從中國的角度來講,賴清德就職演說雖然沒有宣布台獨,但是處處顯示台獨傾向。例如,就職演說不提九二共識是意料中事,但是前總統蔡英文提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賴清德也沒提;演說雖然提及了中華民國憲法以及中華民國憲政體製,但是也公開宣布“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中國尤其介意賴清德沒有使用“大陸”而是直呼“中國”——“大陸-台灣”是兩岸關係的基本架構,而“中國-台灣”很明顯涵蓋兩國關係的意味。相比之下,他所提出的“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反而並沒有產生積極效應,因為中國本就認為民進黨是觀光旅遊和陸生赴台受限的始作俑者。

但是從台灣的角度來說,無論在就職演說中釋放怎樣的善意,隻要沒有滿足中國要求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條件,都會被認為是“一貫謀獨“。既然中國的態度已經確定,而改善兩岸關係的門檻又高不可攀,且不能代表台灣內部民意的共識。與其如此,台灣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盡量推進台灣的敘事。

中國當局對520就職演說的反應在過去一周內經曆了漸進的過程。在520當天和第二天,中國主要的重點首先是放在收集了解內部和外部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反應,雖然國台辦兩天都就演說做了批判和闡述。但是直到5月22號,中國輿論方向的猛烈抨擊才真正火力全開。隨後在5月23、24日兩天,東部戰區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 覆蓋台灣本島周圍5個區域,並首次覆蓋金門、馬祖、烏丘、東引等離島,中國稱其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有力懲戒”。

對於如何看待中國軍演,觀察人士也可以做不同解讀。同2022年佩洛西訪台後的中國長達9天的環台軍演相比,此次中國軍演持續的時間隻有2天。軍演雖然包括了導彈實彈射擊,但是2022年的軍演包括了彈道導彈飛越台灣上空、落入台灣東部海域,因此挑釁意味更加濃厚。

至於演習覆蓋離島,自然引起關於中國對台灣離島首先動武的憂慮。但是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保持金馬目前地位實際上增加了台灣的羈絆和兩岸之間的聯係,自從八二三炮戰以來就是中國既有的安排,所以占領離島並非北京眼中的上策。

美國反應頗有深意

美方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反應也很有深意。在就職演說當天,國務卿布林肯曾經公開表示祝賀。他的祝賀相對穩健,在祝賀賴清德成為“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第五位民選總統之餘,著重提出的是美國“人民”和台灣“人民”之間的夥伴關係,凸顯出這一關係的非官方性質。

他的祝賀通篇隻提到台灣,但是在最後一句話中強調要深化長久以來美國和台灣的“非官方關係”。可以說,這一表態清晰地而有技巧地保持了美國長久來的戰略模糊政策,讓中國和台灣雙方都無可挑剔。

美方對中國對台軍演的表態同樣充滿戰略考量。美軍此次對於中方的軍演並沒有做出非常明顯的反應,反而是在中方結束軍演一天以後,由國務院在5月25日發表聲明,譴責對台軍演可能導致事態升級,並與盟友和夥伴就共同的關切進行協調。

這一政治聲明四平八穩,既譴責了中國又沒有對中國軍演做出軍事上的反應。這種“留白”為美國背後的考量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眾所周知,美方雖然支持台灣的民主政體以及台灣人民的選擇,但並不希望台海由於任何一方的冒進改變現狀乃至爆發危機。有所為有所不為本身也正是一種戰略。

對於觀察人士來說,賴清德的演說、中國的反應以及美方的回應都不出人意料。“No surprise” – 既無驚嚇、也無驚喜,但是三方都對未來四年的台海局勢捏一把汗。今年的美中關係企穩回暖是此次管控台海局勢的大背景,在美中大國力圖穩定雙邊關係的條件下,華盛頓和北京都有意願不使局勢因為520就職演說失控。

但是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民進黨未來四年的政策是否仍然完全堅持蔡英文時期所確定的路線尚未可知,很多觀察人士都認為賴清德會在執政期間推進自己的政治願景。美方未來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今年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 而中方的政策也要取決於中國的經濟表現、內部政治發展和領導人的偏好以及意願,這三者都很難在短期之內得出確定的答案。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需要客觀認識到的是過去八年的兩岸政策並沒有使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更加光明。由於九二共識這一前提條件,中國拒絕與蔡英文接觸對話,造成的結果是台灣漸行漸遠。如何接受台灣內部的現實,創造性地選擇接觸路徑是未來管控分歧和風險的核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