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首見!法國總統出訪德國展開3天國是訪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馬克宏此行除了訪問首都柏林,還將東至德勒斯登、西至敏斯特,這是法國總統24年來首次對德國進行國是訪問。

法德這兩個歐洲聯盟(EU)強國尋求在下月歐洲議會選舉前展現團結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將抵達德國進行3天的國是訪問,之後將舉行雙邊內閣會議。

路透社報導,馬克宏此行除了訪問首都柏林,還將東至德勒斯登(Dresden)、西至敏斯特(Muenster),這是法國總統24年來首次對德國進行國是訪問。

在歐洲麵臨從烏克蘭戰爭到川普可能在11月當選美國總統等重大挑戰之際,馬克宏此行,將是觀察推動歐盟決策的德法關係是否健康的好機會。

馬克宏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領導風格截然不同,蕭茲2021年底上台後,兩人從國防到核能等問題上公開對杠,但近來兩人在從財政改革到能源市場補貼等方麵達成妥協,讓歐盟能敲定協議,陣線更加一致。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總監拉曼(Mujtaba Rahman)表示,此次訪問是「最高政治層麵的一次嚐試,旨在證明兩國關係正在發揮作用,但在歐盟麵臨的重大問題上仍然存在根本性分歧」。

澳哭死 發表評論於
或許馬克宏是去為法國正名和賠禮道歉的,故叫“國是”也沒錯。

"zuschauer 發表評論於 2024-05-26 05:22:00
根本就是小學還沒畢業!"
hyperyan 發表評論於
故意的,歐盟本來就跟一個國家差不多了。這就是河北省委書記訪問河南省委書記,共商國是。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國事是指國與國的事,國是是本國內的事。台東森網顯然援引有誤,不用洗白。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國事訪問。國是也許是台灣說法。文學城已成台灣網站,很多國外人名翻譯的千奇百怪。


zuschauer 發表評論於
「國是」與「國事」有何區別?答案查到,如下:「國事」與「國是」在詞義範圍、適用對象、語體色彩和語法功能上都有區別。「國事」:在書麵語和口語中都常用。既可指國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國家有關的事務。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國是」:多用於書麵語的文言詞。指的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專指治國的大政大策、規劃等重大事務,有政策法規等含義。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和自己政府所議之國家大事。例如國家領導人與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範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君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莊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國事」與「國是」都能用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這證明人民報509期的國際版頭條題目使用錯誤。在此向讀者致歉。「國事」與「國是」意義相近,但不是一個詞的兩種寫法,而是兩個不同的詞,在實際使用上,「國是」要比「國事」的應用範圍窄,因此不能用「國是」替代「國事」。另外,編輯還查閱了《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國事」的解釋是:名詞,國家大事,如關心國事。「國是」的釋義是:書麵語,名詞,國家大計,如「共商國是」。現在明白了,「國事訪問」和「共商國是」才是正確的。以後可要注意了。△
zuschauer 發表評論於
到底應該是用「國是」還是「國事」,上網查詢,看看這兩個到底區別在哪裏。一位網友問:「共商國是」的「是」是否應該是「事件」的「事」?這兩個同音的「是」和「事」究竟該怎麽用呢?「國是」與「國事」有何區別?答案查到,如下:「國事」與「國是」在詞義範圍、適用對象、語體色彩和語法功能上都有區別。「國事」:在書麵語和口語中都常用。既可指國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國家有關的事務。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國是」:多用於書麵語的文言詞。指的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專指治國的大政大策、規劃等重大事務,有政策法規等含義。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和自己政府所議之國家大事。例如國家領導人與政協委員「共商國是」。「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範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君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莊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國事」與「國是」都能用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這證明人民報509期的國際版頭條題目使用錯誤。在此向讀者致歉。「國事」與「國是」意義相近,但不是一個詞的兩種寫法,而是兩個不同的詞,在實際使用上,「國是」要比「國事」的應用範圍窄,因此不能用「國是」替代「國事」。另外,編輯還查閱了《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國事」的解釋是:名詞,國家大事,如關心國事。「國是」的釋義是:書麵語,名詞,國家大計,如「共商國是」。
zuschauer 發表評論於
根本就是小學還沒畢業!
老粗 發表評論於
樓下2位需要提高中文水平,學習一下國是和國事的區別吧。
pandali 發表評論於
是預算不夠找的小編嗎?標題都能有錯別字
M416 發表評論於
小編是瞎嗎? 國是訪問是什麽意思?兩三百字的文章出現3次!這種中文水平也出來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