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暴三個月,麵目全非的農夫山泉背後那些真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被“網暴”三個月後,農夫山泉打破沉默。

5月20日晚間,農夫山泉官方賬號一口氣匯總公布了20條謠言信息,並就相關內容報案並起訴。

2月25日某德高望重的企業家逝世,農夫山泉創始人兼董事長鍾睒睒前往吊唁、送上花圈,隨後,兩家包裝飲用水龍頭企業的“前塵往事”開始在網上發酵,並迅速演變成大規模的站隊和攻擊。

即便鍾睒睒發親筆信澄清,但也未能抑製住這波負麵輿情的熊熊烈火。農夫山泉旗下產品的幾乎所有瓶身設計,在部分網友眼裏變成了充滿了日本元素,甚至連紅色的瓶蓋也成了日本國旗,以致於讓人有一種荒謬感。

理性地講,真正的愛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健康的輿論監督環境,也不應該是無中生有、上綱上線。一些主流媒體早就針對此事發表評論,呼籲一些蹭流量的自媒體和網友尊重真相,避免無端中傷中國的民營企業。

如今靜下心來回顧這場流量狂歡,我們發現很多簡單的事實在社交媒體上,都能被歪曲的麵目全非。“農夫事件”不是孤立的,也不會是最後一起,我們隻有剖析謠言的機理,才能避免下一次網暴的產生。

1

拆解農夫山泉列出的20條謠言,總結起來無非圍繞三大類問題:

一是圍繞農夫山泉與娃哈哈的商業故事和競爭關係,將鍾睒睒描繪成了一個慘遭娃哈哈開除,決定創立農夫山泉展開報複的卑鄙小人;

二是利用舊聞等不實信息,炒作農夫山泉的水源地和產品質量問題;

三是利用愛國情緒,就農夫山泉的產品包裝、標簽等元素,無中生有,惡意渲染農夫山泉“媚日”。

就第一條而言,鍾睒睒與宗慶後的過往交集是本次輿論的導火索。

外界常用“鍾睒睒是娃哈哈的經銷商,因為在海南竄貨而被開除”“鍾睒睒第一桶金來自娃哈哈”“為了針對娃哈哈才成立農夫山泉,農夫與蛇的故事”等表述來概括兩人的關係。

但實際上,鍾睒睒從來沒有在哈娃哈哈公司任職和領薪,更不存在因竄貨行為被開除之事。創建農夫山泉,完全是鍾睒睒拍腦袋決定的事。

娃哈哈與農夫山泉雖有正麵競爭和訴訟,但也互相支持,沒有宿怨。

比如,鍾睒睒多次對媒體表示,宗慶後是自己商業曆程的楷模和前輩。

而當2013年農夫山泉陷入“標準門”,有人勸宗慶後趁機發難時,宗慶後以一句“那是有人故意在搞農夫(山泉)”拒絕了。

宗慶後之女宗馥莉也在2019年談及競爭對手時,公開表示“比較喜歡農夫山泉”。

如果鍾睒睒真是一個恩將仇報的小人,宗慶後至於跳出來幫農夫山泉說話嗎?

說起“標準門”,這事也有得聊。

事情要從2013年4月說起,當時某報紙報道稱“農夫山泉標準不及自來水”,隨後連續發表了76篇關於農夫山泉質量問題的報道。

一般來說,權威媒體的報道有理有據,真實可信,但在農夫山泉看來,以上內容無非是虛假信息、故意抹黑。為此,農夫山泉專門召開了發布會,報道此事的記者還跑來會上“大鬧一場”。可一年後怎麽著?報道的記者被公安部門帶走。當年連央視、人民日報、浙江省衛生廳都給出最終定論:農夫山泉的水100%合格,標準沒有任何問題。

同樣是在2013年,某媒體傳出“丹江口水源環境堪憂”的報道,潛台詞是:你看,這是農夫山泉的水源地,而它的水源地布滿垃圾,還敢喝嗎?

不曾想,媒體筆下的“環境堪憂”僅僅是岸邊有一點雜物,而且距離農夫山泉取水點的下遊還有1.4公裏,根本就是沒事找事。2014年,因新聞敲詐,生產虛假新聞,該媒體被責令關停,總裁鋃鐺入獄

 

丹江口生態環境部門也在其官網支援農夫山泉,稱丹江口庫區109項水質監測指標中有107項達到Ⅰ類標準。

所以聲高不一定理正,吃瓜群眾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某些節奏帶偏,忘記追尋所謂的真相。

2

說完與娃哈哈的故事和食品安全,再來說說對農夫山泉品牌打擊特別大的“賣國論”。

農夫山泉本次匯總的20條謠言裏,與日本相關的有6條,與美國相關的有1條。

拿“給日本捐款5000萬、給哈佛大學捐款1億”來說,其實網上找不到任何權威媒體的報道,農夫山泉自己的官方賬號,也從未發布過相關內容。搞笑的是,在某搜索引擎問人工智能“王二狗給哈佛大學捐了多少錢?”,人工智能回答道:“王二狗在2014年確實給哈佛大學捐助了3.5億美元。”很多網友發布的所謂“鍾睒睒對日、對美捐款”信息可能就是來自這類人工智能的答複。

至於去年甘肅積石山發生地震,農夫山泉隻捐了24000瓶水,農夫山泉在辟謠文章裏寫得清清楚楚,捐水實際上是當地員工和經銷商在地震發生後連夜準備並送出的首批賑災物資。接下來五天時間,大區員工和經銷商冒著餘震風險輾轉於各個受災點,將總計二十多萬瓶/桶水送到斷水災民手中。

雖然看上去出手不夠闊氣,但對於災後的居民來說,幹淨的飲用水十分稀缺又重要。關鍵是農夫山泉又不是沒有大手筆捐款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農夫山泉累計向社會捐贈的金額超過9個億,隻是因為不少捐贈都匿名形式,大家不知道罷了。

你敢相信嗎?2022年5月26日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的匿名傑出企業家即為鍾睒睒。與鍾睒睒交往多年的浙江財經大學副校長魏江在給《湧金樓》的文章《宗老與老鍾》中提及,“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事,老鍾(鍾睒睒)曾一次性給某大學捐贈1個億(元),不報道、不搞儀式、不留名,而且這樣的事情不少。”

農夫山泉在公布的捐贈明細中也提到一係列針對大學的捐贈:

說實話,網友的腦洞也蠻大的,其中一條謠言叫“每買一瓶農夫山泉都會成為美國射向中國的子彈”。

這是啥意思呢?大意是說農夫山泉的注冊地不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因此受外資控製,如果你還要支持這樣的企業,將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誠然,開曼群島是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天堂”,很多企業將公司注冊在開曼群島就為了較低的稅率,但問題是,人家農夫山泉的注冊地就在杭州啊,開曼群島根本無從談起……

天眼查顯示,農夫山泉(公司名稱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址在浙江杭州西湖區,白底黑字清清楚楚,是正兒八經的中國民營企業,2023年全口徑納稅額達68億元人民幣。

下麵這些謠言也很過分:

原本是鍾睒睒考察日本茶葉的行程,被部分無良博主和大V汙蔑為“拜謁”日本、移民日本;

東方樹葉從來沒有使用過日本茶葉作為原料,卻被抹黑成使用日本核汙染的茶葉原料,殊不知,農夫山泉絕大部分原料均為國產,隻有少量來自斯裏蘭卡等;

農夫山泉長白雪瓶身數字1588,代表“多達1588種野生動物生活在長白山地區”,也被網友故意說成是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年份;

就連一個小小的紅色瓶蓋,也能被想象成指代日本國旗。

平白無故惹來一身騷,農夫山泉也是冤。

近年來,類似手法羅織罪名、攻擊無辜的事例,遠不止農夫山泉這一起。

今年年初,南京一商場搞年終促銷活動,在商場內部張貼了推廣圖案,卻被一名路人指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旭日旗’。這裏是中國南京,不是日本東京,你們搞這些東西幹什麽?”

一時間,網絡上一片義憤填膺,最終讓這家被指稱“資本很硬”的商場不得不撤下宣傳素材,聲明“一定深刻反思”。

然而,後來才有冷靜的網友發現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就是好事者為了博取眼球捕風捉影而已。

試問,如果連一個紅色的圓形圖案都容納不下,去一趟日本、美國都會被上綱上線,企業家怎麽安心做生意,外資怎麽放心大膽地來中國投資?

3

又一次陷入輿論風波,農夫山泉還是決定一一回應,非常符合這家浙企一貫的行事風格。

尤其在真理麵前,農夫山泉會顯得更加“激動”。

比如,2009年,農夫山泉被動卷入“砒霜門”事件,它不是像有的企業那樣祈求息事寧人,反而直接跟政府機構較真,結果卻是檢測部門承認檢測失誤並道歉,海口市更換了工商局局長。

在2013年的“標準門”事件後不久,南方周末發表了一篇題為《“餓狼”農夫“獨狼”鍾睒睒:出來混遲早要還》,裏麵提到——

“標準門”並非農夫山泉第一次遭受反擊。2009年6月開始,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裏,農夫山泉先後經曆了“水源門”、“假捐門”,11月又深陷“砒霜門”。對手毫不手軟,因為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對手是誰?外界不得而知,但憑借對自身產品質量的信任,農夫山泉忍受不了一點抹黑。

於是,當謠言一次次出現,農夫山泉一次又一次地被扣帽子,它都要自證清白。其實這在有媒體經驗的人眼裏,等於掉入了當代傳媒的經典陷阱:小樣兒,就讓你去證明吧,我還累不死你!

現在,鍾睒睒越來越不願意出席活動,或對外接受采訪、發表言論,幾乎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中,至於理由,他曾說,“不是我不想出來采訪,我害怕被曲解。”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個人“獨行”。

一位農夫山泉內部人士曾對《中國企業家》透露,私下裏的鍾睒睒是一個會全身心撲在自己的產品和想法裏的人,他身邊沒有助理,有時招呼也不打一聲,就去一線水源地走訪考察。

“獨狼”一般的性格,可能會讓鍾睒睒飽受爭議,不被外界理解,但咱也不能隨意造謠,毀掉這樣一個隻想做好產品的企業家,你說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