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天價"實習“落幕”!從日薪千元到"按貢獻結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每到暑假,都是大學生們熱心尋找“實習”機會的當口。

但今年的“形勢”比較“嚴峻”。

不僅部分金融機構收縮了實習崗位規模,曾經願意開出“天價”招攬人才的“大廠”們也紛紛改弦更張,量入為出。

這不,已經有“量化投資大廠”表示:將打破固定的日薪模式,根據項目產出結果“匹配”薪酬。

這是連固定日薪也不打算輕易發了?

今年情況不同

往年金融機構尤其是量化大廠(大型量化機構),都是最“財大氣粗”的。

名校對口專業的優秀學生,在機構“實習工作”一天,掙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也不鮮見。

但今年情況似有不同。

一方麵,各家機構紛紛下調實習崗位數量。

另一方麵,往年高調“招人”的機構也越來越低調和謹慎起來。

一些百億機構私下向資事堂坦陳:考慮到經營處於周期性的低穀,公司目前的留用名額有所收縮,哪怕目前已在“工作”的實習生,即便有頂尖名校背景,且實習表現突出,也未必一定能有“轉正”機會。

區分“情況”實習

而有些機構甚至給出了“區分”實習情形的情況。

簡言之就是,在實習前會明確的對實習生的就業意願做區分:

一、(無轉正機會的)日常實習生(對量化感興趣,沒有明確轉正的需求);

二、(有轉正機會的)實習生(適用於對量化有一定了解,並且作為未來求職方向)。

說通俗點,這家私募直接了當的告訴部分實習生——你的崗位,就是體驗崗,不會給offer的。

實習薪酬“改革”

有些私募機構還直接“改革”了實習生項目的薪酬方案。

具體來說就是:根據項目結果產出匹配薪資回報,打破單一固定的實習日薪模式。

機構的意思很明確,哪怕是經驗不那麽豐富的“在校生”,也請關注你的績效!

另外,按照前述機構的招聘文告,相關的實習生培養項目為期2-3個月時間,並由專業導師全程帶教。

都有專業導師帶教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節儉成“風”

仔細觀察業內的招聘信息還可以發現,調整實習招聘待遇的可不是行業裏的無名之輩,相反有些機構的管理規模和名聲還頗為響亮。

一些量化私募機構屬於頭部私募陣營的“次新”成員,一年前剛剛跨過百億規模大關。

但就是這樣的機構,也紛紛加入對實習崗位嚴加管理的行列裏。

哪些崗位沒有轉正機會?

資事堂注意到,那些提示“沒有轉正機會”的投資機構,拿出來的實習崗位還是和以前比較一致,以投研居多。

比如,一家大型私募旗下關鍵部門日前披露有招收實習生需求,具體包括量化開發崗,機器學習平台開發崗等。但都已明確無法提供轉正機會。

這類崗位應屬於量化投資中比較核心的崗位,這樣的崗位開放實習但不開放轉正,說明量化機構對於目前的編製人數已經比較“知足”。

這樣做是為什麽?

對於部分私募“嚴控嚴管”的實習生的做法,業內的觀點分歧很大。

有的認為,公司經營有壓力,在比較“邊緣化”的崗位上“厲行節約”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機構人士表示,策略研究人員就是尋找超額收益的未來“主力”,如此突然低實習生“苛求”,會否影響該公司未來的團隊厚度和潛力?

還有人認為,絕大多數實習生沒有辦法產生貢獻,實習平台要求實習生“按貢獻”取薪,更像是一種節省人力成本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