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在西安就業比較難,事實是這樣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我想問一下,對於文科生來說,在西安找一份朝九晚六月薪四千雙休的工作,是不是犯法?”這是我在刷小紅書的時候刷到的一個帖子,而且多點了幾個這種“文科專業在西安找工作”類型的帖子後,算法就開始一直推這種帖子,大多數文科生都對西安的就業環境抱怨不堪。

我再換了幾個平台看了看基本都是抱怨文科生在西安就業比較難,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

作為一個陝西的文科生,而且當年很多文科班的同學都選擇留在了西安,我想說好像確實是這樣,文科生在西安的就業大環境相比於理科就是比較差,而且很多留在西安的文科生兜兜轉轉還是走上了體製內這條路,這可能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01

我先來說說我身邊的情況吧,我就是一個陝西小地方的普通家庭孩子,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而對於法學專業在西安就業來說,無非就是三條路:律師、法務、政法係統公務員。

所以我周圍很多同學都在畢業的時候嚐試過考公,而且因為政法係統招錄人數較多,我們學校上岸的人也不少,西北政法每年都是陝西省考最大的“供應商”,沒有之一。我們宿舍四個陝西的,一個考的老家陝南一個縣的法院,一個考的楊淩的司法局,我和另一個舍友也考的西安的體製內。

■ 西北政法大學

而且陝西也有很多央企國企,包括銀行、醫院等也都需要法務,所以很多當法務的同學也其實算是在體製內。

至於律師,其實剛起步階段比很多文科生在西安的就業環境都要差,當年有個段子“在西安三千塊錢你招不來一個司機,但隻需一千五百塊錢就能招一個會開車的實習律師”,都是得慢慢熬,沒個三五年還真熬不出頭,我周圍在西安當律師的同學現在也是剛過溫飽階段。

但總體來說,法學還是有相當多的人選擇了體製內這條道路,至於我認識的其他文科專業的學校,在西安體製內的也不少。

比如學新傳的,很多就職於報社、網站、企事業包括學校的宣傳崗位,而且現在新媒體時代很多政府崗位也有招錄新傳崗位;再比如學財會的,很多也是就職於國企或者考的體製內;還有漢語言文學,這也是考公考編的大戶,或者去當老師的;至於師範類的就更不用提了,想就業大部分都隻能去學校;金融經濟類的,大部分去的銀行……

而且並不是說其他不在體製內的文科生就不想在體製內,很多編外崗位的文科生也趁著年輕試圖掙紮進體製內,但是現在的考公考編進體製也越來越卷了,想進也沒那麽容易……

■ 考公現場 圖源網絡

02

那麽問題來了,為啥文科類專業在西安的就業環境就那麽差呢?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也問過身邊不同文科專業的同學朋友,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有說創造經濟效益低的,有說專業性不強的,有說專業對口性太差的,有說學校學的東西和社會脫節的,有說西安畢業生太多的,有說現在就業環境太卷的……

而且不僅僅是西安,全國的文科生就業市場整體都很低迷,前段時間還有個“211文科碩士吐槽招聘會:一份簡曆都沒投出去”的事件上了熱搜。

至於說為啥文科生最好的歸宿就是體製內,除了體製外確實沒有太多文科生的生存空間外,還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文科專業確實和體製內對口。

■ 考公現場 圖源網絡

以陝西公務員考試中最為代表性的陝西省考為例,根據某機構統計,2024陝西公務員考試招錄6772人、4862個職位,其中招錄人數排前五的專業是:法學類共有1053個職位招錄1760人;語言文學類共有826個職位招錄897個人;經濟金融類共有561個職位招錄740人;財會類共有563個職位招錄691個人;計算機類共有402個職位招錄500人。

排名前五的除了計算機全是文科類專業,緊隨其後的新傳類、管理類等也都是文科專業,可以說文科專業幾乎占據了有專業限製崗位的絕大多數,僅排名前四的這四大類專業就占據了招錄人數的近百分之六十。

這還隻是省考的對口情況,至於像招教考試、銀行招聘、報社招人等等,這些更是完完全全的對口招錄,文科生如果想進體製內,相對來說機會更多,而且相對體製外會更舒服。

03

既然文科生就業這麽難,是不是就代表學文科沒用呢?

雖然說就業前景慘淡肯定不能代表這個專業就不行,但就業質量的確是衡量一個專業如何重要標準,特別是對很多普通學校出來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畢業後能否有一份暫且養活自己的工作至關重要,可惜很多文科類專業都達不到。

文科並不是無用,文科學好了對社會也有很大的作用,但絕大多數普通文科生大概隻能觸摸到文科的皮毛,然後就不得不麵臨畢業開始找工作。體製內或許不是文科生心中最理想的工作,但有時候的確是目前大環境下大部分文科生的最優解,特別是當你在社會上沉浮被毒打之後才開始會想起體製內的好,就拿西安來說,絕大多數體製內單位基本可以保證朝九晚六月薪五千雙休,看起來待遇也就一般吧,隻可惜很多私企也滿足不了。

“你根本沒時間看頭頂的月亮,因為你腳下的六便士隨時都可能被別人撿走”這就是很多文科類專業的現狀,當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過大的時候,如何能吃上一口熱乎飯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口你覺得不盡人意的飯可能還有很多人跟你搶,很多985和211大學畢業的文科生大學畢業都在為生計奔波,這就是目前的文科就業現狀。

■ 圖源網絡

很巧的是,截至此文發布前,我們高中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們還聚了一次,大家都是畢業後文科生留在了西安,總共十個人有七個都是體製內工作,公務員、國企、高校、記者……而大家在一起也談到了目前西安的就業環境,確實不容易,也幸虧大家就業較早。

其中一個同學問了一個問題:已知文科就業這麽慘淡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高中大家還會不會去選文科?

於我自身而言我還是會選擇文科,因為本身就更對文科那三門學科更感興趣一點學起來也更輕鬆,也是運氣原因考入了西北政法的法學專業,雖然也是文科類專業但最起碼考公還是很占優勢的,大概率重來一次還是現在這個軌跡行駛;

而如果讓我給一個高中的孩子推薦的話,雖然現在是新高考模式,但我還是更推薦選偏理科類學科比較好,能報的專業範圍更廣,而且以後就業的可選擇性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