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必須主動出擊 否則重蹈甲午海戰覆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圖為5月初完成首次海試的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 (新華社)



中國有軍事專家稱,中國航母在未來戰爭中不能采守勢而須主動攻擊。 圖為5月初完成首次海試的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進行高速大轉彎的動力測試。 (新華社)

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順利完成第一次海試,部分專事專家稱中國航母未來將肩負“區域拒止”(阻絕美軍馳援台海)任務,但也有專家稱,航母作為最昂貴的攻擊性武器,不能被動防守必須主動出擊,否則將重蹈甲午海戰戰敗覆轍。

“觀察者網”引述“我的天空123”自媒體指,有專家談未來戰爭中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隻是在第一、第二島鏈間的“海上拒止作戰”中“配合”支持其他軍兵種作戰,所以中國海軍搞航母不必對標美國海軍雲雲。

但《我的天空123》認為,航母做為海軍乃至全軍最昂貴、攻防能力最全最強的單一兵器,如果航母編隊隻在拒止作戰,在海上用於防禦和拒止,把攻擊的主動權交給敵人,那等於將航母這樣體積巨大的主戰兵器給強大且作戰經驗豐富的美國海軍當靶子打。 以美國海軍的攻擊力強大和多樣,航母這樣的大型目標幾乎不可能生存的。 戰爭中有幾枚己方導彈被敵攔截、甚至損失幾架轟炸機或幾艘一般艦艇都不算什麽,但如果一兩艘航母被擊沉那是什麽政治影響?

他認為,中國作為傳統國家,許多人包括相當一部分軍人根植於黃土的中國軍意識深入骨髓,他們仍然是用黃土農民出身的陸軍軍人的眼光和思維來理解海洋、理解海軍、海軍兵器和海戰,而這正是中國海軍建設與發展的最大短板和危險!

當年無論是從數量和質量比較,北洋水師的艦艇都不比當時日本海軍的艦艇差,但雙方較量的結果卻是一麵倒! 如果用黃土農民的眼光和思維與海洋海盜意識滲入血液的美國海軍作戰,那中國海軍恐怕比甲午戰爭中的北洋海軍敗得更慘!

當年北洋水師,坐擁亞洲最大最先進的軍艦,卻隻用於在家門口沿海為運兵船護航,結果被人家在鴨綠江口堵個正著; 鴨綠江口戰敗後,軍艦甚至不敢出港了,把那麽多那麽好的軍艦當移動炮台守港口,你不被全殲誰被全殲呢?

把昂貴的航母編隊定位為防守、拒止和配合兵力兵器,這就是典型的黃土地上刨食的小農意識的寫照!

中國要想在海上軍事鬥爭立於不敗之地,光有先進兵器還遠遠不夠,必須更新軍事思維和軍事文化。 今後要想在海上跟人鬥爭,中國人必須吃透海洋,樹立海洋軍事思維和文化,擺脫根深蒂固的陸地黃土意識、擺脫畫地為牢重防守輕進攻的小農陸防思維。 海洋那麽遼闊,而且全球大洋是連通的,攻擊一方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集結海空兵力和改變攻擊方向,防守一方怎麽防怎麽拒止呢? 怎麽建立穩固的防線呢?

他說,航母做為海軍所有兵器中最昂貴攻擊力最強最全麵的兵器,它在軍事上的真正作用在於,一個“海上攻擊機機場”,除了可保護己方海上兵力兵器免受敵人攻擊,更可跨過重洋到對手家院子邊上快速建起移動攻擊機機場的能力,可以讓對方知道,我隨時可以闖進你家炸你!

航母天生就是用於製海和對陸攻擊的海上主戰兵器,天生就是遠洋進攻作戰的核心,它生來就是用來進攻的!

他說,“拒止”之戰真打起來,防不勝防,“不僅你的貿易通道會被立即卡斷,人家從西太的基地出發就能對你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各大城市各類經濟中心和重要軍事目標進行持續的常規打擊,而你的常規力量卻打不著人家的本土目標,持續打下來,你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力量會越打越弱,而人家本土生產不受影響,除非最後用核武器製止戰爭, 否則人家攻我們守這樣打下來我們勝算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