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反猶淪為「反向歧視」,新種族主義正撕裂美社會

反猶淪為「反向歧視」,新種族主義正撕裂美社會

文章來源: ettoday 於 2024-05-15 19:57: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學生聲援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抗議活動現場。

4月17日美國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活動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起至今,已經蔓延成為全國性校園示威活動,「挺巴」學生抗議以色列攻擊加薩,校園暴力衝突升溫。據美聯社統計,自4月18日以來,全美已有2600多人在校園示威中被捕。

然而,這一事件卻成為美政客政治角力的戰場。

眾議院共和黨人借機施壓意圖「一石三鳥」

在全美校園示威不斷增添拜登政府壓力之際,眾議院共和黨人抓住時機,議長強生於5月1日推動去年擱置、由共和黨眾議員勞勒(Mike Lawler)提出的《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最終得以320對91的票數,壓倒性通過。該法案指示美國教育部在調查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行為時,使用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對反猶太主義的定義。此舉不僅暗諷拜登政府在校園「反猶」事件失責,向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及白宮傳導壓力,而且彌補共和黨明星政客特朗普此前多次發表的「反猶言論」,重新表明「非種族主義」立場,以拉回美國猶太裔及「反種族主義」者的選票。另外,這一法案達到了分裂民主黨的預期效果。在投票中,相較於共和黨絕大部分讚同,民主黨有多達三分之一人的反對,凸顯民主黨內部在巴以衝突上的實質分歧。

▲眾議院議長強生在記者會回答關於挺巴學生示威的問題。

法案實則自帶歧視引發反效果

《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乍看之下似反種族歧視,但細看內容則恰恰相反。

該法案的核心內容是,要求美國教育部在美國《民權法案》的基礎上,對涉及反猶歧視行為做出判斷時,參考「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中對「反猶主義」的定義。

目前,IRHA的「反猶」定義含糊、主觀且廣泛,不惜破壞言論自由,將對以色列政府的合理批評、《聖經》中猶太人殺害耶穌的描述等定義為反猶主義,幾乎將猶太人列為美國「一等公民」,可謂是一種反向歧視。這一法案通過瞬間引發民眾調侃及議論,學生團體對此進行抗議,甚至包括一些猶太團體。

▲ 《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乍看之下似反種族歧視,但其實是一種反向歧視。這一法案通過,瞬間引發民眾調侃及議論。

回看過去,自川普上任後,共和黨人似乎熱衷於「推動」種族主義。川普前白宮首席戰略師、高級顧問班農是一位「白人至上主義的旗手」,班農曾於2020年聯合赴美詐騙商人郭文貴,不惜「戰情室」節目官方推特關停,多次炒作「疫情溯源論」,導致在美亞裔遭到歧視及打壓。

法案雖遭擱淺 裂痕已然產生

目前,法案已遞交參議院。參議院兩黨領袖均雖然表示兩黨議員對此法案都有異議,處於「待定」狀態,但眾議院這一做法充斥著反巴勒斯坦和反阿拉伯種族主義,且向外界明示美國堅定地與猶太人站在一起,將美國推向了這場國際爭議的中心,而這一新種族主義也正加劇美國社會撕裂。如果美國政客們拒絕反思和應對種族主義背後的曆史、社會、政治等問題,將會成為困擾美國社會永久的隱疾。

▲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國會山舉行政策午餐會後發表講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來最嚴重,警拘三工程人員
美俄代表密談錄音泄露,誰幹的?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川普要高市"別刺激北京"?日本當局火速駁斥:不實報導
竹棚架:香港標誌性符號及其背後的安全隱憂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歐盟外長:應限製俄軍規模和軍費
普京:若烏撤離其目前控製地區 俄將停止武裝行動
香港大埔火災55條人命的血淚教訓和啟示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特斯拉前高管:我們拆解中國電動汽車後...
衡水中學的神話崩塌,揭露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農村老人一次性繳納十幾萬的保險,靠譜嗎?
解放軍明年換發《預備役人員證》 建構軍事“秒級動員”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香港火災樓盤曾向保險公司投保 其中一項保額20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反猶淪為「反向歧視」,新種族主義正撕裂美社會

ettoday 2024-05-15 19:57:29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學生聲援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抗議活動現場。

4月17日美國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活動從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起至今,已經蔓延成為全國性校園示威活動,「挺巴」學生抗議以色列攻擊加薩,校園暴力衝突升溫。據美聯社統計,自4月18日以來,全美已有2600多人在校園示威中被捕。

然而,這一事件卻成為美政客政治角力的戰場。

眾議院共和黨人借機施壓意圖「一石三鳥」

在全美校園示威不斷增添拜登政府壓力之際,眾議院共和黨人抓住時機,議長強生於5月1日推動去年擱置、由共和黨眾議員勞勒(Mike Lawler)提出的《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最終得以320對91的票數,壓倒性通過。該法案指示美國教育部在調查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行為時,使用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對反猶太主義的定義。此舉不僅暗諷拜登政府在校園「反猶」事件失責,向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及白宮傳導壓力,而且彌補共和黨明星政客特朗普此前多次發表的「反猶言論」,重新表明「非種族主義」立場,以拉回美國猶太裔及「反種族主義」者的選票。另外,這一法案達到了分裂民主黨的預期效果。在投票中,相較於共和黨絕大部分讚同,民主黨有多達三分之一人的反對,凸顯民主黨內部在巴以衝突上的實質分歧。

▲眾議院議長強生在記者會回答關於挺巴學生示威的問題。

法案實則自帶歧視引發反效果

《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乍看之下似反種族歧視,但細看內容則恰恰相反。

該法案的核心內容是,要求美國教育部在美國《民權法案》的基礎上,對涉及反猶歧視行為做出判斷時,參考「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中對「反猶主義」的定義。

目前,IRHA的「反猶」定義含糊、主觀且廣泛,不惜破壞言論自由,將對以色列政府的合理批評、《聖經》中猶太人殺害耶穌的描述等定義為反猶主義,幾乎將猶太人列為美國「一等公民」,可謂是一種反向歧視。這一法案通過瞬間引發民眾調侃及議論,學生團體對此進行抗議,甚至包括一些猶太團體。

▲ 《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乍看之下似反種族歧視,但其實是一種反向歧視。這一法案通過,瞬間引發民眾調侃及議論。

回看過去,自川普上任後,共和黨人似乎熱衷於「推動」種族主義。川普前白宮首席戰略師、高級顧問班農是一位「白人至上主義的旗手」,班農曾於2020年聯合赴美詐騙商人郭文貴,不惜「戰情室」節目官方推特關停,多次炒作「疫情溯源論」,導致在美亞裔遭到歧視及打壓。

法案雖遭擱淺 裂痕已然產生

目前,法案已遞交參議院。參議院兩黨領袖均雖然表示兩黨議員對此法案都有異議,處於「待定」狀態,但眾議院這一做法充斥著反巴勒斯坦和反阿拉伯種族主義,且向外界明示美國堅定地與猶太人站在一起,將美國推向了這場國際爭議的中心,而這一新種族主義也正加劇美國社會撕裂。如果美國政客們拒絕反思和應對種族主義背後的曆史、社會、政治等問題,將會成為困擾美國社會永久的隱疾。

▲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國會山舉行政策午餐會後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