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習近平歐洲之行,幾個場景很不尋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當地時間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了歐洲之行。過去6天,他分別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習近平今年首次出訪,也是時隔5年後再度訪歐,6天3個國家,習近平此次歐洲之行的一些定格瞬間,不同尋常。

海拔2000多米的合影

習近平此訪首站是法國,當地時間5月7日,在海拔2000多米的圖爾馬萊山口,中法元首夫婦以比利牛斯山為背景,留下一張意義特殊的合影。

過去幾年的中法元首互訪中,首都之外的行程安排並不鮮見,不過,此次法方在馬克龍“第二故鄉”上比利牛斯省安排中法元首小範圍會晤,依然被外媒稱之為“罕見”。

尼斯夜談、豫園茶敘、鬆園漫步、圖爾馬萊山口會晤,中法元首更深入地走進彼此國家,共話大國之間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留下朋友之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外交佳話。

外交場合,領導人之間的互動細節能讀出很多信息。

在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社交媒體發文,歡迎習近平“來到‘第二故鄉’——塞爾維亞”;在匈牙利,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對剛下飛機的習近平夫婦說,歡迎你們“來家裏”。

這種以家人相待的表達,既能讀出領導人之間緊密的工作關係,也能讀出國與國之間高度的政治互信。

一萬五千人的歡呼

國與國的友好交往,在於人民的相親相近。

當地時間5月8日,習近平到訪塞爾維亞。除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在塞爾維亞大廈廣場上,還有一萬五千名塞爾維亞民眾揮舞中塞兩國國旗,對習近平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習近平在同武契奇共見記者時,專門提到這一幕,“我為那個場麵所震撼,也深受感動”。

中塞友誼有紮實的民意根基。南斯拉夫電影《橋》、歌曲《啊,朋友再見》在中國廣為流傳;中國抗擊疫情期間,塞爾維亞民間組織自發向中國捐助口罩等物資,而當塞爾維亞需要幫助之際,中國專家醫療隊帶著物資及時抵達,武契奇親自迎接並深情親吻五星紅旗。

2017年,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對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兩國民間交往的涓涓細流,不斷匯聚。

“好朋友之間就應該多走動、多交流。”習近平此次歐洲之行,宣布諸多促進人文交流,特別是青少年交流的具體措施。

例如,延長對法國等12國免簽政策,推動未來3年法國來華留學生突破1萬人、歐洲青少年來華交流規模翻一番,支持塞爾維亞青年科學家赴華開展科研交流,繼續支持中匈兩國語言教學,等等。

跨越亞歐大陸的“雙向奔赴”,未來可期。

15年後的再次獻花

外交無小事,小細節裏有大講究。

21歲的匈牙利大學生童滿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15年前,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匈牙利時,6歲的童滿在機場向習近平獻花,15年後,當地時間5月8日,習近平再次抵達布達佩斯時,獻花的依然是童滿。

習近平在同匈牙利總統舒尤克會談時,提到了這一跨越15年的特殊安排,“這不就是象征著中匈友誼友好的成長”。

此次習近平歐洲之行,不少外交細節蘊含深意。

在法國,繼5年前馬克龍將《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贈送習近平之後,習近平此訪又將中國翻譯的法國小說贈送馬克龍。這是中法元首以書會友的續篇,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縮影。

在塞爾維亞,習近平向武契奇贈送了以北京天壇和貝爾格萊德聖薩瓦教堂為主題的鋼鐵雕塑,它們產自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

8年前,中國河鋼集團收購了當時瀕臨倒閉的斯梅戴雷沃鋼廠。百年鋼廠蝶變新生,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見證了名副其實的中塞“鐵杆”友誼。

過去6天,中法發表4份聯合聲明,簽署近20項雙邊合作文件;中塞“鐵杆”友誼進入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的新階段;中匈將雙邊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麵戰略夥伴關係。

在特殊時間節點,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這是習近平歐洲之行的更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