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驅動,全球燃煤發電卷土重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煤是汙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之一,受中國新建一批燃煤發電廠,同時美國和歐洲老燃煤電廠退役步伐放緩的推動,全球的燃煤發電能力在2023年有所增長。

這些發現來自全球能源監測發布的年度報告,這是一家跟蹤世界各地能源項目的非營利組織。

燃煤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因此存在迅速淘汰用煤作為能源的呼聲,世界各國已基本同意減少對煤炭的依賴。但正在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尤其是擁有廉價煤炭儲備的亞洲國家,為能源結構的轉型設定了更長的期限。

去年,僅中國就占全球新投產燃煤電廠的三分之二。印度尼西亞、印度、越南、日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韓國也新建了燃煤電廠,這些發電廠通常將運行20到30年。

雖然好消息是,這些新燃煤電廠的汙染通常比舊燃煤電廠的小,但科學家、氣候研究者和活動人士認為,為了避免全球變暖的最嚴重後果,不僅需要盡快放棄使用煤炭,還需要放棄使用所有的化石燃料。

“此時此刻,煤炭的未來涉及兩個方麵:一是我們如何處理目前仍在運行的燃煤電廠,二是我們如何確保已經建成的燃煤電廠將是最後一座,”年度報告的作者之一弗洛拉·尚普努瓦說。“若不是中國的大量建設,我們本來差不多已經做到了第二點。”

中國仍計劃在未來許多年裏繼續建設燃煤電廠,印度也一樣,隻是規模小些。中國2023年的新燃煤電廠建設創下了八年來的最高紀錄。如果中國把計劃中的燃煤電廠都建成的話,它新增燃煤裝機容量將相當於現有能力的三分之一。

中國如今的煤炭使用約占全球用量的60%,其次是印度,再次是美國。煤炭在印度能源結構中占比最高,其80%的發電量來自煤炭。

伴隨燃煤電廠增長的是,西方國家放慢了退役燃煤電廠的速度。2023年退役的燃煤產能比過去十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少。 要在2040年之前逐步淘汰所有目前運行的燃煤電廠,將需要平均每周關閉約兩座廠。

分析人士稱,2023年的燃煤電廠退役速度放慢也許是個暫時現象,因為美國、英國和歐盟國家已為在2040年到來前提前多年關閉所有現有燃煤電廠製定了各種不同目標。國際能源署的模型建議,為了將全球變暖的溫度限製在比工業化前平均溫度高1.5攝氏度的範圍內,富裕國家應在2030年前逐步淘汰使用煤炭,其他國家應在2040年前淘汰。

“我們曾說過,煤炭使用將在2024年將達到峰值,”睿谘得能源高級副總裁卡洛斯·托雷斯·迪亞茲說。“但現在我會說,尚不清楚我們能否實現這個目標。不管怎麽說,我們已接近目標。”

西方國家依賴煤炭已遠不止一個世紀,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它們導致了半數以上曆史上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原因。

為了平衡能源轉型的財務責任,富裕國家已集資數百億美元,將為印度尼西亞、越南和南非等依賴煤炭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幫助它們建設可再生能源,以更快地轉向遠離煤炭的能源結構。但其中大部分資金目前尚未花出去,因為利益相關方仍在解決分歧。

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煤炭價格便宜是主要的有利因素。煤炭價格的波動性也被證明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這是另外兩種用於電力生產的主要化石燃料。

以孟加拉國為例,該國一直在建設本國的天然氣發電能力。但由於在很大程度上受與俄烏戰爭有關的衝擊影響,天然氣的價格和供應出現了大波動,促使該國重新考慮並且重新投資煤炭。

分析人士稱,中國也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同樣的情況。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困難,這使得公用事業公司更有可能選擇最便宜的燃料:煤炭。

中國也在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國內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遠遠超過煤炭的增長,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兩者相互關聯。中國政府說,目前使用或計劃使用的大部分煤炭是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下降、電網需要更多補充時作備份用的。

“雖然來自中國的數據並不完全清楚,但一種可能是,盡管中國建了更多的燃煤電廠,但它們的使用率卻降低了,”迪亞茲說。“但就煤炭而言,由於中國用量的世界占比如此巨大,無論那裏發生什麽都會真正決定全球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