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夫婦在特爾戈維什泰兵營廁所前一塊空地上,被五花大綁靠在廁所牆邊,麵對行刑隊黑洞洞的一排槍口時,“凡事都有定期”,齊奧塞斯庫喃喃道。他想起了24年前,他剛成為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時的誌得意滿。
1965年3月,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病逝以後,時年47歲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當選羅馬尼亞工人黨(後改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的第一書記,成為最高領導人。
上任初期,齊奧塞斯庫深入群眾,體察民情,羅馬尼亞全國的城市農村,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甚至還做了一些改革,比如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集體領導;改進對國民經濟的管理和計劃,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報酬製度,以福利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重視國際經濟合作和大力發展外貿,廣泛對外開放,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時,采用多種形式引進外國特別是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資本。
在齊奧塞斯庫的領導下,羅馬尼亞的經濟發展迅速,國際地位也得以提升。
然而,世事無常,好景不長。
1971年6月,齊奧塞斯庫訪問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齊奧塞斯庫回到布加勒斯特後,對朝鮮領導人的絕對權力豔羨不已。他立誌,自己也要像朝鮮領導人那樣,在羅馬尼亞樹立絕對權威,成為羅馬尼亞人民的終身領袖。
此時,距離他成為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已經過去6年,正處於他的第二個任期內。
1971年2月,當時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主管文化宣傳工作的中央書記揚·伊利埃斯庫(1990年成為羅馬尼亞總統)因反對齊奧塞斯庫提出的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的“17條措施”,而遭到齊奧塞斯庫的公開點名批評。1972年3月,齊奧塞斯庫解除了伊利埃斯庫中央書記的職務,直接將他貶到蒂米什縣黨委做宣傳書記。
這是齊奧塞斯庫徹底“放飛自我”的開始。
1974年,在齊奧塞斯庫的策劃下,羅馬尼亞開始實行總統製,齊奧塞斯庫成為總統,且擁有了直接頒布法律、任免閣員的大權。此後齊奧塞斯庫一人兼任了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國防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愛國衛隊總司令、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等黨政軍最高職務,成為羅馬尼亞一切的主宰,甚至連該國一平方米種的玉米數都要由他決定。
1976年,齊奧塞斯庫接管了意識形態委員會。他出版了多種文集,光《齊奧塞斯庫選集》就多達十幾本;透過個人崇拜的操作,將自己的地位提升到“當代馬克思主義主要思想家”的地步,1980年後,羅馬尼亞所有書店都擺滿了齊奧塞斯庫的著作或講話精選。
1977年3月4日羅馬尼亞發生了大地震,此次地震給了齊奧塞斯庫按照自己意願重建首都的機會。為了建設一條“社會主義勝利大街”,他大拆特拆布加勒斯特老城,“社會主義勝利大街”所經之處,大量珍貴的文物古跡永遠消失了。
1980年,那時還沒有互聯網。為了限製言論自由,控製民眾思想,齊奧塞斯庫頒布了《大羅馬尼亞打字機法》。根據該法,打字機被視為“危險的機器”,每一個羅馬尼亞的公民,企業、事業、機關、學校等單位,凡擁有打字機必須要得到警方的許可,領取使用執照;即使損壞的打字機也不得私自處理,否則嚴加處罰。他還規定,氣象報告的氣溫必須在可以工作的範圍之內。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齊奧塞斯庫的不安全感也越來越強。他開始對老百姓實行嚴酷的警察統治,僅1000多萬人口的羅馬尼亞,光安全警察就多達76萬名。所有敢公開批評當局的人都會被逮捕,甚至從人間消失。
齊奧塞斯庫喜歡個人專斷,也特別喜歡那種被人稱為領袖、被人崇拜的感覺。在黨內,他被稱為“思想的多瑙河”,被歌頌為“羅馬尼亞人民最喜愛的兒子,高瞻遠矚的領袖,偉大的天才,現代社會主義羅馬尼亞的建築師,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英明領袖,為世界和平與合作而奮鬥的堅定不移的戰士”等等。齊奧塞斯庫夫婦的行動,幾乎成了羅馬尼亞人民的唯一新聞來源,黨報每天的頭版頭條,都是齊奧賽斯庫的頭像;博物館內有他們的專館。全國到處都有“齊奧塞斯庫萬歲”的標語,立在最大建築物上。
然而,鐵腕統治羅馬尼亞二十多年的齊奧塞斯庫,這個“羅馬尼亞人民最喜愛的兒子,高瞻遠矚的領袖,偉大的天才”,他跌下權壇和神壇的時刻卻被定格在幾分鍾。
雖然秘密警察二十幾年來嚴格控製言論自由和媒體,但是隨著羅馬尼亞經濟不斷下滑,民間對齊奧塞斯庫政權的不滿在不斷升溫。
19*89年12月15日,羅馬尼亞西部邊境重鎮蒂米什瓦拉發生了騷亂。
12月17日,齊奧塞斯庫命令安全部隊向蒂米什瓦拉的反政府示威者開火,槍殺了幾百人。
18日,齊奧塞斯庫照常前往伊朗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並向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宣稱:“我們的形勢是穩定的”。這是齊奧塞斯庫最後一次對外國事訪問。
但是,齊奧塞斯庫回國後蒂米什瓦拉的騷亂並未平息,並且局勢益發不可收,全國性的騷亂開始了,很快發展到羅馬尼亞軍隊倒戈軍事進攻齊奧塞斯庫的“禦林軍”保安警察部隊。
12月21日,齊奧塞斯庫夫婦出現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中央大廈的陽台上,向聚集在布加勒斯特中央廣場的人群講話,試圖安撫民眾。
齊奧塞斯庫講話幾分鍾後,人群後麵開始有人吹口哨、起哄。齊奧塞斯庫舉起手要求安靜,並反複敲打麥克風,但起哄仍在持續。齊奧塞斯庫麵露不悅之色。他的妻子埃琳娜傾身向前,對人群大喊:“安靜!你們要幹什麽?”齊奧塞斯庫決定繼續講話。他聲音嘶啞、虛弱,試圖通過提出提高最低工資來安撫人心。但這時很明顯,他已經被撼動。伴隨著民眾恐懼的消失,集會變成騷亂,迫使齊奧塞斯庫和妻子乘直升機逃離。
四天後他們被追捕,接受象征性審判,旋即以“實施種族滅絕、危害國家、破壞公共財產、破壞國民經濟”等罪名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這天剛好是聖誕節。羅馬尼亞人都在慶祝耶穌的誕辰,整個國家沉浸在節日的歡快與愉悅之中;偶爾,還能見到煙花在夜幕即將降臨的空中綻放。
行刑隊由三人組成,都是昔日保護齊奧塞斯庫的護衛隊64傘兵團成員,包括隊長艾內爾·博耶魯、軍士長喬金·屋大維和多林-瑪麗安·西蘭。
麵對行刑隊黑洞洞的一排槍口,齊奧塞斯庫明白屬於他的王朝徹底覆滅了。他指責行刑者是可惡的叛徒,並唱起了《國際歌》,但埃列娜打斷了他,她哭喊著、嚎叫著:“他們要把我們像狗一樣射殺!”
在行刑隊指揮官趕到之前,士兵已經開槍。齊奧塞斯庫中彈倒地,後腦勺撞在廁所的牆上,死後仍睜著雙眼。其夫人頭部中彈,腦漿外溢,鮮血不斷外流。
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後,二人屍體被秘密埋葬在根恰公墓。
1990年1月7日,羅馬尼亞政府宣布廢除死刑。齊奧塞斯庫夫婦是該國最後兩個被處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