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回鄉被催婚:老家的婚戀觀正在消磨對親情的期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幾年,“返鄉體”文學的熱度逐漸有所降低,我也不再關注這類事情。可能是因為好幾年沒回家,最近幾天的返鄉經曆,一下子把我對故鄉的美好回憶擊得粉碎。魯迅《故鄉》的開頭說:“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裏,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我心有戚戚焉。

我在一所大學任教,平日裏忙得焦頭爛額,回家途中還在想著備課、申項目的事,今年也曾動過過年不回家的念頭,但隨即被親情的記憶所牽扯,遂乘坐綠皮火車踏上了返鄉的路,巧遇冰凍天氣,本該當天到達目的地的車,愣是延誤了一天。好在離年三十還有幾天,也就沒有那麽焦急,但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

在北方農村,男性超過三十歲不結婚,家裏的老人便會被視為失敗者,不論他家孩子是做什麽工作的,都比不上村裏二婚甚至三婚、四婚的人。順便說一句,在我們村,二婚或者三婚、四婚帶娃的女人都很搶手,隻要能結婚,就是本事。我用盡所學,也無法理解這是怎樣一種成功。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正統”觀念,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使我對親情的期待,降至曆史新低。


我是家裏的次子,大哥早已完婚,且兒女雙全,我常年在外求學,居無定所,之前若不是有個學生的頭銜護身,恐怕父母早已承受不住。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原以為家裏人不會那麽急著讓我結婚,可我低估了村裏人給父母造成的輿論壓力。

先是一些大娘嬸子之類的人來找我媽聊天,言語間夾雜著試探、不屑、不平、不信等複雜情感,旁敲側擊打聽何時結婚,對方情況,自己收入等等。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應對也相對自如,但我沒想到的是,父母看似替我著想的背後,是臨近崩潰的邊緣。這些人走後,父母開始向我施壓,告訴我,我不結婚,他們的任務就沒有完成,心裏特別累。我理解,但目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麵臨著各種壓力,一時半會兒沒有時間精力結婚。

他們的擔憂,更多的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控製欲;他們的期盼,夾雜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在他們的潛意識裏,自己忍辱負重一生,都是為了子女,子女是他們所有的寄托。長輩所說的你不結婚家長心累,這種觀念有豐富內涵,一方麵,可以理解為家長替你操心,擔心你自己一個人生活孤獨無依,因此心累;另一方麵,他們覺得你沒結婚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繼續為你準備結婚用的財物,因此心累;最後,想著自己越來越老,子女也越來越老,將來生個孩子誰來照顧?子女老了孩子還沒結婚,那怎麽行?

作為我們村極少數之一的博士,原以為我是父母眼中的光,現在看來,這隻不過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我所有的努力,在他們眼裏,都抵不過結婚這件事來的實際。這種落差感,恰恰來自最親近的人的反饋。我努力嚐試用我所學過的知識來尋找這種反饋的合理性,但結果還是徒勞。這麽多年的讀書生涯,教會了我要有獨立人格,要敢於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滿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強大,可以不必顧及別人的感受,遵從自己的內心。然而,當父母以親情、孝道等“正統”觀念來催促你結婚時,此前所有的堅強,都變得不堪一擊。

大年三十晚上,本該吃團圓飯的時刻,我們家顯得無比冷清,母親含淚做了幾個菜,最後卻沒吃幾口,我在一種深深的自責中,低頭沉默。臨近零點,村裏的煙花格外刺眼。

我一直避免思考“原生家庭”的問題,因為在我印象中,我家的爭吵、消極悲觀情緒從來沒有消失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對婚姻的態度變得很矛盾:一方麵想早點獨立出去,另一方麵卻又擔心日後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父母口口聲聲說“都是為了你”,“要不是為了你……”,這種親情讓我感到罪惡,使我無法安心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但仔細想想,催婚時,父母並沒有他們說的那麽愛我,他們不那麽關心我的處境,也不會站在我的角度考慮問題。當然,作為子女,應當理解父輩曾經的付出,可是我依舊無法理解,父母這輩,有的人自己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卻還在親手毀掉子女的生活,這是怎樣一種畸形的親情。或許這種想法過於自私,可是,如果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倉促成婚,那麽自私就會變成自戕。畢竟,無論愛情還是親情,扭曲的愛隻有扭曲的人才喜歡,討好和退讓的盡頭是嫌棄,關愛和尊重的盡頭是成就。

再如,你不想上旱廁,就是看不起父母;你不想與本不熟悉的同村長輩客套,就是不懂事。但是,當條件允許的時候,為什麽不提升一下生活質量?為什麽一定要忍受雨雪天氣帶來的不便?為什麽一定要維持那種虛偽的關係?他們從不會去想這些問題,仿佛那種想法中蘊藏著某種危險。

他們從不會想家庭環境對子一輩性格的深刻影響,反過來卻說,你讀了這麽多書,連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這種觀念讓人窒息。我想,隻要是有一定良知的讀書人,都不會故意為難父母,問題在於,父母無法共情,也不會換位思考,他們總會認為,自己的經曆要比子女豐富,說出的話都有道理。他們的出發點沒有問題,都想把最好的給子女、讓子女少走彎路,然而,時代的發展早已超出父母的生活經驗,他們無法理解年輕人所麵臨的實際問題,仍舊堅持曾經的信條,並堅定地認為,子女不按照這種信條生活,便是不聽話,甚至是不孝。

近些年在年輕一代人中普遍存在的“斷親”現象,正是年輕人開始反抗固有觀念的一種體現。在他們看來,與其在無休止的爭吵中耗盡自己和家人的精力,不如“斷親”來的實際。畢竟,人生的意義不應該全部用來沿襲傳統觀念,而是去拓展人生的經曆,用有限的時間去豐富生命的厚度。

走筆至此,看到微博上關於“催婚”、“彩禮”等話題持續上熱搜,五味雜陳。年輕一代在城市打拚,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支撐起了許多行業,他們作為“人口紅利”的末端,承擔著父母難以想象的艱辛,好不容易趁著過年的間隙返鄉與親人團聚,卻因婚戀問題遭到“圍攻”,被扣上種種帽子。

事實上,在農村,婚戀問題從來都不是個人的問題,20世紀50-70年代被從小家庭中解放出來的年輕人,正在逐漸淪為婚戀市場上可以交易的“工具人”。當整個社會中的年輕人普遍為此感到苦惱時,婚戀問題便有可能成為爆發群體性事件的潛在誘因。不僅如此,當所有的年輕人普遍對日漸畸形的婚戀關係感到絕望時,會進一步導致不婚主義的流行,那麽,與此相應的問題便是生育率的進一步降低。

從文化心理層麵來說,固有觀念是在特定地域文化環境中產生的約定俗成的價值觀,它被群體成員共享,它意味著安全、不出格,父輩們從小便生活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因襲著傳統觀念的重擔,久而久之,內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而目前還沒有結婚的年輕一代,成長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到新世紀初這段時間,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對以往的文化觀念產生了巨大衝擊,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和快速發展,給年輕一代人打開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為他們搭建了分享彼此日常感受的平台,特別是近十年,從“不婚主義”到“中國式斷親”,從“人口老齡化”到“降薪”,從“考研熱”到“考公熱”,年輕人開始參與到扭轉社會固有觀念的行列之中,他們一方麵努力工作,在“996”的“福報”中奉獻自己的青春,或者努力學習,為了父母的顏麵考公考研;另一方麵,他們麵對來自職場、親情的PUA時,逐漸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95後、00後整頓職場”的新聞頻頻出現。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故鄉”曾有的溫情成了他們放鬆身心的心靈寄托,“過年回家”也是遊子們與親人團聚的重要時刻。然而,故鄉的人情世故,還有極其扭曲的婚戀觀,正在消磨他們對親情的期待,正在成為斬斷親情的一柄利刃。親戚鄰裏之間的攀比,也是一種巨大而無形的持續性壓力;拜年的時候,“相親相愛一家人”聚在一起頻頻舉杯,卻說著言不由衷的話。


北方村莊資料圖,源自東方IC

與返鄉同輩交流,得出的一個共識是,在老家,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無休止的人情往來,以及與之相隨的勾心鬥角,此外如果還有一些時間,則被無聊與空虛填滿。故鄉不再能夠慰藉疲憊的身心,親情也不再那麽純粹。兒時的天真無邪,正在隨著固有觀念的不斷侵蝕而消散。靜夜深思,恍然明白,在農村,再深的親情也抵不過固有觀念的蠶食,人情世故正在消磨往日的美好。我想,故鄉大約隻存在記憶中吧;健康的親情也隻存在於幸福之家吧。

然而,“故鄉”,正在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