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在太平洋扇區建南極秦嶺站?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之後,我國建設的第五座南極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中國秦嶺站的建立對於後續中國南極科考具有怎樣的意義?又會給全球科考帶來哪些新變化?


全球哪些國家在南極建站

地處荒寒之隅的南極是探求地球演變和宇宙奧秘的“天然實驗室”,南極的氣候也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大影響。南極作為全球環境和資源的新的探索和利用空間,對人類發展進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引來全球多國遠赴南極、興建科研設施,開展各種極地研究。

在南極事務上影響較大的政府間組織為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COMNAP)。根據COMNAP官網發布的統計數據,目前世界上有31個國家在南極建有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和近80個南極科考站,其中半數以上為常年科考站。阿根廷是擁有南極科考站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有13座南極科考站,緊隨其後的是智利和俄羅斯。南極科考大國美國有3個考察站。

美國麥克默多站是目前在南極規模最大的科考站。COMNAP在其官網上介紹稱,該站位於南極麥克默多海峽畔,於1956年2月建站。站內各類建築200多棟,建有洲際機場、大型海水淡化廠、大型綜合修理廠等設施,最多可同時居住1200人。每到夏季,會有許多遊客來此觀光,一時間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麥克默多站就像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因此有“南極第一城”之稱。

建設科考站是人類探索南極大陸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各國南極科考站的建築規模和形態各異,但功能大體相似,它們共同構成了各國南極最基礎的工作和生活平台。有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綜合而言,南極的科考站呈現三大特點。

其一是絕大多數科考站建立在海運條件便利的南極大陸邊緣。南極科考站建設期間需要依托破冰船運輸建站材料,在運維期間也需要依托海運方式提供食品、油料等大宗後勤保障物資,因此科考站大多建設在陸海相鄰、海運便利、考察資源豐富的陸地露岩區域。

其次,為更好地對南極內陸科考資源加以采集和利用,少數國家選擇在南極內陸建立考察站。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等6個國家建立的5個考察站為南極內陸考察站,其中,康科迪亞站為法國和意大利聯合建立。南極內陸是開展空間物理、大氣科學研究和深冰芯鑽探的理想之地,但內陸考察保障條件要求高,需要有地麵車隊和固定翼飛機提供支持。

近些年,多國紛紛加強南極科考站的新建和改擴建工作。目前,許多在南極建站的國家都在采取務實舉措,拓展南極科考站的規模,提升考察站的覆蓋輻射能力,美俄英澳等傳統南極大國近期普遍實施科考站及其配套的機場、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加強南極能力建設。

近十年形成“兩船四站一基地”南極保障格局

自1984年首次組織開展南極考察,我國已先後組織開展40次南極考察,特別是自2012年以來,我國已成功組織實施了10次南極考察,取得了一批舉世矚目的極地考察成果,構建了“4站2船1機1車隊”的南極陸-海-空全方位立體考察體係。

2014年2月,我國建成了第4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2015年12月,“雪鷹601”小型固定翼飛機正式投入南極考察,並陸續在南極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侖站建成3條簡易冰雪機場跑道。2019年10月,“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首航南極,實施“雙龍探極”科考任務。至此,我國成功構建了以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侖站、“雪龍”號、“雪龍2”號、“雪鷹601”和南極內陸考察車隊為主體的極地陸-海-空全方位立體考察體係,初步形成了以海運為主、航空為輔的南極投送體係。

《環球時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取的相關數據顯示,依托南極“4站2船1機1車隊”考察體係,我國已形成年運送人員300人次、物資2000餘噸和覆蓋內陸1200公裏範圍的安全科考保障能力。近10年來,已累計運送南極科考人員近3000人、南極考察物資1.8萬餘噸,極大地支撐了我國極地考察事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劍鋒曾四次參與南極考察,親曆了中國極地科考事業的發展,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他表示,有兩點令他印象深刻,首先是南極考察站的工作生活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他回憶稱,1992年他在南極中山站越冬時,住的還是集裝箱改造拚裝的第一代建築,保溫效果不佳、空間有限。而2020年故地重遊,發現原來的宿舍樓原址已建起高大、集中供暖的綜合活動樓,通信方式也從主要靠短波通信變為衛星通信。

同樣曾4次參與我國南極考察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南極中山站站長胡紅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的4次南極考察經曆,見證了我國極地考察事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例如南極考察站的近岸海冰卸貨,由單一的小艇運輸模式,發展成海陸空協同作業,通信由短波報話機,發展成了衛通互聯網;內陸考察從剛剛起步,發展到現在的建立的昆侖站和泰山站,以及開展內陸考察斷麵。此外,中山站的規模不斷發展,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多學科南極考察站,也是我國東南極內陸考察和固定翼飛機的保障基地。

為什麽要新建科考站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領隊、首席科學家張北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秦嶺站的建成,恰逢我國極地考察40周年,具有劃時代的曆史意義。

何劍鋒表示,我國目前的3座南極常年越冬站,長城站、中山站和秦嶺站分別對應大西洋扇區、印度洋扇區和太平洋扇區,秦嶺站將填補我國在太平洋扇區長期觀測的空白。在長期觀測網布局方麵,對南極長期觀測網進行係統構建,更好地回答氣候變化、冰雪和生態環境變化機理等前沿科學問題。

何劍鋒進一步說,秦嶺站將充分利用東鄰特拉諾瓦冰間湖的地理優勢以及該考察站擁有的海洋實驗室,重點對特拉諾瓦灣開展海洋觀測與研究,特別是冰間湖生態係統、冰間湖海-氣通量以及底層水特性等的觀測研究,推進對羅斯海的合作研究,並開展站區周邊冰架、冰舌和冰川監測,開展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等科學研究,逐步推進南極內陸科考。還將開展長期氣象觀測、大氣化學監測和空間環境觀測與研究,開展長城、中山和秦嶺站聯測。此外還將合作開展周邊特別保護區企鵝監測、研究與保護工作。

秦嶺站的建立還將進一步拓展南極科考的國際合作。何劍鋒表示,未來將與周邊美國、新西蘭、德國和意大利等國考察站合作,推動把秦嶺站的海洋實驗室建設成為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推動羅斯海沿岸各國考察站的合作成為南極考察合作的典範。

談及秦嶺站建設的重大意義,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威表示,首先,通過秦嶺站開展海洋生態、海冰、冰川、海平麵、大氣、地球物理、高空大氣物理、陸地生態、陸地和海洋地質、鳥類等調查、觀測監測,可以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其次,通過秦嶺站開展羅斯海區域陸、海、冰川以及幹穀、橫貫山脈等南極關鍵內陸區域等多學科綜合科學調查,將為了解上述區域自然特征提供支撐。

對於全球南極科考未來發展趨勢,一位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各國越來越重視南極科考中的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發展包括空間探測、水下冰下探測技術能力,以提升南極科研能力和認知水平,廣泛了解南極洲的性質、南極洲在地球係統中的作用以及全球變化對南極洲的影響。例如衛星遙感技術是監測南極變化的最重要手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聯合研製即將發射的NISAR雷達衛星,對南大洋和南極大陸的覆蓋具有很大優勢,將為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