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患進食障礙症:學霸暴食致休學,健身達人餓進ICU

患進食障礙症:學霸暴食致休學,健身達人餓進ICU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4-02-01 01:15: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小張的父母沒有料到,一向乖巧、對自己高標準、在國內頂級學府上學的女兒,怎麽會連自己的食欲都控製不住,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患病使得小張不得不選擇休學。

為了追求身材的完美,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經過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卻隻有100斤,不得不送到醫院的ICU病房。

身高1.71米的小雲,在經曆一年內從220多斤持續瘦到140多斤後,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減肥成功的愉悅,麵臨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中變得焦慮,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像是毒癮犯了”“暴食時腦子是無法思考的”,一位進食障礙症患者小王形容暴食中的自己,像一隻低賤的老鼠。

小張的父母沒有料到,一向乖巧、對自己高標準、在國內頂級學府上學的女兒,怎麽會連自己的食欲都控製不住,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患病使得小張不得不選擇休學。

為了追求身材的完美,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經過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卻隻有100斤,不得不送到醫院的ICU病房。

身高1.71米的小雲,在經曆一年內從220多斤持續瘦到140多斤後,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減肥成功的愉悅,麵臨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中變得焦慮,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像是毒癮犯了”“暴食時腦子是無法思考的”,一位進食障礙症患者小王形容暴食中的自己,像一隻低賤的老鼠。

進食障礙症患者多為年輕人,他們在處於壓力狀態或者極度的外貌焦慮的情況下,可能無法控製進食的狀態,患上進食障礙症,往往還可能因此引發抑鬱症等。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物質依賴二科醫療組長、主治醫師宋旭峰告訴記者,很多進食障礙症患者都未意識到這是精神類疾病,在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症狀後,才經過其他科室的醫生推薦到精神科就診。

因焦慮患進食障礙症

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隻有100斤

2022年10月,時年20歲的小張,被醫院診斷患有進食障礙症和處於抑鬱狀態。進食障礙症包括神經性厭食和神經性貪食,小張的情況則為神經性貪食症。

▲小張被醫院診斷處於抑鬱狀態和有進食障礙

根據一篇由12名精神科醫師和循證醫學專家共同發布的名為《中國神經性貪食診療專家共識》的文章介紹,神經性貪食症是以反複發作的暴食和防止體質增加的補償行為,以及對體形和體質量過度關注為主要特征的一類進食障礙,患者暴食的速度很快且難以自動停止,暴食後可能會采取催吐、報複性的運動、藥物排泄等補償性措施去減輕體重,此類患者會格外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滿自己的身材體型。

小張從2022年三四月份發現自己開始暴食,到十月份確診,小張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吃東西時隻會機械性往嘴裏塞食物,就算吃到肚子撐到很大很疼,還是無法停止。在暴食前,小張因為身材焦慮,曾采用網上熱傳的“碳循環”瘦身,一天一頓或者一天隻吃熱量很低的魔芋粉。小張身高1.68米,最胖的時候是青春期,當時體重140多斤,後來瘦了下來,她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瘦下來之後,會有更多人由衷地讚美她的外貌。

小張分析,自己最初進入暴食的狀態,是因為在大學學業上對自己有高要求,學業的壓力使得她進入暴食狀態。因為暴食變胖,又逐漸增加了她的外貌焦慮,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對食物已失去自控能力,那種無力感和挫敗感使得她的情緒低落。小張習慣性將進食作為解壓、改善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此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

身高1.7米出頭的大學生小雲,原本體重有220多斤,因為體重基數較大,通過控製飲食,她減重最多的一個月瘦了16斤,大多數月份能減重10斤左右。看著體重逐漸下降,那種快樂的感覺,讓小雲覺得“整個空氣裏都彌漫著香甜氣味”。

小雲在減到160斤左右時,為了讓自己瘦得更快一些,她開始運動,並不再食用米飯。當減到距離目標體重很近的時候,小雲卻暴食了。那段時間小雲的學業壓力較大,或許是控製食用碳水後的反彈,一向不愛吃麵包的小雲,在2023年10月“整個腦袋都被食物給控製了”。她一天要食用好多麵包、饅頭,最多的時候,3天吃了30多個饅頭。

▲小雲三天吃了34個饅頭

進食障礙症患者處於暴食階段時,很多患者有將食物扔進垃圾桶後再撿起來吃的行為。夜深人靜時,小雲的食欲來襲,無法出門買食物,就把白天為了控製進食,扔到垃圾桶的食物撿起來吃。吃了之後,巨大的罪惡感圍繞著小雲,隨後又去催吐。最頻繁的時候,小雲吃一次飯就催吐一次。

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曾經被確診患有進食障礙症。小郭從高中時就開始對營養學感興趣,大學選擇學習營養學,對食物的營養和熱量情況十分清楚。同時,小郭也追求極致的健美身材,他自認自己是追求完美和有些偏執的性格。

“當時我很崇尚健美的身材,每天空腹有氧兩三個小時,因為害怕自己攝入太多的食物,我會將一頓低卡的食物控製在四五個小時內吃完,這樣可以吃得很慢,去降低自己對食物的反應。”為了追求精瘦的體型,小郭嚴格控製自己的飲食和運動,但是在控製飲食的過程中,小郭其實已經出現偶發性暴食了,一次性吃了30多包奧利奧,即使他感覺到自己心跳加快,意識模糊,但是他也不會停止進食的行為。

▲小郭患進食障礙症期間的身材

為了追求極端地減肥,小郭的身體出現了反應,已經無法獨立生活,“坐在板凳上我已經沒有力氣再站起來,晚上睡覺躺下去就喘不上氣,隻能側臥睡覺,走個50米就要休息一會”。最極端的時候,身高一米八的小郭,體重隻有100斤。

在一個深夜,小郭感覺自己心髒非常難受,呼吸頻率異常,去醫院掛急診科。本以為隻是自己的偶然症狀,但是醫生馬上把他安排進了ICU做全身檢查,“當時我的心率隻有30多,醫生說我的心髒隨時會有停止的危險,甚至我的這個情況是符合安裝心髒起搏器的指征,但是我的心髒本身是沒有被檢查出問題的。”

小郭又到另一家醫院看病,醫生告訴他,他的這個症狀和神經有關。小郭告訴紅星新聞,“因為我不怎麽吃東西,食物是神經遞質的原材料,所以我的神經遞質就很難合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處於瘋狂暴食期的小張,一口氣能吃下兩大份家庭裝的披薩、一個八寸的奶油蛋糕還有零零碎碎的餅幹之類的零食。食用這些食物時,她會喝大量的液體方便催吐。進食失控,使得小張長期處於抑鬱狀態,她每天都會嚎啕大哭,什麽事情都無法做,甚至會進行割腕等自殘行為。

小張還有過服用大量的精神類藥物自殺的想法,她把很多膠囊都拆掉準備一起服用,但是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並不能致死,就沒吃。

小張本是北京一所國內知名高校的學生,在網上經常分享一些自己的學習心得,自從患病後,她就算看書也無法從書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也無法參加社團活動,擔心別人嫌她“油膩”,她隻能休學。小張在自媒體平台上的分享內容,也從學習知識轉為與暴食和抑鬱對抗的內容。

進食障礙往往伴隨抑鬱症

要在治療中學會愛自己

小張知道到自己生病後,也意識到自己將麵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一開始,小張不打算將自己的病情告知父母,但是看病需要用錢,父母還是知道了她的病情。起初父母以為小張的病情並不嚴重,在父母眼中,小張的成績好,各方麵能力都很強,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會抑鬱的孩子,讓小張少吃醫院開的精神類藥物。

▲小張患病後日常服用的藥物

這直接導致白天父親去上班時,小張一起床就進入暴食和催吐的循環中。夜裏,小張要麽失眠難以入睡,要麽半夜起來運動,看著鏡子裏自己肉抖來抖去,會覺得自己太胖了,看上去很惡心。實際上,身高1.68米的小張暴食後複胖,最胖的時候130多斤。

在最差的階段,小張準備好了遺書。小張的母親長期在香港生活,母親把小張接到香港。在香港的醫院,有兩位醫生一起治療小張,一名醫生給小張開日常治療的藥物,一名臨床醫生關注小張的日常生活狀況,與小張聊天,分析她所處狀態並給出建議。

對小張而言,一天進食量能像正常人一樣,就是成功的一天。小張的審美也改變了,一開始她追求極致的瘦,現在更加傾向健美的身材,會通過運動讓自己更健康。小張還學會了在心理上鼓勵和接納自己,如果一頓吃多了長胖了,她就安慰自己長肌肉了,如果體重下降了,就告訴自己體脂降了,以減輕自己的焦慮感。

如今,小張已休學一年,她還是會暴食,在接受治療的這段時間,病情已有明顯的好轉。小張說,或許她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正常飲食一周後可能會再次暴食一次,但就算暴食了她也學會接受自己這樣,不讓自己陷入沮喪中,多給自己一點耐心,就能慢慢恢複自控力。小張已準備下一個學期回學校上學。

小張在網上記錄自己的情況後,也遇到很多和她有相似情況的網友,還遇到和她在同一所學校有相同症狀的同學。小張認為,很多長輩都不會理解進食障礙,他們隻是覺得對方短時間內胖了或者瘦了,而進食障礙症往往又伴隨著抑鬱症。

“我希望大家可以關注身邊有這樣的人,讓得病的人知道這是正常的事情,而不應該當作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去回避它”。小張說。

▲小郭因進食障礙症住院

小郭為了恢複健康的狀態,開始進食碳水,體重在8個月內增長了60斤。因為有過進食障礙且康複的經曆,小郭平時也會通過自媒體去幫助一些處於暴食催吐症狀中的網友。小郭會告訴網友,“不要在意體重、身材的變化,你就按照自己身體的感覺,感覺身體需要食物就去吃,不想運動就不強迫自己去運動。”

在小郭看來,這些暴食又催吐的人,實際上就是接受不了體重的上漲,他們的專業知識不夠,又急於去擁有一個好身材,實際上這是不愛自己,是用極端的方式逼迫自己。

一位同時患有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的患者小王目前仍在治療中。小王認為,一開始認為自己暴食是因為家庭和學業的壓力。經過思考,他認為自己從小在一個逼迫性的環境中長大,小時候因為學習,父母會用體罰、用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脅等方式逼迫他,這使得小王養成對自己逼迫的習慣。雖然他被倒逼考上了研究生,但無法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他就會懲罰自己。

“其實就是不知道怎麽愛自己,隻想要從外界去尋求愛,沒有一個穩定的內核。”小王認為,有進食障礙的人其實都不知如何愛自己,尤其是暴食又催吐的人,愛的隻是瘦下來的自己,愛的是體重秤上的數字。

醫生說法:

屬於精神疾病,父母和朋友應多包容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是成都市的精神衛生中心,該醫院的醫生宋旭峰告訴紅星新聞,進食障礙是多病因的一種疾病。有些人可能性格本身的特質,遇到一些壓力性事件就會選擇暴食,這種行為不斷的強化,最後無法控製;也有人以瘦為美,追求極度的苗條;還有些是家庭對於孩子的需求過度管製,導致一些人在童年時期壓抑的欲望,在成年後釋放就控製不了……

進食障礙者往往都會存在無法控製進食的狀態,宋旭峰分析,因為進食時候會有一定愉快的感覺,如果有的人不斷去反複這樣的一個行為,再加之本身性格上的缺陷,行為不斷強化之後就會變成刻板的行為,最終難以自行控製。

宋旭峰提到,其所在醫院的門診主動來就診的進食障礙症患者較少,因為很多患者都意識不到這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是惡心、腹脹、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或者營養不良等情況,到醫院看病,在其他醫生的建議下,患者才來精神科就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醫師蔣澤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他診斷的進食障礙患者中,以青少年女性更多見,多有共病,譬如說同時患有抑鬱症、強迫症,甚至雙相障礙等。求助治療時間偏遲,很多患者都拖延了至少1年以上,與其他心理疾病相比,進食障礙對青少年的病理思維、行為和情緒影響更大,並會導致十分嚴重的短期和長期醫療並發症。

宋旭峰認為,如果孩子有此類症狀,父母應該去接納而不是批判,若采取一些強製性的方式阻止孩子進食,會適得其反。其次,大家都應該正確認識進食障礙症,不要病急亂投醫,去濫用減肥藥或者參加減肥訓練營,應該采取正規的治療手段。當下關於進食障礙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三種方式為主,大部分患者經過正規治療還是有效果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個時代謝幕!美國藥店巨頭宣布 關閉全美門店
中國留學生失蹤兩年後被找到 隻剩一根骨頭
川普對內塔尼亞胡爆粗:我不知道你為啥總他媽地…
華男離婚失控 捅死嶽母重傷小舅子後縱火 導火索是…
華人富豪遺產 家屬或分文不得 神秘遺囑離奇藏恐怖條款




24小時討論排行

“沒有中國 普京什麽都不是”烏情報:中向俄提供衛星圖…
BBC:美國如何一步步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落後
北京消費斷崖式下滑,人民日報喊話不要否定經濟形勢
哈瑪斯談判條件曝!要求釋放重刑犯,以色列全麵撤軍
珍古道爾辭世 臨終語出驚人:送川普習近平到太空…
馬斯克睡辦公室照曝光,睡在桌下,枕頭都沒有
白宮警告如談判無進展,將大規模裁減聯邦雇員
震驚!非法移民擔任學區總監 竟有近30年犯罪史
這場血腥戰爭,終於要打不下去了
川普劍指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高官壓力大想請病假
30天動員5萬海軍 應對台海危機 時間所剩不多
川普再派300國民兵進駐,國土安全部長:芝加哥已淪戰區
日漫Coser遭上千人批鬥 辱罵扯發吼“共產黨萬歲”
華人工程師拿到亞馬遜高薪後,卻決定離開美國…
聲援巴勒斯坦 歐洲數十萬民眾上街遊行
娃哈哈內鬥升級!傳宗馥莉等高管被帶走調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患進食障礙症:學霸暴食致休學,健身達人餓進ICU

紅星新聞 2024-02-01 01:15:31

小張的父母沒有料到,一向乖巧、對自己高標準、在國內頂級學府上學的女兒,怎麽會連自己的食欲都控製不住,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患病使得小張不得不選擇休學。

為了追求身材的完美,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經過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卻隻有100斤,不得不送到醫院的ICU病房。

身高1.71米的小雲,在經曆一年內從220多斤持續瘦到140多斤後,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減肥成功的愉悅,麵臨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中變得焦慮,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像是毒癮犯了”“暴食時腦子是無法思考的”,一位進食障礙症患者小王形容暴食中的自己,像一隻低賤的老鼠。

小張的父母沒有料到,一向乖巧、對自己高標準、在國內頂級學府上學的女兒,怎麽會連自己的食欲都控製不住,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患病使得小張不得不選擇休學。

為了追求身材的完美,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經過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卻隻有100斤,不得不送到醫院的ICU病房。

身高1.71米的小雲,在經曆一年內從220多斤持續瘦到140多斤後,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減肥成功的愉悅,麵臨考研還是找工作的選擇中變得焦慮,患上了進食障礙症。“像是毒癮犯了”“暴食時腦子是無法思考的”,一位進食障礙症患者小王形容暴食中的自己,像一隻低賤的老鼠。

進食障礙症患者多為年輕人,他們在處於壓力狀態或者極度的外貌焦慮的情況下,可能無法控製進食的狀態,患上進食障礙症,往往還可能因此引發抑鬱症等。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物質依賴二科醫療組長、主治醫師宋旭峰告訴記者,很多進食障礙症患者都未意識到這是精神類疾病,在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症狀後,才經過其他科室的醫生推薦到精神科就診。

因焦慮患進食障礙症

極端減肥身高1.8米體重隻有100斤

2022年10月,時年20歲的小張,被醫院診斷患有進食障礙症和處於抑鬱狀態。進食障礙症包括神經性厭食和神經性貪食,小張的情況則為神經性貪食症。

▲小張被醫院診斷處於抑鬱狀態和有進食障礙

根據一篇由12名精神科醫師和循證醫學專家共同發布的名為《中國神經性貪食診療專家共識》的文章介紹,神經性貪食症是以反複發作的暴食和防止體質增加的補償行為,以及對體形和體質量過度關注為主要特征的一類進食障礙,患者暴食的速度很快且難以自動停止,暴食後可能會采取催吐、報複性的運動、藥物排泄等補償性措施去減輕體重,此類患者會格外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滿自己的身材體型。

小張從2022年三四月份發現自己開始暴食,到十月份確診,小張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吃東西時隻會機械性往嘴裏塞食物,就算吃到肚子撐到很大很疼,還是無法停止。在暴食前,小張因為身材焦慮,曾采用網上熱傳的“碳循環”瘦身,一天一頓或者一天隻吃熱量很低的魔芋粉。小張身高1.68米,最胖的時候是青春期,當時體重140多斤,後來瘦了下來,她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瘦下來之後,會有更多人由衷地讚美她的外貌。

小張分析,自己最初進入暴食的狀態,是因為在大學學業上對自己有高要求,學業的壓力使得她進入暴食狀態。因為暴食變胖,又逐漸增加了她的外貌焦慮,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對食物已失去自控能力,那種無力感和挫敗感使得她的情緒低落。小張習慣性將進食作為解壓、改善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此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

身高1.7米出頭的大學生小雲,原本體重有220多斤,因為體重基數較大,通過控製飲食,她減重最多的一個月瘦了16斤,大多數月份能減重10斤左右。看著體重逐漸下降,那種快樂的感覺,讓小雲覺得“整個空氣裏都彌漫著香甜氣味”。

小雲在減到160斤左右時,為了讓自己瘦得更快一些,她開始運動,並不再食用米飯。當減到距離目標體重很近的時候,小雲卻暴食了。那段時間小雲的學業壓力較大,或許是控製食用碳水後的反彈,一向不愛吃麵包的小雲,在2023年10月“整個腦袋都被食物給控製了”。她一天要食用好多麵包、饅頭,最多的時候,3天吃了30多個饅頭。

▲小雲三天吃了34個饅頭

進食障礙症患者處於暴食階段時,很多患者有將食物扔進垃圾桶後再撿起來吃的行為。夜深人靜時,小雲的食欲來襲,無法出門買食物,就把白天為了控製進食,扔到垃圾桶的食物撿起來吃。吃了之後,巨大的罪惡感圍繞著小雲,隨後又去催吐。最頻繁的時候,小雲吃一次飯就催吐一次。

25歲的醫學研究生小郭曾經被確診患有進食障礙症。小郭從高中時就開始對營養學感興趣,大學選擇學習營養學,對食物的營養和熱量情況十分清楚。同時,小郭也追求極致的健美身材,他自認自己是追求完美和有些偏執的性格。

“當時我很崇尚健美的身材,每天空腹有氧兩三個小時,因為害怕自己攝入太多的食物,我會將一頓低卡的食物控製在四五個小時內吃完,這樣可以吃得很慢,去降低自己對食物的反應。”為了追求精瘦的體型,小郭嚴格控製自己的飲食和運動,但是在控製飲食的過程中,小郭其實已經出現偶發性暴食了,一次性吃了30多包奧利奧,即使他感覺到自己心跳加快,意識模糊,但是他也不會停止進食的行為。

▲小郭患進食障礙症期間的身材

為了追求極端地減肥,小郭的身體出現了反應,已經無法獨立生活,“坐在板凳上我已經沒有力氣再站起來,晚上睡覺躺下去就喘不上氣,隻能側臥睡覺,走個50米就要休息一會”。最極端的時候,身高一米八的小郭,體重隻有100斤。

在一個深夜,小郭感覺自己心髒非常難受,呼吸頻率異常,去醫院掛急診科。本以為隻是自己的偶然症狀,但是醫生馬上把他安排進了ICU做全身檢查,“當時我的心率隻有30多,醫生說我的心髒隨時會有停止的危險,甚至我的這個情況是符合安裝心髒起搏器的指征,但是我的心髒本身是沒有被檢查出問題的。”

小郭又到另一家醫院看病,醫生告訴他,他的這個症狀和神經有關。小郭告訴紅星新聞,“因為我不怎麽吃東西,食物是神經遞質的原材料,所以我的神經遞質就很難合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處於瘋狂暴食期的小張,一口氣能吃下兩大份家庭裝的披薩、一個八寸的奶油蛋糕還有零零碎碎的餅幹之類的零食。食用這些食物時,她會喝大量的液體方便催吐。進食失控,使得小張長期處於抑鬱狀態,她每天都會嚎啕大哭,什麽事情都無法做,甚至會進行割腕等自殘行為。

小張還有過服用大量的精神類藥物自殺的想法,她把很多膠囊都拆掉準備一起服用,但是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並不能致死,就沒吃。

小張本是北京一所國內知名高校的學生,在網上經常分享一些自己的學習心得,自從患病後,她就算看書也無法從書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也無法參加社團活動,擔心別人嫌她“油膩”,她隻能休學。小張在自媒體平台上的分享內容,也從學習知識轉為與暴食和抑鬱對抗的內容。

進食障礙往往伴隨抑鬱症

要在治療中學會愛自己

小張知道到自己生病後,也意識到自己將麵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一開始,小張不打算將自己的病情告知父母,但是看病需要用錢,父母還是知道了她的病情。起初父母以為小張的病情並不嚴重,在父母眼中,小張的成績好,各方麵能力都很強,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會抑鬱的孩子,讓小張少吃醫院開的精神類藥物。

▲小張患病後日常服用的藥物

這直接導致白天父親去上班時,小張一起床就進入暴食和催吐的循環中。夜裏,小張要麽失眠難以入睡,要麽半夜起來運動,看著鏡子裏自己肉抖來抖去,會覺得自己太胖了,看上去很惡心。實際上,身高1.68米的小張暴食後複胖,最胖的時候130多斤。

在最差的階段,小張準備好了遺書。小張的母親長期在香港生活,母親把小張接到香港。在香港的醫院,有兩位醫生一起治療小張,一名醫生給小張開日常治療的藥物,一名臨床醫生關注小張的日常生活狀況,與小張聊天,分析她所處狀態並給出建議。

對小張而言,一天進食量能像正常人一樣,就是成功的一天。小張的審美也改變了,一開始她追求極致的瘦,現在更加傾向健美的身材,會通過運動讓自己更健康。小張還學會了在心理上鼓勵和接納自己,如果一頓吃多了長胖了,她就安慰自己長肌肉了,如果體重下降了,就告訴自己體脂降了,以減輕自己的焦慮感。

如今,小張已休學一年,她還是會暴食,在接受治療的這段時間,病情已有明顯的好轉。小張說,或許她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正常飲食一周後可能會再次暴食一次,但就算暴食了她也學會接受自己這樣,不讓自己陷入沮喪中,多給自己一點耐心,就能慢慢恢複自控力。小張已準備下一個學期回學校上學。

小張在網上記錄自己的情況後,也遇到很多和她有相似情況的網友,還遇到和她在同一所學校有相同症狀的同學。小張認為,很多長輩都不會理解進食障礙,他們隻是覺得對方短時間內胖了或者瘦了,而進食障礙症往往又伴隨著抑鬱症。

“我希望大家可以關注身邊有這樣的人,讓得病的人知道這是正常的事情,而不應該當作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去回避它”。小張說。

▲小郭因進食障礙症住院

小郭為了恢複健康的狀態,開始進食碳水,體重在8個月內增長了60斤。因為有過進食障礙且康複的經曆,小郭平時也會通過自媒體去幫助一些處於暴食催吐症狀中的網友。小郭會告訴網友,“不要在意體重、身材的變化,你就按照自己身體的感覺,感覺身體需要食物就去吃,不想運動就不強迫自己去運動。”

在小郭看來,這些暴食又催吐的人,實際上就是接受不了體重的上漲,他們的專業知識不夠,又急於去擁有一個好身材,實際上這是不愛自己,是用極端的方式逼迫自己。

一位同時患有進食障礙症和抑鬱症的患者小王目前仍在治療中。小王認為,一開始認為自己暴食是因為家庭和學業的壓力。經過思考,他認為自己從小在一個逼迫性的環境中長大,小時候因為學習,父母會用體罰、用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脅等方式逼迫他,這使得小王養成對自己逼迫的習慣。雖然他被倒逼考上了研究生,但無法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他就會懲罰自己。

“其實就是不知道怎麽愛自己,隻想要從外界去尋求愛,沒有一個穩定的內核。”小王認為,有進食障礙的人其實都不知如何愛自己,尤其是暴食又催吐的人,愛的隻是瘦下來的自己,愛的是體重秤上的數字。

醫生說法:

屬於精神疾病,父母和朋友應多包容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是成都市的精神衛生中心,該醫院的醫生宋旭峰告訴紅星新聞,進食障礙是多病因的一種疾病。有些人可能性格本身的特質,遇到一些壓力性事件就會選擇暴食,這種行為不斷的強化,最後無法控製;也有人以瘦為美,追求極度的苗條;還有些是家庭對於孩子的需求過度管製,導致一些人在童年時期壓抑的欲望,在成年後釋放就控製不了……

進食障礙者往往都會存在無法控製進食的狀態,宋旭峰分析,因為進食時候會有一定愉快的感覺,如果有的人不斷去反複這樣的一個行為,再加之本身性格上的缺陷,行為不斷強化之後就會變成刻板的行為,最終難以自行控製。

宋旭峰提到,其所在醫院的門診主動來就診的進食障礙症患者較少,因為很多患者都意識不到這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是惡心、腹脹、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或者營養不良等情況,到醫院看病,在其他醫生的建議下,患者才來精神科就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醫師蔣澤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他診斷的進食障礙患者中,以青少年女性更多見,多有共病,譬如說同時患有抑鬱症、強迫症,甚至雙相障礙等。求助治療時間偏遲,很多患者都拖延了至少1年以上,與其他心理疾病相比,進食障礙對青少年的病理思維、行為和情緒影響更大,並會導致十分嚴重的短期和長期醫療並發症。

宋旭峰認為,如果孩子有此類症狀,父母應該去接納而不是批判,若采取一些強製性的方式阻止孩子進食,會適得其反。其次,大家都應該正確認識進食障礙症,不要病急亂投醫,去濫用減肥藥或者參加減肥訓練營,應該采取正規的治療手段。當下關於進食障礙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三種方式為主,大部分患者經過正規治療還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