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家照顧孫輩,讓兒媳邊界感盡失:我是外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即使做了萬全的準備,當成為一個孩子的媽媽後,舒小舒感覺自己被困住了。

從懷孕早期,舒小舒便開始關注孕產知識,給老公灌輸懷孕、育兒理念,希望家人盡可能理解她。作為孩子的父親,老公表現不錯,雙方老人也積極參與育兒,可以說,家人給了她很強的支持。可即便如此,有些問題隻能由她獨自麵對,身體上的痛苦、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獨立意誌的妥協......

而當她想要尋求幫助時,她發現0-3歲孩子的媽媽,這個群體的聲音被忽略了。在新生兒家庭中,家庭的聚光燈都在孩子身上,而媽媽則藏在影子當中。“沒有太多人站在這個群體的角度來表達困境。媽媽是一個夾縫中的群體。”無論是被自我意識捆綁希望給孩子更好養育環境的女性,還是受困於社會倫理道德要做個好媽媽的女性,都缺乏渠道表達,就更別談理解了。

舒小舒在成為自由撰稿人之前,長期從事媒體工作,曾經學習心理學的她,很願意傾聽他人的故事。於是她發起了“看見媽媽計劃”,通過她擅長的文字讓更多媽媽的聲音被聽見。

到目前,她采訪了二十多位0-3歲孩子的母親,在交流的過程中,她和媽媽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媽媽好,孩子才可能好。” 在她眼中,越來越多人看到了0-3歲孩子養育的重要性,但絕大多數人隻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很少有人意識到,隻有媽媽這個群體先把自己管理好了,才有可能把孩子帶好。“帶好孩子的重點是要把關注放回自己身上。”

如何讓0-3歲媽媽這個群體被看見,我們來聽聽她的講述。

成為媽媽,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

有一種被廣為流傳的共鳴——很幸福,但不快樂。

成為媽媽之後,我始終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即使伴隨濃烈的幸福感。於是我打算采訪100位0-3歲孩子的媽媽,在成為媽媽、麵臨人生巨變的階段,經曆了哪些困境,以及是如何度過這些困境的。

為什麽是0-3歲孩子的媽媽?

因為,當媽媽前3年,還在摸索這個新角色,身體需要恢複,技能需要學習,關係需要理順,秩序需要重建,當女人成為媽媽,突如其來的人生巨變,對一些人來說,稱之為人生低穀,甚至人生至暗,都不為過。

而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0-3歲孩子的養育,無形之中,好的養育需求,自然而然落在和孩子天然最親近的媽媽身上,不管是主動追求還是被動要求,媽媽們都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能升級,壓力更大了。

我把這個有意思的嚐試取名為“看見媽媽計劃”,我想知道,麵對“很幸福,但不快樂”的頭3年,媽媽們經曆了哪些拉扯,如何適應這全新角色。希望通過媽媽們的故事,讓大家看見這個群體,理解這個群體,支持這個群體。

毫無疑問,作為媽媽,養育孩子是最重要的課題。但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不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孩子的主要養育人,通常都不是媽媽本人,排在前麵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城市孩子再加上保姆,農村孩子的照養人,有時甚至是太爺爺和太奶奶。

媽媽天生愛孩子,在0-3歲這個重要的階段,為何不能很好地給予陪伴?



Evelyn是我認識的一位“工作狂”媽媽,作為汽車行業高管,兩次懷孕期間,她都跨國出差,產假沒休完,又爭取到歐洲的出差機會,離家一個多月。孩子出生之後,她的工作地換了幾個城市,從常住的北京,到天津、合肥,一次比一次離家遠。

這樣的工作節奏,讓她隻能在節假日陪孩子,或者向老板多爭取異地辦公機會。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她又找到了新的陪伴法,讓公婆在寒暑假帶孩子去她工作的城市“旅居”一段時間。

我問她,為什麽在麵臨選擇的時候,似乎總是站在工作一邊?

她說自己原本沒有太強的工作欲望,隻是在麵對機會的時候,希望能做不遺憾的選擇,抓住機會之後,又想把每一步認真做好。

對於大城市裏的高知或高收入媽媽群體,工作太忙是普遍困境。當媽媽這件事情,如果不是下決心剔除的人生選項,足以讓很多年輕女性焦慮,生孩子幾乎是抽時間完成的事情。

因為以往一段不良孕育史,當第二次懷孕的時候,小侯聽從家裏的建議,辭職在家安心待產。舉家搬離北京,換到節奏稍慢的杭州,遠離原本的工作圈,她依然閑不下來。

為了最快融入當地圈子,她考了浙江大學MBA,讓這一年暫停的日子不至於荒廢,為產後複出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大著肚子去考試,去上課,這樣的忙碌讓她感到充實。

原本計劃孩子1歲再重新工作,但整天在家麵對孩子,讓她變得敏感且自我懷疑。老公外派異國,對於老公工作忙時偶爾的“怠慢”,她都理解為是嫌棄自己沒有工作。

“為什麽我隻能在家喂孩子?我原來不是這樣的,我是不是沒有價值了?”

在孩子5個月的時候,小侯重新找了一份工作,開啟了白天工作、晚上獨自陪娃、周末上課的生活。相比早期帶娃的全職模式,她覺得,這樣的hard模式反而更踏實。

在城市裏,“媽媽是超人係列”每天都在上演,她們並非忽視孩子,相反,對孩子的早期養育有一定認知,“陪孩子很重要。”但生活於激流,個人發展始終是放不下的“緊箍”。

Vivian在大廠工作,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處女座的她,從懷孕到生產到育兒,什麽事情都習慣親力親為,甚至在進產房之前,還寫下詳細的tips交給老公照辦。

孩子出生之後,老公正值創業階段,一個月20來天不在身邊,Vivian遵從育兒專家的建議,時常自己帶著孩子去早教、遊泳,參加養娃搭子組織的遛娃局,讓孩子有從小的玩伴,接受多種環境刺激。她還提醒自己始終保持清醒,按照孩子本身的性格和成長規律來養育。

陪孩子的時間始終是擠出來的,更多時候她隻能在深夜回家,無奈地發一條寶寶熟睡的朋友圈照片,“又是沒見到媽媽的一天。”

大城市裏,越來越多“超人媽媽”誕生。她們曾經是一群“獨立女性”,認為隻有抓住越來越多東西,對自己有足夠把控力,才感到安全。麵對孩子的到來,她們也依然遵循這樣思路。畢竟,物質條件對孩子是基礎保障,而且她們相信,有努力追求夢想的媽媽,孩子也不會差。


80、90年代出生的人,成為了當下自我意識覺醒的父母。其中部分人小時候缺乏物質養育,更缺乏精神養育,是“被順便帶大”的一群人,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家熱衷於討論“跟原生家庭和解”。

這樣一群人長大,對於“做媽媽”很謹慎,擔心自己被忽略的養育空缺,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子女花漫長的時間與家庭和解這種事情,不可以再發生。於是幾乎做好萬全的準備,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時期,讓自己成為一位想象中合格的母親。

範範的經曆讓我感慨,生孩子有多不容易。

確診多囊卵巢綜合症,她知道自己懷孕的困難比別人大,所以從備孕開始就暫停工作,專心去醫院打促排針,在醫生告知的排卵日子,上演電視劇裏的“任務式”同房,一年時間依然沒有懷上,果斷轉戰試管。

試管成功,保胎又是一項艱巨任務,打黃體酮針、塞黃體酮藥,還吃了4個多月中藥。一個連抽血都害怕的人,孕期往自己肚皮上打了一百多針肝素;孕中期被確診妊娠期糖尿病,開始吃比減肥還苛刻的健康餐,買了血糖儀天天在家紮手指測血糖。

“還蠻遭罪的。”範範說,全世界仿佛隻剩下這一件事情。

如果生孩子需要暫停一切來專門做,養孩子更是仿佛掉進生活的黑洞。

身為大學老師,小靜一度是最堅實的科學育兒推崇者,懷孕期間就不斷學習喂養知識,準備的嬰兒用品堆滿屋子,寶寶出生兩年都沒用完。

出生在酷暑,寶寶得了濕疹。育兒攻略告訴她,新生兒不能使用激素,能買到的藥膏裏,基本都有激素成分,哪怕含量微弱。做了一番功課之後,她談激素色變,堅持不給寶寶擦藥,隻用擦洗、保濕等基本方法,試圖緩解濕疹症狀。

1月齡的寶寶,隻有成天呆在16度的空調房,才能讓濕疹稍微可控,偶爾早晚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回來便變本加厲。作為媽媽,小靜要不斷給孩子擦藥,頻繁檢查,即使自己的身體需要恢複,也經曆了一段徹夜無眠的日子。

如今回想,她滿是自責,“寶寶其實非常可憐。”臉上、脖子上都是濕疹,癢得難受,小臉也被自己抓破了,吃了大虧,遭了大罪。”最後的結果是,使用更多的激素,才控製住已經泛濫的濕疹。

睡眠也是讓小靜崩潰的環節。她看了很多書,做了很多攻略,想讓孩子自主入睡,偏偏這個高需求寶寶,費勁哄著,放下就醒。

小靜始終記得那個崩潰的晚上。

那天哄睡特別費勁,搖著睡不了,走樓梯也睡不了,最後用蘿卜蹲的方法,寶寶終於有了睡意,“她當時快20斤,一直抱著深蹲,十分鍾、二十分鍾,對體力是非常大的考驗。”好不容易把寶寶蹲睡,家裏門開了,寶寶醒了,她和寶寶一起崩潰大哭。

在所有的育兒知識裏,抱睡、奶睡都是大忌,回到現實,小靜決定跟自己和解,第一步妥協就是抱睡——睡著了也一直抱著,相比所謂的科學,她隻想讓寶寶多睡一會兒。

“睡不好影響發育,寶寶情緒也不好,我的情緒也不好,大家陷入惡性循環。”

很長一段時間裏,小靜都處於沒有自我的狀態,下班往家趕,假期陪娃玩。對於二胎的計劃,誰問跟誰急。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她終於重新有了自己的時間,她在考慮給自己報個興趣班。



小小是我采訪的媽媽中,比較“得心應手”的一位。得益於強大的自我意識,孩子的到來並沒有打亂她的節奏。

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說,做了媽媽也要始終把自己放在首位,隻有媽媽好了,孩子才能好。當媽媽以來,她每周留一天時間給自己,去逛街,去看電影,去咖啡館消磨時間,就是需要一種“你完全是你自己”的感覺,以此給自己充電。再回到孩子身邊,她便能調動起最大的包容和耐心。

成為媽媽的小小,很罕見地沒有經曆慌亂,而是把生活打理井井有條,這背後還有很多優先前提。

她和老公是中學同學,兩人外出求學又一起回到家鄉,與雙方父母在同一個城市,又保持一定距離。孩子出生之後,全家7個大人帶1個男孩——她和老公,她爸媽、公婆,還有作為保姆的姑姑。姑姑負責工作日白天陪孩子玩,她和老公下班回來帶孩子睡覺,工作日裏,公婆和父母輪流給孩子做飯,周末三家人輪流照看、陪玩。

強大的家庭支持係統,讓小小與家庭生活和帶娃的瑣碎保持一定距離,留有時間讓自己恢複心力。如今孩子三歲半,不可思議的是她從沒打罵過孩子,甚至從沒對孩子發過火。

這樣的育兒模式,不太可複製。是幸運,而非常態,小小故事收到很多網友感慨:

“小小真好命,如果一天隻需要帶兩小時孩子,一周隻需要全天帶一次孩子,還有老公幫忙做飯跟孩子玩,我會開心到懷疑人生。”

“我們家的情況是我上著班,跟一個保姆帶一個兩歲、一個0歲的孩子,老人幾乎不管,爸爸非常非常忙,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快三年了。沒有好的家庭支持係統,也沒辦法談分工,自己身心俱疲。”

實際上,這才是大多數家庭的普遍情況。家庭支持不足,讓很多媽媽陷入困境。即便孩子爸爸“覺悟”足夠高,有充分的陪伴和分擔意願,也依然有很多不可代勞的時刻,孩子0-3歲期間,媽媽的角色無法替代。

盡管小小對此有足夠認知,理解生理結構決定男女在帶孩子過程中無法達到完全的公平,也依然會在自己困於喂奶和忌口,而老公照養吃喝,生活幾乎沒有變化的時候,產生強烈的不平衡感。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如小小所言,多人帶孩子背後,潛藏著多種衝突。她維持著這個育兒模式的和諧運轉,在事先達成的“所有育兒觀念,以媽媽為主”的前提規則下,她得在家庭關係裏投入非常多精力。

“我直接帶孩子的時間,和很多媽媽比確實算少的,但家裏帶孩子係統的維持者和理念的輸出者主要是我,要讓這麽多人好好地帶孩子,時間、觀念、習慣,都需要協調,很費心力。”

在“看見媽媽計劃”後台,留言最多的是羨慕家庭中有願意配合育兒的父母。一位網友的情況,可能代表了更普遍的家庭現狀。

“在生孩子之前,父母對帶孩子這件事情表現了極大的熱情,讓我覺得我或許可以得到許多的支持。然而,他們隻是對‘有孫子’這件事有興趣。”網友說,等孩子真正到來,父母的態度變成——我帶不好娃,我不自由,我不舒服。

老人帶孩子是情分,不是義務。但這種不被父母支持,還得承受他們“我做什麽都是為了你”的說辭,網友說,“太痛苦了。”



老人支持,是幸事。對年輕人而言,孩子到來,老人同住,兩口之家變多口之家,也麵臨一些未曾經曆的挑戰。

青青的孩子出生以來,一直是婆婆住家幫忙,但她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婆婆似乎一直在跟自己爭女主人的地位。

婆婆做生意,掌握家庭經濟大權。青青和老公結婚以來,車房都是婆婆買的,裝修也是婆婆一手操辦,她和老公“沒買過一樣東西”。這本是幸福的經曆,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青青在婆婆麵前缺乏自信。婆婆隨時出入家門,她和老公始終生活在婆婆眼皮底下,青青有困擾,卻沒底氣提出異議。

不住在一起,矛盾尚且不稠密。孩子出生以來,婆婆搬來和小夫妻同住,“他們是一家人,我是外人”的不適感讓青青時常無語。

坐月子期間,婆婆自由出入她的臥室,提醒給寶寶戴帽子、穿襪子,晚上10點多還在房裏陪孩子,這讓青青覺得邊界感盡失。而婆婆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寶寶買衣服、玩具,這樣青青產生了一種越界的“被代勞”感。

所以盡管過著有房有車的無憂生活,青青最大的願望,便是攢錢買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一點“小家”的空間。

如果說婆媳天然隔層紗,那麽親媽帶孩子,就沒有矛盾了嗎?

兒子出生以來,和老公感情極好的小爽,甚至好幾次認真考慮了離婚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媽媽對自己和老公生活的不滿,導致兩代人在一起摩擦頻繁。媽媽和老公互不相讓,作為“中間人”,小爽筋疲力竭。

她和老公一起去看了心理醫生,又分別做了心理谘詢。嚐試各種辦法之後,她想明白了,那些在產後一年內沒解決的問題,基本就解決不了,隻能交給時間。

她找到的辦法是把自己從兩個家庭的“中間人”身份裏解救出來。上班之餘,她做了一個賬號,把所有空閑時間用來拍攝視頻、剪視頻。不到半年,賬號漲粉過萬,增加成就感和收入之餘,由於自己遠離了家庭漩渦,家裏的關係反而和諧了。

有研究統計,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夫妻有著極大的離婚風險,很多家庭的解體發生在這個階段。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針對生孩子頭幾年的家庭,社會學家E.E. Lemasters做過一項婚姻狀況調查。他發現孩子出生會導致婚姻滿意度大幅下降,尤其那些生育頭胎不久的夫妻,超過83%都經曆了中度甚至重度婚姻危機。孩子5歲之後,這個比例才會下降。

某種程度上,養育環境是0-3歲階段最重要的保障。很多人把環境單一地理解為家庭的硬件設施,沒有摔倒、磕碰風險,便以為是安全的照養環境。實際上,除了物理環境,家庭氛圍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在產後初期,兩代人、三個家庭的近距離融合,因為生活習慣或者育兒理念而產生的摩擦,導致很多家庭麵臨秩序重建。如果處理家庭關係牽扯父母太多精力,很難想象他們能給孩子營造出很好的成長環境。



在成為媽媽的第二年,徐揚告別工作7年的商業公司,投身一項為農村0-3歲孩子提供養育服務的公益項目。彼時,她剛剛經曆成為媽媽之後的角色轉變和情緒崩潰,那是“即使提前看了80本育兒書、關注100個育兒博主,落到實處也依然手忙腳亂”的兩年。她被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養育未來”項目中“0-3歲”的關鍵詞吸引而來,試圖尋找作為媽媽的出路和共鳴。

直到在這裏接觸更係統的養育知識,她才意識到,盡管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自己以及身邊媽媽們,對育兒知識也隻是零散接觸,一知半解。

研究表明,兒童早期養育主要涉及5大領域:健康、營養、安全與保障、回應性照顧以及早期學習。徐揚觀察,身邊哪怕做得不錯的媽媽,通常也隻做到了3-4個領域。在農村,這個比例更小。

一個城市媽媽走進農村,所見所感,令她震撼。

她給出一個農村媽媽的典型畫像:通常是輟學之後外出務工,認識老鄉或者工友,有了孩子,回家鄉待產;通常生活在婆婆家,老公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繼續在外務工,以保持家庭收入和生孩子的開銷。

在農村低收入家庭,寶媽是一個生活在夾層的群體,在家裏,她們更主要的身份是媳婦。在農村的認知環境下,生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了,能生,就生。”不會有人為了生孩子做一些特別準備,更不會享受特別待遇,相反,除了待產、生孩子、養孩子,作為媳婦,還要承擔一些農活,或者給做活兒的公婆準備飯菜。

所以生完孩子,寶媽們更願意把孩子留在家裏,去城裏跟老公匯合。一來讓自己有掙錢能力,遠離婆媳、農活和帶孩子的拉扯,二來也能保持夫妻感情,“看著點老公。”

寶媽離家遠了,想見孩子,隻能通過手機視頻。徐揚說,在貧困封閉的農村,交流遠不如我們想象中便捷。老人做農活,不一定把手機帶在身邊,很多時候會錯過孩子媽媽的電話。山區沒有無線網絡覆蓋,視頻需要耗費手機流量,心疼電話費,老人不會隨時開著流量,視頻電話根本無法接通。村裏老人睡得早,城鄉作息時差,也讓聯係受到很大限製。

在徐揚看來,在農村低收入家庭,對於0-3歲孩子的養育觀念,依然隻停留在吃飽、穿暖、不生病的階段。對於孩子的早期發展,基本沒有形成概念,覺得那是上學之後的事情。

如果媽媽自己帶孩子,情況稍好。去大城市務過工的年輕媽媽,有獲取信息的渠道,比如快手、抖音、小紅書。通常的情況是,刷到一個粉絲量還不錯的育兒博主,產生一定的信任,在她們推薦的育兒方法下,點開視頻鏈接買一些卡片、玩具,陪著孩子簡單認一認,玩一玩。

這便是她們理解的早教,沒有整合能力,沒有係統知識。如果老人作為第一照養人,孩子的早期養育則更加貧瘠。

“養育未來”項目希望把早期養育理念帶進鄉村,通過在當地村鎮建設養育中心,招聘和培養當地人作為養育師,結合入戶家訪、家庭小組活動的形式,提供0-3歲孩子的養育知識,讓農村孩子照養人也能意識到0-3歲的發育重要性,並根據月齡變化,接受相應的早期發展方式。

總有些地區項目效果不盡人意——即便受過培訓的養育師上門教孩子,老人也並不歡迎。在基金會工作3年之後,徐揚希望更深入一線,了解背後的原因。2022年,她前往貴州山區進行長期實地調研。在這裏,她看到更多現實的農村圖景,“奶奶帶著孫子,但她有幾畝地要種,有牲口要喂,怎麽辦呢?孩子小一點,就用繩子拴著係在床邊,孩子爬來爬去也不危險,大一點就把電視開一整天,讓孩子看電視玩。”

徐揚明白了,即使有人把養育觀念帶到農村,現實的生存困境也讓養育孩子的優先排序,始終無法靠前。

做了5年全職媽媽之後,楊瓊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在社區“幸福童年”項目做運營,離家近,事情不複雜,主要工作是接待每天來玩的孩子和家長——是她熟悉的人群。

這是杭州市餘杭區良渚文化村社區公益基金會打造的嬰幼兒養育場所,結合基金會、社區、業主委員會、誌願者,為村裏0-3歲孩子提供玩具、繪本,還有不定期舉辦的親子活動、健康講座、家長課堂,做一場關於“聚全村之力養好每個娃”的探索和嚐試。

養育環境是0-3歲階段最重要的保障,研究表明,照養人給嬰幼兒營造良好的養育環境,有利於嬰幼兒早期認知、語言、社會情感和運動能力發展。養育環境並特指非物理環境,照養人行為是良好養育環境的重要指標。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調查養育環境開發的“家庭養育環境調查(Family Care Indicators)”中,通過了六個問題來衡量照養人養育行為,以判定是否提供了養育的軟性環境: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和寶寶一起讀書或者看繪本書?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給寶寶講故事?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給寶寶唱兒歌?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帶寶寶在戶外玩遊戲?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跟寶寶用玩具玩遊戲?

您過去三天有沒有花時間和寶寶一起給東西命名、數數或畫畫?



“幸福童年”項目,圖源:舒小舒

“幸福童年”項目,希望提供一個場所,提升照養人對孩子的陪伴質量。開放以來,“幸福童年”很受歡迎,畢竟這是一個有空調、有地墊、幹淨、好玩的地方,還有工作人員和誌願者看著孩子,“環境舒適,足夠安全。”楊瓊發現,過於信賴這裏的環境,一些家長把孩子帶來,就在一旁看手機。她便善意提醒家長陪玩,也通過一些家長課堂,普及孩子需要陪伴。久而久之,來這裏的家長,大多數時間都能跟寶寶一起玩玩具、讀繪本、做遊戲。

在提供玩具、繪本之餘,基金會的專家顧問,會為特定階段的寶寶設計親子小遊戲,增加家長和孩子的良性互動,還會搜集家長們關心的問題——通常是輔食喂養、疾病預防這些實用護理知識,組織專家講座和家長課堂,解決家長疑問。

幾個月之後,楊瓊發現,很多家長越來越把這裏當作孩子免費“早教”的地方。實際上,早期發展並非早教,兒童早期發展涉及的“健康、營養、安全與保障、回應性照顧以及早期學習”五大方麵,教育和學習隻占很小比例,更多是照養人通過語言刺激孩子大腦,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和安全感,讓孩子本身的潛力發揮出來。也就是說,相比金錢等物質條件,家長更需要投入的是陪伴。

幾年前,即使有公婆幫忙帶孩子,楊瓊依然辭職做全職媽媽,因為她知道媽媽對於孩子早期發展的重要。但在“幸福童年”接觸的100來組家庭中,隻有十分之一是媽媽帶孩子來的,老人或保姆是更常見的搭配,“工作太忙”依然是主要原因,而少數帶孩子的媽媽,多數也是迫於無奈——家裏老人沒退休,婆媳相處不好,隻能自己辭職陪孩子。

楊瓊觀察,很多小朋友剛來的時候,都隻喜歡自己躲在角落玩,“膽子很小,互動很少。”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孩子們會互相一起玩了,離開的時候,還會主動跟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再見,在社交方麵有很明顯改變。

有研究指出,從國際上看,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都采取了綜合性的兒童早期發展措施,古巴、墨西哥等國家,都開展了以社區為中心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研究者建議,“重點引導加強社區在兒童早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應成為我國兒童早期發展工作體係的重要部分。

國內的類似推進也在進行。2018年,心和公益基金會啟動了“心和0-3歲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致力於幫助農村及城市低收入社區的兒童獲得優質、低價的家庭養育支持。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心和還進行社會傳播和政策倡導,引發社會各界同心協力,關注早期養育不當帶來的嬰幼兒發展滯後風險。

“心和0-3歲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及“幸福童年”的探索,或許可以為“以社區為中心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增加一些有效嚐試。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0-3歲的早期發展,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根據《柳葉刀》(The Lancet)發展中國家兒童發展係列報告中,關於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研究成果的綜述,個體生命最初1000天——女性懷孕的胎兒期到寶寶出生之後的2歲——經曆了大腦快速發育,突觸修剪和髓鞘形成等過程,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0-3歲階段集中了大腦功能發育的多數最佳發展期(Horton, 2008; Currie&Almond, 2011)。

大腦發育的敏感期集中在0-3歲,因此被稱為“機會之窗”。2-3歲嬰幼兒大腦突觸數量是新生兒的20倍,3歲幼兒的神經細胞突觸連接是成人的2倍,寶寶的大腦在生命最初3年比其他任何時間都更活躍,提供相應的環境刺激對促進兒童相關能力的成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用一台電腦做比喻,3歲以前人的CPU、內存、顯示器等85%的硬件都確定了,3歲以後基本是在安裝操作係統,隻能優化軟件、修複補丁,往硬盤裏裝東西。很明顯,如果隻有8G的硬盤,無法運行複雜的大型程序。

更為關鍵的是,錯過0-3歲大腦黃金發育期,造成的發育差別到後期是無法彌補的。研究表明,0-3歲時期進行恰當早期發展訓練的嬰幼兒,能促進形成並保留更多的神經回路,為以後的學習、應對挑戰、社會交往和情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越來越通暢的社會科普,讓更多人意識到0-3歲孩子養育的重要性,無形之中,這個任務天然落在媽媽身上,似乎照看孩子自然而然是媽媽的責任。

在我采訪的20多位媽媽裏,有人在大城市北京、上海,有人在新一線城市杭州,也有人在寧夏、湖北等中西部地區,徐揚的視角,很好地補充了農村媽媽的圖景,正如她的觀察,農村和城市媽媽,總體來說麵臨的困境是類似的——缺乏充分的認知,缺乏足夠的支持,哪怕造成的原因不同。

一部分媽媽覺醒,通過自我成長的方式,試圖給孩子提供良好的養育方式以及成長的榜樣,她們越來越卷,給孩子鋪設了一個寬裕、但不鬆弛的成長環境。

一部分媽媽後知後覺,尚且沒有意識到孩子的養育問題,為今後很長一段人生路,埋下差距。

無論是哪種選擇,都無法改變中國育齡婦女生育意願持續走低的現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2023年出生人口創下1949年以來最低紀錄,中國已成為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們往往更關心這數字本身的變化和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卻忽略數字背後每一個家庭千差萬別的困境。這是媽媽們的無奈,也是社會集體的係統性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