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統計局公布人口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越南人口突破了1億大關,達到1.003億,比2022年增加83.48萬人。
越南2021年的人口是9850萬,低於河南省9883萬的常住人口。僅僅兩年之後,越南人口就反超了河南(2023年常住人口為9872萬),成為世界第15個人口上億的國家,在東南亞位列第三,排在印尼、菲律賓後邊。
(圖:VGP News)▼
越南當前人口結構如何?以後的人口是會增加還是會減少?上億的人口給越南帶來的是機遇還是風險?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一億人口,非一日所生
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高速增長,越南人口終於達到了一億這個裏程碑。
這個結果並不讓人驚訝,因為越南人口的增長一直是有跡可循的。1945年越南宣布從法國獨立時,全國人口大概有2000萬,在工業化、經濟增長和短暫的和平期中人口迎來爆發。1976年南北越統一,戶籍人口達到4700萬,平均每個家庭約養育3個孩子,人口逐年上升。
三十年間,越南的生活逐漸恢複正常,人口得以增長
1980年越南農村的孩子們
(圖:Philip Jones Griffiths)▼
直到1988年10月,越南頒布家庭計劃政策,規定每個家庭最多隻能生育兩個孩子,最低生育年齡至母親22歲、父親24歲,並且第一、二胎之間要間隔3年。該政策維係了30多年,至2020年5月才由時任越南總理阮春福更改,轉向鼓勵生育。
目前越南的人口結構相對健康,青壯年比較多,老年人比較少,大致屬於是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狀。
▼
單看2022年的數據,越南的粗出生率是千分之15.2,粗死亡率是千分之6.1,出生率大於死亡率,所以越南的人口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呈上升的趨勢。
但是越南的人口金字塔有個問題,就是他的地基比較窄,也就是新生兒數量少。
越南2023年的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1.96個孩子,低於保證世代更替的2.1。也就是說,隻要越南繼續保持這個生育率水平,他們的人口早晚要往下跌。
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的數據
越南的總生育率近幾十年來都呈下降趨勢
到了千禧年後更是跌破了更替水平線▼
一句話:越南人,也不愛生孩子了。跟政策無關,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男女雙方同時對生育的通透認知,是最好的避孕藥。
生的孩子少,人口卻還在增加,這說明越南的人口增長,是靠老年人壽命的延長實現的。
2023年越南的平均壽命為73.7歲,其中男性71.1歲,女性76.5歲。這個數字在東南亞僅次於發達國家新加坡和醫療發達的泰國,而越南的人均GDP在東南亞隻排第六。可以說,越南也是進入到了“未富先老”的國家行列。
公園內,晨練的人群中中老年人占多數
越南目前的人口結構,還不算老齡化,更符合標準定義的“靜止形人口結構”。但是根據越南國內的預測,如果當前的生育率和預期壽命繼續保持,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可能會非常快。
具體來說,0-14歲青少年人口占比逐漸下降,和2019年從24.3%下降到了23.9%左右;而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則迅速增長,從11.9%增長到13.9%。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還會繼續增加,而青少年人口和勞動力人口占比則會越來越小。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定義,越南是正從老齡化社會向中度老齡化社會過渡。
有預測認為,越南將在2026年進入老齡化社會▼
所以盡管越南擁有上億的人口,但他們的人口黃金期,即將結束。
養得起嗎?
當一個家庭要增加人口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會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影響自己當下的生活嗎?養得起嗎?
在東南亞地區,人口破億的大國除了越南之外還有兩個,分別是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而這兩個國家的糧食供應都或多或少有些緊張,其中貧窮的菲律賓還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稻米進口國。那麽越南的糧食產量,能支撐起一億人口嗎?
買菜貴不?(圖:壹圖網)▼
答案是可以。
越南的自然條件其實很好,首先從麵積上來看,越南的國土麵積約33萬平方公裏,將近兩個廣東那麽大,那養活還不到一個廣東的越南人口自然不在話下。
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國土狹長▼
從水熱資源來看,越南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24℃,年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相對我國降水量超過400毫米就可以進行農業種植來說,可以說是富富有餘。這樣的水熱條件,保證了稻米的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單位產量超過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國家。
越南年均降水量至少600mm起步
加上較為溫暖的氣溫條件
使越南成為天選“稻米之鄉”▼
再看耕地條件,亞洲不乏大江大河,而季風區的河口三角洲,可以說是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形。河口三角洲附近的土壤,通常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和有機物堆積而成,土壤肥力高;東南亞降水豐富,再加上大河的加持,河口三角洲完美地滿足了農業發展對取水灌溉的需求。
水稻是越南第一大糧食作物
在全國範圍內都可種植
(圖:壹圖網)▼
從橫斷山脈-雲貴高原向南出山的這批大河三角洲裏麵,緬甸占一個、泰國占一個、廣東占一個。而越南,則擁有平原麵積廣闊的紅河三角洲和東南亞最大河流湄公河的河口三角洲,這兩個資源稟賦頂級的三角洲,支撐起了越南的農業。
和西邊的老撾柬埔寨比起來,越南雖然也有麵積廣大的山地地區,但兩大河口三角洲擁有足夠的平原麵積,可以大範圍開展農業種植和集約化生產;和東邊的菲律賓比起來,越南的耕地不僅沒有分散到各個小島上,而且台風、暴雨災害相對要少很多。在東南亞,越南絕對算是土地平坦、風調雨順,堪稱天府之國。
越南的兩大河口三角洲,分布上正好一南一北▼
不同於印尼和菲律賓這兩個糧食淨進口國,國土麵積並不大的越南憑借著優越的自然稟賦和相對較高的社會組織力,成為了世界重要的大米出口國。
根據越南海關總署的統計,2023年越南大米出口量預計為820萬噸,賺取了高達48億美元的外匯。
屬於真正的“老天賞飯吃”▼
然而,現代人口能夠增長的邏輯,本國的自然環境和農業情況隻是因素之一。以西非國家尼日爾為代表的世界高人口增長率國家,農業基礎以及社會環境比越南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然而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量卻常年霸榜,不知道甩了越南多少條街。
可能會有人說,尼日爾之所以能養活這麽多人口,自己國家雖然不行,但是有外界的大量糧食援助啊?然而事實上,就算尼日爾有大量援助,莫非他們生活水平還能過得比越南好?人均糧食占有率能夠超過越南?
不少非洲國家至今仍政變四起
人口基數雖是上來了,百姓的基本生活卻得不到保障
(尼日爾難民卡車 圖:壹圖網)▼
可見在現代社會,想增加人口,物質是必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對待生育的觀念,諸如“會影響自己當下的生活嗎?”“生下孩子會給我帶來什麽好處?”等等,或許才是決定人口增量的真正因素。
是紅利還是陷阱?
這兩年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勞動密集型產業將大量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就人均年收入而言,越南排名第121位,為4010美元。這一數字看起來確實很有優勢。從人口結構來看,越南也比周邊一些國家更年輕,那麽是否說明在未來的國際競爭當中,越南更有優勢呢?
這一年輕的國家,未來發展將如何?
(河內市,高樓林立 圖:壹圖網)▼
在現代的國際競爭和經濟發展當中,越南確實有自己的優勢。這個國家是一個像抻麵一樣的、南北走向的狹長沿海國家,它實際上是沒有內陸的,差不多全境皆為港口。相比其它一些內陸國家以及海岸線較短的國家,這是他們的優勢條件。
當然了,經濟發展並不直接和人口結構以及自然條件掛鉤。足夠的工業基礎、擁有穩定供應的電力、相對豐富的資源、設施完備的港口和大量受過教育的產業工人等等因素,越南還有待提升。
因國土狹長、毗鄰南海
越南擁有296個海運碼頭▼
另外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對越南來說也並不友好,掌握大量資本的西方大國越來越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歐美各國的藍領工人也麵臨失業問題,台積電都已經回流到了美國,越南想要大舉引進外國資本,在這個時間段幾乎不可能。
人口黃金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機會窗口,日本和韓國於1963年和1987年開始了人口黃金期。三十年後,兩國繁榮昌盛,人均收入猛增,分別增長了十倍。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兩國經濟分別陷入了停滯甚至倒退。
老齡化加劇、人口負增長...
日韓兩國麵臨的人口問題
已經可以用“危機”一詞來形容了
(東京街頭的老人 圖:壹圖網)▼
而沒有利用好人口黃金期的國家,就像是泰國。泰國的人口黃金期開始於90年代初,開頭的經濟發展也是突飛猛進,但不久就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經濟發展陷入低穀,如今30年過去了,泰國的人均GDP翻了3.5倍,人均收入按美元計價增加了2倍。考慮到美元的貶值,基本上沒增長多少。
而越南現在已經到了人口黃金期的末尾,再不抓住就沒機會了。
曼穀,繁華的背後不發達地區也同樣存在
(圖:shutterstock)▼
總的來看,人口破億的這個裏程碑對於越南來說有意義,但不大,隻是一個字麵數字。結合人口結構和預期壽命來看,它倒是證明了越南社會治理的成功和醫療水平的進步。
另一方麵,越南還遠不到進入人口陷阱的地步,因為該國人口結構相對健康。而且越南的資源稟賦在東南亞國家裏算很好的,再來個一兩千萬也養得起。
還能撐得起更多的摩托大軍
(圖:壹圖網)▼
一億人口給越南帶來的挑戰,是龐大人口和老齡化人口結構之間的矛盾,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深,解決上千萬高齡老人給社會帶來的養老以及醫療的壓力,是未來越南政府和全社會需要麵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