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8日會議對經濟工作的闡述傳遞了非常積極的信號。政治局會議的通報每次都是惜字如金的,任何一句話都極具分量。今天會議通告中有一句話,“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尤其吸引了外媒的關注,被評述的頻次最多。
老胡也是看到這句話尤感眼前一亮。這句話有三個表述,第一個是“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近年來反複在中國最高文件中重申,是必須堅持的前進方式,因為“穩”是我們這個大國麵對複雜國際形勢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強烈需求時探索開拓的基礎。全世界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到穩就很不容易,穩中求進最有可能行穩致遠,實現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
▲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0.8萬億元,同比微降0.2%。出口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6%。外貿規模穩中有增,9月份創年內單月新高。從季度看,進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進出口分別為9.72萬億、10.29萬億、10.79萬億元。
另外,新變化是,周五的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以進促穩”,極大增加了“穩”和“進”這個辯證關係中“進”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表述中,“進”不僅以“穩”為基礎和前提,而且它成為穩的加強和促進項。也就是說,隻有在不斷前進中,穩才能夠牢固,這也恰是中國長期以來發展與穩定大邏輯關係的戰略切入點和用力方向。發展往往能夠重塑風險與機會的比例關係,最終改變格局的性質。
“先立後破”的含義同樣極其豐富。大多數人都會這樣理解:國家將繼續開拓經濟新的動力,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但是在它們對經濟增長形成足夠的貢獻之前,現有的動力和資源將得到保護。這將極大促進社會的全麵繁榮,確保社會上就業機會隻增不減。短短四個字融入了實事求是、以民為本、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經濟工作總效果的豐富思想和意涵。
▲截至去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261.7萬根充電樁、1298座換電站,形成了全球最大充換電網絡。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方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通告中還有很多將明年經濟工作朝著積極和提質擴量方向定調的表述,比如:
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
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老胡點評:前一段時間,互聯網上仍有抹黑民營經濟的餘音和回聲,明年相關人士更不該那樣做了,各種對民營經濟問題上綱上線的網暴也都不應該有了)
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等等。
2023年是三年疫情封控之後放開的第一年,我們的經濟工作有釋放和迸發,還有許多屬於恢複以及對過去積累問題的消化。即將到來的2024年,中國肯定會比剛走出疫情嚴控的2023年更加健康,釋放麵更廣。
▲今年文旅市場火爆。2023年前三季度累計觀演人次達1.11億人次,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而演出市場的火熱對於旅遊消費具有顯著的帶動效應。
中央的信息很強很明確,事情走到我們大家這裏時,我認為,我們的唯一選擇是跟上那些信號,市場主體,特別是有力量的市場主體尤其需要這樣做,各地官員更有跟著中央把國家經濟形勢加快推向新活躍期的不容推卸職責。老胡作為媒體人,真是期待各地各領域的主要力量都應深刻領會中央的精神,及時行動起來,我們共同把中央繪製的藍圖化為2024的現實與成就。
未來是籌劃出來的,更是幹出來的。大家都應甩開膀子奮力拚搏,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力量要在民間幫著提供前進的推力。這個世界哪有真讓人躺平的地方?我們的唯一選擇是讓2024年盡可能地好,無論是對我們自己,還是對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