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社交平台曝出:北京朝陽的BISS國際學校營業到12月15日,徹底黃了。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北京BISS國際學校,位於北京三環旁安貞橋附近。由新加坡前國會議員陳誌成於1994年創建,是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準的首批在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BISS不僅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國際學校之一,也是中國最早拿到全IB資質(PYP、MYP、DP)的國際學校之一。
BISS國際學校提供從幼兒園至12年級的全學段IB國際課程,目前每年學費在20~26萬元左右,是一所妥妥的貴族學校。
根據校方數據統計,創校近30年,已有7000多名學生順利畢業並進入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就讀。
▲北京BISS學校原學費標準設置
所以有這樣資深的辦學經驗,和往屆亮眼的畢業去向成績單,為何突然就黃了呢?
從過去的報道我們就能看出,北京BISS國際學校早已劣跡斑斑
據了解,在2018年時,北京BISS國際學校就曾因為深陷資金危機,瀕臨倒閉。這在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
當時報道指出,2018年,北京BISS國際學校因資金危機、拖欠教師工資而突然停課。
當時有數十位家長和“拿不到工資”的老師一起跑到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校方“討說法”。
而最糟糕的是,學校實際控製人陳國強還突然失聯了。
這在當時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北京市教委也介入處理了。
北京市教委聯係到陳國強後,他承諾,將於9月28日下午5點之前付清拖欠資金。而到了約定付款日上午,陳國強仍然失聯。
學校賬戶並未在約定時間收到拖欠款項,陳國強也沒有現身。
家長在微信群中接到的停課通知
不管怎麽說,北京BISS國際學校畢竟是一所辦學資深,且有名氣的國際學校。
因此深陷危機後,也被不少投資人“盯上”,許多機構都試著與北京市朝陽區教委接觸,並提出新的運營方案,想要接盤。
但尋找“金主”的路上,BISS也是波折不斷。
2018年10月,北京知名創新教育“一土”與BISS建立了合作關係,接手學校管理,但因雙方發展理念不一致等原因,二者於2021年1月結束合作。
之後雖然還有傳出與其他機構企業合作的消息,但BISS國際學校依舊沒有恢複正常運作。
圖源:北京BISS國際學校發布的聲明
直到2022年,沉寂近5年後的BISS學校,竟帶著“學費優惠計劃”複出了。
為重整旗鼓,籠絡更多新生,BISS在2022年製定了大幅度、長時期、廣覆蓋的學費減免行動計劃。
國際學校光環+學費減免,成功讓這所老牌國際學校再次走進大眾視野,收到了一批新生。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拉到新投資的BISS國際學校重啟運營後,不但沒有重振雄風,反而再次坑了學生家長一把。
這次爆料指出:雖然BISS最早一直聲稱自己為新加坡國際學校,但其實隻是投資方新加坡人,和其他城市的新加坡學校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而且,家長指出,2022年BISS成功吸引到了生源。但是在9月開學時,家長才發現,BISS不僅教學樓沒蓋好,還把學生安排到了黃山去上學,然後在附近找了個學校把學生送去上課,其中還要求小學1年級的孩子去外宿。
這樣不負責的離譜操作,孩子家長竟然是開學前才知道。這引起了非常多人的不滿。
更糟糕的是,校園重開才一年多,BISS現在又突然通知家長們1周之後學校關門,也就是12月15日。
這肯定影響到在讀學生的學業安排。讀到一半學校沒了,先不說學生重新找學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生還要因為學校突然倒閉,課業進度被落下。現在又是期末臨近、國際考試的關鍵時刻。
家長們現在也麵臨著退款無門的局麵。據了解,BISS現在“扣下”了許多家長的2萬保證金(去年入學學費5折,但是保證金2萬)。
根據學校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校生交了學費大概率是退不回來。並且,目前學校的老師也被拖欠薪資。
以上種種,都可以看出BISS在資金運營上,長期以來都有非常大的漏洞。
這一點,在2018年時,BISS學校前校長埃普林(Randal Eplin)就曾對媒體透露,校方麵臨資金危機的原因是外派到北京的外籍人士近年變少,以及前任校長過度揮霍。
今年3月份,北京住房積金管理中心就對BISS沒有繳納等問題作出處罰。
另外,在企企查上我們也發現,僅僅十月份,BISS的相關人員中,就有多人同時被列為失信人,並被限製高消費!
據北京居民回憶,曾經的BISS學校,飄揚著世界各國國旗,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孩子來來往往,成了當地一道風景,被當地居民譽為社區“小聯合國”,是安貞地區一張閃亮的“國際化名片”。
隻可惜,這樣的榮光早已不在。
今日的BISS學校,不僅沒有實現複出時宣傳中“為孩子的未來共同撐起一片晴空”的承諾,反而徹底辜負了家長與學生的信任,讓現在的家長和學生陷入深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