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的微笑外交迅速變為曆史。如今,他悄悄離開北京的疫情氛圍到上海視察經濟。雖然中國國內經濟的怪病不如傳染病疫情那般神秘,但習主席難有舊金山式的微笑。每天有多少外資撤離?又有多少內資逃跑?美國拜登政府還在“競爭”的名義下,增強關鍵供應鏈的措施,美國國會也不斷推出令北京氣憤的法案。
可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主持成立“白宮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成員包括聯邦政府中,負責農業、商務、國防、能源、運輸、情報等各部會的內閣部長,以及美國國務卿與美國貿易代表。美國白宮還宣布了近30項增強關鍵供應鏈的新措施,強調與盟友合作,範圍涵蓋醫藥、半導體、能源和關鍵礦產等。內容包括與歐盟建立“半導體供應鏈阻斷早期預警係統”;與日本、韓國啟動早期預警係統,列出如關鍵礦物、可充電電池等優先商品和原料;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日本與英國及世衛組織合作解決藥物管缺;也將通過包括“印太經濟框架繁榮供應鏈協議”等國際協定與組織來實踐供應鏈安全性。
在關鍵礦產部份,美國去年6月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英國、歐盟、日本、韓國等盟友成立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SP),目標是確保關鍵礦物的生產、加工和回收,謀求供應鏈穩定和多元化。白宮新措施還要求:為了評估特定關鍵礦物和材料貿易中斷的可能性,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將為特定的全球關鍵產品供應鏈開發數據庫,目前的重點是半導體元件。
中國國安部隻好在周四(11月30日)發表題為《如何將戰略產業“維生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文章。表示:中國公布的關鍵礦產清單與美國有21種(類)重合,與歐盟有17種(類)重合。“如何保障關鍵礦產資源安全是擺在中國麵前的一道現實課題。”文章批評:“某些西方國家”搭建能源與關鍵礦產國際聯盟、礦產安全夥伴關係、可持續關鍵礦產聯盟等各種“小圈子”,構建“小院高牆”,為獲取關鍵礦產資源不擇手段,嚴重阻礙全球化進程。
中國國安部文章還稱,麵對“某些西方國家”的圍堵打壓,保障關鍵礦產資源安全成為擺在中國麵前的課題。該文進一步強調,中國國安機關將嚴格防範並打擊“境外機關及代理人”對關鍵礦產資源的情報竊密活動。
中國本身經濟不得力,與美國國會的關係更差勁兒。美國國會眾議院外委會星期三(11月28日)以30票支持、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將要求美國行政部門重新評估香港駐美經貿辦公室是否應繼續享有特殊外交待遇和豁免權。美國眾院外委會要求美國國務卿在議案生效30天內,認證包括華盛頓、紐約和舊金山的三個香港經貿辦是否值得延長目前享有的特權、例外與豁免。如果國務卿認證這三個香港經貿辦不應再繼續享有這些外交待遇,香港經貿辦將在180天內停止運作;但如果國務卿認為香港經貿辦繼續享有這些外交權利,香港經貿辦將得以延長一年的運作,或直到下一次進行評估的時間。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還通過了《防止對手發展關鍵技術能力法》,要求美國公司向政府匯報其針對中國公司有關開發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高超聲速和半導體的投資計劃。該法案將以更大的範圍要求美國企業必須報告有關對中國先進技術的投資,並希望借由更加嚴格的審查來阻止中國獲得任何可能破壞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
與此同時,眾議院外委會還通過了多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包括阻止美國對中國人工智能和其它高科技領域的投資,以及支持西藏、新疆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