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消失的 6643 億到底去哪裏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許家印沒被抓之前,許多媒體都認為,恒大的崩塌是因為政策的收緊,是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變了,而不是恒大經營的失敗,也不是許家印個人的失敗。可從而今的事實來看,當初,上麵為了讓許家印安心保交樓,為了社會穩定和團結,還是沒有一次性捅破恒大的窟窿。



現在,一切都清晰明了了。恒大的崩潰完全是經營上的失敗,是許家印個人的失敗。" 三道紅線 " 政策隻是一根導火索,提前把恒大這個雷給引爆了而已。如果繼續拖下去,恒大的債務雪球會越滾越大,後果更加地不堪設想。

在恒大爆雷後,它的財報就陷入了難產。但經過仔細查賬後,恒大於 7 月 17 日發布了 2021 年度的財報。在這份財報中,提到一個極為關鍵,卻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的數據。恒大需要一次性調減 6643 億元的營業收入!這可不是一個小數,而是整整 6643 億元!



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大一筆錢要調減?這是怎麽回事?隊長給大家簡單說一下。正常來說,我們賣一個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別人拿到貨了,你也拿到錢了,這筆交易就算完了。你賣了 100 塊錢,就有了 100 塊錢的營業收入。但房地產是一個特殊市場,它是可以預售的。就是你把錢交了,房子還沒拿到,但恒大就把你的錢計入營業收入了。恒大計入營業收入的標準不是交易的完成,而是合同簽署完畢。

在這種操作下,恒大隻需要拿到預售證,把樓花賣出去,根本不需要蓋樓,就把營業收入並入報表了。這就製造了一個虛假的繁榮。他的交易根本沒有完成,但他的財報非常好看,每年營業收入好幾千個億。有了這麽一份漂亮的財報後,恒大就可以不停地找銀行貸款。你看我,每年營業收入好幾千億,找你貸款幾百個億,還怕我還不上嗎?那銀行也覺得,你這財報漂亮死了,每年營業收入哢哢地往上增,公司前景一片大好啊!貸款沒問題,幾百億隨便貸!



這個營業收入標準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我也不知道。也許是存在監管的漏洞,讓許家印鑽了空子。銀行不是要看流水嗎?不是要看企業收入嗎?那就把流水做大,把收入做大,不就 " 合規 " 了嗎?但許家印製造這些虛假繁榮,不隻是為了套銀行的錢。恒大的高管還直接把業主的購房款給瓜分了。

因為財報好看,收入大增,利潤也大增,那不是給股東分紅嗎?這最大的股東不就是許家印家族嗎?他們家占股 70% 以上,不管怎麽分,他們許家都拿最大頭。可要分紅,就得有利潤。可恒大究竟有沒有利潤呢?其實是沒有的。把這虛增的 6643 億刨除掉,恒大哪還有利潤去分紅?這 6643 億都是業主的購房款,而房子還沒有交付,就被恒大提前入賬了。



這就好比,你開一家淘寶店,貨還沒發,但你不僅把錢收了,還花掉了。等客戶找你要貨的時候,你既沒有貨,也沒有錢了。這不是詐騙嗎?恒大玩的就是詐騙!

他把購房合同賣給你,把你的錢提前計入財報,製造虛假營收和虛假利潤,再通過大規模分紅,直接把你的購房款給分了,落入自己的腰包了。這不是詐騙是什麽?分了多少呢?差不多分走 900 多個億,許家印家族拿走 500 多億。剩下的 5000 多億去哪裏了呢?變成了負債。有些拿去買地了,有些拿去搞足球,搞礦泉水,搞糧油去了。許家印還成立了一個恒大歌舞團,舞蹈演員個個都是頂尖顏值,每年發工資都要發好幾千萬。業主們的血汗錢就這麽被許家印給糟蹋了。



按道理,非法所得,應該全部退回!可許家印早就知道,這些錢是非法收入。因此,他提前布局,把自己口袋裏的很大一部分都轉移到了海外,給自己兒子設立的家族信托基金就有 23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167 億。

隻是隊長一直無法理解的是,自恒大上市以來,普華永道擔任恒大集團 14 年的審計機構,是真的審計不出來恒大的財務問題,還是在包庇恒大集團?在這 14 年的合作期間,普華永道從恒大身上賺走至少 6 個億。恒大財務造假,普華永道就真的一點兒責任也不用擔嗎?



全球知名做空機構 " 香椽 " 卻早在 11 年前,就看出了恒大的財務風險,難道掌握恒大一手財務資料的普華永道,比 " 香椽 " 還不了解恒大嗎?如果上市公司大規模財務造假,而審計機構卻不用承擔連帶責任,審計的意義何在?審計機構的職業道德底線何在?

當我們緊盯許家印和恒大時,是不是也要緊盯審計機構?其中有沒有暗通曲款?審計機構的連帶責任能否落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