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傅曉田高考填報外交學院未到提檔線,險成落榜生

傅曉田高考填報外交學院未到提檔線,險成落榜生

文章來源: 網易 於 2023-09-27 08:21: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經常關注鳳凰衛視的觀眾,或許對傅曉田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她是鳳凰衛視當家花旦,還獲得過“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的稱號。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位今日風頭無二的主持人,如果不是在關鍵時刻聽從了父母的提醒,曾差點在高考這一人生重要的關卡上滑檔。

傅曉田

順風順水的兒時經曆

1983年的夏日,6月12日,重慶北碚的清晨霞光中,傅家迎來了一個小生命,她便是傅曉田。家中為她取名“曉田”,仿佛預見這個孩子如同拂曉的田野,生機勃勃,富有希望。

這是一個有著紅色基因的家庭。傅曉田的曾祖父、曾祖母都是老紅軍的成員,經曆風風雨雨,為國為民。爺爺奶奶也是隨部隊南下的紅軍,最終選擇在重慶北碚安家立命。

成長於這樣的家庭背景,傅曉田從小受益匪淺。

她初高中時期,便在西南大學附中磨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在一次全市聯考中榮獲了傲人的第四名。

傅曉田

除此之外,她在主持方麵也展露出了頭角,曾主持西南附中的首屆繽紛節,那便是她主持生涯的初露鋒芒。家庭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也影響了她。傅曉田鍾情於繪畫,無論是素描還是國畫,她都能駕輕就熟。

家人常說,要是她在路邊擺個畫攤,那絕對是生意火爆,賺取口糧綽綽有餘。而至今,無論多忙,她都會時不時揮毫潑墨,在紙上盡情表現她的藝術情懷。

在西南大學附中,傅曉田不僅完成了她的學業,還積極參與各種文藝活動。

她還曾是學校的校園廣播台成員。那時的她,膚白貌美,身材曼妙,是校內外都公認的“校花”。而背後的家庭,始終為她的教育投入了無盡的關心和期望。

傅曉田

高考誌願的決定

也是因為從前的學習生涯順風順水,使得她在麵對人生的重要選擇——高考誌願填報時,心中充滿了勇氣和自信。她堅信自己可以進入最好的大學,進入心儀的專業。

在2002年的高考中,傅曉田滿懷信心和夢想,準備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她眼中的第一選擇是外交學院,一個在當年的錄取分數上甚至超過了北京大學的高校。

除了提前批誌願外,她的第一誌願是人民大學新聞係,並且她堅決表示“不服從專業調劑”。

然而,經驗豐富的父母看到了她選擇的潛在風險,勸她再考慮一下。

北京大學

畢竟,傅曉田的誌願選擇意味著極大的風險,一旦兩所學校都沒能入選,那將是一次沉痛的打擊。

於是,在家長的堅決建議下,傅曉田又填報了北京語言大學的英語專業,為自己加了一層保障。

現實果然驗證了父母的擔憂。外交學院的提檔線與傅曉田之間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她的分數也未能觸及人民大學新聞係的錄取標準。

同時,她作為備選的北京語言大學當年並不接受第二誌願考生。

傅曉田

此刻,未來似乎成了一個迷茫的問號。而那份一直伴隨她的自信和傲氣似乎受到了重重打擊。曾經憧憬的未來、那些設想中的光輝瞬間,瞬間化為泡影,使得她陷入了短暫的迷茫和失落。

對於一個一直習慣於贏在起跑線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靈挑戰。

但命運總有它不可預測的部分。

那一年,重慶的高考招生製度出現了意外的變革。而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為傅曉田帶來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她得以踏入了北京語言大學,開始了她在英語專業的學術之旅。

逆襲與成功

高考誌願的挫敗為傅曉田敲響了生活的警鍾。盡管她未能進入她夢寐以求的學府,但這個經曆反而加強了她的決心和韌性。

這次的不如意,讓她更加明白人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而真正的成長往往來自經曆與挑戰。

從大學的那一刻開始,她以雙倍的努力,精心地為自己的未來繪製藍圖。每一個機會,無論大小,她都緊緊抓住,視為登上成功之路的關鍵一步。

第一個重要的機會,就是北京大學雙學位的項目——當時全北京隻招收50人,學費高達75,000元。

參與此項目的學生,盡管來自北京市的各高校,但可以選擇輔修北大的經濟學等專業,並與北京大學的學生共同上課。

傅曉田

由於參與資格的嚴格限製,例如需要進行數學、線性代數等考試,使得整個選拔過程充滿了競爭性。

在眾多競爭者中,傅曉田憑借自己的堅持和不懈努力,成功地躋身其中,開始了她在北大經濟學領域的探索。

大學畢業後,傅曉田所取得的北大經濟學輔修學位,不僅豐富了她的知識層麵,而且為她日後加入鳳凰衛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機會,來自於英國的劍橋大學留學經曆。2006年,傅曉田決定走出國門攻讀研究生,不過那個時代的留學氛圍與今日大相徑庭。

那時,想要出國留學的學子並不多,一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限製,二是因為留學申請的渠道並不發達。留學中介在那個時代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學子都是靠自己申請。

傅曉田的選擇,是申請英國的牛津大學業和劍橋大學。這兩所大學已經在曆史的長河中站立了數個世紀,它們的聲譽不僅在英國,更是在全球都被普遍認可為教育的巔峰。

與此相對照,英國的其他頂尖大學——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帝國理工學院——雖然同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在曆史淵源、學術深度和全球影響力上,仍然難以與牛津和劍橋相提並論。

申請牛津和劍橋的過程更是對學生的全方位考驗。除了要展現出卓越的學術實力,申請者還需要經曆嚴格的麵試過程,這不僅僅是對其知識的考核,更是對思維深度、學術熱情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檢驗。

而傅曉田並未退縮。經過漫長而嚴格的申請過程,她在眾多全球精英中脫穎而出,她最終榮幸地被接納至劍橋大學的丘吉爾學院就讀。

依靠著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傅曉田有機會深入探索其學術專長,並與一流的學者和學生交流。

還能為她提供一個完美的環境,使她能夠在學術、實踐和個人成長三個方麵得到全麵的鍛煉和提升,為她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了基礎。

第三個重要的轉折點,是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在全球華語電視傳媒領域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自其成立之初,便以其深入犀利的新聞報道、廣泛的國際視野和中西結合的內容風格受到觀眾喜愛。

它的節目內容既具有國際性,又不失對華人文化的關心和深度挖掘,為全球華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對於眾多傳媒從業者而言,成為鳳凰衛視的一員是一個高峰,但入駐其新聞團隊並非易事。

記者選拔的標準嚴苛,不僅要求深厚的新聞采寫能力、廣泛的知識結構和出色的語言溝通技巧,還需要具備敏銳的新聞直覺和嚴謹的職業操守。

此外,麵對全球化的新聞場景,鳳凰衛視的記者還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豐富的跨文化溝通經驗。

這些高標準和多元要求,使得在鳳凰衛視出現的每一位記者都是業界的精英,而進入這支隊伍,更是對每個記者能力和潛質的肯定。

不過,傅曉田總是保持著那份對新聞事業的純粹與熾熱。麵對競爭激烈、要求極高的鳳凰衛視,她沒有猶豫或回頭的意思。

2008年,全球經濟風暴如同一道巨大的旋風,席卷了每一個角落。許多國家的經濟基礎受到了動搖,許多企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

在這個關鍵時刻,準確和及時的新聞報道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希望能夠了解經濟動態和全球形勢的華人而言。

鳳凰衛視,作為華人社區的權威媒體,其倫敦分站,又位於全球金融中心的心髒地帶。

因此當時的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名記者,而是一位能夠深入洞察複雜經濟形勢、同時能夠流利使用英普雙語為廣大華人提供準確信息的專家。

此時,傅曉田抓住了這個寶貴的機會。她在北京大學獲得的經濟學背景為她提供了堅實的知識基石,而在英國的留學經曆更使她熟悉西方的經濟體係和文化。這一獨特的組合使她成為了鳳凰衛視倫敦分站的理想人選。

然而,成為鳳凰衛視的一員並非一帆風順。她曾在入職前的巴塞羅那之旅中,遭遇“飛車黨”盜竊,失去了護照和返英簽證。這讓她在西班牙、北京之間奔波,耗時數月,最終於2009年春天正式入職鳳凰。

盡管沒有電視新聞的專業背景,傅曉田憑借其刻苦努力和堅毅精神,迅速適應了工作,並成為記者站的重要成員。她形容那段時間,“自己像是一個小工廠裏的全能工人,幾個部門的工作都得自己來。”

憑借著出色的能力和一點點運氣,她在轉正當年便被任命為駐倫敦記者站首席記者和站長。

傅曉田憑借其出色的新聞采訪,如英國大選、王室婚禮等,贏得了廣泛好評。但真正讓人們刮目相看的,是她在利比亞戰爭中,主動請纓前往戰場,展現出了其對於職業的極致熱愛和冒險精神。

在鳳凰衛視的發展

2013年,傅曉田的事業又走到了一個新的巔峰。她加入了鳳凰衛視的明星節目《風雲對話》。

這檔以深度時政訪談著稱的節目,已有廣大的觀眾群體,其時的領軍人物便是知名的阮次山。但隨著阮次山的退出,傅曉田成為了這個節目的新一任掌門人,後來更是雙重身份:主持和製片人。

她在節目中與眾多國際政壇重量級人物展開深入對話,包括但不限於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的約翰·克裏和亨利·基辛格、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伊拉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以及敘利亞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到了2018年,她不僅作為特邀嘉賓在“中國歐盟世界遺產和可持續旅遊高級別會議”上有所建言,而且在2020年接連獲得了鳳凰衛視最佳主持人和“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的榮譽。

與此同時,她還與鍾南山、張文宏、金立群等知名人士一起上榜“2020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

2020年對她而言,可謂是碩果累累,她還受邀成為國際艾美獎的頒獎嘉賓。盡管工作繁忙,她也創作了幾部書籍,如《世界政要談中國》和《風雲之交》,展露她的獨特視野和文學才華。

傅曉田不僅在傳媒領域聲名遠揚,成為了一個廣受矚目的人物,她的碩士母校也深深地為她的卓越成就感到驕傲和認可。

2016年6月,劍橋大學的丘吉爾學院為傅曉田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慶典:“曉田花園”命名儀式。

這是該學院首次為女性校友命名的設施。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花園中的兩塊巨石,竟然是從遠在中國的三峽區域運輸而來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丘吉爾學院的院長唐納德女爵與傅曉田一同在花園裏種下了代表丘吉爾的蘋果樹。

而這個日子,也恰好是傅曉田的33歲生日,為她的人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至此,除了徐誌摩和金庸,劍橋大學又為另一位華人——傅曉田,設立了一個冠名花園。

總結

傅曉田的成就堪稱傳媒界的奇跡。她憑借紮實的專業背景、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主持才華,走上了自己的星光之路。

無論是擔綱主持、出版著作,還是在國際舞台上發聲,她都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力和影響力。而回溯到最初,那個填報大學誌願時的關鍵決策,仿佛成為了她人生旅程的起點。

如果當時的選擇稍有不同,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傅曉田,甚至可能會錯過她在傳媒界的閃亮表現。

參考資料

鳳凰網. (2021-06-02). 鳳凰衛視主持人傅曉田簡介.

鳳凰網. (2016-06-11). 劍橋大學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

查看評論(21)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鐵棒毆打、強行剃發 兩華裔少女遭15人暴力圍毆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傅曉田高考填報外交學院未到提檔線,險成落榜生

網易 2023-09-27 08:21:23



經常關注鳳凰衛視的觀眾,或許對傅曉田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她是鳳凰衛視當家花旦,還獲得過“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的稱號。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位今日風頭無二的主持人,如果不是在關鍵時刻聽從了父母的提醒,曾差點在高考這一人生重要的關卡上滑檔。

傅曉田

順風順水的兒時經曆

1983年的夏日,6月12日,重慶北碚的清晨霞光中,傅家迎來了一個小生命,她便是傅曉田。家中為她取名“曉田”,仿佛預見這個孩子如同拂曉的田野,生機勃勃,富有希望。

這是一個有著紅色基因的家庭。傅曉田的曾祖父、曾祖母都是老紅軍的成員,經曆風風雨雨,為國為民。爺爺奶奶也是隨部隊南下的紅軍,最終選擇在重慶北碚安家立命。

成長於這樣的家庭背景,傅曉田從小受益匪淺。

她初高中時期,便在西南大學附中磨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在一次全市聯考中榮獲了傲人的第四名。

傅曉田

除此之外,她在主持方麵也展露出了頭角,曾主持西南附中的首屆繽紛節,那便是她主持生涯的初露鋒芒。家庭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也影響了她。傅曉田鍾情於繪畫,無論是素描還是國畫,她都能駕輕就熟。

家人常說,要是她在路邊擺個畫攤,那絕對是生意火爆,賺取口糧綽綽有餘。而至今,無論多忙,她都會時不時揮毫潑墨,在紙上盡情表現她的藝術情懷。

在西南大學附中,傅曉田不僅完成了她的學業,還積極參與各種文藝活動。

她還曾是學校的校園廣播台成員。那時的她,膚白貌美,身材曼妙,是校內外都公認的“校花”。而背後的家庭,始終為她的教育投入了無盡的關心和期望。

傅曉田

高考誌願的決定

也是因為從前的學習生涯順風順水,使得她在麵對人生的重要選擇——高考誌願填報時,心中充滿了勇氣和自信。她堅信自己可以進入最好的大學,進入心儀的專業。

在2002年的高考中,傅曉田滿懷信心和夢想,準備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她眼中的第一選擇是外交學院,一個在當年的錄取分數上甚至超過了北京大學的高校。

除了提前批誌願外,她的第一誌願是人民大學新聞係,並且她堅決表示“不服從專業調劑”。

然而,經驗豐富的父母看到了她選擇的潛在風險,勸她再考慮一下。

北京大學

畢竟,傅曉田的誌願選擇意味著極大的風險,一旦兩所學校都沒能入選,那將是一次沉痛的打擊。

於是,在家長的堅決建議下,傅曉田又填報了北京語言大學的英語專業,為自己加了一層保障。

現實果然驗證了父母的擔憂。外交學院的提檔線與傅曉田之間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她的分數也未能觸及人民大學新聞係的錄取標準。

同時,她作為備選的北京語言大學當年並不接受第二誌願考生。

傅曉田

此刻,未來似乎成了一個迷茫的問號。而那份一直伴隨她的自信和傲氣似乎受到了重重打擊。曾經憧憬的未來、那些設想中的光輝瞬間,瞬間化為泡影,使得她陷入了短暫的迷茫和失落。

對於一個一直習慣於贏在起跑線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靈挑戰。

但命運總有它不可預測的部分。

那一年,重慶的高考招生製度出現了意外的變革。而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為傅曉田帶來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她得以踏入了北京語言大學,開始了她在英語專業的學術之旅。

逆襲與成功

高考誌願的挫敗為傅曉田敲響了生活的警鍾。盡管她未能進入她夢寐以求的學府,但這個經曆反而加強了她的決心和韌性。

這次的不如意,讓她更加明白人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而真正的成長往往來自經曆與挑戰。

從大學的那一刻開始,她以雙倍的努力,精心地為自己的未來繪製藍圖。每一個機會,無論大小,她都緊緊抓住,視為登上成功之路的關鍵一步。

第一個重要的機會,就是北京大學雙學位的項目——當時全北京隻招收50人,學費高達75,000元。

參與此項目的學生,盡管來自北京市的各高校,但可以選擇輔修北大的經濟學等專業,並與北京大學的學生共同上課。

傅曉田

由於參與資格的嚴格限製,例如需要進行數學、線性代數等考試,使得整個選拔過程充滿了競爭性。

在眾多競爭者中,傅曉田憑借自己的堅持和不懈努力,成功地躋身其中,開始了她在北大經濟學領域的探索。

大學畢業後,傅曉田所取得的北大經濟學輔修學位,不僅豐富了她的知識層麵,而且為她日後加入鳳凰衛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機會,來自於英國的劍橋大學留學經曆。2006年,傅曉田決定走出國門攻讀研究生,不過那個時代的留學氛圍與今日大相徑庭。

那時,想要出國留學的學子並不多,一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限製,二是因為留學申請的渠道並不發達。留學中介在那個時代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學子都是靠自己申請。

傅曉田的選擇,是申請英國的牛津大學業和劍橋大學。這兩所大學已經在曆史的長河中站立了數個世紀,它們的聲譽不僅在英國,更是在全球都被普遍認可為教育的巔峰。

與此相對照,英國的其他頂尖大學——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帝國理工學院——雖然同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在曆史淵源、學術深度和全球影響力上,仍然難以與牛津和劍橋相提並論。

申請牛津和劍橋的過程更是對學生的全方位考驗。除了要展現出卓越的學術實力,申請者還需要經曆嚴格的麵試過程,這不僅僅是對其知識的考核,更是對思維深度、學術熱情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檢驗。

而傅曉田並未退縮。經過漫長而嚴格的申請過程,她在眾多全球精英中脫穎而出,她最終榮幸地被接納至劍橋大學的丘吉爾學院就讀。

依靠著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傅曉田有機會深入探索其學術專長,並與一流的學者和學生交流。

還能為她提供一個完美的環境,使她能夠在學術、實踐和個人成長三個方麵得到全麵的鍛煉和提升,為她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了基礎。

第三個重要的轉折點,是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在全球華語電視傳媒領域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自其成立之初,便以其深入犀利的新聞報道、廣泛的國際視野和中西結合的內容風格受到觀眾喜愛。

它的節目內容既具有國際性,又不失對華人文化的關心和深度挖掘,為全球華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對於眾多傳媒從業者而言,成為鳳凰衛視的一員是一個高峰,但入駐其新聞團隊並非易事。

記者選拔的標準嚴苛,不僅要求深厚的新聞采寫能力、廣泛的知識結構和出色的語言溝通技巧,還需要具備敏銳的新聞直覺和嚴謹的職業操守。

此外,麵對全球化的新聞場景,鳳凰衛視的記者還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豐富的跨文化溝通經驗。

這些高標準和多元要求,使得在鳳凰衛視出現的每一位記者都是業界的精英,而進入這支隊伍,更是對每個記者能力和潛質的肯定。

不過,傅曉田總是保持著那份對新聞事業的純粹與熾熱。麵對競爭激烈、要求極高的鳳凰衛視,她沒有猶豫或回頭的意思。

2008年,全球經濟風暴如同一道巨大的旋風,席卷了每一個角落。許多國家的經濟基礎受到了動搖,許多企業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

在這個關鍵時刻,準確和及時的新聞報道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希望能夠了解經濟動態和全球形勢的華人而言。

鳳凰衛視,作為華人社區的權威媒體,其倫敦分站,又位於全球金融中心的心髒地帶。

因此當時的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名記者,而是一位能夠深入洞察複雜經濟形勢、同時能夠流利使用英普雙語為廣大華人提供準確信息的專家。

此時,傅曉田抓住了這個寶貴的機會。她在北京大學獲得的經濟學背景為她提供了堅實的知識基石,而在英國的留學經曆更使她熟悉西方的經濟體係和文化。這一獨特的組合使她成為了鳳凰衛視倫敦分站的理想人選。

然而,成為鳳凰衛視的一員並非一帆風順。她曾在入職前的巴塞羅那之旅中,遭遇“飛車黨”盜竊,失去了護照和返英簽證。這讓她在西班牙、北京之間奔波,耗時數月,最終於2009年春天正式入職鳳凰。

盡管沒有電視新聞的專業背景,傅曉田憑借其刻苦努力和堅毅精神,迅速適應了工作,並成為記者站的重要成員。她形容那段時間,“自己像是一個小工廠裏的全能工人,幾個部門的工作都得自己來。”

憑借著出色的能力和一點點運氣,她在轉正當年便被任命為駐倫敦記者站首席記者和站長。

傅曉田憑借其出色的新聞采訪,如英國大選、王室婚禮等,贏得了廣泛好評。但真正讓人們刮目相看的,是她在利比亞戰爭中,主動請纓前往戰場,展現出了其對於職業的極致熱愛和冒險精神。

在鳳凰衛視的發展

2013年,傅曉田的事業又走到了一個新的巔峰。她加入了鳳凰衛視的明星節目《風雲對話》。

這檔以深度時政訪談著稱的節目,已有廣大的觀眾群體,其時的領軍人物便是知名的阮次山。但隨著阮次山的退出,傅曉田成為了這個節目的新一任掌門人,後來更是雙重身份:主持和製片人。

她在節目中與眾多國際政壇重量級人物展開深入對話,包括但不限於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的約翰·克裏和亨利·基辛格、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伊拉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以及敘利亞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到了2018年,她不僅作為特邀嘉賓在“中國歐盟世界遺產和可持續旅遊高級別會議”上有所建言,而且在2020年接連獲得了鳳凰衛視最佳主持人和“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的榮譽。

與此同時,她還與鍾南山、張文宏、金立群等知名人士一起上榜“2020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50人”。

2020年對她而言,可謂是碩果累累,她還受邀成為國際艾美獎的頒獎嘉賓。盡管工作繁忙,她也創作了幾部書籍,如《世界政要談中國》和《風雲之交》,展露她的獨特視野和文學才華。

傅曉田不僅在傳媒領域聲名遠揚,成為了一個廣受矚目的人物,她的碩士母校也深深地為她的卓越成就感到驕傲和認可。

2016年6月,劍橋大學的丘吉爾學院為傅曉田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慶典:“曉田花園”命名儀式。

這是該學院首次為女性校友命名的設施。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花園中的兩塊巨石,竟然是從遠在中國的三峽區域運輸而來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丘吉爾學院的院長唐納德女爵與傅曉田一同在花園裏種下了代表丘吉爾的蘋果樹。

而這個日子,也恰好是傅曉田的33歲生日,為她的人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至此,除了徐誌摩和金庸,劍橋大學又為另一位華人——傅曉田,設立了一個冠名花園。

總結

傅曉田的成就堪稱傳媒界的奇跡。她憑借紮實的專業背景、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主持才華,走上了自己的星光之路。

無論是擔綱主持、出版著作,還是在國際舞台上發聲,她都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力和影響力。而回溯到最初,那個填報大學誌願時的關鍵決策,仿佛成為了她人生旅程的起點。

如果當時的選擇稍有不同,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傅曉田,甚至可能會錯過她在傳媒界的閃亮表現。

參考資料

鳳凰網. (2021-06-02). 鳳凰衛視主持人傅曉田簡介.

鳳凰網. (2016-06-11). 劍橋大學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