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研究:中國的“人質外交” 是如何扭曲地緣政治格局的

研究:中國的“人質外交” 是如何扭曲地緣政治格局的

文章來源: 自由亞洲 於 2023-09-26 15:30: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的人質外交政策日趨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圖為位於北京的中國外交部大樓。 美聯社圖片

中國的人質外交政策日趨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去幾年,外國公民在中國遭到拘押的事件日趨頻繁,中方借此扭曲地緣政治格局。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獨立智庫蘇凡中心(Soufan Center)近日發表題為《公民杠杆作用》的特別報告,揭露中國、伊朗、俄羅斯等威權國家透過非法拘押或劫持外籍人士,作為談判籌碼或進行外交脅迫。

報告指出,雖然各國有關人質外交的數據十分有限,但根據美國詹姆斯.W.弗利遺產基金會(James W. Foley Legacy Foundation)的相關統計,2022 年,有多達 79% 的人質外交事件發生在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此外,由於相關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或當事人擔心公開內情後會增加獲釋困難等原因,目前僅有59起案例被外界所知。

美國拜登政府在2022年7月頒布行政命令,將外國政府任意拘留美國公民的事件上升為國家緊急狀態,美國國務院也在相關旅行警示中,針對中國、伊朗、俄羅斯、朝鮮、委內瑞拉及緬甸六國發布新的風險指標。但即便如此,美國公民遭他國任意拘留的人數相比過去十年增加了175%。

報告特別指出,中國任意拘留外國公民的事件不僅在過去幾年日趨常見,也越來越多地將目標針對美國及盟國公民,以此作為對當事人所屬國家的報複,或是脅迫這些國家向中方妥協。報告例舉的案件包括,中國在2014 年及 2015 年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和《反間諜法》後,至少有 17 位日本在華公民遭拘留,其中包括今年3月,一名在中國工作了20多年的日本安斯泰來製藥集團高管人員遭中方拘押事件引起日本外務大臣的深切關注。此外,澳大利亞籍華裔作家楊恒均和曾在中國官方環球電視網(CGTN)工作的澳籍華裔主播成蕾遭羈押,以及中方為報複華為時任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以間諜罪名羈押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等事件,也引起外界輿論的廣泛關注。

報告強調,每起人質外交事件都是一起人倫悲劇,當事人成為北京與外國政府間權力競爭的犧牲品。報告通過分析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的相關應對方式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建議各國政府將人質外交事件與一般領事事務區分開來,並給予遭拘押者家屬更多信任,共同合作爭取當事人盡早獲釋;二是在不犧牲人質的情況下,針對實施任意拘押行為的國家采取威懾和抵製政策,以提高綁架國成本。例如,通過旅行禁令或扣押資產對侵犯人權者或知名腐敗人士實施製裁等。

查看評論(32)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鐵棒毆打、強行剃發 兩華裔少女遭15人暴力圍毆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比爾·蓋茨:未來20年,我將捐出幾乎全部財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研究:中國的“人質外交” 是如何扭曲地緣政治格局的

自由亞洲 2023-09-26 15:30:00



中國的人質外交政策日趨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圖為位於北京的中國外交部大樓。 美聯社圖片

中國的人質外交政策日趨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去幾年,外國公民在中國遭到拘押的事件日趨頻繁,中方借此扭曲地緣政治格局。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獨立智庫蘇凡中心(Soufan Center)近日發表題為《公民杠杆作用》的特別報告,揭露中國、伊朗、俄羅斯等威權國家透過非法拘押或劫持外籍人士,作為談判籌碼或進行外交脅迫。

報告指出,雖然各國有關人質外交的數據十分有限,但根據美國詹姆斯.W.弗利遺產基金會(James W. Foley Legacy Foundation)的相關統計,2022 年,有多達 79% 的人質外交事件發生在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此外,由於相關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或當事人擔心公開內情後會增加獲釋困難等原因,目前僅有59起案例被外界所知。

美國拜登政府在2022年7月頒布行政命令,將外國政府任意拘留美國公民的事件上升為國家緊急狀態,美國國務院也在相關旅行警示中,針對中國、伊朗、俄羅斯、朝鮮、委內瑞拉及緬甸六國發布新的風險指標。但即便如此,美國公民遭他國任意拘留的人數相比過去十年增加了175%。

報告特別指出,中國任意拘留外國公民的事件不僅在過去幾年日趨常見,也越來越多地將目標針對美國及盟國公民,以此作為對當事人所屬國家的報複,或是脅迫這些國家向中方妥協。報告例舉的案件包括,中國在2014 年及 2015 年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和《反間諜法》後,至少有 17 位日本在華公民遭拘留,其中包括今年3月,一名在中國工作了20多年的日本安斯泰來製藥集團高管人員遭中方拘押事件引起日本外務大臣的深切關注。此外,澳大利亞籍華裔作家楊恒均和曾在中國官方環球電視網(CGTN)工作的澳籍華裔主播成蕾遭羈押,以及中方為報複華為時任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以間諜罪名羈押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等事件,也引起外界輿論的廣泛關注。

報告強調,每起人質外交事件都是一起人倫悲劇,當事人成為北京與外國政府間權力競爭的犧牲品。報告通過分析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的相關應對方式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建議各國政府將人質外交事件與一般領事事務區分開來,並給予遭拘押者家屬更多信任,共同合作爭取當事人盡早獲釋;二是在不犧牲人質的情況下,針對實施任意拘押行為的國家采取威懾和抵製政策,以提高綁架國成本。例如,通過旅行禁令或扣押資產對侵犯人權者或知名腐敗人士實施製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