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明星成災?港台娛樂圈“失去的20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三季》(下稱《披哥3》)一公表演。要說這檔綜藝已經開播一段時間了,但是並沒有迎來想象中的熱度,看來這幾年國內綜藝都是這個樣子,一季巔峰,二季毀譽參半,第三季折戟沉沙。

隔壁的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3》好像也是這樣,也有人看但你明顯能感覺到不火了。

這裏就不分析這檔綜藝本身如何了,主要還是在看到這檔綜藝選手,表麵上看內地明星也不少,但港台明星還是稍勝一籌,我數了一下。內地明星有16人,而港台明星加那些雖然是海外明星,但其實也是港台發展的,算起來略多些。

雖然哪怕算內地明星像陸毅、王耀慶、胡彥斌、俞灝明、陳楚生等都屬於過氣明星。

但是相比較這個登上節目的港台明星像林誌穎、許紹洋、藍正龍、鄭嘉穎等,你會發現他們明顯更過氣一些,像許紹洋、藍正龍、唐禹哲和品冠八百年沒有看到他們唱歌了吧,鄭嘉穎的港劇也很少聽見。

這次明顯力棒的林誌穎,上次在內地出圈還是車禍。這個再結合今年電影領域古天樂的《掃毒3》,周潤發的《別叫我賭神》,成龍的《龍馬精神》接連撲街,你會發現內地大小熒幕和舞台上麵,全是“過氣”港台明星團建賺錢的身影。

偶爾能像王心淩掀起內地觀眾情懷再火一把,但是大多數除了巴巴送錢並無價值。

一個隻剩電影,一個隻剩音樂?港台娛樂“失去的20年”

從文化發展角度來看,我猜大家沒有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整個港台娛樂衰落已經20年了,也就是2000年後就沒有在“文化產業發展”上麵,提供從技術到審美,從內容到內核表達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當然這個論斷有點武斷,畢竟文化產業衰落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不是突然。同時由於港台娛樂發展到巔峰時期,擅長的文化領域和上限又有些不同。

1、香港那邊小說、綜藝娛樂在2000年後就基本不行。香港音樂、港劇2000年後也不行,但到2010年後才徹底不行,最後隻剩下香港電影一個領域。

香港文學最後巔峰似乎是武俠的黃易,而武俠是50年代興起的流行流行文化形式,2000年後完全被龐大的內地網絡文學淹沒,台灣流行小說好一些,但整體大差不差。

香港音樂是2000年後突然不行的,明明感覺90年代四大天王等還是巔峰。

2000年後就隻剩下陳奕迅等少數人了,在音樂風格上麵,音樂產業上麵,音樂價值上麵。雖然有個延伸發展的過程,但提供的價值也不大。

港劇也一樣,2000年後還有大量優秀港劇作品,特別是職場劇等內地還在學習,但2010年後隻剩下《使徒行者》等少數作品,而且這些作品算起來也是守舊的回春。

除了“情懷價值”,無論技術、內容、表達等對新時代華語流行文化沒有引領作用。

香港電影是最後還行的領域,也就是2012年《寒戰》過後那一批作品,包括《追龍》《無雙》《拆彈專家》《怒火重案》等等,隻是在明星上麵也沒有什麽貢獻,全都是8090年代過來的“老臘肉”。

2020年過後,香港電影也淪落到之前的那些領域一樣的情況。

2、台娛比港娛要長久一些,但目前的結果基本上一樣,並且衰落得還要更加幹淨。

2000年後台灣商業電影開始不行,10年後內地基本不行,隻剩《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等少數青春片,2015年後就是北上內地市場李代桃僵的《後來的我們》《大約在冬季》《你的婚禮》等片子。

這類片子嚴格說來,已經不屬於台灣電影了,肯定有人會說台灣文藝片,就像新時代《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類台劇一樣,但這種“黑深殘”且偏文藝的作品,在主流沒有太高的商業價值,全世界觀眾也不太愛看。

如果愛看,現在東南亞和外國爆紅的華語文化就不會是內地甜寵古偶和流量明星。

2000年後到2010年的台劇、台灣音樂、台灣遊戲,台灣綜藝這十年反而是巔峰,2010年過後有一個延伸過程,但也在15年後基本就不行了,台劇已經說了,台灣音樂也很相似。

台灣綜藝肉眼可見,可以說在《康熙來了》停播後基本在內地觀眾那裏宣布已死。

這10年,港台娛樂再沒有貢獻?誇張了,但也是事實

以內地觀眾對於港台娛樂和明星深厚的情懷濾鏡,我猜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說:就算港台娛樂衰落,也能是你答辯內娛能夠比較的——

近現代文娛產業都是技術、審美、內容再和表達所掛鉤。技術與審美結合,內容和表達結合。而形而下通常決定形而上,因為流行文化需要技術和審美去包裝內容和表達。

2000年後,如果說港台文娛整體衰落,個別在支撐甚至有突破。像香港電影,台灣音樂和台灣偶像劇。

2010年後,整個港台文化產業對於華語流行文化,都沒有太大的突破性貢獻(香港電影個別,台灣音樂個別)。我猜測肯定有很多人不相信了,這裏就以台灣流行音樂為例。

我們明明能感覺2000年後,台灣音樂還是周王陶林等引領的巔峰。在2010年後雖然不太行了,但如何敢衰落?

音樂產業是通過唱片業,對於音樂風格的突破,再引領市場,影響同行和觀眾的一個過程。簡單點講,這幾年不是是靠突破的科幻大片、主旋律大片、古裝神話大片、現實題材商業片對於中國電影引領。

80年代初鄧麗君,羅大佑,齊秦等是革新台灣新名額,台灣新民謠,台式流行搖滾,台灣中國風和台灣POP音樂風格的,並且是屬於引領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存在,像內地校園民謠就直接學習台灣民謠。

而90年代末開始陶喆,再到周傑倫,王力宏,林俊傑和五月天等人。

前麵三個革新奠定華語R&B、中文說唱、新中國風、相互融合風格。再到林俊傑流行POP,五月天的流行搖滾等等,其它音樂風格還有一些,但是引領是沒有的。

2010年過後,你能說出台灣音樂人突破什麽,並且引領什麽華語音樂風格嗎?

答案就是除了後來樂隊(還受到內地搖滾樂隊的影響),2007年左右出了一批小天王小天後、像徐佳瑩、蕭敬騰、楊宗緯、林宥嘉等等,一如早期在台灣發展的李榮浩一樣,音樂風格還是在之前開創的風格裏打轉,隻是有自己鮮明的風格。

這就有點像內地的胡彥斌、許嵩、徐良和汪蘇瀧那一批創作者一樣,典型受到周王陶林的影響,但音樂風格本身突破並不大。

有人要問2010年後內地音樂那麽爛,難道就有突破和引領了嗎?

答案是還真有,隻不過是2000年時代內地樂壇積累後地爆發。內地音樂產業是沒有進入唱片時代的,加上《超女》《快男》的成功,音樂綜藝一直打歌、成名的主要平台和渠道。2012年的《好聲音》《好歌曲》《我是歌手》等音樂綜藝。如果你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除了捧紅羽泉、黃綺珊,韓磊等內地老牌音樂人 ,以及同樣的港台老牌音樂人。

它當時捧紅的音樂風格是不是宋胖子,南京李市民、趙雷、陳粒和毛不易等內地新民謠。

後來捧紅的內地嘻哈,再到《樂隊的夏天》捧紅內地搖滾與內地樂隊,這些音樂風格可都是內地自己發展起來,相反港台沒有提供這種新音樂風格的價值。

一如2010年後的國產電影領域,港台突破引領的導演能提的就隻有徐克,林超賢和陳可辛,其它絕大多數香港導演。警匪片全是情懷作品裏打轉,北上內地的商業大片都是流水線爛片。

在《戰狼2》《流浪地球係列》《封神》等內地青年導演片子相比,那就充斥著一種陳舊腐爛的氣息了。

情懷殺,過氣明星泛濫成災?我們還要捧“港台娛樂圈”多久

我相信很多讀者都發現我寫文章批評“港台娛樂圈”,其實我本質並不反對,畢竟有人消費就有人做,很簡單的供需關係。更何況內地綜藝娛樂和偶像明星這一塊問題太多了,觀眾情懷泛濫也能夠理解。

但過氣明星泛濫,老臘肉和情懷殺節目橫行,除了給觀眾提供“懷舊情緒”,對於整個文化產業發展沒有任何的突破,自然也就無法引領整個行業。

以國產電影為例,你們是覺得吳京,郭帆,陳思誠,餃子,田曉鵬這些導演的作品對於中國電影有價值,還是一票香港大導演的“情懷殺”警匪大片更有價值?

答案是非常明顯的,哪怕張藝謀代表的內地老牌大導演也是一樣。這個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終究是年輕人的。

內地觀眾如此捧“港台娛樂圈”臭腳,在全世界市場都非常的罕見,它帶來的影響隻有一個,那就是各種“老臘肉情懷殺”的無效緬懷,連娛樂都算不上。

最後,這個還沒有算2000年後,港台娛樂圈進入內地市場,對於新時代華語流行文化不但沒有推動作用。相反因為不同社會環境,教育背景,以及審美和技術的落後,反而推動了抗日神劇,阿寶色磨皮摳圖古裝劇,各種流水線電影爛片等亂象。

有真人明星的影視劇產業最為明顯,沒有真人明星的遊戲,動畫反而發展更好。

而音樂、綜藝、娛樂和偶像明星等領域,這就是內地娛樂產業一個根本性問題了,這裏就不展開詳細講了。反正內地觀眾對港台娛樂圈無限的包容,在已經沒有生產出引領文化娛樂優秀產品情況下。

這種未能給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用的價值,純粹是在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