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職工 3 年不上班," 吃空餉 " 不說,工資還從 3 千漲到了 7 千。
2019 年 12
月,山西省貿易學校會計柳某以科員身份調入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學校,但進入學校後,因為一直無法轉到會計崗,導致其隻能待在科員崗上被迫 "
吃空餉 "。柳某稱從 2020 年 5
月至今,他一直沒去上過班,但工資卡上仍舊能每月收到財政發放的工資。對此,該校校長表示:考慮到柳某家庭困難,和 80
歲母親相依為命,所以一直沒有辭退。
正觀視評:
3 年不上班,工資卻照發,還漲薪。看到這些,我隻想替廣大網友問一句:貴校還招人嗎?
玩笑歸玩笑,但網友們的質疑是實打實的。憑什麽不上班還能領工資?難道就因為校方覺得柳某可憐?
看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其實就是調崗所引發的。當事人柳某原來學校的會計崗位沒了,於是托二十九中校長李某調到二十九中,但去了之後發現不是會計崗,工資不如預期,便又想調回原來學校,多次起訴被法院駁回。柳某因此拒絕上班,並不斷信訪、申訴。
這真是離譜到家了,請人幫忙調動崗位,反而起訴人家違規操作,拒絕上班;吃空餉還不樂意,竟然自稱是 " 被迫
"。簡直荒唐到讓人無法理解。
這起事件孰是孰非,我們暫不去爭論,但有兩個問題必須弄清楚。其一,托關係調崗是否合規?其二," 吃空餉 "
的問題怎麽解決?
可以肯定的是,學校不是慈善機構,也不存在公益性或者救濟性崗位,豈能因為職工家庭困難,就任由其不上班 " 吃空餉
",甚至還漲工資?校長想發善心可以,但不能拿學校的錢當好人,慷他人之慨。
總之," 吃空餉 " 既不合規也不合理,更影響相關單位形象。吃空餉者要查,發空餉者更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