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又上熱搜。
一是因為狀態。
不久前剛度過60歲生日的他,身材消瘦、肌膚鬆弛,比起劉德華、梁朝偉等同齡藝人,麵部衰老痕跡要重得多,有網友吐槽“看上去就像80多歲老爺爺”。
同時,還有不少人表示,如今的李連傑連麵相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二是因為代言了某款手遊。
官方宣傳片中,李連傑以白衣造型出鏡。雖然氣勢依然,動作也完成得非常幹淨利落,但還是讓人覺得很違和。有人認為他跟人物設定不符,發福嚴重到根本認不出;也有人嘲他為錢自毀身價,開始拍攝“網遊封麵”。
曾經紅到發紫的功夫巨星,也成了“晚節不保”隊列中的一員。
隻不過,李連傑身上的爭議,並不是近年才出現。往前追溯的話,時光可能得倒退30多年。
為真愛離開發妻,“渣男”罵名一背數十年
李連傑的原配妻子,是他的同門師姐黃秋燕。
在別人看來,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比李連傑大兩歲的黃秋燕更是對他照顧入微,銀幕合作也很默契,實在是相當般配的一對兒。
但兩人從結婚到分開,前後不過四年左右。
拍攝《龍在天涯》時,李連傑愛上了在片中飾演阿玲的利智。有“利美人”之稱的她,相貌妖嬈美豔、身材玲瓏傲人,與眉眼英氣中透著淳樸氣息的黃秋燕截然不同。
墜入情網的李連傑,愛到甘願為其“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那時,黃秋燕不僅已經為他生育一女,且又即將臨盆。在二女兒出生的第三年,兩個人的婚姻宣告終結。
據媒體報道,對前妻心存愧疚的李連傑,當時把大部分身家都留給了對方。但即便如此,背負著“拋棄妻女”罪名的他,仍然成了千夫所指的“渣男”。
在黃秋燕和利智身上,李連傑將愛和不愛展示得淋漓盡致。對於跟黃秋燕的那段感情,他用自己當時不懂愛來定義。
而對於利智,卻可以稱得上傾其所有。
利智投資失敗,欠下千萬巨債,李連傑便跟電影公司簽下兩年六部電影的合約,幫她度過難關。結婚後,又交出了家中經濟大權。而平時的采訪中,每每提到老婆,李連傑都不吝讚美,一次次在鏡頭前對利智表白。
兩人長達30餘年的相愛相伴,扭轉了許多人的看法。曾被斥為“渣男”的李連傑,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情聖”。
兩次更改國籍,豪擲2億建豪宅惹爭議
因《少林寺》一夜成名後,李連傑又出演了多部類似題材的作品,比如《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
之後的“黃飛鴻係列”和“方世玉係列”,則助力他成為華語影壇的“功夫皇帝”。
但排擠,仍然存在。
後來的采訪中,李連傑談及那段過往時,稱那時“我非常痛苦”,並委婉提到了好友蔡子明的意外身亡。而後者的遭遇,也是促使他最終決定赴美發展的主要原因。
那時,因為黃飛鴻、方世玉等角色的影響,李連傑在歐美已經頗有名氣。可即便如此,他出國後的發展仍然不怎麽順利。在這種情況下,李連傑選擇加入美籍,隨後接連出演了《龍之吻》、《致命羅密歐》等多部影片。
2009年,有媒體爆料李連傑加入新加坡國籍,並花費近億元為愛女購置了豪宅。時隔不久,又曝出他的上海豪宅已修建完成,總麵積達5369.87平方米,耗資高達2億。
“炫富”和改國籍兩件事,使得李連傑的公眾形象進一步受損。就算後來報道稱他加入新加坡國籍是為了成立壹基金,他也在采訪中表示“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中華民族的事情”,但對於形象挽回,作用似乎並不大。
而緣於李連傑“印尼海嘯”經曆,於2007年啟動的壹基金,在他加入新加坡國籍的第二年,也在質疑聲中一度麵臨中斷危機。
零片酬出演《狼犬丹尼》,因角色形象設定被罵
李連傑出演的影片中,他跟呂克.貝鬆合作,於2005年上映的《狼犬丹尼》備受爭議。海報中,戴著項圈的李連傑被一隻腳踏在下麵,揚拳做出抵抗反擊姿態。
對李連傑來說,這部電影很特別,既是他從未涉獵的題材,又傳達了“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主題信息。為了這個從被指使的動物或機器,到成為一個人的故事,他甚至沒有收一分錢片酬。
可惜影片上映後,反響並不佳。
除了被指商業噱頭太多,劇情蒼白無力,連作為賣點的“中國功夫”也未達到預期外,丹尼這個角色,更讓李連傑陷入嘲罵聲中。
很多人認為,這一人物侮辱性太強。
麵對指責,李連傑則建議反對者們去“反思”。此言一出,不滿者更眾。
除感情、國籍和角色形象因素外,李連傑跟某位大師的往來接觸,以及跟信仰相關的站位等,都讓他的公眾印象持續下滑。
各種謠言,也相伴而生。
2010年,李連傑現身公眾場合時,被發現形容憔悴、雙眼外凸,“患癌”一說不脛而走。此後,更是無數次在傳聞中被殘疾、被死亡。
接受采訪時,他曾笑談“每年都有”。
而2019年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又傳出李連傑捐款100億的說法,惹得向太陳嵐在個人社交平台為他打抱不平,怒斥“爆料媒體”無聊。
如此種種疊加,曾經紅遍全國的“少林小子”、“功夫皇帝”,說做人不能膨脹,要“戒驕戒躁,夾著尾巴”的李連傑,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跟過往早已判若兩人。不再是跟銀幕形象相似的正義大俠,而成了眼中隻有利益的為己者。
已有印象,加上本次他代言的手遊,用戶體驗本就存在不少爭議,被指回國“撈金”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所以說,即便是巨星,若是不懂得自惜羽毛,始於作品的觀眾就可能止於其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