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論文工廠”,收割一批知名醫學院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日本癌症新療法、徐波、潘愛華,這些都是熱點



圖/Pixabay

No.1

中國“論文工廠”

收割一批知名醫學院校

被屢禁不止的“論文工廠”,仍在持續不斷地輸出造假論文。

近日,有外媒報道,一家生物醫學出版社的欺詐檢查員約翰•切澤布羅(John Chesebro)估計,在他檢查的論文中,因為數據不實或者倫理問題被他退稿的論文占5%到10%。

切澤布羅的一部分工作內容是排查論文,比如仔細檢查乍一看幾乎一模一樣的細胞圖像。他經常遇到所謂的“論文工廠”收費炮製的科研論文,從明顯重複使用——細胞培養物在顯微鏡載玻片上的相同圖像,在多篇毫不相關的研究裏重複出現——到細微的改動。

作為學術論文最高產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論文造假比比皆是,已然形成了一個產業,尤其是醫學界。

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自2021年6月初專門開設醫學科研誠信專欄,截至2022年2月22日,通報了13批醫學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結果,累計通報案件310個。這些通報處理結果不僅涉及論文數據、圖片造假,其中144個還涉及論文代寫代投、論文及數據買賣,占總數的近一半。

2022年中國科學網刊登文章稱,英國劍橋晶體學數據中心(CCDC)發現,來自810篇論文中的近1000個晶體結構數據,竟是出自同一家論文工廠製造生成。

這打破了該數據庫可疑條目的曆史紀錄。更嚴重的是,這可能隻占“虛假數據總數中的很小一部分”。經查證,這些文章的作者幾乎都來自中國。其通訊單位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附屬醫院和醫學院,作者中不乏副教授、科室主任、副主任等。

以論文買賣為核心,委托者、寫手、掮客等形成了一套公司化運作機製。“論文製造”的結果,表麵上解決了評職稱等發表論文的需求,卻是劣幣驅逐良幣,不僅破壞正常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讓學術生態環境惡化,也讓中國學者的可信度不斷下降。

No.2

醫藥企業,將麵臨“查稅風暴”?

近日,在國家稅務總局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黃運表示,“聚焦重點領域,依法查處偷逃稅行為。”

黃運稱,今年以來,已組織查處部分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手段偷逃稅的企業,同時對重點關注的醫藥、農產品等虛開發票高發行業,推送虛開案源890戶,並對一些協助納稅人逃避稅的不法中介依法進行了查處。

5月10日,國家衛健委、稅務總局等14部門下發通知,指出要深入治理醫療領域亂象,重點整治醫藥領域突出腐敗問題,並對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部際聯席工作機製成員單位進行調整。

其中,整治醫藥產品銷售采購中的不正之風問題的重點是,醫藥產品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帶金銷售”,給予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回扣、假借各種形式向有關機構輸送利益等不正之風問題。

據賽柏藍統計,連續六年(2018-2023年),國家衛健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發布的關於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均提及醫藥行業虛開發票問題,並多次列為重點內容,如重點打擊不執行“兩票製”、虛開稅票、賄賂促銷等行為;嚴懲供銷鏈條違法犯罪(虛開發票、偷逃稅、商業賄賂);對發現的醫藥生產流通領域虛開發票、偷逃稅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等。

No.3

日本癌症新放射療法,將進入中國

日本企業Stella Pharm開始向海外出口,結合放射線和藥劑攻擊癌細胞的新療法。

目前該療法僅在日本獲批。Stella Pharm開發了用於此療法的“硼藥”。硼藥,是一類含有硼10的小分子硼藥或結合有硼的生物配合物。硼藥是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的兩大核心技術之一,其藥效優劣直接影響BNCT治療效果。

BNCT是一種腫瘤精準治療技術,治療過程是,先將硼藥注射到人體內,積聚在目標腫瘤細胞周圍,利用低能量超熱中子束對腫瘤組織照射,硼藥釋放出高能粒子,從而殺傷腫瘤細胞。

在迄今為止的放療中,以X射線治療為例,需要接受數周至一個半月時間的治療,而BNCT照射一次就完成治療。由於給患者身體造成的負擔較小等原因,這種療法很受關注。

Stella Pharm與住友重機械工業合作,首先瞄準的是設立醫療特區的中國海南島,計劃從2025年開始實施治療。Stella Pharm負責藥劑部分,其開發的藥劑就是將這種硼做成製劑。

No.4

貝達藥業欲耗資3.92億美元,引新管線

5月30日,貝達藥業宣布計劃引進新管線,所耗資金或高達3.92億美元。

《長江商報》指出,截至一季度末,貝達藥業貨幣資金僅5.85億元,遠遠低於協議所需資金。而且,公司的長期借款從2023年初的6.56億元,增加至3月末的16.76億元,三個月激增10.2億元,增幅高達155.48%。

值得關注的是,貝達藥業引進該管線,除了首付款以外,還要向C4T支付最多達3.57億美元的裏程碑付款總額以及銷售提成,同時子公司貝達香港擬以2500萬美元認購C4T增發的556.7928萬股普通股。粗略計算,該協議的簽訂,貝達藥業所需資金達到3.92億美元。

貝達藥業在2022年已顯露出疲態,當年營收增速驟降至個位數。2023年一季度,公司出現業績雙降,實現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2億元、5139.68萬元,同比下降9.08%、38.8%。

No.5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一主任被查

5月31日,山西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通報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介入導管室主任徐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長治市監委監察調查。

徐波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介入導管室主任、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No.6

未名醫藥前董事長成犯罪嫌疑人

5月30日,未名醫藥發布公告稱,收到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起訴意見書》。《起訴意見書》顯示,淄博市張店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潘愛華、李鵬飛、羅德順等提起公訴。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為被害人。

其中,未名醫藥原實控人及董事長潘愛華、廈門未名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德順涉嫌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杭州強新的法人代表李鵬飛涉嫌職務侵占罪、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

廈門未名為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此前潘愛華是通過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持有未名醫藥,為最大股東。而廈門未名主營神經生長因子等生物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還曾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是未名醫藥重要的營收與利潤來源。2022年年報顯示,廈門未名貢獻營收7299.91萬元,貢獻淨利潤5593.17萬元。

2022年8月嶽家霖接棒潘愛華成為未名醫藥董事長。之後,未名醫藥免去潘愛華在北京科興的董事、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免去羅德順在北京科興的監事職務。

上述公告顯示,提起公訴、最終判決與後續執行結果存在不確定性,暫時無法準確估計其對未名醫藥本期利潤或後期利潤的影響。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How about Chinese government economic data?
seator 發表評論於
別冤枉張老九,他是高級黑
wyc2020 發表評論於
從“學術妲己”到“論文工廠”,張老九們又贏麻啦,戰狼們繼續偷著樂吧
沒事逛逛88 發表評論於
應該把為評職稱升官而寫的水貨論文都集中到一個平台內部循環審核就得了,別拿出去丟人顯眼。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AI市場大餅七年內15兆美元 這七大廠可望搶到最大塊2023-06-01 08:04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顧問公司PwC Global預測,隨著人工智慧(AI)蔚為風潮,形成促進經濟成長的一股大趨勢,七年之內,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多達15.7兆美元。潛在商機這麼大,勢必將造就一些贏家,最近股價一飛沖天的輝達(Nvidia)便是明顯例子。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天天挖空心思造假,喜歡做表麵功夫。但是,是騾子是馬到了遛遛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幾年中國人吹他們的人工智能世界領先,原因是中國STEM的畢業生最多,發表的論文最多。嗬嗬,假論文發的再多也是假的,STEM畢業再多,不出成果隻能多浪費糧食。AI的大拿還是在美國。中國差得遠。
走遍北美的小貓 發表評論於
中共人的AI現在去哪裏了?還小米鐵蛋兒或者天貓精靈係列?或者大外宣的發帖機器人?高端芯片一斷,也就這樣兒了,用28NM們幹什麽?產賣菜車大家都去擺攤兒?核心技術的核心就是一切的動力源,而所謂高端製造業或者高端技術轉化成的商品和應用,確實是全球采購,不會是一家獨產。可這裏麵擁有核心技術外包讓代工廠喝點兒湯的,對比壓榨人力做外圍,進不了核心的,能一樣嗎?在五毛的眼裏,這兩個一樣,所以才會產生中共國“製造”可以的假象,等擁有核心技術的一收緊出口,一加強管控,那不靈的就隻剩罵街的能力,沒有自己擁有核心的水平。論文在AI世界真的就會是初級產品,而現在的真的AI,需要軟硬結合才能有效,誰會最後不靈呢?不靈以後,這手寫論文又有什麽意義,又是代工廠風格的重演,能寫不能做,能做無核心,核心沒人賣,隻剩論文殼。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大學擴招,學費暴漲,學生付出很多。所以在畢業前一定要取得掙錢的基本身價,就是論文和學位。這是最後一搏。於是論文造假泛濫。
市場需求高。論文工廠就繁榮。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華為吹牛B,5G國際專利數量全球第一,都是一些湊 數字的水貨,垃圾專利,除了浪費資源,球用沒有。
如果發文章是為了討官位,掙獎金,這就失去了發文章本身的意義,最後隻能是偽造,剽竊,造假,腐敗。
土共,人類的一顆毒瘤!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這就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論文排名第一。嗬嗬。中國人吹他們的人工智能世界第一,原因是論文數量第一。就這些垃圾數量挺多,但是一看到美國的真家夥ChatGPT,他們個個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