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失業率數據背後,環環相扣的難題

冰冷的失業率數據背後,環環相扣的難題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青年就業問題再次引發熱議。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 4 月份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達到了 20.4%,超過了去年 7 月的 19.9%。與此同時,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3 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 1158 萬,在去年首次突破千萬達到 1076 萬之後又創新高。6、7 月份伴隨大批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青年調查失業率很可能還會更高。而過去幾年受經濟影響,很多企業的校招名額都在減少,這已經是眾人皆知的現象。

從十幾年前的“蟻族”到今天的“孔乙己”,青年就業質量和生活質量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青年就業問題的凸顯,除了找不到工作之外,也表現為很多隱形的就業難中,例如考研、考公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勞動者對當前的工作不滿意但是不敢辭職跳槽,甚至不敢主張應有的權利、在就業中的人缺少升遷和發展機會等等。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的聶日明自 2015 年開始關注就業問題,基於對數據的挖掘和解讀(《中國就業大數據之一:他們為什麽不工作?就業怎麽穩?》),提出解決就業問題需要以市場為導向(《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需要係統性思維》),指出不僅要關心就業率,還要提升就業質量,而提升就業質量還是需要依靠大城市(《中國就業大數據之二:何為好工作?如何提高就業質量?》)。在一篇針對“35歲現象”的文章中,聶日明指出企業如果選取高端產業、精益生產,就會更加依賴有經驗的人才,會自然地提供就業機會的縱深,35 歲現象揭示了企業長期視角的欠缺。

我們邀請聶日明做客“問題青年”,與我們共同探討青年就業難及可能的解決之道。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是在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公共部門的招錄規模,還是要靠企業?靈活就業對青年來說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學曆低就是否應該被鼓勵?作為個體,在升學、考公、就業之間如何選擇?

本期問題青年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Lisa、璐璐|問題青年主播

數據之下:如何理解當前的失業率?

Lisa:

去年,16-24 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一度達到了 19.9%,今年一季度的數據是 18.3%,其中 3 月也達到了 19.6%。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失業率數據?

聶日明:

|“當前城鎮青年失業率處於什麽樣的水平?”

16-24 歲的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調查失業率是在一個抽樣框裏進行調查,囊括幾十萬戶的規模,覆蓋了全國主要的縣和地級市。中國從 2018 年開始公布分年齡段的失業率,其中 16-24 歲的失業率就被稱為青年調查失業率。

首先目前青年失業率確實是比較高的。2018 年公布的時候,這個失業率就已經比較高,但是和全球其他國家比還不是很誇張。但是在疫情之後,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水平就變得越來越高,尤其在去年,全年最高時達到了 19.9%。

青年失業率是有季節性的,畢業季的失業率會比較高,所以每年七八月是全年青年失業率的高點,秋冬季失業率又會下降。

所以按照規律,今年 3 月份失業率就達到了 19.6%,這表明中國今年七八月的失業率肯定會明顯超過去年的高點。

如果我們跨國來對比,2022 年歐洲的青年失業率大概 16.4%,全球和亞太的平均大概是 15%,所以中國平均的失業率是高過歐洲、全球和亞太的平均水平的。全球來看,西班牙、葡萄牙的失業率比較高,像巴西、南非這樣的國家,青年失業率超過了 50%。

原先我們覺得青年失業率這個問題,都是西班牙、葡萄牙、南非這樣的國家會麵臨的問題,這些國家青年的情緒普遍不是很高漲,會有很多社會問題。目前我們的青年失業率已經接近 20% 了,而且今年有很大概率會超過 20%。所以這個時候中國也麵臨著嚴峻的問題。

青年剛進入就業市場沒多久,當下的精氣神可能決定他的一輩子,剛開始的工作路徑也可能決定他一生的職業方向。所以青年失業關係的不是一個人在幾年內受挫的問題,確實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為什麽感知到的就業困境比數據更嚴重?”

在計算失業率的時候,分子是“沒有工作但近 3 個月在積極尋找工作,如果有合適的工作能夠在 2 周內開始工作的人”,也就是說,試圖找工作但是沒找到的人被納入了分子。但是有一些人壓根就不在找工作,他們被稱為“退出勞動力市場”,這些人是不被包括在失業率計算的分子裏的。所以失業數據不包括沒有工作、也不想找工作的人,這意味著社會中不工作的人占整個人群的比重肯定是超過 19.6% 的。

另外,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城鎮青年失業率”是不包括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的。在縣城無所事事的青年、沒有進城的農村青年,都是不納入統計的。所以實際的青年失業率情況肯定比數據更嚴重。

沒有工作、也不想找工作的人,可以用另一個數據,也就是“勞動參與率”來反映。在近幾年的環境下,中國的勞動參與率和過去相比確實有一定的下降。這時我們就要問,為什麽青年不願意勞動?是因為他家庭比較富足、不需要勞動,是因為覺得無法學以致用,所以不願勞動,還是因為學曆較高,因而不願意低就?這個就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

畢業去向的變化趨勢

Lisa:

現在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沒有準備進入到勞動力市場,而更多地會去考研考公。我們可以談一談現在大學生去向的變化。

璐璐:

我是 2020 年畢業的,當時我們留在國內讀研、出國讀研以及直接找工作的比例差不多是 1:1:1。但是我問了一個今年畢業的朋友,她表示在全班三四十人中,隻有三四個人會選擇直接工作。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繼續讀研,如今不讀研似乎會成為一個缺陷,大家會問你:為什麽不讀?盡管考研這條路也很不好走,但三戰、四戰考研的人也不在少數。

另一位研究生朋友的情況就不太一樣,因為研究生更多會選擇出來找工作。但是她告訴我,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全國巡回考公務員和編製,申請延畢的人也更多了,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或是畢業和就業壓力太大,或是沒有考上理想的單位。雖然大家對於延畢的接受程度更高了,但是職業選擇也沒有變得更加自由和靈活,還是都湧入一條賽道裏去了。

Lisa:

今年年初,有一些學校發布過自己的畢業生畢業去向數據。比如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這兩所學校的本科畢業升學率高達 82% 和 64%,清華也是大約 8 成的比例都是繼續升學。

另一方麵,今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大概有 500 萬左右,刨除保研的名額,有人預測今年報名和招收的比例大約是 6:1,這說明考研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您是怎麽看待這個現象的?

聶日明:

|“考研下行、求職下行的趨勢是如何發生的?”

畢業落實率這個指標其實是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的一種軟性考核方式。“落實”其實就是有“去向”了——考研、出國,或者工作和創業。

但是高校識別這些的機製都是非常簡單的。它沒有辦法識別你到底有沒有真實地就業,簽了三方就算就業,或者你創辦了一個公司,把營業執照給學校,它就認可你。疫情之前落實率一直是比較高的,疫情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畢業去向落實率在不同的學校表現也是不一樣的。精英大學,尤其是特別好的985學校,一般來說是考研、出國、工作各占 1/3,但最近幾年,考研和出國比率已經超過了 80%,比如清華、複旦,但實際的數字比這個還要更高,因為很多學生雖然工作了,但隻是簽了三方,後麵還是要準備二戰三戰,所以出現了“考研下行”的趨勢,就是學生會選擇考一個不如自己本科學校的研究生學校。

這是一個很顯著的現象。出口變得越來越窄,這主要還是就業市場的收縮導致的。

找不到好的工作,就需要為自己積累更多的資本,多一個學曆很重要。因為很多企業在篩選簡曆的時候就直接按照學曆排序,淘汰本科生,最終這個工作是否需要高學曆並不重要,它隻是一個篩人的門檻。

把就業市場的激烈再細化一下,其實是一些高附加值、高利潤的頭部行業收縮了招人編製,使得一些原先競爭力很強的畢業生出現了求職意願下行的趨勢。原先名校的學生會去一些頭部的企業,它們招人多、薪水好。但現在這些企業大幅削減了 headcount,這使得名校的畢業生首先求職下行,在名校學生之下的其他學校就卷得就更厲害了,所以這些學校的學生又不得不考研。

在宏觀上我們也能看到,2018 年之後我們城鎮的新增就業人數出現了銳減。確實城鎮裏很多人退休了,按道理說,崗位空出來後,應該可以容納更多的年輕人,但其實並沒有。所以這不單純是因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導致的,而是因為中國整個就業市場的萎縮。

說實話,考公和考編當然是一個不錯的去向,但是在 2018 年以前,最優質的學生的第一去向並不是當公務員或老師,他們可能希望去大的互聯網、外企、金融機構,還有教培行業,但當這些崗位在削減甚至消失的時候,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會加入到考公考編的行列,其他學校的學生就會更難受。

|“高校關於畢業去向的數據還不夠完善”

我們對現實也不是特別了解,對市場還缺乏很清晰的認識,因為中國高校的數據公布沒有那麽完善。比如說美國有像 PayScale 這樣的一些雇主雇員調查機構,在美國應聘一個職位,在互聯網上可以搜到每一個州,甚至每一個城市裏,某一個崗位的薪酬寬幅是多少、薪酬分布是什麽樣。

PayScale 每年會調查美國 4000 多家高校、約 320 萬名畢業生的薪資情況,並且會調查很多個不同的指標,包括職業匹配度、學曆低就情況、薪資水平。首先它會看你的職業匹配度,就是學的專業和最後去的崗位是否匹配。學以致用是很重要的,因為高校培養學生,就是為了能夠把學校裏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裏。

另外就是學曆低就,你做的是否是跟你的學曆相匹配的工作,隻有匹配的時候,學校接受的很多財政補貼才是不浪費的。比如讓一個受了十幾二十年教育的人去送快遞、外賣,這肯定是不合適的,即使送快遞外賣的收入可以很高,但是它不需要碩博學曆,對吧?

第三是薪資水平,薪資水平可以從更細的維度體現你的職業匹配度、在職場裏的競爭力。

經過這些調查,高校的做假就完不成了,比如隻簽了三方但沒有實際就業,就不會反映出薪資,這樣學校裏就沒有必要去完成畢業落實率這樣的指標了,相反它會真實地把幫助學生找到好工作當作重要的事。如果中國也這樣做的話,水分就擠掉了。

高企的青年失業率,是一個隱患嗎?

Lisa:

我們剛才談到了幾條路徑,但是看起來成功的幾率都還蠻小的。有大量的年輕人,處於沒有就業,也沒有成功地完成升學的狀態。

各國都非常關心青年失業率的問題。去年,北大的盧鋒教授就指出,中國的青年的失業率已經高於歐美,應該引起重視。您是怎麽看目前的失業率的?您覺得這是一個隱患嗎?為什麽好像中國社會對於青年失業率的容忍度會顯得比歐美更高一些?

聶日明:

|“青年失業影響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族”

討論隱患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看看目前青年的結構是什麽樣的。

目前的失業率是否比之前要高,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我們從宏觀數據上能夠看到青年就業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麵:城鄉結構、學曆結構和職業結構。

2000 年中國的城鎮化率不到 40%。當時的人口流動也很少,農村青年很難到城市裏就業,在農村主要從事農業勞動力的就業。

2000 年的時候,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隻有 7.5%,而現在已經超過 60% 了。也就是說,在 2000 年的時候,新增青年就業大部分都是高等教育以下學曆。當時工作好找嗎?也不太好找,他們大量從事的是農業類和靈活就業類的工作。這也意味著 2000 年的青年失業率也是被大幅低估的,因為農村人口並不納入到城市的就業統計體係裏。中國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裏,一直有這樣一群隱形的群體,他們的失業率是比較嚴重的,但他們是輿論上的失蹤者。

今天青年失業率很高,是建立在幾個前提之上的。一方麵,這個世代裏 80% 左右的人都將接受大專或本科的教育,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話,公眾一下就會關注到。另一方麵,這些人都已經進城了,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城鎮勞動力,全社會新增勞動力的主要壓力都在城鎮,當他們從農村到城市裏找工作的時候,這些人就進入到輿論視線裏,不再是輿論上的失蹤者了。

所以說青年就業問題是不是一個隱患,其實一直是隱患,但以前這些人一直在農村,並不在我們的公眾輿論視線。這並不表明過去就不嚴重,隻是今天因為他們身份的變化而被我們感知到了。

另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是,我們會覺得花了很長時間去培養一個大學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在社會的各個層麵都說不過去。所以它確實是個隱患,它突破了公眾通常的認知。大學生接受的教育給了他很多的理念、價值觀,如果他找不到工作,也會有很強的幻滅感。

青年流動到城市裏讀書後,很難再回到農村就業。因為他們不喜歡農村,農村幾乎沒有娛樂,也沒有年輕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最核心的是,農村沒有大學生可以就業的崗位。所以他們大部分是要在城裏就業的,而他們在城裏沒有積累、沒有房子,也城市裏的社交網絡,在城市立足是很難的。

工作就是他在城市立足的一個根本,當你把就業給拿掉之後,他城市立足的根本就沒有了,這會引發有一係列經濟和社會的問題。

所以就業問題是格外核心的問題。中國轉型時期的大學生就業承載了很多的價值,承載了鄉城流動人口完成城市化的轉變,也包含非農就業階層的向上躍遷。所以如果無法在城市為青年提供一個體麵的穩定就業,這些都會成為泡影,它影響的不單純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族。

從蟻族到孔乙己,青年處境的悖論

Lisa:

其實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從 2000 年初的時候就開始提上日程,尤其是在 2009 年左右,有一段時間大家熱議的是蟻族的問題,當時學者廉思提出並且研究了這個族群。他研究了北京的北漂一族,他們在大學畢業後隻能在城市外圍群租一個小公寓,他們的處境完全沒有達到讀大學時的一些預期。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又在討論孔乙己要不要脫下長衫的問題,在您看來,我們怎麽去看待從蟻族到孔乙己的青年處境,這些困境有什麽相同和不同?

聶日明:

|“蟻族和孔乙己的相關性”

蟻族和孔乙己其實是兩個層麵的概念,這兩個問題又有一定的相關性。“孔乙己”是今年剛誕生的話題,最開始主要還是指不願意低就的大學生——不願意去幹一個原本就不需要高等學曆的職業。

這兩者之間有共同的地方,最核心的還是缺乏體麵的工作,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缺乏高質量的就業。體麵工作一般是指工作環境比較好、收入尚可的工作,但兩者都沒有。

這兩個問題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最核心的還是中國巨大的地區差距,因為我們說蟻族,主要是在一些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房價比較高。另外不完全的城市化,使得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有了明顯的身份差異和財富差異。更令人警惕的是,如今因為租金的上漲,他們可能想在城市裏成為蟻族,也越來越難了。

孔乙己是一種自嘲,更多是大學生在求職上的困惑。他們在讀書期間,要讀好的小學、好的初中,要去參加高考,沒有人跟他們講,你考上大學之後,要脫下長衫,去做體力勞動。我覺得指責孔乙己不脫下長衫去做體力勞動,有一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教育與現實間的矛盾”

從國家的角度而言,財政培養這麽多大學生,難道是希望他們以後去送快遞嗎?每個大學生背後是每年幾萬塊錢的財政補貼,讀完四年,國家在一個人身上的投入起碼是十幾萬。

所以大學有幾種含義,第一個是人力資本上的投入,我們讀大學肯定是為了能夠增加我們在職業上的競爭力。去做一個不需要本科教育的職業,也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因為教育政策本身就讓每個大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可以做自己專業的事情,這樣教育投入的財政補貼才是不浪費的。

另外,大學生跟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會有一定差異,大學塑造了我們的一些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比如讀過大學的人可能願意上微博、混社群,喜歡一些務虛的討論,喜歡喝咖啡,等等。

大學生所學習、體驗、追求的生活方式,往往都是輿論所倡導的體麵生活的方式,更多的休閑、更多的消費升級,在城市裏看話劇、演唱會、脫口秀,這些不都是我們提倡的消費升級嗎?這不是好事嗎?

中國學生在整個讀書期間,價值觀、目標是比較單一的,在高中之前的教育目標就是高考,雖然說我們不斷嚐試推素質教育,但是最後能夠考上名校,還是那幾張考卷決定的,並不是什麽遊泳、跳高、鋼琴。這樣一種目標單一的機製,也是不斷向其他領域擴散的。我們在社會裏麵就是這樣一種氛圍,大學越來越高中化,甚至你考完研究生之後還沒停下,還要繼續考公考編。

教育告訴你,隻要認真考試就會獲得一個好的結果。這裏麵就是有一個悖論,這個教育體係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目標和價值觀是比較單一的,但是卻希望學生在畢業之後能有一個多元化的選擇,這是想否認過去每個人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嗎?

就業問題,無解中如何找路徑?

Lisa:

談到這兒,我們可以再往下談一談怎麽解決就業問題。

其實我們在 2000 年初的 10 年裏麵受到了加入 WTO 的影響,產能巨大擴張,包括出口的貿易、很多行業的高速增長給我們帶來了青年就業機會和個人發展空間。但是我們這幾年也會在講內循環,有些行業其實已經沒有高速增長,甚至消失不見了,這個時候青年的就業如何解決?

從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鼓勵畢業生到中西部去,到農村基層去,鼓勵畢業生應征入伍,包括近兩年鼓勵靈活就業,我最近還看到有一些專家給出的建議,比如說要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公共部門的招錄規模,在大學定期舉辦招聘會,提供一些培訓服務等等。想請您來幫我們分析一下,我們應該怎麽去看待這些政策措施?

聶日明:

|“就業問題其實是一個增長問題”

我們首先要抓住重點,重點就是哪些行業、哪些工作類型是能夠吸引最核心、最大量的就業的。我覺得毫無疑問,中國目前在政府部門的就業大概隻占全社會就業的 3%,事業單位是 4.5%,國企 6.7%,這三個加在一起也不到 15%,但在私企民企裏有 30%,其他行業大概還有 5%-6% 的樣子。另外中國 12% 的人是自雇,35% 是農業就業。

讓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多雇點人,或征兵入伍,隻能創造幾十萬的就業人員。並且這幾十萬就業崗位的成本是巨大的,因為是靠財政出錢,一個崗位一年要有六七萬左右的投入,如果是 50 萬的就業崗位,財政一年就要投入幾百個億,這要企業創造多少利潤才能創造幾百個億的稅收?

所以方向我覺得是比較明確的:高校畢業生必須是市場化導向就業。要在市場裏創造就業崗位,就要看市場中創造就業崗位最大的群體是誰,答案肯定是企業。

所以解決就業問題,實際上是企業要願意雇人,這就需要企業有擴張、有積極的投資預期。因此整體來說,就業是一個增長問題。

要保證增長,就要看中國增長的潛力到底可以在哪些地方釋放?這肯定要靠內循環,因為內部確實有很多消費,但是光靠內循環是否足夠?1990 年代之前,我們是靠內循環的,但是我們還是解決不了城市就業,當時下崗問題,就是因為國企的產能無法釋放。所以我們必須要納入到雙循環的體係裏,需要依賴龐大的外部市場。必須要引入那些品牌很好、附加值很高、利潤很充沛的企業在中國生產,這樣全產業鏈的從業人員的收入才會高起來。

所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不隻是教育部的事情,必須把經濟增長做起來。因為失業率的問題在大部分國家,都是最最核心的宏觀經濟指標。

|“高校在幫助畢業生就業上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除此之外,高校當然要在這件事情上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因為他們是人才的生產者。生產者不能把人生產出來之後就不管了。我們過去確實有些調整,但整體來說,高校裏的各個機製都沒有圍繞學生的就業目標來。

比如說學校大部分專業都沒有 CDO(就業指導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這樣一個設置,隻有全校性的一個就業指導中心,搞一些招聘會。但是不是每一個輔導員、每一個老師都會發動自己過去的學生回到學校裏去招人?很少。

國外的研究生和博士導師是負有一定推薦工作的義務的,他們的職業尋找非常依賴於社交網絡。所以高校必須要跟社會、企業互動。

一些國外的大學、香港的大學,在畢業生畢業後會定期追蹤學生狀態,因為如果它們不做的話,薪資調查機構會去做這件事情,把這個加總到大學排名上,如果你沒有把你的學生服務好,排名就會降低,就不會有人來報這個學校。目前中國的大學還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

另外,我整體來並不認為靈活就業是應屆畢業生的一個很好的就業方式。當然它是一個次優選項,但它不是最優的。因為人力資本的積累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它並不隻是你在工作裏麵學會了什麽技能,更多的是你在整個工作中積累的各種經驗、社會網絡,所以如果你是自雇,在大部分行業都沒辦法讓你去積累這些資本。

Lisa:

最後還想問一個和個體選擇有關的問題,很可能沒有什麽正確答案。從經濟學的角度,您怎麽看考研、考編、找工作這幾種路徑?假如您特別關心的一個晚輩問您該怎麽選擇,您會怎麽建議?

聶日明:

|“逃避的選項一定是錯的”

我覺得這個肯定是沒有一個答案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比如對於家庭條件比較穩定的,本人也有一定能力去做更多的追求的人,那麽考研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當然它意味著你要晚三年畢業,過去有一些職業本科就可以直接入職,考研就不是很合適。

我覺得首先要選對自己合適的,而不是說找不到工作就考個研、工作不如意就考個編,這個思路是不對的,因為考研、考編變成了一個逃避的選項,逃避的選項一定是錯的。老師和公務員收入很穩定,但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因為收入並不是行業裏麵最高的,而且大部分公務員其實一輩子也沒有什麽機會升到一個更高級的行政位置。行政機關和學校也有一些和企業不一樣的玩法,所以要先考慮你自己是不是那種性格,是不是這樣的一個人。

不要把選項變成一種逃避,而要主動選擇。首先要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麽,其次在這個行業裏我喜歡幹什麽,喜歡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形勢推著走。我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並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你的職業未來的好壞是依賴於你自己的投入的,因為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而精力投入是依賴於主觀意願的,一個人得要喜歡自己幹的事情,才會琢磨如何提高自己,這才會形成經驗的積累。

關於穩定,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當你走向一條很確定的路線的時候,你必須要反思它的成本是什麽。

kingdale1 發表評論於
中國幾億農民失業率為零。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It will get much worse from now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