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玩諧音梗?他申請“瓶淨悉淨瓶”商標 被罰10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編者按:轉載此文僅為呈現相關事實,並非讚同原作者觀點。



網友惡搞圖

要說商標行業是一個專業度較高的領域,總有人跳出來表示不服。不就是把相關標識提交給商標局審批嗎?行,他們就給通過,不行,他們就給駁回,也就這麽回事,so easy! 正是這種思想的普遍存在,導致商標行業的服務費一直低得可憐,大批的商標行業人員得不到應有的專業尊重。

但華姐今天講的這個案例可能要顛覆你的認知,商標根本不是你想的那麽簡單。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你想申請什麽就可以申請什麽;對於專業代理機構來說,如果沒有足夠專業的加持,代理一個商標的罰款可以去喝一陣飽飽的西北風了!

貴州一家酒廠於2021年的10月26日申請了枚“瓶淨悉淨瓶”商標,分別指定使用在啤酒和白酒商品上。



單看這五個漢字,沒啥毛病。但連起來讀一下,和我國國家領導人名字的讀音是相近的。並且巧妙的是,這五個字從中間的文字無論是往左還是往右讀,讀音都是相同的。想必,申請人應該是絞盡了腦汁。這個申請人是略懂商標的,他肯定知道赤裸裸去申請那三個字,是絕對不行的。那就動下腦筋,玩下諧音,用五個字來“偽裝”一下。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同音字千千萬,看這文字和那三個字差了十萬八千裏,又是五個字,發音又不盡相同,拿去申請,“騙”過審查員,那還不是妥妥的?再說了,商標界不是一直都有諧音申請成功的案例嗎?

比如我們熟知的“鍾薛高”,它本來是“中雪糕”的諧音,如果直接用“中雪糕”去申請商標指定使用在冰棍、冰淇淋上,那肯定是必死無疑,但換個思路,玩個諧音,這商標不就下來了嗎?還有,有人不也申請成功了“任證飛”商標並在明碼標價出售嗎?

向來都是一知半解最可怕。這些人不知的是,在商標領域,有些諧音可以玩,有些諧音卻連碰都不能碰,別人能申請成功,不意味著你也能申請,一旦牽扯到政治性的東西,玩諧音,那就是在作死!

事實也證明了這點,“瓶淨悉淨瓶”商標申請人被罰1萬元,而代理機構被罰10萬元。為啥?相關行政機關認為,作為一家專業機構,應該知曉該商標名稱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讀音近似,但仍接受代理,審核把關不嚴,該罰。





這是一家2011年就成立的代理機構,在商標領域“深耕”了十多年,但遇到此商標時,並沒有意識到該名稱作為商標申請,會對我國政治產生重大不良影響,毫不客氣的說,被罰一點都不虧。

總有人說,商標是門玄學,“個案審查”是個萬能擋箭牌,殊不知,“個案審查”後麵隱藏的是專業。每個商標的案情不一樣,類似案情的商標獲準注冊情況不能隨便拿來進行比較。

看似平常的五個字被罰10萬元,平均一個字2萬元,這就是不專業的代價。商標領域的“專業”不是你以為的那麽廉價。

作者簡介:楊莉華,知識產權律師,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商標審查員。溝通交流,請添加下麵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