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話劇演員出身。
結果最近火了兩個角色。
一個是啞巴,一個是結巴。
加一起總共都沒幾句詞,但又把大家迷得神魂顛倒。
蔣奇明的魅力,懂得都懂。
無論是《漫長的季節》裏的傅衛軍,還是《宇宙探索編輯部》裏的那日蘇。
這個男人都用實力告訴了大家:
原來 " 帥 ",是可以演出來的。
而且隨著他的爆火,似乎大眾的審美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什麽奶狗、狼狗,都在成為過去式。
如今最吃香的,可能就是蔣奇明這款的“土狗”——
什麽是“土狗係”男演員?
給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名字你就懂了——
蔣奇明、章宇。
光看臉,這兩個人其實都不能算是正兒八經的大帥哥。
五官不算精致,線條也並不柔和。
甚至麵相還有點 " 凶 "。
乍一看,撲麵而來一種 " 小混混 " 的即視感。
粗糙,野蠻。
還有點點麵熟混雜在裏麵。
就好像你在日常生活裏就曾經晃眼見到過一樣。
總結就是有一種接地氣的感覺。
但是,你又不能把他們歸結到 " 醜 " 的一類裏。
因為他們臉上鋒利的線條,淩厲的骨相。
還有那雙時刻情緒飽滿的眼睛。
又給自身披上了一層朦朧 " 故事感 "。
怎麽說?
你看他們僅僅是和別人的一張合照。
就有十足的張力,似乎你已經看穿屏幕。
把人物背後的故事盡收眼底。
這是他們獨有的魅力,亦是一種強大的表現力。
所以也有網友把他們身上的這種氣質總結為:工地風 and 縣城風。
似乎他們天生就有一種小人物的宿命感在身上。
而這一份不需要言語的表現力。
也成為了他們作為演員時的優勢。
並且更可貴的是,他們自身不俗的實力,還能讓這一份表現力最大限度地被放大。
就拿劇中的傅衛軍來說。
他在劇裏的設定是一個啞巴,不會說話。
所以日常交流都是靠手語。
但是你看蔣奇明的演繹,雖然不能出聲。
可他在打手語的同時,還在努力調動五官。
撅嘴,抬眼,轉頭,一個個小表情小動作。
都在傳達著人物的情緒,也就是用肢體讓手語產生了語氣,十分生動。
而且蔣奇明還在學習手語的時候了解到。
原來手語也分地區,也有南北差異,就像方言一樣。
它的節奏,速度,都不一樣。
而這些細節都被蔣奇明在演繹時摳了出來。
成為了角色身上的血肉。
所以傅衛軍這個角色才在熒幕上給人留下這麽深刻的印象。
可這些,還不是這次出圈的全部原因。
更主要的是在他們身上。
有著內娛男明星們時常缺少的那種 " 欲 "。
什麽是 " 欲 "?
它不是扯兩下袖口,拽兩下領帶所擺出來的姿態。
它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渴望,誠實的欲望。
派爺印象很深的,是傅衛軍送殷紅發卡的那一段。
他喜歡殷紅,他想親耳聽聽殷紅說了什麽。
所以他直接把耳朵湊近了殷紅。
可因為作為聾啞人長期以來的習慣,他的肢體語言是誇張的。
因此這一次的湊近,距離是過火的,讓殷紅有些許抗拒,退了半步。
但這也恰好表達出了傅衛軍內心的渴望,和真誠。
而且最巧妙的是,如此一來。
側耳傾聽,這一原意帶著溫柔的動作,也在這時帶上了侵略性。
這是一種有層次能回味的 " 欲 "。
這也是傅衛軍身上最吸引人的魅力之一。
誇張的肢體表達,成為了他釋放欲望的載體。
或者說在隻能用肢體表達的情況下。
傅衛軍的情感表達更為露骨,真誠,也更親昵。
許多人在磕的傅衛軍 x 隋東的 cp,也是因此而成立。
因為無法開口,每次傅衛軍安撫或是查看隋東傷勢的動作。
都是直接用手捧臉,或者掰頭,然後再輕拍兩下。
有人把這一套動作形容成是在 " 護崽 ",真的很貼切。
還有就是他有意無意的唇部動作。
嘴巴作為進食的器官,也常被用來象征欲望。
所以無論是他在準備找大叔兒子麻煩時候的抿嘴微笑。
還是他在回味殷紅的那一句 " 謝謝 " 時。
下意識舔的那一下嘴唇。
都是運用肢體在表達 " 欲望 "。
也就形成了大家口中的那股:迷人的性張力。
這點在章宇身上也很突出。
《風平浪靜》中,宋佳直接貼身跨坐在章宇身上。
他先是變得局促,眼神躲閃不敢直視。
嘴上拒絕:你別這樣。
但控製不了身體的反應。
直接被宋佳扇了一巴掌:
" 你不是對我沒興趣嗎?"
於是掩飾不下去的章宇,開始誠實麵對欲望,展開強烈進攻。
壓抑,從這一刻變成野蠻的獸性。
笨拙粗暴到被宋佳死死掐住臉才獲得了短暫的清醒。
而就是在這短短幾分鍾內的反差。
造就了章宇這個角色身上的性張力。
並且這種性張力,是帶有生命力的。
前文提到,章宇和蔣奇明的身上,都有一種 " 邊緣 " 氣質。
而他們飾演的角色也多是這樣的生活在底層的人們。
每天都已經被 " 生存 " 兩個字壓的喘不過氣了。
又何談滿足 " 欲望 "?
可得不到,不代表沒有欲望。
相反,隻要出現機會,他們就會死死抓住,抓牢,拽死。
這一份“反撲”,是對生活的反抗。
而在反差中,賦予了角色野蠻生長的生命力。
說到底," 欲望 " 二字,是人類一生的課題。
人類也是在與它的鬥爭中,被激發出生命力。
所以角色也一樣。
豐滿的角色,就是不斷在欲望中選擇,在取舍。
因此發生衝突,發生故事,發生成長。
可恰恰就在內娛的許多影視作品中。
它不承認人有 " 欲望 " 這個東西。
所以結果就是,角色的形象扁平,劇情一眼望得到頭。
最常見的古偶現偶就是重災區。
它似乎隻是在貢獻一個個能上熱搜的 " 片段 "。
人物也不需要成長,他生來就是那個樣。
更離譜的是,各位演員也頂上了完美的人設。
表麵不爭不搶,結果背地裏又因為番位扯皮。
總結成一個字就是:假。
你連人都是假的,你怎麽去相信你演的角色是真的?
所以蔣奇明和章宇為代表的這類演員的走紅,完全不是巧合。
它就是代表著市場風向的變化,代表著觀眾對於某部分缺失的渴望。
演員是需要有生活的,這樣他們才能賦予角色生命力。
而這也是這類演員最不缺的東西。
眾所周知蔣奇明畢業後主攻的是話劇和音樂劇。
而在那幾年裏,大家都隻能呆在家,話劇院開不了張。
於是他直接在網上發布了一份求職簡曆。
希望找到一個工作來填補收入空缺。
當然也有觀察生活的私心在裏麵。
最後,得到了某便利店的橄欖枝。
結果據說蔣奇明工作時,還因為歡迎太熱情,嚇跑過顧客。
好笑歸好笑,但是這一份對於生活的激情,是重點。
所以他能在接到傅衛軍的角色後。
設計出摸助聽器等觀察入微,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
蔣奇明塑造了傅衛軍,傅衛軍成就了蔣奇明。
這是一個努力與回報的故事。
雖然在采訪中,蔣奇明一直把自己的爆火歸結為是 " 突然發生的事 "。
可或許,它並不是。
它是一次厚積薄發,是一次眾望所歸。
是一種對於僵化的影視工業的反擊。
是一次生活流演員的回歸。
“土狗”二字,包含的其實就是最最生活的一種情感。
觀眾苦 " 虛假 " 久已。
於是發出對 " 真誠 " 的呼喚。
而他們,就是最響亮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