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鉤”到“去風險”:西方對華政策是如何演變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如果外交官開始上TikTok,“去風險”肯定會成熱詞。這個詞在一些官員中間突然變得流行起來,他們都試圖掙脫中國對全球供應鏈的掌控,同時又不想跟該國完全斷絕關係,本周末七國集團會議發表的聯合公報就明確表示,這幾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目前會致力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用前者是為了聽起來更溫和、更精確。它反映了在如何應對一個更強大、更強勢的中國這個問題上,有關的討論出現了怎樣的演化。但是這個詞在金融政策領域也有著令人困擾的曆史——鑒於有關去風險的爭論還將繼續下去,我們不如做一些了解。

去風險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去風險”與中國的關聯始於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3月30日的一次講話,當時她解釋了自己為什麽與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一同出訪北京,為什麽歐洲沒有響應自特朗普總統開始的脫鉤呼籲。

“我認為與中國脫鉤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她說。“我們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的應對也不應該這樣。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需要專注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德國和法國外交官此後在國際場合強調了這個詞。亞洲國家也開始對美國官員說,脫鉤太過分了,會動搖幾十年來的成功的經濟一體化。

新加坡網絡安全專員許智賢(David Koh)在采訪中說,應該以安全為目的,在某些領域要分離,某些領域要合作。

“我認為當係統可互用時,我們能得到大量經濟、社會和安全價值,”他說。“我希望我的飛機能從新加坡起飛,在北京安全降落。”

他接著說,全球化經濟擔心的是“分叉”,一邊是中國市場和製造,另一邊是得到美國認可的供應鏈。

這些言論似乎讓去風險流行起來。4月27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在一次重要政策講話中用了這個詞。

“我們追求去風險,而不是脫鉤,”他說。“去風險從根本上意味著有彈性、有實效的供應鏈,確保我們不會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脅迫。”

5月17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也加入進來,稱“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去風險的同時確保非常有責任心的增長”。

中國怎麽看

不出所料,對中國政府來說,“去風險”並沒有多大改善。

“去風險給人一種可能是變相脫鉤的感覺,”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最近的一篇社論中寫道。文章認為華盛頓的做法並沒有偏離“對維持其世界主導地位的病態迷戀”。

該地區的一些評論人士也對去風險持懷疑態度。“政策的重大改變?”《南華早報》的專欄作家盧綱問道。“我對此表示懷疑。隻是聽起來沒那麽好戰;潛在的敵意依然存在。”

“去風險”的黑曆史

在進入外交語匯之前,這個詞作為對美國政府的恐怖主義和洗錢製裁的回應早已存在,指的是越界管轄。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說法,“去風險是指金融機構不加區分地終止或限製與廣泛類別客戶的業務關係,而不是分析和管理與這些客戶相關的具體風險。”

換句話說,在4月之前,“去風險”一詞通常的用途帶有“不必要的排斥”這一負麵含義。

例如,人權團體譴責銀行通過拒絕向在敘利亞等地工作的援助機構提供服務來降低風險的做法,這些銀行擔心,如果一個組織誤入向受製裁國家提供援助的灰色地帶,會受到罰款。

歐洲委員會2015年的一份報告提出了另一項批評:“去風險可能會給全球金融體係帶來進一步的風險和不透明度,因為終止賬戶關係有可能迫使實體和個人進入監管較少或不受監管的渠道。”

這意味著去風險會導致執法方麵的挑戰:各類行為者,無論是可疑的還是正當的,都進入更黑暗的角落進行創新,使他們的行為更難管理。

要點

去風險的曆史凸顯了世界民主國家麵臨的挑戰:如何與中國保持足夠的距離,以減少遭脅迫的風險,同時又不鼓勵造成不必要傷害的猜疑或任意行為。

去風險需要艱難、瑣碎的決策和解決方案。哪些半導體必須遠離中國?所有的醫療器械都需要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生產嗎?TikTok能做些什麽,來規避被一家中國公司擁有的風險?

去風險可能比脫鉤更圓滑。“誰不喜歡降低風險呢?”亞洲協會中國分析中心主任季北慈(Bates Gill)說。“這隻是從措辭上想了一個聰明了許多的方法來思考需要做些什麽。”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及其盟友將需要為一些企業進行更多的考量和監管設計,同時允許另一些企業留在中國。而中國本身也在摸索方向,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在製裁的世界裏,從公平待遇和經濟利益中篩選風險是一項不完美的、不斷演變的挑戰——對待中國也是如此。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脫鉤是一刀兩斷,去風險是利益最大化。中共更恨後者。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Sure, 不脫鉤, and keep buying cheap and good Chinese products which are good for both Chinese people and American people, but very careful about high-tech or sensitive products.
gameon 發表評論於
西方人其實滿腦子想的就是,少幹髒活,累活,還能維持和加強現有的生活水準。

若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恢複經濟。而能實現此理想的唯一辦法,就是首先承認中國是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地位,給些讚美和動力,讓它先開動起來,把糟糕的世界經濟從三年疫情泥潭裏拉出,上了正軌,大家有吃有喝後,再談如何分配經濟大蛋糕。
馬年生 發表評論於
美國不敢脫鉤的無奈之舉。
gameon 發表評論於
不脫鉤,但要去風險? 純屬扯淡。

現在的西方政客哪有智慧和能力下這種大棋,完全是自己用這種模棱兩可的概念,愚弄自己和社會。商人也沒這個精力和智商,搞清楚每一筆生意到底是脫鉤,還是去風險,所以搞經濟最忌諱的就是這種操作性極差,說不清楚的概念。

對中國講反而簡單了,無需區別什麽脫鉤呀風險,想來做生意歡迎,但想得便宜還賣乖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Chieftop519 發表評論於
大概率最終都會爛尾,就如川普開打貿易戰一般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別聽風就是雨,人家說一就隻會跟著說一。
中國按照自己的戰略戰術行事!
所謂西方的從脫鉤到降風險的敘事套路,不也是中國持續有策略的鬥爭結果嘛!
周8皮 發表評論於
脫鉤的婉轉說法,或者說非激進式漸進脫鉤而已。
對於戰狼外交家來說,是個無解的命題:人家的終極目標就是疏遠而非跟你親近套近乎。你的反應越強烈,越是加速這一過程,配合人家脫鉤。反應柔和身段柔軟吧,對於戰狼們來說,這不是變“舌忝狗”麽?是背叛,絕對無法容忍。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安全和利益都不可缺。站隊表態又不脫勾,全世界的新局麵。雙方都有生存發展的餘地。戰狼也應該收斂一點。愛國主義戰狼演給國內老百姓看看就足夠了,對外還是拉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