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馬上到了,
沒想到一枚鑽戒,
引發兩位 95 後女生劇烈互撕。
最近,
杭州一家奢侈品回收店老板
向潮新聞記者透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這枚戒指買入時 3 萬 5 千多,回收價 1 萬元。受訪者供圖
" 最近回收了一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的鑽戒,克重 30 分,小姐姐是 2020 年 3 月份買的,花了 35500
元。現在她因為手指變粗,戴不下、就賣了,回收價是 1 萬元。沒想到,我店裏兩個
95 後女員工為這件事吵翻了。" 店老板告訴記者,其中一位 99
年的女生堅決認為:買鑽戒就是交智商稅,她以後結婚絕不花這個冤枉錢。
店裏另一位 96
年的女生恰好最近在和男朋友挑選鑽戒,她認為:定情信物怎麽能和錢劃等號?鑽戒當然它有意義感、儀式感,結婚必須要有鑽戒。
" 她們冷戰兩天了,都覺得自己有道理,你們支持誰?" 店老板問道。
讚成派:
預算 15 萬買一隻鑽戒
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 這個淨度夠不夠?能不能刻名字?大小能改嗎?改的話 520
當天會不會來不及?"昨天傍晚,杭州濱江 85 後王先生為了給妻子驚喜,一個人來到商場認真挑選鑽戒。
10 年前的 5 月 20 日,王先生和妻子登記領證,十周年之後,兒女雙全,事業有成,王先生想給妻子補一個鑽戒。
"
我們結婚時,我老婆是想要一個鑽戒的,但是那時候我生意還沒起來,所以買了幾千塊錢的對戒,雖然也鑲鑽,但都是很小的碎鑽。"王先生告訴潮新聞記者。
王先生這次買鑽戒的預算是 15 萬元,銷售根據預算,推薦了兩款 1
克拉左右的經典六爪鑽戒。一款 1.25 克拉,G 色的,售價 17 萬 2 千,另一款 1.22 克拉、H 色,售價
14 萬 4 千元。
" 你真是有心哦,我剛好也結婚十年,520 我老公啥也沒打算。"
銷售一邊給王先生介紹戒指,一邊露出羨慕的神色,她告訴王先生,商場 520 滿 10 萬可以減 5000,1.25
克拉那款活動後可省下 8000 元。王先生覺得還不錯,不過他打算去另一家一線珠寶品牌再比較一下。
王先生對這枚 17 萬多的戒指有點興趣。受訪者供圖
臨走時,記者與王先生閑聊,請教他怎麽看待買鑽戒值不值的問題。"
這是家當,是一種感情上的意義,不是什麽東西都是用錢可以衡量值不值的。" 王先生說,"
鑽戒戴上去之後,你就不要想著去賣,沒有貶值這個說法。"
反對派:
買鑽戒就是交智商稅
婚禮上用的是 16.8 元買的道具戒指
酒店的一束光照過來,花花手上的鑽戒折射出明亮的光線。"
她這戒指這麽閃,肯定有點貴吧?"來喝喜酒的朋友們好奇地討論。
5 月 13 日,杭州餘杭區的 95
後姑娘花花大婚。誰都沒想到的是,在婚禮儀式上,她的戒指是假的。
" 這是一個星期前我在網上花 16.8
元買的一對道具戒指,隻要我不說是假的,誰知道?"花花笑著告訴潮新聞記者,她拿出了這對戒指。
花花的道具戒指。受訪者供圖
乍一看,這對戒指還跟真的一樣,上麵的 " 鑽石 " 在光照之下,還能折射出藍色的熒光。
花花是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部門中層,另一半則是餘杭一個家族企業的二代,雙方家庭的經濟實力,確實會給吃酒席的朋友們 "
花花的鑽戒肯定很貴 " 的直覺。但在花花看來,買鑽戒就是交智商稅。"
我是學金融的,知道它根本就不值那麽多錢,都是人為營銷出來的,什麽‘恒久遠、永流傳’,大家別掉進它的陷阱了。"
" 以前有些新人,怕婚禮當天忙亂中弄丟戒指,所以用道具戒指,但現在有部分年輕人,他們結婚是真的不買鑽戒。"
給花花辦婚慶的老板也告訴潮新聞記者,從事婚慶 10
多年,他這兩年陸續碰到過幾對新人,婚禮上用的就是十幾元、幾十元的道具戒指,"
他們覺得買鑽戒是浪費,說沒必要買。"
" 再給你舉個例子,我朋友去年 5 月買了一隻鑽戒,買來 27000 多元,早幾天去賣掉,隻賣了 4000
元,一年時間,就貶值到零頭都沒有,買鑽戒多虧啊!" 花花翻出了她朋友的這隻戒指照片,又補了一刀。
2022 年 5 月 2 萬 7 千元買、今年回收價 4 千元的鑽戒。受訪者供圖
當然,花花還是有婚戒的。"
我有黃金戒指,也是意思一下,如果要投資的話,我肯定買金條。"
現狀:
杭州 85 後:買鑽戒不如買黃金
A 股多家珠寶企業鑽戒銷量下滑
無論你是站隊反對派還是讚成派,都無法掩蓋國內珠寶品牌鑽戒銷量下滑的事實。
" 如果能重來,我就讓老公把這 3 萬元買成黃金飾品。" 杭州 85 後女生小林結婚已經 5 年,當年老公花 3
萬多元買了一隻鑽戒,現在回頭看,她覺得是浪費錢。
"
戴鑽戒有個煩惱是洗手很不方便,不過最主要是結婚一年之後,我的手指變粗,沒法戴了。後來我跟老公商量說這樣放著還不如去賣了,但是這個回收價很低,去年我們去問過兩家回收店,都說最多
2000 元。" 小林說。
小林的選擇或許是不少年輕人的縮影。杭州一家珠寶連鎖品牌店長趙女士告訴潮新聞記者:" 以前店鋪銷售 7
成是靠鑽戒之類的鑲嵌珠寶,黃金是配角,現在反過來了,黃金的銷售額占了 7 成。"
黃金產品消費景氣,鑽石鑲嵌類產品收入下滑—— A 股珠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印證了這樣一個趨勢:
國內專賣鑽戒的迪阿股份 2022 年業績顯露出鑽戒銷量乏力: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為 36.82 億元,同比減少
20.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7.29 億元,同比減少 43.98%。2023
年,鑽戒繼續難賣,迪阿股份業績進一步下滑: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7.05 億元,同比減少 42.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1.01 億元,同比減少 73.15%。
知名珠寶品牌周大生的年報透露出,鑲嵌類珠寶產品同比下降較為明顯。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1.18
億元,其中素金類首飾營業收入 84.68 億元,同比增長 52.16%,而鑲嵌類首飾營業收入為 13 億元,同比下降
41.69%。
杭州本土品牌曼卡龍年報顯示同樣是黃金飾品好賣,鑽戒下滑。2022 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收 16.1
億元,主營業務中,素金飾品收入 13.39 億元,同比增長 40.89%,占營業收入的 83.15%;鑲嵌飾品收入 2.59
億元,同比下降 13.03%,占營業收入的 16.10%。
" 當年大家買鑽戒的熱情恐怕是回不去了。" 上述店長趙女士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