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禮的普通人,為什麽在網絡上會變得殘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藝術家安迪 · 沃霍爾有個著名的 15 分鍾定律——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在 15 分鍾內出名。

1987 年去世的他多半想不到,後人會沉迷於某音這樣的短視頻平台,這一隱喻以更極端的方式成為現實——一個人火遍全網,隻需要一個十幾秒的短視頻。

然後成為新晉網紅,或者被網暴。

如果你是一個十級衝浪選手,很大概率見證了以下每一次事件:新冠病人流調信息曝光後,因私生活問題被 " 公開處刑 ";高三學生在誓師現場熱血發言,被指責 " 像被洗腦了 ";女生因染了粉色頭發遭遇網絡謾罵,而後去世 ……

無論是發自拍的奧運冠軍還是有特別朗誦技巧的中學生,每個人麵對網暴時,都表現出相同的無助。他們中有些人成功自救,有些人則餘生都要麵臨被翻出 " 黑曆史 " 的恐懼。

這在日常生活中是極為罕見的。身邊彬彬有禮的普通人,為什麽在網絡上會變得殘忍?

這極大程度與網絡的匿名性有關。盡管近年來各平台大力推進實名製,但大多數時候,網友依然不知道屏幕對麵是一個人,還是一條會打字的狗。

穿上 " 馬甲 " 帶來的是思維的裸奔。網暴總是打著網絡公審的 " 正義 " 旗號,獲得類似複仇的快感。盡管一部分人確實在努力伸張正義,但也有人混跡其中發泄轉移自身不滿,比起討伐者,更多網友隻是一個無意識的傳播者。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的 《烏合之眾》 中提出過 " 群體 " 這一概念。在某些特定條件下聚集的人,當思想和情緒都轉到同一個方向時,他們的個性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群體心理——更為衝動、易變、急躁、易受暗示,同時輕信、偏執、專橫。

《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網民人數已達 10.67 億,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社會。這一群體一旦開始集中凝視某一事件,所可能造成的輿情及次生輿情都是難以估量的。

但也並非所有責任都在網友,網暴和互聯網、社交平台有著不割裂的關係。網暴往往表現為極端的情緒化,同時具有相當明確的標簽屬性——性別、種族、文化、地域,都可以成為情緒的導火索。而社交媒體的算法和個性化推送使得擁有相似觀點和價值觀的人更容易聚集,促成 " 群體 " 的產生,進而造成對立,使更多人參與到網暴行為中來。

在日常 " 衝浪 " 中,評論、跟帖等用戶內容生成是最重要、最普遍、最活躍的參與網絡空間討論方式之一。一個短視頻的發布僅僅隻是開端,發布者期許的是隨之而來的討論和流量,也因此產生了 " 無評論、不新聞 " 等說法。

而人天生喜歡壞消息,這在傳播學中被稱為 " 壞消息綜合症 " ——人們更傾向於分享負麵評論,享受作為旁觀者置身事外的幸運感,又或者從中獲得成就感。同時,他們又會不自覺地對看到的事件進行扭曲,讓原本的事件在一次次傳播中變得更為扭曲。

網暴往往伴隨著大量惡搞。總有一些網民不再關注事件本身,而開始製作表情包、鬼畜視頻等衍生產品傳播。如今年五一的插隊女子,就在兩天之內變為表情包和熱銷車貼。這種泛娛樂化的行為,也會讓人們弱化道德評判,將原本的社會事件當成是無傷大雅的段子,從而低估事件可能對當事人造成的惡劣影響。

可以說,每一次網暴背後,沒有一個平台是無辜的。也因此,近年來我國花了大力氣在網絡暴力平台治理上。去年 11 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僅當月就攔截清理涉網絡暴力信息 2875 萬條,提示網民文明發帖 165 萬次,向 2.8 萬名用戶發送一鍵防護提醒,從嚴懲處施暴者賬號 2.2 萬個。

在產生網暴傾向時,主流媒體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大量案例顯示,如果在事件初期主流媒體能夠快速介入,亮明觀點,將有利於引導輿論向上。但這對報道的精準擁有極高的要求,如果主流媒體介入事件後出現偏差,將會加劇網民對事件的錯誤理解,加劇網絡暴力。

網絡瞬息萬變,昨天的施暴者也有可能轉變為受害者。例如粉紅色頭發女孩去世後,攻擊其最為突出的網友也遭受到了網暴,一天之內,社交平台賬號、工作單位、曾就讀的學校都收到了鋪天蓋地的辱罵私信,可謂 " 無差別攻擊 "。

網絡輿論注定是分化的,每個人都可能在下一秒成為被網暴的對象。如果你期待一個更好的網絡交流環境,以下有一些是你力所能及的:

1、不知真相,不做評論;

2、關注有背書的權威發布賬號,不要輕信一張圖片或者一個短視頻;

3、保護好自己的隱私,處理好網絡上生活痕跡;

4、如果遭遇網暴,目前各大社交平台均已推出防網暴指南手冊,可以一鍵關閉評論和私信,切斷施暴 " 通道 ";

5、必要時候報警,或者使用法律武器

花和尚團 發表評論於
網民說啥忽略就完了,基本沒人會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