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公務員二代,在體製裏“循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要說什麽人最愛公務員,無疑是縣城人。

縣城隻有兩種工作,安穩吃財政飯和吊兒郎當打普通工。中國 1301 個縣城,有支柱產業支撐的寥寥無幾,提供的多元化崗位也屈指可數。因此,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教師、銀行職員等安穩工作扛起了縣城保留人才的大旗。

縣城雖小,但各類科局俱全,使得縣城公務員成為了全國最龐大的公務員群體,印證了司馬遷的名言 " 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

而回到縣城考公的人群大概有兩類人:一類是從村鎮到縣城的跨越;另一類是返鄉 " 政治家族爵位 "。在體製內,前者較大概率是熬資曆;後者是公開的秘密 " 捷徑 ",通過上一代編織的關係網運作,起步就比沒背景的快。

總之,在縣城這個講究關係、人情的江湖裏,關係決定成敗。北上廣深通用的規則、能力、才華等等,在這裏一切靠後。縣城的精英家庭,都會努力讓孩子吃財政飯。

工作一年就借調到了縣政府

陳真大三那年暑假,在某個深夜,他的父親突然找他促膝長談,非常莊重詢問了他對工作的想法:想從事什麽職業,想在什麽地方定居。

如果倒回 18 歲,陳真幻想過在大城市發展。但在外讀了三年大學後,他非常堅定要返回家鄉。留在縣城,房子和車子隨時都能解決;但去超一線城市發展,隻是房子就會掏空父母的口袋。

最重要的是,留在家鄉,父母伸伸手,就能幫他鋪平下半生的職業道路,能讓他比其他人少熬幾年的資質。

陳真父母的職業在縣城職業鄙視鏈頂端,幾十年工作下來,打聲招呼就能在縣城辦事順風順水。陳真家住當地別墅區,裏麵匯集了縣城的精英家庭,有各個單位的幹部、有縣城壟斷生意人、還有外地創業族。總之,要融入這個城市的精英層,房價就是入場券。

陳真的大學和專業都不優秀,他在省內二本末流院校讀財務管理專業。如果進企業,隻能是普通財務,晉升通道比較狹窄。父親建議他考縣城鄉鎮公務員。家鄉的鄉鎮公務員,每年有二十幾個名額,陳真考上的難度係數小,以後的仕途之路家裏也能幫襯幫襯。

2020 年陳真備考公務員。

" 要說讀書考名校,我沒什麽天賦,從小也不愛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就是被拿來當反麵教材的‘別人家孩子’。但是從小受父母影響,擅長應付各種人情往來 ",陳真覺得體製內是非常不錯的歸宿,自信笑容溢上臉龐。

縣城公務員體係中,晉升快的部門有縣委辦、縣府辦和組織部,再就是鄉鎮公務員。

於普通鄉鎮公務員而言,晉升通道是鄉鎮公務員 - 鄉鎮副科(副鎮長)- 鄉鎮黨委委員 - 副書記 - 鎮長 - 書記 - 縣城局長 - 退休。但事實上,到副鎮長之後就得熬資曆,鎮長已是大部分鄉鎮公務員的金字塔尖,往高的縣級單位轉的更是少數。

當公務員發的過節食品。

陳真就是少數派。從考上鄉鎮時起,他就做好了向 " 縣級 " 邁進的準備。工作一年後,他就和家裏提出借調的想法。在父母關係打通下,成功借調去了縣政府。而同批次進入單位的同事,目前還都駐守在原單位。陳真現在已經在縣政府工作兩年了。

在體製內混跡快三年的陳真,體製的外顯跡象也逐漸明顯。發型從之前的錫紙燙變成現在的大背頭;穿搭從之前的高街風格變成現在的中山裝,公文包不離身;談吐也從之前的校園八卦到現在張嘴就是國家大事。

陳真周圍的 " 縣城精英圈層 " 朋友,大學後的選擇都和他出奇一致。

這些朋友的父母職業是醫生、教師,或是體製內的黨員幹部,都處於小縣城職業鄙視鏈的最頂端,就連退休金都比年輕人工資高。他們的下一輩,大部分是普通本科畢業,隻不過,大家都默契地選擇畢業回家在,銀行、事業單位、學校,和本地國企舒服地 " 端鐵飯碗 "。

但另一邊,那些在縣城沒有根基的同學,有的遠離縣城,跳槽 3~4 次了還沒找到一個滿意工作;有的留在縣城,做點小買賣;甚至有的考上職校,現在在縣城開挖掘機,巧合的話,還能碰到陳真負責的項目。

經過了幾年的磨練,又有家裏的幫襯,陳真的未來是可預見的光明。

在小縣城," 上學 - 工作 - 婚姻 - 生孩子 " 這條傳輸鏈的速度極其之快,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婚姻。

對於陳真這一群人而言,家裏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相親。" 縣城的圈子很小,之前沒對象的時候,逢年過節就各單位的叔叔阿姨來我家拜年,總有些人想幫我介紹對象。" 陳真說當時微信都加了一堆。

於有些人而言,在體製內除了家裏安排的相親,自己很難有途徑去解決個人問題。而陳真家庭條件好、愛打籃球、會彈吉他、是相親市場的香餑餑。

工作空閑時,陳真喜歡彈吉他。

剛確定工作崗位沒多久後,父母就特地為他和當地某局長的女兒組了個飯局。在父母的撮合下,現在在已經在一起快 3 年了。雙方父母都很滿意對方,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提起結婚的頻率逐漸增加。

" 以後勞煩領導多照顧照顧新人 "

周潔是家中獨女,2016 年填高考誌願時家裏就把大學範圍限死在省內,並向她灌輸未來工作也要在省內的觀念,能回家裏縣城是最好的選擇。

2020 年周潔大學畢業,為了在省會有購房資格,她在省內最大的美妝公司做了兩年電商運營,交了兩年社保。公司資源好,時常能接觸頭部主播,她自己看來,這是一份 " 光鮮亮麗 " 的工作。隻不過由於時常要加班到淩晨,在她父母看來,卻是個不穩定的 " 辛苦活 "。

她父母時時刻刻給她洗腦體製內的優越。

周潔記得,為了讓她回家,爸媽最常對她說的話是," 朝九晚五多好,你想買房我們幫你買,不會有什麽經濟壓力,就回來自己過過小日子就可以 "。所以,拿到購房資格後立馬離職,努力複習一段時間後上岸了縣城的鄉鎮公務員。

周潔省考倒計時。

縣城範圍小,人口少,屬於熟人社會。即使家族中沒有直接對應的單位領導,通過熟人關係,也能讓進體製內的後輩更加舒適。周潔的家族關係網龐大," 某個叔叔在某某所,另一個伯伯在某某局 " 之類的關係比較多。總之,這種情況下,就默認了 " 前輩鋪路,後代乘涼 "。

雖然鄉鎮公務員是大家眼中最眼熱的職業,但實際上也有高低之分。縣城每個鄉鎮情況千差萬別,晉升空間和辦公環境差的不是一丁半點。有的辦公環境和縣城無異,有的光是從縣城到單位的路程都要駕車一個小時。

周潔父母和她的體製內親戚們,自然不會讓她去落後的鄉鎮 " 受委屈 "。

這場 " 仗 ",從周潔收到上岸消息後就開始了。周潔還沒反應過來,她的父母酒準備好了禮物和好酒,帶上了體製內 " 有說話分量 " 的親戚,辦了好幾次飯局邀請單位領導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周潔笨拙地舉著裝著茶的酒杯,跟在父親身後打圈陪笑,一遍又一遍重複著 " 以後還要多麻煩各位領導多照顧照顧 "。誠意和關係,縣裏辦事的萬金油;雙管到位,周潔最終得償所願。

在縣城裏,公務員是 " 麵子 " 的指向標。

即便周潔隻是個鄉鎮公務員,但在周潔和周潔老家村裏的人看來,這是權力和安穩的象征。老家村裏的人開始找周潔維係關係,希望周潔以後多多幫忙。當別人問起周潔的工作時,周潔父母也會自豪地說出女兒是公務員。

鄉鎮公務員是在單位報道後按需定崗,同周潔一批進單位的有 5 個。周潔定崗在的崗位,雖然是個比較辛苦的差事,但前途光明。在單位時常得到領導的關照,屬於機會的第一梯隊候選人。領導經常安排周潔參加培訓,意味著領導對周潔有重點培養的意向。

周潔去參加培訓的路上。

縣城很多 " 體二代 " 的發展路徑都類似。先讓孩子進入體製環境,先解決 " 有沒有 " 的問題,而鄉鎮公務員因為工作環境相對差,不如縣城公務員 " 體麵 ",也就成為眾多 " 體二代 " 的優先選擇。而在之後的晉升路上,有關係支撐的家庭,父母會再利用熟人社會的關係幫助孩子盡量解決 " 好不好 " 的問題。

周潔的路徑也是如此。工作過程中,每次和家裏倒單位的苦水時,家裏時常有一句鼓勵的話:" 這幾年你先好好幹,服務期滿,再想辦法幫你調到更好的單位。"

因為縣城提供不了多樣化、更豐富的就業崗位,所以在縣城除了吃財政飯的是高學曆者,其他領域打工人高學曆者少而又少。所以,即使在不同鄉鎮工作,周潔的朋友圈和陳真的高度重疊。

" 政治家族 " 的財政飯,縣城內循環

往縣城裏一看,你大概率會發現同一個職位,一二線城市和縣城截然不同的情形。

大城裏政府大院,985/211 的碩士研究生埋頭寫材料;放眼至縣城,普通科員常常自帶 " 某某領導孩子 " 的標簽。北上廣深的銀行玻璃間,裝了不少英美澳的金融海歸;小城裏的普通櫃員,可能是父母花了六位數打點的 " 關係戶 "。

縣城是一個關係網絡編織成的社會,所以混在縣城,最重要的是關係。而關係中確定性最高的,便是 " 政治家族 "。在縣城內,體製父母的孩子也還是在體製內、從醫父母孩子也在醫院、生意父母孩子也在生意場上,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職業 " 內循環 "。

有前瞻的 " 縣城精英 " 父母,從孩子高考填誌願起便落子開棋,謀劃孩子的城市和專業選擇。學曆是敲門磚,無需比拚距離和排行。省內普通二本和省外 211,前者往往才是他們的先手幹預。

臨近孩子畢業即布局。父母會通過自己的人脈和圈子讓孩子繼承自己的衣缽,並為孩子在後續發展中提供全力支持。

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就讀期間,在河南省新野縣掛職了兩年。期間通過走訪與調查完成了《中縣幹部》這一篇博士論文。在文中總結出在縣城運行的潛規則:" 年齡是個寶,能力做參考,關係最重要。"

而關係主要有血親、姻親、幹親、同鄉、同事、同學、戰友等等。除了血親是自然的連接紐帶,也是最強的連接紐帶外,其它都是社會性的連接紐帶,都需要編織和維持。運作的方式就包括喝酒、打牌和送禮。

喝酒是編織關係網的最重要方式。酒場不僅是關係建立的橋梁,還是八卦信息的流動地,辦事的潤滑劑。幾杯酒下肚,從陌生到熟悉,甚至開始小心翼翼稱兄道弟,局中人便是自己人。

喝完酒盡興後,打牌必不可少。打牌贏不贏錢,一是靠技術;二是靠手氣。而領導贏不贏錢,主要看各位小兵們願不願意輸錢。而逢年過節,想和領導打好關係的幹部也總是在去找領導的路上。

馮軍旗博士在論文中也總結出了部分縣城關係網。他們通過各種關係運作方式,形成大大小小的 " 政治家族 ",在後輩就業時,也就能提供一定的幫助。

幹部子女如果想在大城市就業,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接受高等教育,形成學曆優勢。而如果學曆一般,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漂泊也不是很多幹部家庭認為的最優選擇,此時有關係有根底的人就會千方百計地回到縣城,就再次鞏固了政治家族的根基。

縣城關係網的運作,讓縣城職業形成了相對靜態的社會形態。

結語

隻要將定位回歸縣城,縣城精英二代比普通小鎮青年先行一步。

尤其強調關係的縣城,核心信息的傳遞、交流逐漸呈現靜態、固化的形態,一個個小的 " 政治家族 " 更快地獲取信息,更迅速鏈接資源形成幹預,成為縣城隱形的職業壁壘。

小鎮青年沒有一定關係根底,即使是 985 研究生也很難在沒有裙帶聯結的小縣城混出一片天地,甚至,薪酬回報並不會比本科生高。

所以,很多沒有根基的高學曆學生並不會選擇回到縣城,他們往往都在相對公平的城市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並不是不想回到家鄉,不想守在父母身邊;而是縣城沒有足夠多元化的崗位,體製內又無法享受到縣城公平。曾經的家鄉也因為越來越高的壁壘而成為回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