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真實的年輕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輕人”

研究真實的年輕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輕人”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怪盜團 (ID:TMTphantom),作者:裴培,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截止今天(4月23日),《灌籃高手》大電影的中國內地票房已經超過3.5億,並創下中國內地動畫片單日場次冠軍紀錄。貓眼專業版預測該片總票房可達8億左右。

我的觀點是,《灌籃高手》上映的時機不太湊巧,因為五一之前沒有雙休日;如果它能夠頑強地扛過接下來的一星期,到五一長假期間還能維持一定的排片率,那就很可能挑戰9億乃至10億的紀錄。這也要看五一期間的國產新片質量如何——目前有12部國產片排隊等待五一檔期,其中很多是從去年一直熬到現在的,它們一定會盡最大力量爭奪票房。

無論如何,《灌籃高手》的中國內地票房算得上很不錯了,應該至少能與《鈴芽之旅》持平,並創造日係漫畫改編電影的票房紀錄。可是,在它上映前夕,社交媒體的預期不是這樣的。

準確地說,直到上映四天之後的今天,中文社交媒體上還是充斥著各種不看好的言論。從知乎到豆瓣再到微博,你到處可以看到“《灌籃高手》票房不會好”“現在的高票房隻是曇花一現”“別高興得太早了”等奇怪言論。我曾經認真閱讀過這些言論,發現它們的核心觀點是統一的:

“喜歡《灌籃高手》的都是80後大叔,年輕人不喜歡,所以票房一定會撲街!”

某篇上了知乎“圓桌推薦”的文章,洋洋灑灑上萬字,深入淺出地論證了為什麽《灌籃高手》隻有80後喜歡,跟《龍珠》《魔獸世界》一樣,而《龍珠》大電影的票房肉眼可見已經撲街了,所以《灌籃高手》隻會更差。那篇文章的結尾表示:“票房能到3億已經要燒高香了,很大概率是票房止步1億,甚至有可能止步幾千萬。”

像上麵這種正兒八經的分析已經算好了。還有一篇被點讚數百次的知乎回答,僅僅援引了《灌籃高手》中的一張圖片:“太天真!”作者的意思是,認為《灌籃高手》票房能超《鈴芽之旅》的人太天真了,是“自以為能螳臂當車的中年社畜”。此人還算文明,在同一個問題之下另一位答主甚至宣稱“如果《灌籃高手》票房能達到《鈴芽之旅》的一半,我就吃籃球”(後來他把“籃球”二字刪掉了)。

講真,我對預測票房數據本身不感興趣。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怎能如此篤定,《灌籃高手》的粉絲裏麵沒有年輕人,隻有80後大叔?我翻閱了上百個知乎回答和豆瓣影評,發現其中沒有一篇進行過哪怕最基礎的調研,也沒有援引過任何統計數據。

“因為《灌籃高手》漫畫早在1996年就結束連載了,所以《灌籃高手》不可能有年輕粉絲”,這麽一句輕飄飄的話,構成了數百篇文章的全部論據。諷刺的是,這些作者絕大部分自己也是“中年人”,甚至沒有花時間去找真正的“年輕人”驗證一下。

幸運的是,作為一個80後“中年人”,我認識不少90後乃至00後的朋友。我還加入過一些年輕人的互聯網求職群、AIGC討論群、校友互助群,跟他們打得火熱,經常在微信上互相吐槽一些有用或沒用的事情。我的微信好友總共隻有1300多人,但是其中出生於1990年以後的人至少有300人。因此我在朋友圈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1990年以後出生的朋友,有多少是《灌籃高手》的粉絲?能否舉個手或私下戳我一下?”我還把同樣的問題發到了自己加入的幾個年輕人占多數的微信群。

在短短半小時之內,我收到了如下回複:

“舉手!粉絲一枚,小時候甚至會背《正義之戰》那集的台詞。”

“舉手,我是漫畫讀者。”

“90後路人粉一枚。”

“1992年生,沒看過,不是粉絲,無感(狗頭)。”(注:狗頭是反話的意思)

“舉雙手報名!”

有幾位離開大學校園不久的朋友私聊告訴我:“90~00年齡的人群對《灌籃高手》認知度很高,尤其是90~95年出生的男性,其中不乏狂熱愛好者。至於95年以後出生的人群,我們的直觀感受不深,但相信還是有的。”

差不多同一時間,當我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發起“周末組隊去看《灌籃高手》活動”時,最早問詢我具體時間地點的幾位朋友都出生於1990年以後。很遺憾,由於感冒遲遲未愈,本次組隊沒有真正成行,但是上麵幾位90後朋友都分別去電影院為《灌籃高手》貢獻了票房。

當然,上述抽樣調查的樣本數量很小、很不完整,隻能視為一種局部的案例分析。但是它至少能帶給我們一點啟發:《灌籃高手》是有年輕粉絲的,社交媒體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不對的,《灌籃高手》大電影的票房至少不完全是“中年社畜”撐起來的。

讓我好奇的是:既然一個刻板印象這麽容易被證偽,為何網上洋洋灑灑的數百篇文章(其作者不乏專業自媒體或行業研究人員)沒有一個想到去證明或證偽呢?

因為這就是我們研究“年輕人”的方式——向壁虛構、觀點先行、從不調查研究,隻會賣弄概念。一言以蔽之:空對空。我們大部分人研究的不是真正的“年輕人”,而是自己想象中的“年輕人”。既然論據全是垃圾,那麽結論當然也是垃圾。

出生在1990年之前的人,有多少認真嚐試過跟年輕人“打成一片”,分享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多少把年輕人當做平等交流的對象,而不是遊樂園裏的西洋景?在提起“年輕人”一詞時,有多少人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有多少人發自內心地意識到,“年輕人”千差萬別,有不同的人生背景和行為邏輯,而不是所謂鐵板一塊?

如果上麵的每一條都做不到、或者不樂意做,那還研究什麽“年輕人”?

2019~2021年之間,“Z世代”是資本市場的一門顯學。B站、小紅書均被視為Z世代最喜愛的社區,手機QQ宣稱自己的大本營是Z世代,網易雲音樂驕傲地宣稱自己的Z世代含量比B站還高,就連Soul都把自己打扮為“Z世代社交平台”。

然而,就算在那個時期,我也沒有看到過什麽對國內Z世代人群的全麵深入的調查研究——大範圍的統計分析固然是沒有的,小範圍的案例分析也極少。無論在企業家的PPT,還是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上,我們最多隻能看到一些第三方谘詢公司(其中很多以胡編亂造而著稱)的可信度極低的數據,從來看不到一個活生生的年輕人。

即便在兩三年前的黃金時代,“Z世代”也隻是一個幌子、一麵旗幟、一個用提升資本市場估值的工具,僅此而已。如今資本市場已經大為降溫,“Z世代”概念變成明日黃花,就更沒人認真研究了。中國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麽、喜歡什麽、會為什麽付費?我相信,對這個嚴肅的問題,肯定還是有人研究的,隻是研究的人太少了。

《灌籃高手》的票房是小問題,我們對待“年輕人”的態度是大問題。我們對待一切需要實地調研、沉下心去研究的事情的態度是更大的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概念永遠要跟在現實之後,就連ChatGPT都知道這一點。如果我們不承認這一點,那就真要被AI淘汰了。

附帶說一句:雖然《灌籃高手》在國內確實有大量90後粉絲,但我個人認為,它的票房超預期的根本原因既不是80後基本盤的支持,也不是90後的支持,而是它本身的內容水平極高。在研究內容產品的時候,我們要首先以內容本身為主要出發點。不過,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showmecn 發表評論於
文章不錯。要噴還是要有點事實依據,了解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