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渲染"四成美國人吃不飽飯"引發網民熱議 真假?

中國渲染"四成美國人吃不飽飯"引發網民熱議 真假?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3-03-28 15:01: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3月21日發布的這份報告,引起中國官方媒體關注。該份報告是基於2022年12月,針對7500多名18至64歲的美國人的調查。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報告截圖

近日,中國官媒援引一份美國智庫報告內容,批評有近四成的美國成年人吃不飽飯。該文引發中國網民熱議。有學者認為,中方此舉是對美信息戰的一部分。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3月21日發布的這份報告,引起中國官方媒體關注。該份報告是基於2022年12月,針對7500多名18至64歲的美國人的調查。

報告指出,2021年至2022年期間,報告糧食安全問題的美國成年人比例從20%增加至24.6%。而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卻在報道中將這一調查稱為,“25%的美國成年人吃不飽飯。”

上述報告還指出,約16%的受訪者依賴於慈善組織發放的免費食物,這一比例低於2021年統計的17.4%,也低於2020年的高峰值19.7%,但遠高於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比例12.7%。2022年,有63.2%的美國成年人報告說家庭日常雜貨消費成本增加。

而在報告家庭雜貨成本增加的美國成年人中,62%的受訪者說他們減少了購買食物的數量或不購買他們想要的食物種類;43.3%的人從儲蓄中提取資金,36.3%的人增加了信用卡債務;約16.5%的人收到慈善組織援助的食品。

本台記者致函城市研究所尋求置評,但上述報告的多位作者均對上述《中國日報》的報道拒絕評論。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在接受本台采訪時分析說:“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都可能麵臨食品危機,而中國10%的食品靠進口,它的食品危機無論是隱性的還是公開的都在出現,隻不過它的食品危機沒有成為討論的公共話題,而且也不允許人們觸及這一話題。”

上述報告分析認為,盡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了美國大量失業和廣泛的經濟困境,但由於聯邦政府強力應對,民眾對於糧食問題的不安全感仍保持平穩或有所下降。但2022年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增大,聯邦政府針對疫情的救濟援助措施陸續結束,這無形中加重了美國家庭的財務負擔,從而導致相關統計數據反彈。

旅美財經評論人士王劍告訴本台,這份報告的調查樣本較小,並不具有普遍性:“之前比較充裕的預算沒有那麽充裕,肯定是存在的,但把結果引申為25%的美國人吃不飽飯,這肯定不是真的。在美國,不會有人吃不飽飯。這是很明顯的信息戰,其實中國選擇這個議題比較冒險,大部分在美國生活的人都會有比較直觀的看法。這個報告被《中國日報》拿去告訴中國的觀眾,中國人不是那麽多人了解美國,所以這個可能會產生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大談糧食安全問題。官媒新華社也曾發布視頻,宣稱中國已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然而,新華社早在2019年就指出,中國是世界上麵臨隱性饑餓嚴峻挑戰的國家之一,3億中國人麵臨缺糧困擾。而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缺鈣、缺鐵、缺鋅等,相關研究還發現,約70%的慢性疾病與此有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大談糧食安全問題。(美聯社圖片)

在去年英國《經濟學人》發布的《2022全球食品安全指數》中,美國位列13,中國則排名第25位。

現居美國的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也認為,《中國日報》引述該報告是對美輿論戰的一部分。但她指出,今年美國的通脹率達到曆史新高,導致部分家庭的購買力嚴重縮水。而中國長期以來追求的糧食安全,則是依賴進口大量油料和飼料作物來保證該目標的實現。

何清漣說,“如果要是說25%的人吃不飽飯,我相信不是因為美國沒糧食,而是分配的問題。美國的高通脹讓他們購買食品有點困難。”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遭父親連開5槍 25歲印度女網球手殞命家中 隻因...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24小時討論排行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特朗普要征50%關稅,巴西回懟:我們扛得住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中國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網紅,圈粉250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渲染"四成美國人吃不飽飯"引發網民熱議 真假?

RFA 2023-03-28 15:01:51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3月21日發布的這份報告,引起中國官方媒體關注。該份報告是基於2022年12月,針對7500多名18至64歲的美國人的調查。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報告截圖

近日,中國官媒援引一份美國智庫報告內容,批評有近四成的美國成年人吃不飽飯。該文引發中國網民熱議。有學者認為,中方此舉是對美信息戰的一部分。

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3月21日發布的這份報告,引起中國官方媒體關注。該份報告是基於2022年12月,針對7500多名18至64歲的美國人的調查。

報告指出,2021年至2022年期間,報告糧食安全問題的美國成年人比例從20%增加至24.6%。而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卻在報道中將這一調查稱為,“25%的美國成年人吃不飽飯。”

上述報告還指出,約16%的受訪者依賴於慈善組織發放的免費食物,這一比例低於2021年統計的17.4%,也低於2020年的高峰值19.7%,但遠高於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比例12.7%。2022年,有63.2%的美國成年人報告說家庭日常雜貨消費成本增加。

而在報告家庭雜貨成本增加的美國成年人中,62%的受訪者說他們減少了購買食物的數量或不購買他們想要的食物種類;43.3%的人從儲蓄中提取資金,36.3%的人增加了信用卡債務;約16.5%的人收到慈善組織援助的食品。

本台記者致函城市研究所尋求置評,但上述報告的多位作者均對上述《中國日報》的報道拒絕評論。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在接受本台采訪時分析說:“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都可能麵臨食品危機,而中國10%的食品靠進口,它的食品危機無論是隱性的還是公開的都在出現,隻不過它的食品危機沒有成為討論的公共話題,而且也不允許人們觸及這一話題。”

上述報告分析認為,盡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了美國大量失業和廣泛的經濟困境,但由於聯邦政府強力應對,民眾對於糧食問題的不安全感仍保持平穩或有所下降。但2022年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增大,聯邦政府針對疫情的救濟援助措施陸續結束,這無形中加重了美國家庭的財務負擔,從而導致相關統計數據反彈。

旅美財經評論人士王劍告訴本台,這份報告的調查樣本較小,並不具有普遍性:“之前比較充裕的預算沒有那麽充裕,肯定是存在的,但把結果引申為25%的美國人吃不飽飯,這肯定不是真的。在美國,不會有人吃不飽飯。這是很明顯的信息戰,其實中國選擇這個議題比較冒險,大部分在美國生活的人都會有比較直觀的看法。這個報告被《中國日報》拿去告訴中國的觀眾,中國人不是那麽多人了解美國,所以這個可能會產生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大談糧食安全問題。官媒新華社也曾發布視頻,宣稱中國已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然而,新華社早在2019年就指出,中國是世界上麵臨隱性饑餓嚴峻挑戰的國家之一,3億中國人麵臨缺糧困擾。而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缺鈣、缺鐵、缺鋅等,相關研究還發現,約70%的慢性疾病與此有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去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大談糧食安全問題。(美聯社圖片)

在去年英國《經濟學人》發布的《2022全球食品安全指數》中,美國位列13,中國則排名第25位。

現居美國的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也認為,《中國日報》引述該報告是對美輿論戰的一部分。但她指出,今年美國的通脹率達到曆史新高,導致部分家庭的購買力嚴重縮水。而中國長期以來追求的糧食安全,則是依賴進口大量油料和飼料作物來保證該目標的實現。

何清漣說,“如果要是說25%的人吃不飽飯,我相信不是因為美國沒糧食,而是分配的問題。美國的高通脹讓他們購買食品有點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