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中國外貿:活下去 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一句話總結中國外貿:活下去 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網絡圖片

01



最近外貿的情況讓很多人焦躁,因為牽涉的人太多了,是個民生大事。

製造商普遍缺少訂單,很多廠子隻有往年的20%,最糟糕的廠子隻有詢價,沒有單子,貓哥認識的老板過完年毅然決定關了自己搞了十幾年的工廠,要回老家競選村支書。

貨運卡車也接不到活,在浙江專門跑港口的集卡司機感受最深,2021年每月能跑20多單,去年每月17、18單,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迅速變差,春節後,很多人每月三四單。

有貸款的司機最為難受,基本拚存款,生意和生活都陷入低穀。

船公司也很難受,無貨可運,以前貨搶船,現在船搶貨,而且運價下降迅速,像美西航線,運價下跌接近90%。



網絡圖片

視覺衝擊力最強的,是聚集於港口的、高高壘起的集裝箱,上海洋山港的控製箱一度運到了太倉,以往集卡停車的停車場都用來堆貨櫃,但還是放不下。



網絡圖片

而且,這種情形是七大港口的普遍情形。

那這到底是為啥呢?

有說產業轉移的、有說徹底脫鉤的,其實這樣的結果是太多因素的合力,情況不樂觀,但也沒有像很多人那麽悲觀。

 

 

 

 

 02

先說說船公司和集裝箱的問題吧,除了訂單真不給力,這裏麵的供需顯然失衡了。

老外都說中國是基建狂魔,這其中有一種基建就叫造船,過去這三年,中國造船廠的訂單拿到手軟,現在全世界30個造船廠握有訂單,其中中國有18家,而且那個訂單量兩三年根本幹不完。

有訂單那就玩命幹,中國每年的新造船總噸位都在3800多萬噸,韓國在後麵也使勁追,這麽一來,三年時間,全球商船的總噸位增加了12%。

造大船還是比較費勁的,造集裝箱就容易多了。2020年,航運價格大漲,當時的矛盾是,有貨但是集裝箱不足。

於是商務部12月就發了個文,鼓勵製造集裝箱。

然後就直接井噴了。



網絡圖片

2020年,中國產集裝箱9867萬立方米,發文之後增加到23058萬立方米,增長2.3倍,去年產量下來點,也達到14758萬立方米。

這是個啥概念呢?

中國在這個領域基本是壟斷的,占世界總產量的96%,這三年總共造了47683萬立方米,折算成標準集裝箱大概是1900萬個,比疫情前的全球總量增加了50%。

這個增量是很恐怖的,其實2022年中全球就有600萬閑置箱,如果集裝箱的增速小一點,現在的觀感也不會那麽刺激。

但這解釋不了,訂單去哪了呢?

 

 

 

 

 03

原因很多。

比如大國博弈,美國執意要製造業回流,遷出的廠子確實也有,日資走了不少,韓國也是,三星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但基本都不是中國造的,廠子走了,很多供應鏈也被要求轉移,很多美國企業的國內供應商都麵臨這樣的問題,要麽海外建廠,不然就沒有訂單。

左一刀右一刀的,很多訂單就沒了。

再比如疫情期間有些地方封控,這種特殊情況企業肯定得支持,供應鏈受影響、工人居家,於是很多訂單就沒法做了,但海外客戶還要做生意,於是找越南的工廠、找東南亞的工廠,出現了供應鏈的轉移。

說起來越南也是80年代開始搞改革的,政經改革都很猛,但二十多年下來隻能算一般般,越南的大爆發是啥時候開始的?

2018年之後抬頭,2020年之後大發展,也就是說是趁著美國對中國搞製裁,趁著疫情起飛的。

再後來海運價格大漲,歐洲客戶發現,在歐洲找個窪地搞生產,算上物流之類的總成本也還能接受,那就直接找歐洲廠子了,比如波蘭就是這一波的受益者。

但還有一些訂單沒了,那就真是我們自己的原因了,舉個身邊的例子說吧。

有個廠從美國拿了個訂單,有一部分東西他也得找供應商生產,於是跟供應商談好貨物要求、價格、時間等等,就等著拿貨了。

眼瞅著交貨時間臨近,他得催進度啊,但人家乙方也不安排生產,催急了,乙方開始大罵甲方:“漢奸!我們中國人為什麽拿美國的訂單?為什麽給美國人做東西?”

而且不是罵一次,天天罵,乙方把甲方都罵抑鬱了,這訂單也就沒法整了。

隻能說這乙方格局太小,去年中美啥情況大家都看到了,但貿易額創了新高,生意就是生意。

但以上這些都還不是主因,即便它們起作用也會是緩慢的、漸進的,不會像現在這樣斷崖式的改變。

那主因是啥呢?很簡單,金主出狀況了。

金主是誰呢?歐洲和美國。別急著噴,這麽說是有數據證明的。

2022年,全世界GDP排前10的國家是這些:

這些國家的GDP總量超過全球總量的67%,除了中國、印度基本都是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的GDP大部分還是靠消費拉動的,基本都在65%以上,高的像美國超過了80%。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能掙錢也能花錢,大多數人不僅月光而且寅吃卯糧,消費額占據了全世界50%以上。

其實可以大方的承認,中國製造以前能掙錢,就是加入了全球供應鏈,低成本製造然後賣給這些歐美人。

歐美人要不買單,咱們外貿自然就難了。

現在的歐美人,比以前難不少。為啥呢?

生活成本大漲,大家都忙著抗通脹。



網絡圖片

電費是最直接的,像北京電價5毛左右,一般家庭一個月一兩百,基本可以忽略的一筆開支,在歐洲,以前一度電0.2歐,現在0.5歐,想象下,如果住在北京一個月電費1500塊,那很多人真用不起。

歐洲人也不是個個都是大富翁,於是老百姓都在方設法節省用電,隨手關燈自不用提,連波峰波穀電價的那點差別都要仔細計算,有的人在淩晨四點使用烤箱和洗衣機,因為這些家電功率大,這時的電價最便宜。

再比如買個電動車,雖然有裏程焦慮但是充電不貴啊,在歐洲可不是這樣,德國特斯拉去年調價後,車主一算,百公司的能源成本和日本的汽油車差不多了。

開油車的更慘,用車成本也上漲了50%。

能源漲價,糧食漲價,歐洲的CPI居高不下,6%就算不錯了,8%是均值,個別國家10%,通常來說,3%以下是比較健康的,所以歐洲人現在也在對高物價犯愁。

會是啥結果呢?

人性告訴我們,答案都是類似的:保住必須消費品,比如基本的吃喝住行,大力縮減可選消費品,可買可不買的,絕對不買。

所以,總需求是萎縮的,那咱們的訂單能多嗎?

 

 

 

 

 05

歐洲通脹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俄烏戰爭,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價格蹭蹭就上去了。

那咋控製通脹呢?這得看看美國。

美國通脹也很厲害,6%以上常態化了,解決的辦法就是加息。

美國進入加息通道有些日子了,現在存款利率5.5%,但通脹還是控製不住,加息還沒結束,利率破6也正常。

所以現在美國普通老百姓也在抗通脹,每天算賬,美聯儲一調查,發現35%的人為財務狀況焦慮。

美國一加息,很多國家本幣貶值太快,隻好跟著加息,更加惡化了一部分人的財務,比如房奴。

貓哥親人在歐洲貸款買房,當時的貸款利率1.65%,一個月還1500歐覺得輕輕鬆鬆,但一看周圍很多國家都推出零利率了,就想多薅點羊毛於是選擇了浮動利率,結果呢,現在利率4%,每月還貸額從1500歐變成了3600歐,一個月憑空多了15000塊人民幣的支出,對哪國的老百姓都不輕鬆。

全球同此涼熱。大家都在為基本生活支出更多,而收入端沒有好轉,需求不旺,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自然也難點。

美國加息還出現了一些以前沒見過的奇幻事件。

最近不少中國小老板在為信用證發愁,咋回事呢?

有些客戶給訂單,但是他開不出信用證,這交易就沒法幹了。

客戶為啥開不出信用證呢?因為他的國家美元不足,不足以支付。

這些國家為啥沒美元了呢?因為美國加息,美元都跑美國了……

今年這種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多,很多老板都會為此煩惱,因為美國的加息周期還沒結束。

 

 

 

 

 06

那國內的製造商咋辦呢?

指望短期內貿易狀況恢複原狀有點難,因為在這個交易裏我們不是有決策權的一方,隻能等待美國加息結束,等待他們抗通脹結束,恢複消費的熱情和能力,這就是現實。

好消息是,現在歐美的訂單少了,但亞非拉跑來詢價的可不少,這也是個機會。

產業鏈的遷移是個問題,低端不可避免,因為我們也不需要,但要說大規模的產業鏈遷移也有點悲觀,畢竟中國全產業鏈是經曆過測試的,越南缺少我們的規模,歐洲缺少我們的效率,最關鍵的是因為人不一樣。

中國老百姓跟中國賣的最好的車——五菱神車有點類似,能拉客能載貨,能上山能下河、能下鄉能進城,能跑高速,也敢越野,總之就是“耐操性”極強,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怕卷、接受卷、主動卷,你得相信,即便現在競爭力下降了,過不了多久,這幫人還能折騰出新東西來。

至於當下,借用《芙蓉鎮》的台詞那就是:活下去,像個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大貓財經,原文已被刪除)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中國廉價勞動力不能讓外國資本剝削,中國勞動力生產的貨品不能讓外國人消費,留著給國內消費者享用,不是挺好嗎?
Goodman 發表評論於
樓下的最好弄清楚再評論,免得讓人笑話。才從墨西哥的汽車城回來。那裏的工廠的訂單做不過來。兩班倒比加班成本低。去年2022墨西哥對美出口比2021增加17%, 超過中國,達到了4500億。這裏至少一半的增加是從中國移出來的,中美貿易戰的最大獲利國。
再講個數據,加州洛杉磯的最低工資將在今年2023年7月達到每小時16.7刀。實際上工廠就是就是每小時25刀(約每小時170 人民幣)都招不到合格像樣的人,所以隻能移到墨西哥生產。

###################################################################################
luting 發表評論於 2023-03-06 12:59:03
去墨西哥,越南,泰國 看看吧!很多工廠24小時運營?

###################################################
不知道他們訂單是不是真的有這麽多,那幾個國家的人就不是那樣的人,一看就是瞎扯。

東方明月- 發表評論於
中國不肯兌現2015年必須完成的世貿組織諾言,美國就不可能在中國不執行諾言的狀態下繼續給於中國世貿組織待遇,那樣根本就是自殘,連其盟國都得不到這樣的待遇。

但另外一方麵,習近平一心搞計劃經濟,不但不可能兌現世貿組織諾言,反而不斷推翻已經兌現的諾言。而且在關稅和行政幹預限製美國進口,所以中美經貿關係隻會越來越惡化,
我是小留 發表評論於
越南2月出口同比暴漲9.3%至258億美元!外貿凜冬或與越南無關。
我是小留 發表評論於
大趨勢肯定是低端製造業移出中國,政治是一部分原因,成本也是一個原因。但整個過程應該是波浪型的,短期會有恢複,然後很多人肯定又要說看嗎,老外還是離不開中國。
beijingconnection 發表評論於
美國老百姓用的東西許多已不是中國製造了,諸如衣服,鞋類,日用品。多是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的產品了。由於成本問題,這些產業在中國也無法生存了。目前中國占優勢的是機械,運輸車輛,船舶,電子產品等等。這些才是美國想擁有,但從成本上無法競爭的。WSJ報道美國港口90的吊車都是中國生產,用中國軟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chinesegod3 發表評論於
據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越南出口額達250.8億美元,環比下降13.6%
xiaoyixiao 發表評論於
電費是有公司不同時段不同價的, 客戶可以選。 比如 ComEd hourly pricing program, 記得以前叫什麽 real time pricing …
luting 發表評論於
去墨西哥,越南,泰國 看看吧!很多工廠24小時運營?

###################################################
不知道他們訂單是不是真的有這麽多,那幾個國家的人就不是那樣的人,一看就是瞎扯。
逐風 發表評論於
有個在跨國運輸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訴我,前兩年因為疫情公司賺翻了。大部份收入來自中國到美國和中國到歐洲的業務。但是今年開始生意已經跌了至少70%。其他的就不用說了。
worley 發表評論於
為啥外資撤離中國?為啥供應鏈轉移出中國?

根本原因還是:外資擔心戰爭和製裁。

一旦中共獨裁集團援助俄羅斯,一旦中共獨裁集團入侵台灣,結局必然是:
歐美凍結中共的外匯,中共沒收西方公司的資產,跟俄羅斯一樣。

所以,歐美公司的供應鏈肯定不能再完全依賴中國,必須搬出一半以上。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歐美公司的供應鏈完全依賴俄羅斯,現在肯定在破產邊緣了。
笨傻癡呆戇 發表評論於
安啦!!!商人逐利,訂單會回來的,走著瞧!!!哈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視覺衝擊力最強的,是聚集於港口的、高高壘起的集裝箱”。脫鉤才剛剛開始,下麵越來越烈。這些集裝箱以後表麵會落上一層厚厚的灰塵。堆積如山的地方就變成了集裝箱墳墓。中國人有誌氣,東西堅決不賣美國,讓他們沒衣服穿。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歐洲電網的電價按每小時段拍賣。發出來的電沒人用,電價可低至零。
luting 發表評論於
美國製造業市場不過十分之一,政府把環境搞好,工廠提高效率,公司即使不喜歡中國也不得不投資中國,否則隻有死路。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牲口VS韭菜,
還是把牲口宰了吧,
韭菜最可靠。
jw2009 發表評論於
拜登去年邀請了東南亞11國領導人來白宮,討論怎麽把供應鏈移出中國,現在看到的就是這件事的逐漸發酵。
天台坐客 發表評論於
還記得領袖要親自抓經濟了;)
0101011 發表評論於
國進民退,正合聖意
zhanglao9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外貿順差,又要創紀錄。中國的東西,價廉物美,嘴上雖然罵共黨,但是還是要買,太實惠了。美國一個窮人,都能享受以前富人亂買東西的快感。
Goodman 發表評論於
噩夢才剛剛開始,當初清零隔離封國時幹啥去了?連簽證都是這個規定,那個限製,人都進不了中國,還指望有訂單?還以為全世界離開中國產品活不了?去墨西哥,越南,泰國 看看吧!很多工廠24小時運營。過去四十年的招商引資的成果都毀於過去三年。這一切都是在習中央的“英明”零導下造成的,訂單向外轉移需要五到十年。大趨勢很難逆轉的。接下去中國就是下一個朝鮮古巴。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忽悠流量的文章。

碼頭旁的場地不是堆空箱的,是集裝箱上下船的集散地。像照片中那麽多箱子,說明碼頭很忙,進出量大。

歐美通漲嚴重,發達國家都倒退3-5年,沒錢買貨。東南亞,東歐的工廠更容易資金鏈斷裂倒閉。

有困難是對所有國家的。中國一定是受傷最小的。光食品漲價好多國家就要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注冊怎麽這麽難 發表評論於
'有的人在淩晨四點使用烤箱和洗衣機,因為這些家電功率大,這時的電價最便宜'
---

真的假的、不同時間段不同電價?從沒聽說過這個,反正美國沒有。另外該作者肯定是在國內坐著寫了這篇文章,正好相反美國通脹高但消費熱度不減、經濟絕對暢旺,周末出門到處都是人,緊衣縮食、減少消費的情形似乎看不到,現如今很多商品由東南亞、墨西哥或歐洲進入美國,彌補了中國缺失的20%那一塊。歐洲消費如何就不了解了
yshen05 發表評論於
本來就像牲口一樣活著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中國製造的大多數是屬於小商品。歐美人有餘錢就會買。但是現在通貨膨脹很厲害。錢都花在房屋食物汽油等的必要的東西上了。買小商品的就少了。再加上東南亞的競爭力越來越強。估計中國的經濟會產生衰退。不過有統計局的努力帳麵上數字還是會很好看的。
一點小看法 發表評論於
就這樣了,還得唱偉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