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習三大敗筆之一:北交所門可羅雀 “慘淡到顛覆想像”

習三大敗筆之一:北交所門可羅雀 “慘淡到顛覆想像”

文章來源: 自由時報 於 2023-01-30 09:12: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北交所、雄安新區與一帶一路 習三大敗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近期創下多項難堪紀錄,過去幾個月成交量驟降,日前更出現股票單日成交額僅2200元人民幣的慘況,不僅老股交易清淡,新股也無人問津。

北交所開放交易1年多來,從開市股票平均上漲98.9%,到現在有近9成新股一掛牌上市,就跌破首日發行價,慘況被評是北交所已淪為“殭屍股場”。中國內部也有不少輿論認為,北交所存在先天缺憾,恐與雄安新區、“一帶一路”政策,一並列為習近平的“3大失敗創舉”。

北交所應是習幹預資本市場工具

習近平在2021年9月2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際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透過影片致詞宣布,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將大部份來自“新三板”股票轉移到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81家,目前共165家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交易。

從宣布成立北交所,到同(2021)年11月15日正式敲鍾開市僅花了75天時間,也是中國時隔30多年,再度創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成立之際更被媒體吹捧為中國版的那斯達克。北交所是中國繼上海、深圳後的第3家證交所,資本市場形成“京滬深”三足鼎立局勢。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向來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習近平設交易所的行動是為了將中國資本調往北京大本營,可能是出於黨內權鬥的考量,希望新興資本遠離上海,避免金融、科技與經貿持續往南靠攏。分析人士也表示,北交所恐怕隻會加強北京當局對資本市場的政治幹預。

北交所設立 為吸引美國下市中企回流

《華爾街日報》(WSJ)報道稱,北京是中國政府和監管機構所在地,選擇北京當作新交易所的地點,凸顯出習近平的戰略矛盾,一方麵要激勵創業精神,另方麵卻決議維護對金融市場的權力,並馴服在公開市場籌資致富的商業大亨。

中國當局發起的監管風暴,讓資本市場風聲鶴唳,對大型企業的頻頻打壓,讓相關產業瑟瑟發抖。同時中國政府希望扶植下一代科技公司,《美國之音》(VOA)報道,北交所設立除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外,可能也為了吸引在美國下市的中企回流。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缺的不是新的證券交易所,而是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恣意整頓上市公司,或無預警限製營業項目,造成部分企業的市值腰斬,傷害投資者利益。倘若這樣的問題無法改善,成立再多的證交所也於事無補。

交易慘澹 創世界紀錄

被寄予厚望的北交所,自2021年11月開市以來,交易卻愈發低迷,包括首批北交所精選企業之一“廣諮國際”成交量被形容是“慘憺得顛覆想像”,甚至被諷刺可能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史上首支接近“零成交”的A股股票,單日成交額僅2200人民幣,連續多個交易日成交量幾乎“清零”。

這種情況在北交所變得相當普遍,中媒和東方財富旗下金融數據平台(Choice)統計顯示,去年12月至今,北交所有不少股票,每天平均成交在幾千至幾萬元區間。雖然新股上市數量由去年1至11月的個位數,到12月有32檔新股上市,但其中就有28支股票出現首日破發,跌破首日發行價,破發率超過85%。

北交所的萎靡不振過去經常被歸咎於其底價製度造成流動性不足,為挽救頹勢,北交所在1月19日發佈《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細則》,盼能提升市場流動性。

天子腳下 投資不願追捧

香港有線財經台台長顏寶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RFA)訪問時指出,北交所現在市值僅2000多億人民幣,與香港交易所、上海證交所的30、40兆人民幣相比,仍存在龐大的差距,可見在“天子”腳下的北交所不見得受市場追捧。顏寶剛表示,北交所表現實在差強人意,北京的部署明顯事與願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恆分析指出,北交所現在麵臨的困境原因在於優勢不明顯、市場生態還不健全、資訊透明度不足,同時又有較高的投資人門檻,相較於上海科創板、深圳創業板,北交所先天優勢仍顯不足,直接導致企業數量、品質都有差距。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30歲女子坐11小時飛機回國後突去世 這幾類人要小心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陳立人案再次提審:不認罪 曝正麵照 律師曝諸多內幕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青島大學熱死的宿管大爺,現代奴工製度的現實案例
特朗普政府計劃:全麵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地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馬斯克:曝光“愛潑斯坦案”將成為“美國黨”優先事項
日自民黨高官:特朗普用一封信打發我們,極其無禮
納瓦羅狠批蘋果:遷廠出中國太慢 “矽穀最長壽肥皂劇”
馬斯克新政黨"支持擁槍,比特幣" 喊:把自由還給你們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川普首波關稅函瞄準亞洲國家 意在打擊中國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習三大敗筆之一:北交所門可羅雀 “慘淡到顛覆想像”

自由時報 2023-01-30 09:12:34


北交所、雄安新區與一帶一路 習三大敗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近期創下多項難堪紀錄,過去幾個月成交量驟降,日前更出現股票單日成交額僅2200元人民幣的慘況,不僅老股交易清淡,新股也無人問津。

北交所開放交易1年多來,從開市股票平均上漲98.9%,到現在有近9成新股一掛牌上市,就跌破首日發行價,慘況被評是北交所已淪為“殭屍股場”。中國內部也有不少輿論認為,北交所存在先天缺憾,恐與雄安新區、“一帶一路”政策,一並列為習近平的“3大失敗創舉”。

北交所應是習幹預資本市場工具

習近平在2021年9月2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際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透過影片致詞宣布,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將大部份來自“新三板”股票轉移到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81家,目前共165家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交易。

從宣布成立北交所,到同(2021)年11月15日正式敲鍾開市僅花了75天時間,也是中國時隔30多年,再度創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成立之際更被媒體吹捧為中國版的那斯達克。北交所是中國繼上海、深圳後的第3家證交所,資本市場形成“京滬深”三足鼎立局勢。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向來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習近平設交易所的行動是為了將中國資本調往北京大本營,可能是出於黨內權鬥的考量,希望新興資本遠離上海,避免金融、科技與經貿持續往南靠攏。分析人士也表示,北交所恐怕隻會加強北京當局對資本市場的政治幹預。

北交所設立 為吸引美國下市中企回流

《華爾街日報》(WSJ)報道稱,北京是中國政府和監管機構所在地,選擇北京當作新交易所的地點,凸顯出習近平的戰略矛盾,一方麵要激勵創業精神,另方麵卻決議維護對金融市場的權力,並馴服在公開市場籌資致富的商業大亨。

中國當局發起的監管風暴,讓資本市場風聲鶴唳,對大型企業的頻頻打壓,讓相關產業瑟瑟發抖。同時中國政府希望扶植下一代科技公司,《美國之音》(VOA)報道,北交所設立除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外,可能也為了吸引在美國下市的中企回流。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缺的不是新的證券交易所,而是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恣意整頓上市公司,或無預警限製營業項目,造成部分企業的市值腰斬,傷害投資者利益。倘若這樣的問題無法改善,成立再多的證交所也於事無補。

交易慘澹 創世界紀錄

被寄予厚望的北交所,自2021年11月開市以來,交易卻愈發低迷,包括首批北交所精選企業之一“廣諮國際”成交量被形容是“慘憺得顛覆想像”,甚至被諷刺可能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史上首支接近“零成交”的A股股票,單日成交額僅2200人民幣,連續多個交易日成交量幾乎“清零”。

這種情況在北交所變得相當普遍,中媒和東方財富旗下金融數據平台(Choice)統計顯示,去年12月至今,北交所有不少股票,每天平均成交在幾千至幾萬元區間。雖然新股上市數量由去年1至11月的個位數,到12月有32檔新股上市,但其中就有28支股票出現首日破發,跌破首日發行價,破發率超過85%。

北交所的萎靡不振過去經常被歸咎於其底價製度造成流動性不足,為挽救頹勢,北交所在1月19日發佈《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細則》,盼能提升市場流動性。

天子腳下 投資不願追捧

香港有線財經台台長顏寶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RFA)訪問時指出,北交所現在市值僅2000多億人民幣,與香港交易所、上海證交所的30、40兆人民幣相比,仍存在龐大的差距,可見在“天子”腳下的北交所不見得受市場追捧。顏寶剛表示,北交所表現實在差強人意,北京的部署明顯事與願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恆分析指出,北交所現在麵臨的困境原因在於優勢不明顯、市場生態還不健全、資訊透明度不足,同時又有較高的投資人門檻,相較於上海科創板、深圳創業板,北交所先天優勢仍顯不足,直接導致企業數量、品質都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