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要退還大熊貓 西方多國同時還熊貓是湊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來自芬蘭的一條消息引發中國網友的關注,該國艾赫泰裏動物園正在考慮,將兩隻租借自中國的大熊貓提前送回中國,理由是沒錢養了。而在一個月內,美國、英國和日本,也將要把大熊貓送回了中國。有些網友不淡定了,什麽情況?難道西方國家連大熊貓都要和我們“脫鉤”嗎?



旅居芬蘭大熊貓“金寶寶”

要想把這事弄清楚,咱們先來了解另外一個故事:熊貓外交。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大熊貓自古以來,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可以說,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圓滾滾的身材,憨憨的外表,大熊貓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

早在1338年前,大熊貓就有著“民間外交官”的潛質,公元68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將兩隻大熊貓和70張熊貓皮送給了日本天皇。新中國成立後,大熊貓在一定時期內也成為了改善外交的載體,曾經以贈送和短期巡演的方式走出國門,為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麵,立下不小的功勞。



旅英大熊貓“甜甜”

從1994年起,大熊貓的出國,從外交屬性變成了合作研究。如果哪個國家的動物園或者動物研究機構,想要中國的大熊貓,必須簽一份10年的租賃協議。

從這份協議的內容來看,中方完全是“甲方爸爸”。中方提供一對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貓,除此之外,大熊貓的所有權是中國的,租金1年100萬美元,租借期內如果產下後代,甭管幾個,所有權也是中國的,對方還要給中方60萬美元,如果在租借期內,大熊貓非正常死亡,也要賠償中方50萬美元。

而這份協議簽署是有前提的,你首先得具備飼養條件,否則免談。另外,飼養大熊貓也需要不菲的費用,一年至少需要100萬美元。



旅日大熊貓“香香”

即便是這樣的條件,很多國外動物園還都爭搶著租借大熊貓,沒辦法,誰讓大熊貓滿腦門刻著兩個字“可愛”呢?

了解以上內容後,你就會清楚,芬蘭的這家動物園為啥要把兩隻大熊貓“華豹”和“金寶寶”送回去中國了,一年100萬美元的飼養費,對一個受到疫情影響,債務纏身的動物園來說,實在是扛不住了。

英國的愛丁堡動物園的“陽光”和“甜甜”,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動物園的“丫丫”和“樂樂”,都是租借期滿回國,其中,“丫丫”和“樂樂”03年就開始旅美了,滿10年後,因為太受歡迎,動物園又和中方續約10年,直到今年4月到期。“丫丫”和“樂樂”現在一個24歲,一個22歲,比野外大熊貓的壽命還長了近10年。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香香”情況則有點不一樣,她是在日本出生的,父母也是旅日大熊貓。按照約定,“香香”早就應該在3年前回國,結果受到疫情影響,回國日期往後延了4次。



旅美大熊貓“樂樂”

可以說,這7隻旅居國外的大熊貓生活都很好,吃好的,喝好的,還躺著給國家賺錢。

當地民眾也很喜歡大熊貓,英國方麵承諾,將給“陽光”和“甜甜”舉辦歡送會;日本民眾得知“香香”要走,紛紛排長隊搶票去送別;旅美的“丫丫”和“樂樂”,當地動物保護組織一直關注,園方但凡有一點照顧不周,馬上出來聲討。

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圍堵的當下,7隻大熊貓紮堆回國消息出現,確實會讓部分網友產生聯想。但要是以此來斷定,西方國家“集體”送回熊貓,是為敵視中國,與中國脫鉤,這有點不太現實了。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發達的多元社會,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和了解途徑有很多。中國早已經不需要用熊貓來進行外交了,大熊貓出國進行合作研究,更多是在充當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旅新大熊貓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共有59隻熊貓生活在海外,分布在19個國家的23個動物園。即將回國的7隻大熊貓,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7隻大熊貓將被送回來,但還有更多的國家依舊對大熊貓趨之若鶩、視若珍寶。卡塔爾世界杯開賽前三天,來自中國的大熊貓“京京”和“四海”正式亮相。為了讓“京京”和“四海”生活的更舒適,不差錢的卡塔爾人建了一座12平方米,堪比沙漠王宮的豪華熊貓館。館內的竹子都是從四川空運過來,據說,兩隻大熊貓在這裏樂不思蜀,世界杯還沒結束,就胖了六斤。

旅居新加坡的大熊貓凱凱和嘉嘉,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消息驚動了李顯龍,新加坡總理激動地在社交平台發文慶祝。

對於我們中國民眾來說,對待大熊貓回國,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大熊貓出國是傳播文化,回來是載譽歸國。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後還會有類似於大熊貓回國的事情出現。

隻要我們把心態擺正,把視野和格局打開,就不會局限於是誰送大熊貓回來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