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關注度不再?比春晚還涼的,是春晚同款

關注度不再?比春晚還涼的,是春晚同款

文章來源: 青年橫財發展會 於 2023-01-30 01:52: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

今年春晚依舊很拉胯,但和往年不同的是,已經沒人願意討論了,罵都懶得罵了。

哪怕是很驚豔的《碇步橋》也因為春晚整體的拉胯而失去了應有的討論度。與“春晚”相關的一切內容,仿佛有一層結界被隔在了人們的話題之外。

確實,四個多小時的直播晚會裏,有笑點的相聲小品寥寥無幾。歌舞節目刨去讓人看了眼暈的伴舞外,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都沒能留下。

走馬燈一樣串場的流量明星,更是沒留下一個有記憶點的節目。

脫口秀的幾位,差點被釘在語言類曆史的恥辱柱上。

比春晚節目更拉胯的,應該是討論度更低的明星同款。

曾幾何時,明星大腕們在春晚舞台上穿過的同款服飾,吃過的同款美食,甚至當作道具出現的某個小玩意兒,都會在春節結束後,迅速成為全民追捧的流量爆款。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春晚上的明星同款開始走下坡路。

自1983年除夕夜首播以來,央視春晚已經走過了整整40個年頭。

收看春晚直播,也成了中國人除夕夜除了吃年夜飯以外的頭等大事。

作為曾經的娛樂圈頂流和精神大餐,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絕不亞於春節本身。

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相信會是很多80後、90後對於過年的最深印象。

正是因為這種天然且巨大的流量,短短4個小時的春晚,說是中國春季時裝周發布會也決不誇張。春晚舞台上,明星們穿戴過的同款服飾,不僅也會在一年之中引領中國人的時尚趨勢,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眾的審美取向。

1984年,香港歌手張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國心》,成為當時知名度和國民度最高的港台歌手。除了歌曲本身火到街知巷聞,張明敏當時身穿的淺灰色西服套裝和同色係圍巾,也成為大熱單品。

這身造型的大火,也成為春晚同款引領時尚的開端。

不過論影響力,張明敏還是沒有下麵這位強。

1987年也是一個兔年,當年的春晚上出現了一個混血小鮮肉。帥氣的外表、時尚的舞步,這個被稱為初代芳心縱火犯的男歌手,在一夜之間火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費翔。

一連在舞台上演唱了兩首歌曲的費翔,在表演《冬天裏的一把火》這首歌時,一身紅色墊肩收腰西服和高腰褲,搭配蓬鬆卷發的造型,跳起了當時還不允許公開播出的disco。

也正是這身經典西服,成為當年全國新郎的固定禮服。理發店裏,也有不少人拿著費翔的照片,要求剪個同款發型。

看來,在哪個年代,看圖剪發這項技能,都是Tony老師們的必修課。

到了90年代,中國的服裝款式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單調,但春晚的帶貨能力,依舊是其他任何廣告平台不能比擬的。

1995年,小品天後趙麗蓉老師在小品《如此包裝》裏,不僅穿上了機車範兒的PU馬甲,還在直播中唱了一段RAP。

真真擔得起“中國第一女rapper”的稱號!

不出所料,這身白襯衣配機車馬甲的套裝,在春晚結束後成為年度時尚單品。

進入千禧年之後,春晚同款在服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美妝這個選項。

獨占鼇頭的帶貨大icon,就是華語天後王菲。

2010年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王菲,身上的真絲連衣裙不僅第一時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天後佩戴的灰藍色美瞳,也一度賣出了超百萬的銷量。

連續在春晚登台十幾次的牛莉,更是仿佛自帶流量體質。

憑借一己之力,牛莉不僅帶火了Prada的連衣裙和香奈兒大衣,還把出現十幾秒的夏普手機送上銷量排行榜。

盤點春晚上的帶貨達人,就不得不提到的一位頂級流量——郭冬臨。

“竹板這麽一打呀,哎別的咱不誇,我誇一誇,這個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

這個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兒?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兒,就像一朵花。

這是形容包子呢,你可不能亂用呀,說這個姑娘長的美,就像一朵花。

你可千萬不能說這個姑娘長得像包子!”

這段出自200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是馮鞏與郭冬臨表演的《舊曲新歌》。在這段快板大火背後,隱藏了一個老字號品牌的營銷奇跡。

天津作為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一直都是外地遊客來北方旅行的首選地之一。但對於天津的美食小吃,大部分外地人卻知之甚少。

狗不理作為“津門三絕”之首,雖然名氣不小,但定位也就是本地人偶爾會去打牙祭的餐館。

可自打馮鞏和郭冬臨的這段朗朗上口的相聲在春晚舞台上大放異彩後,一分營銷費用都沒出,無心插柳的狗不理,卻趁著這股東風成為當年最火爆的地方小吃。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狗不理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業務拓展。

開店輻射除了京津之外的大多數省會城市,還計劃一路高歌開進歐美日韓。

為了像相聲裏說的那樣,早日讓包子和世界接軌,甚至推出了Gobelive品牌的洋快餐和高樂雅咖啡。

後麵的故事,不用我多說,大家也都知道了。

步子邁大了的狗不理,因為定位失衡等諸多原因,陷入了口碑和市場雙翻車的局麵。

但不得不說,有了春晚這張底牌,狗不理這波國內的營銷推廣也確實值。

進入2010年以後,網購這種線上下單線下取貨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但春晚的帶貨能力依然不減,反而愈演愈烈。

像2019年春晚播出一小時後,網絡搜索量過百萬的李思思同款“熒光口紅”,以及2022年被張小斐帶火的同款牛郎色眼影。

可惜的是,這樣的盛況在今年再難重現。

雖然今年的微博熱搜上依然有很多明星同款的詞條存在,但點開來看的討論度卻已經涼得讓人心疼。

春晚帶貨,越帶越涼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春晚這個曾經大熱的IP,熱度正在逐漸流失。

從誰上誰紅,到誰紅誰上。

開播至今正好40周年的春晚,正在經曆著外部環境和內部生態的雙重壓力。

這其中一部分因素,在於收看電視直播已經不再是中國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有在電視上收看過直播了?

幾天,幾個星期,還是幾個月?

根據TCL品牌公布的數據,當代年輕人打開電視的頻率越來越低,電視機的日開機率從2017年的70%下降到了30%,而且還在持續下降。

就連往日扛起收視率大旗的中老年人,也在不斷逃離電視,轉向短視頻平台。

沒有了基礎受眾群,自然很難穩住轉化率。

對於一個有潛在消費需求的顧客來講,短視頻平台上各種明星大腕,網紅美女們的帶貨洗腦話術,產品的性能描述更加直觀,內容也更加豐富有趣,互動感更是春晚直播不能比的。

除了英雄遲暮的春晚,中國人的日常消費習慣,在40年裏也經曆了驚天巨變。

在日常生活裏,每年的618、雙11和雙11這樣的購物節和儀式感滿滿的各種節日,早就將消費者的熱情分割成段落式。

同樣,不再隻是年底才有富裕錢的中國人,在選購心儀的產品時,也無需非要等到快遞資源緊張的春節期間,給自己進行延遲滿足。

從產品角度來看,一套西裝、一款新手機、一件名牌大衣,這些過去占年人均消費大頭的高價商品,如今已經成了口紅眼影這類輕奢商品。

口紅經濟的大潮,早已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而這類產品的主要消費情景,更多體現在情人節、聖誕節這類節日,而絕非闔家團圓的春節。

尤其是在近幾年,滿足當下和斷舍離漸漸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因為一首歌的幾個鏡頭,或是相聲裏的一兩句台詞,就連夜網購的衝動消費不再常見。

年味兒淡了,這件玄幻又捉摸不透的定律,其實也包含了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欲本身的降低。

失去了號召力和影響力的春晚,正如同舞台上的明星和他們的同款一樣,順應時代的變遷,走向另一種暗淡。

這其實也驗證了,任何消費模式都躲不過那個老理:

查看評論(14)

24小時熱點排行

他是中國國務院熱門接班人?“三重派係”背景全都有
義烏商家:短期損失能承受 怕關稅戰緩和後客戶沒了
中國籃協歸化新規:球員要棄原國籍、學唱國歌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華人:回國機票多次被取消 價格漲了兩三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英法德波四國領袖突訪問基輔 表態力挺烏克蘭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川普高喊“美經濟將如火箭飆升”:現在就去買美股!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關注度不再?比春晚還涼的,是春晚同款

青年橫財發展會 2023-01-30 01:52:01


​​​​​​​

今年春晚依舊很拉胯,但和往年不同的是,已經沒人願意討論了,罵都懶得罵了。

哪怕是很驚豔的《碇步橋》也因為春晚整體的拉胯而失去了應有的討論度。與“春晚”相關的一切內容,仿佛有一層結界被隔在了人們的話題之外。

確實,四個多小時的直播晚會裏,有笑點的相聲小品寥寥無幾。歌舞節目刨去讓人看了眼暈的伴舞外,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都沒能留下。

走馬燈一樣串場的流量明星,更是沒留下一個有記憶點的節目。

脫口秀的幾位,差點被釘在語言類曆史的恥辱柱上。

比春晚節目更拉胯的,應該是討論度更低的明星同款。

曾幾何時,明星大腕們在春晚舞台上穿過的同款服飾,吃過的同款美食,甚至當作道具出現的某個小玩意兒,都會在春節結束後,迅速成為全民追捧的流量爆款。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春晚上的明星同款開始走下坡路。

自1983年除夕夜首播以來,央視春晚已經走過了整整40個年頭。

收看春晚直播,也成了中國人除夕夜除了吃年夜飯以外的頭等大事。

作為曾經的娛樂圈頂流和精神大餐,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絕不亞於春節本身。

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相信會是很多80後、90後對於過年的最深印象。

正是因為這種天然且巨大的流量,短短4個小時的春晚,說是中國春季時裝周發布會也決不誇張。春晚舞台上,明星們穿戴過的同款服飾,不僅也會在一年之中引領中國人的時尚趨勢,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眾的審美取向。

1984年,香港歌手張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國心》,成為當時知名度和國民度最高的港台歌手。除了歌曲本身火到街知巷聞,張明敏當時身穿的淺灰色西服套裝和同色係圍巾,也成為大熱單品。

這身造型的大火,也成為春晚同款引領時尚的開端。

不過論影響力,張明敏還是沒有下麵這位強。

1987年也是一個兔年,當年的春晚上出現了一個混血小鮮肉。帥氣的外表、時尚的舞步,這個被稱為初代芳心縱火犯的男歌手,在一夜之間火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費翔。

一連在舞台上演唱了兩首歌曲的費翔,在表演《冬天裏的一把火》這首歌時,一身紅色墊肩收腰西服和高腰褲,搭配蓬鬆卷發的造型,跳起了當時還不允許公開播出的disco。

也正是這身經典西服,成為當年全國新郎的固定禮服。理發店裏,也有不少人拿著費翔的照片,要求剪個同款發型。

看來,在哪個年代,看圖剪發這項技能,都是Tony老師們的必修課。

到了90年代,中國的服裝款式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單調,但春晚的帶貨能力,依舊是其他任何廣告平台不能比擬的。

1995年,小品天後趙麗蓉老師在小品《如此包裝》裏,不僅穿上了機車範兒的PU馬甲,還在直播中唱了一段RAP。

真真擔得起“中國第一女rapper”的稱號!

不出所料,這身白襯衣配機車馬甲的套裝,在春晚結束後成為年度時尚單品。

進入千禧年之後,春晚同款在服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美妝這個選項。

獨占鼇頭的帶貨大icon,就是華語天後王菲。

2010年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王菲,身上的真絲連衣裙不僅第一時間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天後佩戴的灰藍色美瞳,也一度賣出了超百萬的銷量。

連續在春晚登台十幾次的牛莉,更是仿佛自帶流量體質。

憑借一己之力,牛莉不僅帶火了Prada的連衣裙和香奈兒大衣,還把出現十幾秒的夏普手機送上銷量排行榜。

盤點春晚上的帶貨達人,就不得不提到的一位頂級流量——郭冬臨。

“竹板這麽一打呀,哎別的咱不誇,我誇一誇,這個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

這個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兒?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兒,就像一朵花。

這是形容包子呢,你可不能亂用呀,說這個姑娘長的美,就像一朵花。

你可千萬不能說這個姑娘長得像包子!”

這段出自2000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是馮鞏與郭冬臨表演的《舊曲新歌》。在這段快板大火背後,隱藏了一個老字號品牌的營銷奇跡。

天津作為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一直都是外地遊客來北方旅行的首選地之一。但對於天津的美食小吃,大部分外地人卻知之甚少。

狗不理作為“津門三絕”之首,雖然名氣不小,但定位也就是本地人偶爾會去打牙祭的餐館。

可自打馮鞏和郭冬臨的這段朗朗上口的相聲在春晚舞台上大放異彩後,一分營銷費用都沒出,無心插柳的狗不理,卻趁著這股東風成為當年最火爆的地方小吃。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狗不理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業務拓展。

開店輻射除了京津之外的大多數省會城市,還計劃一路高歌開進歐美日韓。

為了像相聲裏說的那樣,早日讓包子和世界接軌,甚至推出了Gobelive品牌的洋快餐和高樂雅咖啡。

後麵的故事,不用我多說,大家也都知道了。

步子邁大了的狗不理,因為定位失衡等諸多原因,陷入了口碑和市場雙翻車的局麵。

但不得不說,有了春晚這張底牌,狗不理這波國內的營銷推廣也確實值。

進入2010年以後,網購這種線上下單線下取貨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但春晚的帶貨能力依然不減,反而愈演愈烈。

像2019年春晚播出一小時後,網絡搜索量過百萬的李思思同款“熒光口紅”,以及2022年被張小斐帶火的同款牛郎色眼影。

可惜的是,這樣的盛況在今年再難重現。

雖然今年的微博熱搜上依然有很多明星同款的詞條存在,但點開來看的討論度卻已經涼得讓人心疼。

春晚帶貨,越帶越涼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春晚這個曾經大熱的IP,熱度正在逐漸流失。

從誰上誰紅,到誰紅誰上。

開播至今正好40周年的春晚,正在經曆著外部環境和內部生態的雙重壓力。

這其中一部分因素,在於收看電視直播已經不再是中國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有在電視上收看過直播了?

幾天,幾個星期,還是幾個月?

根據TCL品牌公布的數據,當代年輕人打開電視的頻率越來越低,電視機的日開機率從2017年的70%下降到了30%,而且還在持續下降。

就連往日扛起收視率大旗的中老年人,也在不斷逃離電視,轉向短視頻平台。

沒有了基礎受眾群,自然很難穩住轉化率。

對於一個有潛在消費需求的顧客來講,短視頻平台上各種明星大腕,網紅美女們的帶貨洗腦話術,產品的性能描述更加直觀,內容也更加豐富有趣,互動感更是春晚直播不能比的。

除了英雄遲暮的春晚,中國人的日常消費習慣,在40年裏也經曆了驚天巨變。

在日常生活裏,每年的618、雙11和雙11這樣的購物節和儀式感滿滿的各種節日,早就將消費者的熱情分割成段落式。

同樣,不再隻是年底才有富裕錢的中國人,在選購心儀的產品時,也無需非要等到快遞資源緊張的春節期間,給自己進行延遲滿足。

從產品角度來看,一套西裝、一款新手機、一件名牌大衣,這些過去占年人均消費大頭的高價商品,如今已經成了口紅眼影這類輕奢商品。

口紅經濟的大潮,早已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而這類產品的主要消費情景,更多體現在情人節、聖誕節這類節日,而絕非闔家團圓的春節。

尤其是在近幾年,滿足當下和斷舍離漸漸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因為一首歌的幾個鏡頭,或是相聲裏的一兩句台詞,就連夜網購的衝動消費不再常見。

年味兒淡了,這件玄幻又捉摸不透的定律,其實也包含了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欲本身的降低。

失去了號召力和影響力的春晚,正如同舞台上的明星和他們的同款一樣,順應時代的變遷,走向另一種暗淡。

這其實也驗證了,任何消費模式都躲不過那個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