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刊文“不再東升西降” 專家:中共意識到判斷錯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1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   圖:翻攝新華網(資料照)

隸屬中共國家安全部的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 9 月初發文指出,“東升西降態勢趨緩,西強東弱的現狀短期內難以完全改變。”專家分析,因為從俄烏戰爭上中國看見了西方對捍衛民主的堅持及團結,意識到“東升西降”判斷錯誤。

傅夢孜指出俄羅斯經濟近兩年可能會進一步萎縮,中國經濟增長也有所放緩。疫情導致各國同步陷入下滑,全球力量格局變化變得遲緩。但西方 GDP 超過世界一半,在全球經濟上的主導地位還可維持一段時間。因此指出“國際力量格局消長態勢未變,但東升西降態勢趨緩,西強東弱的現狀短期內難以完全改變。”

對此,台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他推測中共內部檢討經過美國封鎖等作為,希望先緩和並對局勢重新判斷,傅夢孜的發文也許是中央黨校幹部學習得到的結論。而傅夢孜能講話說得這麽直白,代表中共內部有很多不同的檢討聲音。

北京政治獨立學者吳強說 :“包括『東升西降』以及中國未來安全戰略應轉向獨立自主,切割與俄羅斯『無上限』準聯盟關係調整,此調整確實能視為中國外交和安全的風向球。”

吳強分析指出,俄烏戰爭讓中共看見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展現冷戰後空前的動員能力,西方世界的團結力和技術實力,以及金融控製力和對世界秩序的把握,中方判斷,短期內無法改變和超越。

吳強補充說 :“為了 20 大召開以及之後的 5 年任期或更長時間戰略安排,北京會在 20 大後尋求與西方世界的緩和,這是這篇文章以及 20 大所奠定未來中美以及中國與世界關係重要指針。”

俄羅斯總統普丁(左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四)9月15日出席在烏茲別克進行的上合峰會。   圖:翻攝新華網

查看評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