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東亞地緣政治已形成俄中與美日對抗的局勢

東亞地緣政治已形成俄中與美日對抗的局勢

文章來源: RFA自由亞洲 於 2022-05-14 07:03:5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大國攻略:#東亞地緣政治 已形成俄中與美日對抗的局勢 https://t.co/3X2Sn5rSnE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y 14, 2022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日與歐盟領導人會麵並發表聯合聲明,針對製裁俄羅斯進行合作,同時因應中國崛起,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協作。日歐聯合聲明對中國開展活動的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反對單方麵改變現狀,並再次提及“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日本最近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十分活躍,如同為美國總統拜登的印太戰略進行“超前部署”。岸田文雄4月29日起,一連出訪8天,訪問了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東南亞國家,之後轉赴歐洲訪問義大利和英國。日本5月2日與泰國簽署了《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5月5日和英國對於日本自衛隊和英軍聯合訓練等的《互惠準入協定》(RAA),原則上達成了共識。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和防衛大臣岸信夫則於5月3日至6日出訪美國華盛頓,分別與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談。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俄烏的戰場在歐洲,但“東亞地緣政治上已形成俄中跟美日對抗的局勢”,日本國內政治上會出現更多關於國家正常化的主張,也將更強化安全方麵的準備,跟各國有更多聯係。

岸田文雄密集出訪 為美日同盟下一盤大棋

岸田文雄12日與歐盟領導人會麵並發表聯合聲明,針對製裁俄羅斯進行合作,同時因應中國崛起,擴大在印太地區協作。日歐聯合聲明對中國開展活動的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反對單方麵改變現狀,並再次提及“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法新社)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說:“日本在幫自己也在幫美國下一盤大棋!”他說岸田文雄出訪並不是零星的外交安排,而是有計劃的“橋接美日盟邦的軍事關係”,為拜登5月底訪問東京的美日峰會和四方會談做準備。

拜登預定5月20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22日至24日訪日,擬於23日與岸田進行會談。

郭育仁說,去年前首相菅義偉訪問拜登,會後美日聯合聲明納入“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今年美日峰會可能會啟動美日防衛指針的修改,美日防衛指針於2015年4月通過,當時的重點是美日如何因應中國在日本周邊的威脅行動。如果月底的美日峰會將台海有事納入新的防衛指針,意即納入美日同盟範圍,對中國將是直接而且刺激的。

對於岸田文雄近日訪問東南亞和英國,郭育仁認為是要聯結美國的印太架構。日媒報道,拜登擬於訪日期間宣布成立新經濟組織“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以對抗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郭育仁說這個架構對日本非常重要,因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對日本傷害很大,原本在TPP中,美國是最大消費市場,美國退出後,CPTPP裏麵沒有主要消費市場,日本自己都是出口導向。日本現在把國家經濟利益寄望於新的印太經濟架構,為美國拉盟友,如果印太經濟架構搞不起來,RCEP就會變成日本很重要的國家經濟利益所在,中日關係將受牽製。此外,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使日本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和急迫感,日本為自己也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構築相關的區域聯防。

這樣的區域聯防有脈絡可尋,自安倍晉三上台後,就賣力與盟邦加強防衛合作,簽署軍事協定,日本已跟澳大利亞簽署四項協定,包括《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和聯合訓練時使部隊間來往更加順暢的《互惠準入協定》(RAA)。日本和美英澳法加、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簽署了ACSA,與德國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郭育仁指出,美國跟這些國家已有雙邊或多邊的盟約,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國,也必須與這些國家簽署軍事協定,橋接美日盟邦的軍事關係,在印太地區形成網狀的有效區域聯防機製。岸田文雄往西出訪連結盟友,目的是印太戰略和印太經濟架構,再與秋葉剛男和岸信夫往東訪問美國華盛頓的外交行程拚圖拚起來,整個戰略藍圖大概就會在5月23日拜登和岸田文雄的美日峰會和QUAD展現出來,日本的戰略布局是跟美國連動的。

俄烏戰爭引起威脅急迫感 日本調整防衛戰略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和防衛大臣岸信夫於5月3日至6日出訪美國華盛頓,圖為岸信夫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日本政府在4月22日公布2022年版的《外交藍皮書》明確指出“中國在日本周邊軍事活動趨於頻繁,試圖在南海東海等區域單方麵改變現狀,形成安全保障上的強烈疑慮。”

郭育仁說,日本研判美中戰略對抗無法避免,而且是全麵性的長期競爭。日本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盟國,角色相當吃重,所以去年七月日本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日本認為,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強度增加,美國對台提高軍事支持,日本政府對台海的安全局勢感到悲觀,認為日本無法避免被卷入。再者,俄烏戰爭使日本有急迫威脅感,中國威脅不再隻是紙上談兵,隨時可能真的爆發戰爭,所以必須務實調整政策。因此,今年底日本將完成三大戰略性文件的修訂,日本的國防戰略調整將與美日同盟的調整,有相對應的修改。

朝鮮半島是僅次於俄烏戰爭的另一熱點

日本最近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十分活躍,如同為美國總統拜登的印太戰略進行“超前部署”,圖為岸田文雄與越南總理會麵。(法新社)

俄烏戰爭仍未休兵,各方關切台海局勢之際,朝鮮半島情勢躍升成為熱點,這是韓國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即刻麵對最急迫的外交問題。

朝鮮近期不斷試射,今年截至5月13日已進行至少17次試射,這比2020年的4次和2021年的8次顯著增加。而今年發射的導彈試驗之一似乎是能夠擊中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是自2017年以來的第一次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

董思齊說,俄烏戰爭爆發後,朝鮮恐怕更不願放棄核武,朝鮮半島的核武問題更難解決,韓國新總統偏向韓美同盟,在經濟和安全上希望與美國為首的國家合作,對朝鮮會更加強硬,而朝鮮也會更積極裝備武力,不可能放棄核武。如此一來,朝鮮半島的對抗態勢將更升高,情勢更緊張,現在已經是僅次於俄烏戰爭外的另一熱點,情勢有回旋升高的可能性。最近金正恩在閱兵時明確表示要認真開展核武,也有衛星影像顯示平壤的核設施出現新活動。俄烏戰後,中俄朝和伊朗等國都可能以更強硬的方式發展武力和核武。

董思齊表示,前總統文在寅被批評過份附和朝鮮的需求,尹錫悅主張尊嚴外交和強有力的安全戰略。他主張韓國的戰略應該更清晰,以韓美同盟為核心去發展,因為韓美同盟是不變動的常數,其他都是變數。尹錫悅主張韓國參加四方對話、五眼聯盟和韓美日三方軍事合作,以韓美同盟不變的常數,去應對外部的局勢變動。俄烏戰爭使韓國更加強調美國盟友重要性。不過,韓國對於外交變動很謹慎,因為隨時會牽涉到經濟議題。以俄烏戰爭為例,俄羅斯是僅次於美中之外,韓國出口汽車零組件的最大市場,所以文在寅第一時間沒有加入對俄的製裁,稍晚才加入,韓國也不是完全靠向美國,當美國和北約希望韓國支援烏克蘭武器時,韓國隻提供非殺傷性的軍用物資。韓國在政策上可能愈來愈靠近美國,但仍難免考慮對俄與對中的影響。中國這次派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作為習近平特別代表出席尹錫悅的就任儀式,規格高於以往,就是希望尹錫悅不要倒向韓美同盟關係,希望尹錫悅看到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和經濟實力。

中國對朝鮮到底是否仍具影響力? 董思齊認為要看中國能不能使朝鮮上談判桌,或是能否在區域緊張升高時提出具體保障或作為,如果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下降,朝鮮本來就想和美國直接平起平坐對談,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隻會更加升高。日後可觀察尹錫悅的外交路線,是否如他競選時所主張的倒向美國,還是會因為情勢緊張而有改變。

戰時指揮權是美韓同盟最核心議題

岸田文雄5月2日與泰國總理巴育簽署了《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法新社)

郭育仁指出尹錫悅執政,韓國大概有幾個主要變化,一是美韓同盟的共識性和機製化會提高。美韓同盟最核心議題是戰時指揮權,目前指揮權在駐韓美軍司令手上。美國與樸槿惠已開始商談逐步將指揮權移轉給韓國,文在寅執政時完成第一階段評估準備進入第二階段時,文在寅宣布停止部署薩德係統,美國就停止跟文在寅商談戰時指揮權的移轉,現在尹錫悅上台,美韓同盟第一應是商談此事。

第二,美韓和美日是重要同盟,日韓之間隻有情報交換協定,沒有其他軍事協定,美國可能在美韓同盟中橋接美日同盟,尹錫悅應不會跟日本簽署太積極的軍事協定,但是美國可以用任務導向的方式讓日韓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合作。第三,尹錫悅多次表示希望加入QUAD,除了安全合作之外,也涉及高科技合作。這與文在寅擔心得罪中國而不願涉入QUAD的態度截然不同。第四,在美中韓朝四國關係中,朝鮮將不斷挑釁,它要讓尹錫悅知道韓國的主要安全威脅來自於朝鮮,中國在處理朝鮮問題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在尹錫悅的親美路線上,金正恩會不斷踩刹車,以軍事恫嚇的方式去牽製尹錫悅走得太快。韓國內部勢必會對朝鮮問題和中國問題的路線進一步討論。美國的印太經濟架構對韓國是兩難,朝鮮對韓國的威脅很直接,中國在朝鮮問題上又有一定角色,中國牽製韓國的力道會比中國牽製日本的力道大。

朝鮮近期不斷試射,今年截至5月13日已進行至少17次試射。(法新社)


郭育仁認為中朝將以軍事威脅和挑釁對尹錫悅施壓,可能結果會有兩個極端,一是走回奧巴馬時期對朝鮮的極限施壓,就是朝鮮愈挑釁,美韓軍演愈頻繁; 另一個是政策擺蕩,比如樸槿惠剛上台極度親中,後來擺蕩回親美。尹錫悅可能相反,剛上台親美,但受外部威脅跟內部路線之爭可能擺蕩回中間,可先關注拜登月底訪韓釋放什麽信號。

董思齊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執政時跟日本因為慰安婦和征用工等問題,使日韓關係跌到穀底,美國在東亞隻能單邊合作,難以促成美日韓同盟合作。尹錫悅上台後,日本是否會在美國協調下和韓國化解曆史爭議,在安全上以及半導體等經濟領域合作,值得觀察。未來日美在印太戰略若要納入更多民主國家,韓國會是首先會被爭取的國家之一。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30歲女子坐11小時飛機回國後突去世 這幾類人要小心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陳立人案再次提審:不認罪 曝正麵照 律師曝諸多內幕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24小時討論排行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青島大學熱死的宿管大爺,現代奴工製度的現實案例
特朗普政府計劃:全麵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地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馬斯克:曝光“愛潑斯坦案”將成為“美國黨”優先事項
納瓦羅狠批蘋果:遷廠出中國太慢 “矽穀最長壽肥皂劇”
日自民黨高官:特朗普用一封信打發我們,極其無禮
馬斯克新政黨"支持擁槍,比特幣" 喊:把自由還給你們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川普首波關稅函瞄準亞洲國家 意在打擊中國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東亞地緣政治已形成俄中與美日對抗的局勢

RFA自由亞洲 2022-05-14 07:03:52

#大國攻略:#東亞地緣政治 已形成俄中與美日對抗的局勢 https://t.co/3X2Sn5rSnE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y 14, 2022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日與歐盟領導人會麵並發表聯合聲明,針對製裁俄羅斯進行合作,同時因應中國崛起,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協作。日歐聯合聲明對中國開展活動的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反對單方麵改變現狀,並再次提及“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日本最近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十分活躍,如同為美國總統拜登的印太戰略進行“超前部署”。岸田文雄4月29日起,一連出訪8天,訪問了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東南亞國家,之後轉赴歐洲訪問義大利和英國。日本5月2日與泰國簽署了《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5月5日和英國對於日本自衛隊和英軍聯合訓練等的《互惠準入協定》(RAA),原則上達成了共識。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和防衛大臣岸信夫則於5月3日至6日出訪美國華盛頓,分別與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談。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俄烏的戰場在歐洲,但“東亞地緣政治上已形成俄中跟美日對抗的局勢”,日本國內政治上會出現更多關於國家正常化的主張,也將更強化安全方麵的準備,跟各國有更多聯係。

岸田文雄密集出訪 為美日同盟下一盤大棋

岸田文雄12日與歐盟領導人會麵並發表聯合聲明,針對製裁俄羅斯進行合作,同時因應中國崛起,擴大在印太地區協作。日歐聯合聲明對中國開展活動的東海和南海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反對單方麵改變現狀,並再次提及“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法新社)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說:“日本在幫自己也在幫美國下一盤大棋!”他說岸田文雄出訪並不是零星的外交安排,而是有計劃的“橋接美日盟邦的軍事關係”,為拜登5月底訪問東京的美日峰會和四方會談做準備。

拜登預定5月20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22日至24日訪日,擬於23日與岸田進行會談。

郭育仁說,去年前首相菅義偉訪問拜登,會後美日聯合聲明納入“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今年美日峰會可能會啟動美日防衛指針的修改,美日防衛指針於2015年4月通過,當時的重點是美日如何因應中國在日本周邊的威脅行動。如果月底的美日峰會將台海有事納入新的防衛指針,意即納入美日同盟範圍,對中國將是直接而且刺激的。

對於岸田文雄近日訪問東南亞和英國,郭育仁認為是要聯結美國的印太架構。日媒報道,拜登擬於訪日期間宣布成立新經濟組織“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以對抗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郭育仁說這個架構對日本非常重要,因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對日本傷害很大,原本在TPP中,美國是最大消費市場,美國退出後,CPTPP裏麵沒有主要消費市場,日本自己都是出口導向。日本現在把國家經濟利益寄望於新的印太經濟架構,為美國拉盟友,如果印太經濟架構搞不起來,RCEP就會變成日本很重要的國家經濟利益所在,中日關係將受牽製。此外,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使日本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和急迫感,日本為自己也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構築相關的區域聯防。

這樣的區域聯防有脈絡可尋,自安倍晉三上台後,就賣力與盟邦加強防衛合作,簽署軍事協定,日本已跟澳大利亞簽署四項協定,包括《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和聯合訓練時使部隊間來往更加順暢的《互惠準入協定》(RAA)。日本和美英澳法加、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簽署了ACSA,與德國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郭育仁指出,美國跟這些國家已有雙邊或多邊的盟約,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國,也必須與這些國家簽署軍事協定,橋接美日盟邦的軍事關係,在印太地區形成網狀的有效區域聯防機製。岸田文雄往西出訪連結盟友,目的是印太戰略和印太經濟架構,再與秋葉剛男和岸信夫往東訪問美國華盛頓的外交行程拚圖拚起來,整個戰略藍圖大概就會在5月23日拜登和岸田文雄的美日峰會和QUAD展現出來,日本的戰略布局是跟美國連動的。

俄烏戰爭引起威脅急迫感 日本調整防衛戰略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和防衛大臣岸信夫於5月3日至6日出訪美國華盛頓,圖為岸信夫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日本政府在4月22日公布2022年版的《外交藍皮書》明確指出“中國在日本周邊軍事活動趨於頻繁,試圖在南海東海等區域單方麵改變現狀,形成安全保障上的強烈疑慮。”

郭育仁說,日本研判美中戰略對抗無法避免,而且是全麵性的長期競爭。日本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盟國,角色相當吃重,所以去年七月日本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日本認為,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強度增加,美國對台提高軍事支持,日本政府對台海的安全局勢感到悲觀,認為日本無法避免被卷入。再者,俄烏戰爭使日本有急迫威脅感,中國威脅不再隻是紙上談兵,隨時可能真的爆發戰爭,所以必須務實調整政策。因此,今年底日本將完成三大戰略性文件的修訂,日本的國防戰略調整將與美日同盟的調整,有相對應的修改。

朝鮮半島是僅次於俄烏戰爭的另一熱點

日本最近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十分活躍,如同為美國總統拜登的印太戰略進行“超前部署”,圖為岸田文雄與越南總理會麵。(法新社)

俄烏戰爭仍未休兵,各方關切台海局勢之際,朝鮮半島情勢躍升成為熱點,這是韓國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即刻麵對最急迫的外交問題。

朝鮮近期不斷試射,今年截至5月13日已進行至少17次試射,這比2020年的4次和2021年的8次顯著增加。而今年發射的導彈試驗之一似乎是能夠擊中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是自2017年以來的第一次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

董思齊說,俄烏戰爭爆發後,朝鮮恐怕更不願放棄核武,朝鮮半島的核武問題更難解決,韓國新總統偏向韓美同盟,在經濟和安全上希望與美國為首的國家合作,對朝鮮會更加強硬,而朝鮮也會更積極裝備武力,不可能放棄核武。如此一來,朝鮮半島的對抗態勢將更升高,情勢更緊張,現在已經是僅次於俄烏戰爭外的另一熱點,情勢有回旋升高的可能性。最近金正恩在閱兵時明確表示要認真開展核武,也有衛星影像顯示平壤的核設施出現新活動。俄烏戰後,中俄朝和伊朗等國都可能以更強硬的方式發展武力和核武。

董思齊表示,前總統文在寅被批評過份附和朝鮮的需求,尹錫悅主張尊嚴外交和強有力的安全戰略。他主張韓國的戰略應該更清晰,以韓美同盟為核心去發展,因為韓美同盟是不變動的常數,其他都是變數。尹錫悅主張韓國參加四方對話、五眼聯盟和韓美日三方軍事合作,以韓美同盟不變的常數,去應對外部的局勢變動。俄烏戰爭使韓國更加強調美國盟友重要性。不過,韓國對於外交變動很謹慎,因為隨時會牽涉到經濟議題。以俄烏戰爭為例,俄羅斯是僅次於美中之外,韓國出口汽車零組件的最大市場,所以文在寅第一時間沒有加入對俄的製裁,稍晚才加入,韓國也不是完全靠向美國,當美國和北約希望韓國支援烏克蘭武器時,韓國隻提供非殺傷性的軍用物資。韓國在政策上可能愈來愈靠近美國,但仍難免考慮對俄與對中的影響。中國這次派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作為習近平特別代表出席尹錫悅的就任儀式,規格高於以往,就是希望尹錫悅不要倒向韓美同盟關係,希望尹錫悅看到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和經濟實力。

中國對朝鮮到底是否仍具影響力? 董思齊認為要看中國能不能使朝鮮上談判桌,或是能否在區域緊張升高時提出具體保障或作為,如果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下降,朝鮮本來就想和美國直接平起平坐對談,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隻會更加升高。日後可觀察尹錫悅的外交路線,是否如他競選時所主張的倒向美國,還是會因為情勢緊張而有改變。

戰時指揮權是美韓同盟最核心議題

岸田文雄5月2日與泰國總理巴育簽署了《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法新社)

郭育仁指出尹錫悅執政,韓國大概有幾個主要變化,一是美韓同盟的共識性和機製化會提高。美韓同盟最核心議題是戰時指揮權,目前指揮權在駐韓美軍司令手上。美國與樸槿惠已開始商談逐步將指揮權移轉給韓國,文在寅執政時完成第一階段評估準備進入第二階段時,文在寅宣布停止部署薩德係統,美國就停止跟文在寅商談戰時指揮權的移轉,現在尹錫悅上台,美韓同盟第一應是商談此事。

第二,美韓和美日是重要同盟,日韓之間隻有情報交換協定,沒有其他軍事協定,美國可能在美韓同盟中橋接美日同盟,尹錫悅應不會跟日本簽署太積極的軍事協定,但是美國可以用任務導向的方式讓日韓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合作。第三,尹錫悅多次表示希望加入QUAD,除了安全合作之外,也涉及高科技合作。這與文在寅擔心得罪中國而不願涉入QUAD的態度截然不同。第四,在美中韓朝四國關係中,朝鮮將不斷挑釁,它要讓尹錫悅知道韓國的主要安全威脅來自於朝鮮,中國在處理朝鮮問題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在尹錫悅的親美路線上,金正恩會不斷踩刹車,以軍事恫嚇的方式去牽製尹錫悅走得太快。韓國內部勢必會對朝鮮問題和中國問題的路線進一步討論。美國的印太經濟架構對韓國是兩難,朝鮮對韓國的威脅很直接,中國在朝鮮問題上又有一定角色,中國牽製韓國的力道會比中國牽製日本的力道大。

朝鮮近期不斷試射,今年截至5月13日已進行至少17次試射。(法新社)


郭育仁認為中朝將以軍事威脅和挑釁對尹錫悅施壓,可能結果會有兩個極端,一是走回奧巴馬時期對朝鮮的極限施壓,就是朝鮮愈挑釁,美韓軍演愈頻繁; 另一個是政策擺蕩,比如樸槿惠剛上台極度親中,後來擺蕩回親美。尹錫悅可能相反,剛上台親美,但受外部威脅跟內部路線之爭可能擺蕩回中間,可先關注拜登月底訪韓釋放什麽信號。

董思齊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執政時跟日本因為慰安婦和征用工等問題,使日韓關係跌到穀底,美國在東亞隻能單邊合作,難以促成美日韓同盟合作。尹錫悅上台後,日本是否會在美國協調下和韓國化解曆史爭議,在安全上以及半導體等經濟領域合作,值得觀察。未來日美在印太戰略若要納入更多民主國家,韓國會是首先會被爭取的國家之一。